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微光·戰疫實錄】摘下護目鏡後 消防員的睫毛凍出了冰茬

2021-01-08 長城原創

  

  人物檔案

  石家莊市藁城區消防救援大隊一消防救援人員

  消防救援人員的睫毛上被凍出冰茬。圖片由石家莊市消防救援支隊提供

  感人瞬間

  石家莊市藁城區消防救援大隊一消防救援人員在長時間巡邏後摘下護目鏡,寒冷的天氣瞬間將消防員睫毛上的水汽凍成冰茬。

  消防救援人員利用執勤間隙在車裡吃飯。圖片由石家莊市消防救援支隊提供

  新聞故事

  1月6日下午17時,一消防救援人員在長時間巡邏後摘下護目鏡,由於當地氣溫低下,十分寒冷,消防員眼睫毛上的水汽不一會就被凍上了冰茬,令人心疼。

  連日來,石家莊市藁城區消防救援大隊按照區防疫指揮部要求,迅速集結執勤力量,攜帶防疫物資、裝備,深入各個村莊尤其是疫情最嚴重的小果莊村開展24小時動態巡邏,確保轄區消防安全穩定。

  消防救援人員每隔半個小時要檢查一次出水口。圖片由石家莊市消防救援支隊提供

  據了解,由於近日石家莊氣溫驟降,消防員在執勤過程中除了要克服身體上的不適,還要保證消防裝備正常運轉,因此每半個小時就需要檢查一次裝備,防止突發緊急情況無法出水。

 藁城區消防救援大隊在一線成立臨時黨支部。圖片由石家莊市消防救援支隊提供

  即便面對重重困難,藁城區消防救援大隊全體消防救援人員毫不退縮,並連夜在一線成立臨時黨支部指揮戰鬥。大家紛紛用行動踐行著「疫情不散,我們不退」的鏗鏘誓言。

相關焦點

  • 摘下護目鏡後 消防員的睫毛凍出了冰茬
    人物檔案藁城區消防救援大隊一消防救援人員消防救援人員的睫毛上被凍出冰茬。圖片由石家莊市消防救援支隊提供感人瞬間藁城區消防救援大隊一消防救援人員在長時間巡邏後摘下護目鏡,寒冷的天氣瞬間將消防員睫毛上的水汽凍成冰茬。
  • 江蘇:凡人微光匯聚眾志成城戰疫力量
    又一年繁花似錦,企業復工復產,學校陸續開學,生產生活日趨正常……回望按下「暫停鍵」的那段日子,誰披星戴月為抗疫最前線救急紓難?誰在關門閉戶的大街小巷不顧寒冷奔忙迎送?誰風雪無阻堅守社區卡口查防消殺?他們中的絕大多數甚至沒有在大家的回憶中留下名字,但人們不會忘記:平民英雄,是眾志成城的戰疫力量中最堅實的群眾基礎;凡人善舉,為這段戰疫艱難時光注入了不可磨滅的大愛底色。
  • 小狗被嗆暈,消防員摘自己呼吸器救助
    小狗被嗆暈,消防員摘自己呼吸器救助
  • 疫情下,每個人都是一道微光 壹點靈「微光行動」
    而今天,壹點靈正式將本次公益援助活動命名為「微光行動」。「微」,意味著我們不誇大能為受疫情影響的人提供的幫助,找專業的人,做能力範圍內的事;「光」意味著普通人心中的堅持與善良,心理人的職責與使命感。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無數心理人奔赴災區,他們急於助人,在無組織的運作下亂成一鍋粥。不僅沒有幫到災區人民,反而創造了更多的問題。更有人打趣道,「防火防盜防心理」。
  • 怪不得吉娜一直離不開假睫毛?當她摘下那瞬間,雙眼皮痕跡太明顯
    在郎朗的婚禮,我們認識到了吉娜這樣的一位女明星,三國混血,平時的顏值可以說是非常的高的,甚至還有著人間芭比這個稱號,尤其是她一雙大大的眼睛和魔鬼的身材,更是讓網友們非常的喜歡,不過我們也都知道吉娜一直都是一個濃妝造型,尤其是假睫毛更是她的標誌,不管是在生活中亦或者是在其他的一些節目中
  • 【戰疫實錄】收購珍貴鸚鵡家中當寵物飼養 注意!你可能涉嫌違法犯罪
    【戰疫實錄】收購珍貴鸚鵡家中當寵物飼養 注意!原標題:《【戰疫實錄】收購珍貴鸚鵡家中當寵物飼養 注意!
  • 感動深圳100個凡人「疫」事:這十首戰疫歌,一起唱起來!
    感動深圳100個凡人「疫」事系列之六,從深圳市各區眾多原創戰疫歌曲中精選10首,或舒緩、或昂揚、或雄壯、或深情……讓我們看看文藝創作人員是如何用作品馳援抗疫一線的。 深圳人大聲喊出來:《加油,武漢》!
  • 戰疫故事「繪」|奮戰一線的90後護士:我們長大了,為你們撐起一片天
    光明網《戰疫故事「繪」》系列節目,通過生動的繪本繪製感人的抗疫故事,展現動人的抗疫瞬間,為抗擊疫情注入暖流,傳遞戰勝疫情的堅定信心,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在大家眼裡她是金句頻出的「提燈女神」,「90後去承擔起90後該承擔的責任與擔當」、「我們長大了,也可以為你們撐起一片天」。她也是那個家人等她平安歸來一起拍全家福的普通女孩,是吃到家鄉的大饅頭就很知足的一名山東老鄉。
  • 衢州男子摘馬蜂窩從樹上摔下,120被迫求助119
    我是120,這裡有人摘馬蜂窩從樹上摔下來受傷,周圍都是馬蜂,我們沒辦法進去,需要你們的幫助……」11月24日下午2點半,衢州開化消防救援大隊指揮中心接到120救助電話,立即調派鳳凰中路消防站1車7人趕赴現場處置。十分鐘後,鳳凰中路消防站到達現場。經過消防員現場偵查和詢問保安了解到,現場為一男子在摘馬蜂窩時不慎從樹上5、6米高的位置摔下,受傷且不能移動,周邊蜂群密布。
  • 我們是病人的專屬天使——來自戰疫一線護士的口述實錄
    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湖北省中山醫院)就有這樣一群奮戰在戰疫一線的「白衣天使」,讓我們來聽聽她們的故事。講述人:趙一,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護理部科員,護理學碩士。疫情發生後,主動報名支援金銀潭醫院。趙一的防護面罩下,眼淚模糊了視線。所幸,同組的組員們是來自全國各地、大江南北,富有極高責任心和優秀危重護理技術的精英護士,組員們接替她守在爺爺床邊,不厭其煩地一遍遍調節扯歪的面罩,一遍遍叮嚀「相信我們,好好休息」。在大家的關愛和鼓勵下,爺爺逐漸平復安睡。
  • 凡人善舉 感動你我 致敬這群默默無聞的人
    李女士回國後買國內疫情爆發,當得知武漢同胞遭受大難,武漢市第三醫院兩院區作為定點新冠肺炎救治醫院以後,在網上得知醫院醫療物資告急的消息,自己和家人都特別的著急。於是,李女士立刻召集當地華人同胞為國內籌募醫療物資。 「愛心不在多少,重要的是海外華僑華人心繫祖國,除了醫用物資很難買到,由於航班的減少,一環環的問題擺在面前,但是各大同胞都是克服困難,把這一批批物資運回國內。」
  • 抗疫故事|「賣眼鏡的美少女」捐近三千副護目鏡!花了3.7萬
    疫情發生以來,萊西一名25歲的姑娘輾轉聯繫多家供貨商,自掏腰包3.7萬元,購買近3千副護目鏡捐贈給本地和武漢、黃岡等地的醫院。連日來,許多萊西市民的朋友圈被一位「賣眼鏡的美少女」刷屏,自疫情發生以來,她已經無償為醫務人員提供了近3000副護目鏡,其中向武漢、黃岡、荊州各醫院寄出2600多副。這位名叫劉笑汝的25歲姑娘在萊西市經營著一家眼鏡店,大年初一早晨,她在微博上看到醫護人員護目鏡緊缺後,便想著利用自己的工作渠道,為這場「戰疫」盡一份力量。
  • 一副「17歲」的護目鏡,兩代人的傳承
    與其他同事使用的護目鏡相比,戴康俊的護目鏡已經發黃,但他堅持戴這副舊護目鏡,忙裡偷閒才會把護目鏡摘下來,用醫用酒精小心擦拭。  戴康俊說,這副護目鏡是接到戰「疫」命令時,嶽父送給他的。  「嶽父龔網孝忽然想起來了什麼,說『家裡還有個老物件』,去書房的柜子裡翻出了一個牛皮紙信封,裡面是用塑膠袋層層包著的一副醫用護目鏡。」戴康俊回憶,「那一看就是『上了年紀』的東西,鏡框發黃,但保存完好。」
  • 時代讀本:逆行武漢的「戰疫」故事
    我們要為這段戰疫的歷史留下些什麼?這是這段時間以來,每個人都在思考的一個問題。作為出版人,我們願意以這本《2020 我在武漢》,作為這個思考的一個答案。作為成都時代出版社最新策劃完成的讀本,《2020 我在武漢》集合了中國目前最優秀的新聞工作者及醫護人員在「戰疫」前線寫下的十個有溫度的故事。
  • 滑雪護目鏡可接電話聽歌
    滑雪護目鏡可接電話聽歌 2012年11月20日 15:52 來源:中新網-華文報摘 美國歐克利眼鏡公司推出名為「Airwave」的滑雪護目鏡,讓滑雪愛好者在掌握周圍環境信息的同時,還能查看電郵、聽歌甚至聽電話。  價値五百英鎊(折合約港元六千二百五十)的Airwave護目鏡,風格就如戰鬥機飛行員所配戴的眼鏡,把最新一代智慧型手機的功能,如GPS、通訊和娛樂設備等通過藍牙傳送到護目鏡中。
  • 義烏一6歲「小指環王」驚動消防 嘗試各種「妙招」後仍有3個摘不下
    義烏一女童10個手指戴滿指環 家長嘗試各種「妙招」後仍有3個摘不下 「我發現後趕緊讓她摘下來,當時就摘了4個,然後我用了肥皂水,又摘了3個。」據楊女士介紹,從店裡回家後,她試了食用油,剩下的3個還是摘不下來。第二天一早,楊女士上網搜「妙招」,先後採用了冷水浸泡、洗潔精潤滑、棉線纏繞等方法,依然無濟於事。
  • 那個說「不能哭護目鏡會花」的護士,替她的偶像蘇炳添許了個...
    大家還記得那個說「不能哭,護目鏡會花」的廣東95後護士嗎?沒錯,就是她↓↓在2021年來臨之際,她許下了2021年新年願望,同時不忘為她的偶像蘇炳添許願…… 23歲的朱海秀是中山三院內科ICU護士、廣東首批援鄂醫療隊隊員。
  • 瀋陽23歲女護士口罩與護目鏡上掛冰柱
    照片中,一位身著防護服,戴著口罩和護目鏡的醫護人員,在戶外零下11℃的寒風裡進行核酸採樣檢測工作,因天氣寒冷,呼氣和汗水凝結成冰,在護目鏡和口罩上掛起了冰柱……據了解,照片中的這位醫護人員叫陶衛秀,今年23歲,是遼寧善古堂中醫骨科醫院的一名護士。當天,她正在參與瀋陽皇姑區的全員核酸檢測工作,已經連續工作數小時。平日裡,同事們都親切地叫她「秀秀」。
  • 上海交大醫學院發布戰疫畫冊及叢書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雷禹、童寬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日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正式對外發布《交醫戰疫》畫冊和《交大醫學戰疫2020》《醫路聆聽交醫最美逆行紀事》系列叢書。據悉,劃策和叢書由黨委宣傳部、學生工作指導委員會於今年3月起組織編寫,通過交流採訪、專題約稿等形式集結成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