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農業生態基礎試題
課程代碼:02665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並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幹的括號內。每小題1分,共20分)
1.生態系統的生產者為( )
A.狼 B.森林
C.食用菌 D.魚
2.稻草→牛→蚯蚓→雞→豬→魚是一條典型的( )
A.草牧食物鏈 B.腐生食物鏈
C.寄生食物鏈 D.混合食物鏈
3.下列哪一種能源屬於自然輔助能( )
A.降水 B.石油
C.天然氣 D.化肥
4.生態系統中信息的種類有( )
A.物理信息、化學信息、營養信息、行為信息
B.光信息、聲信息、接觸信息、化學信息
C.物理信息、接觸信息、化學信息、營養信息
D.行為信息、接觸信息、化學信息、營養信息
5.農業生態系統養分循環的三個主要養分庫是( )
A.植物庫、家畜庫、土壤有效養分庫
B.水體庫、土壤庫、生物庫
C.土壤有效養分庫、土壤礦物庫、土壤有機物庫
D.土壤庫、巖石庫、生物庫
6.水的循環中,水從水域開始,再回到水域而終止的循環構成的水的( )
A.氣相型循環 B.沉積型循環
C.生物小循環 D.地質大循環
7.在物質循環過程中被暫時固定、貯存的場所稱為庫。其中,容積較小,物質交換活動活躍的庫稱為( )
A.交換庫 B.貯存庫
C.生物庫 D.土壤庫
8.相鄰營養級之間的能量轉化效率大約是( )
A.1/5 B.1/10
C.1/20 D.30%
9.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產可分兩大類,即( )
A.自養者的生產和初級生產
B.初級生產和次級生產
C.次級生產和異養者的生產
D.植物生產和光合細菌的生產
10.溫度、水分、土壤等條件都處於最適狀態下的初級生產力為( )
A.光合生產力 B.光溫生產力
C.氣候生產力 D.土壤生產力
11.水稻施氮量為10公斤時,稻穀產量為400公斤,當施氮量為12公斤時,稻穀產量為420公斤,若稻穀價格為1.2元/公斤,則邊際產量為( )
A.400公斤 B.420公斤
C.20公斤 D.10公斤
12.在條件比較一致的環境裡,依靠種子繁殖的植物在初入浸時,其種群的空間分布格局一般屬於( )
A.成群型 B.隨機型
C.均勻型 D.分散型
13.種群年齡結構與種群對其生境的適應性密切相關,種群年齡結構越複雜,則種群的( )
A.適應能力越強,穩定性越大
B.適應能力越強,穩定性越小
C.適應能力越弱,穩定性越大
D.適應能力越弱,穩定性越小
14.壽命短,個體小,死亡率較高的生物,在生物生態適應類型中一般屬( )
A.r-對策者 B.K-對策者
C.r-K連續體 D.CAM對策者
15.下面關於演替的說法哪個正確?( )
A.演替就是一個物種取代另一個物種,無規律性
B.演替是生物與環境反覆相互作用,發生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不可逆變化
C.演替就是一個物種取代另一個物種,無方向性
D.演替以先鋒種為發展頂點
16.每個小群落具有一定的種類成分和生活型組成,它們的生產力和外貌特徵也不相同,在群落內形成不同的斑塊。一個群落內出現多個斑塊的現象稱為( )
A.成層性
B.層片
C.鑲嵌性
D.邊緣效應
17.下列植物中,屬於生活型的是( )
A.水稻與陸稻 B.抗蟲玉米與普通玉米
C.甘薯與馬鈴薯 D.秈稻與粳稻
18.根據環境範圍的大小,環境可分為(從大至小排列)( )
A.區域環境、生境、生態環境、小環境、內環境
B.區域環境、生態環境、生境、小環境、內環境
C.生態環境、區域環境、生境、小環境、內環境
D.生態環境、生境、區域環境、小環境、內環境
19.有害物質的富集使人類受害最大,這是因為( )
A.人們經常接觸有害物質
B.人類的攝食量大
C.人處於食物鏈的終端
D.大多數人直接從事農牧業生產
20.稻田養魚,即把魚引進稻田,魚既除草又除螟蟲,又可促進稻穀生產,還可產出魚產品提高農田效益。這是( )在生態農業實踐中的具體應用之一。
A.整體效應原理
B.生態位原理
C.食物鏈原理
D.物質循環與再生原理
二、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的答案,並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分別填在題幹的括號內,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每小題2分,共10分)
1.根據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的幹預程度,生態系統可分為( )
A.自然生態系統
B.農業生態系統
C.半自然生態系統
D.人工生態系統
E.城市生態系統
2.農業生態系統中,種群水平上的群體結構的自動調節是由哪些因素來共同完成的?( )
A.群體的總光合勢、光合生產率
B.群體的遺傳組成
C.外因的直接作用
D.正反饋作用
E.負反饋作用
3.提高次級生產力的途徑有( )
A.發展草食動物
B.發展水生生物
C.利用腐生食物鏈,增加能量利用的層次
D.提高光能利用率
E.優化飼料餵量與配比,提高轉化效率
4.根據分散度可判斷種群的分布格局,種群的分布格局主要有( )
A.均勻型
B.隨機型
C.成群型
D.離散型
E.混合型
5.根據土壤汙染源和汙染物的特點,土壤汙染類型有( )
A.水汙染型
B.大氣汙染型
C.固體廢棄物汙染型
D.農業汙染型
E.生活汙染型
三、名詞解釋(每小題3分,共15分)
1.農業生態系統
2.生物小循環
3.種群
4.頂極群落
5.酸雨
四、簡答題(每小題7分,共35分)
1.與一般系統相比,生態系統有何特點?
2.簡述食物鏈結構的特點。
3.簡述氮素的生物學小循環。
4.種群的數量變動可發生哪些方向的變化?
5.簡述中國生態農業的特點。
五、論述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試述邊際平衡原理的主要內容。
2.在研究生態因子作用的過程中,應注意哪些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