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養貓的朋友可以說非常多,但大多鏟屎官都是在室內養貓,所以小貓基本就被困在「家」這個牢籠裡。但在瑞典的伯恩,當地居民卻非常喜歡給小貓享受自由的機會,因為他們認為小貓就應該和人一樣,需要去外面的世界走一走、看一看,於是貓梯文化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
瑞典伯恩的居民區大多是3、4層的小樓房,所以他們也不擔心貓梯太高會造成小貓傷亡。而且最讓大叔感嘆的是,這些貓梯太漂亮了!
這看上去不僅是給小貓回家的樓梯,更像是完美的藝術!
兩隻小貓正在使用貓梯,這隻小黑貓正坐在一旁等待上面的奶牛貓先下來,這可是良好品德啊。
雖然房子的建築構造不同,但是聰明的主人總會找到最佳的貓梯路線。
貓梯的作用除了能讓自家小貓順利回家,還能給流浪貓提供臨時落腳點,至少有吃的和遮風擋雨的地方了!
有的貓梯看上去還非常的高大上,就像這隻奶牛貓正在使用的旋轉貓梯。
樓層相對較高的居民區就採用了相互交叉的搭建方式,不僅減緩了貓梯的坡度,還能方便小貓竄門交流。
大叔感覺這棟居民房裡的住戶關係肯定很好,畢竟小貓可以想去哪就去哪。
這小貓怎麼還不回家?是不是又到隔壁混飯吃了?
讓大叔來說,這些貓梯不僅方便了小貓,還成了人與人和諧相處的橋梁。
怎麼樣,你是不是也有了給自家小貓搭建貓梯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