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八歲的女兒看著她的小人書時,忽然問我:「媽媽,小海馬為什麼是從爸爸的袋子裡出來。」我被問愣了,所有的寶寶不都是應該由媽媽生的嗎。於是,也就這麼和她說了:「可能,是小海馬有像袋鼠一樣的袋子吧!」沒文化真可怕,不懂裝懂的人更可怕……
「不是的,是從爸爸袋子裡出來的。」看著認真望著我的女兒,我立刻意識到我犯的錯誤。」嗯,我們一起上網查下資料,看小海馬到底是從那裡出來的。「女兒驚奇的問道:」手機也能查找資料嗎?「」能的,手機也是連在網際網路上的。「我回答,她之前一直以為只有電腦才能查資料。
打開手機——瀏覽器——在搜索欄裡輸入:小海馬是怎麼生出來的?——點擊搜索(找的內容如下:)
海馬雖然看起來不像魚,但它們確實是一種魚類,而且堪稱是最不像魚的魚類——馬形的頭、蜻蜓的眼睛,還有一個象鼻一般的尾巴、皇冠式的角稜以及披著甲冑的身體。有趣的是,它還是世界上唯一由「爸爸」生寶寶的動物。不過,雖說是海馬爸爸產仔,但海馬爸爸身體裡並不能產生卵子。
卵子是在海馬媽媽體內產生的,產卵的是海馬媽媽。海馬爸爸下腹部有一個類似「育兒袋」的小口袋。每到繁殖季節,海馬媽媽會將卵子放到海馬爸爸的「育兒袋」裡。受精卵嵌在「育兒袋」的內壁上,通過海馬爸爸的血管,直接把氧氣和養料供給胚胎。這些卵在海馬爸爸的腹袋裡孕育數周后,便會孵化成海馬寶寶。
海馬寶寶誕生前,海馬爸爸的「育兒袋」脹大到似乎就要破裂的樣子。在生產前,海馬爸爸用尾巴不斷地來回彎曲或伸展身體、跳來跳去,或把肚子頂到巖石上,尤如人類女性生育時陣痛時發生的痙攣。隨後,一隻只海馬寶寶便從開口處噴了出來。海馬爸爸不斷「痙攣」,海馬寶寶也不斷蹦出腹袋。
我讀給女兒聽,她很多詞不是很理解,但能理解的是:海馬寶寶確實是爸爸生的。我好奇地翻了下她的書,裡面就尼莫和四隻可愛的小海馬,不知道她怎麼能聯想到海馬寶寶是被爸爸生出來的。於是也就好奇地問了。」你是怎麼想到海馬寶寶是從爸爸的袋子裡出來的。」女兒回答:「海底小縱隊的動畫片裡有小海馬被海馬爸爸一個個地噴出來。「
在當今這社會,我們沒法讓孩子徹底不接觸電子產品,那就做好引導。讓孩子知道電子產品除了可以看動畫片還有其它的功能。例如:一年級的小朋友可以查個不認識的字呀,在網上看別人是怎麼畫畫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