提起熱量表,大家可能沒聽說過,聽過的人可能第一印象是有關食物熱量的東西。實際上,它是一種具有專門名稱的計量器具。
熱量表來到中國已有二十幾個年頭,與手機傳入中國的時間相差無幾。1992年國家質檢總局和國際法制計量組織中國秘書處翻譯出版了OTML-R75國際建議《熱能表》(熱能表是熱量表早期叫法)。2003年7月24日,建設部、國家發改委等八個部委引發了《關於城鎮供熱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遍及全國十幾個省、數十座城市的供熱改革浪潮滾滾而來,為熱量表的蓬勃發展創造了契機。
時至今日,隨著新建小區集體供暖、老舊小區供暖改造,幾乎家家戶戶都裝上了熱量表。雖然它和其他民用三表(水、電、氣)一樣廣泛存在,但普羅大眾對它知之甚少。簡單點說,熱量表就是用來計算供暖系統釋放(或吸收)熱量的一種設備。它的分類方式有很多種,比如按原理來分,有機械式、超聲波式、電磁式等等。目前較易為人接受的分類就是分為戶用熱量表和工業用熱量表。戶用熱量表,顧名思義,就是住戶家中所使用的熱量表,通常體積較小,口徑大多為DN15、DN20、DN25。工業用熱量表,一般安裝在電廠、熱力公司及換熱站和樓宇總管道上。通常體積較大,口徑大多在DN32以上。
隨著經濟發展,環境問題日益凸顯。資源的合理開發與有效利用是迫在眉睫且需要儘快解決的問題。熱量表的推廣,從某種程度上對解決這一問題起到了助力。對於個人用戶,合理利用熱量表,既可以減少能源浪費,也可以適當減少供暖費用支出。對於企業用戶,熱量表為貿易雙方提供了結算依據,維護了社會公平,響應了的國家節能減排政策。
每一種新生事物,在它初出茅廬、含苞未放之時,往往難以被人接受。熱量表正是這樣的一種產品,它的推廣使用,可能會影響目前的供暖體系,但從長遠來看,它對社會的發展及環境保護的貢獻,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