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鬥門區委副書記、區長馬洪勝先後深入雙湖路跨雞啼門特大橋項目施工現場以及鬥門區特色農業代表企業,了解重點交通項目的建設進程及企業的發展情況。據介紹,雙湖路跨雞啼門特大橋力爭2019年年底完工。
效果圖
雙湖路跨雞啼門特大橋,是貫穿金灣區和鬥門區的主要城市幹道全線的控制性工程,也是市重點景觀工程、民生工程、名片工程。橋梁所獨處的「一河兩岸」位置,使其在珠海西部中心城區打造濱江田園城市的目標中承擔了重要角色。據了解,雙湖路跨雞啼門特大橋項目位於雙湖路A段線位上,跨越雞啼門水道,橋梁設計總長約1.21km,橋面寬27-38m,規劃雙向六車道。
自2017年8月進場施工以來,目前北岸主墩2.5m樁基累計完成16根,目前正進行承臺清淤作業,完成承臺施工10%的工作量;南岸主墩2.5m樁基累計完成16根,目前正進行鋼吊箱縱橫梁施工,完成承臺施工60%的工作量。此外,南北岸引橋墩樁基衝孔等工作也在同步推進,項目力爭2019年年底完工。在施工現場,馬洪勝表示,雙湖路跨雞啼門大橋的建設,是一件惠民利民的大好事,一定要嚴把質量關,精心組織,規範施工,將大橋建設成為優質工程。
作為珠海的農業大區,鬥門區的特色農業,尤其是水產養殖業發展勢頭良好。當天,馬洪勝還先後去到了珠海強競農業集團及仙泉湖水產連鎖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的廣東強競農業集團立足於鬥門區,以「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圍繞白蕉海鱸產業發展,積極創建特色漁業品牌,推動白蕉海鱸產業走向規模化、產業化、標準化、品牌化等「四化」健康發展之路。馬洪勝指出,希望企業搶佔先機拿下「中國海鱸網」,強化白蕉海鱸的品牌概念。
廣東仙泉湖水產連鎖有限公司創建於2013年8月,以「仙泉湖鮮泉魚」、「湖江無腥魚」為品牌,採取「新型魚塘+新型養殖魚池+品牌連鎖」的產業鏈管理模式,其產出的鮮泉鯇、寶石鱸、桂花魚等倍受忠實消費者的青睞。2017年11月,廣東仙泉湖水產連鎖有限公司將從總部從廣州遷移至珠海鬥門,成為鬥門加快農業供給側改革,實事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仙泉湖探索「公司+農戶」模式,由仙泉湖出資金,養殖戶出人力和技術,按照一定比例分成的模式合作,帶動周邊1000戶農戶走上致富路。
廣東仙泉湖水產連鎖有限公司珠海養殖基地副總經理林志輝介紹,該公司合作的養殖戶現在有30多個,大概來自八個合作社。目前已投入兩個廠房,第三期廠房正在改造中,預計是年後就投入生產了。「當前每天產量是4萬斤,到明年年中會達到5萬斤每天。」馬洪勝對仙泉湖科學養殖產出高品質魚的技術提出了肯定,並重點了解了漁產品的產品溯源體系。「只要掃描二維碼,產品屬性、企業證書等信息一目了然,使得產品的安全性更有保障。」林志輝表示。(通訊員 紀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