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號,是宮崎駿77歲生日。
他早就鬚髮皆白,戴個老花鏡,手握鉛筆,在一堆畫稿面前一坐就是一天,幾十年如此。
只是最近,這個老人總是喃喃地念叨一句話:「我的時間不多了。
他擔心自己的身體狀況,但不僅僅是擔心生命終結而已,而是擔心作品故事戛然而止。
在宮崎駿世界裡,藝術高於生命。
曾經,有一位新媒體高手告訴本花,要多追熱點,例如假設某一天宮崎駿去世了的大新聞。當時本花翻了無數個白眼,並且和這位「高手」絕交了。
因為本花不相信有這麼一天,也不願相信。
本花認為善良的人,將會永生不滅,宮崎駿在本花心中也是如此。
祝宮崎駿爺爺生日快樂並且健健康康,做個童話王國的精靈,永生不滅!
看我們宮崎駿爺爺多可愛
進進退退:畫畫是戒不了的「毒藥」
五年前,宮崎駿以《起風了》為最後作品,宣布正式隱退。現如今,宮崎駿憑藉《毛毛蟲》撤銷隱退宣言,再一次復出。
這個童心滿滿的老頭像是給我們開了一次又一次的玩笑,但大家並不會埋怨他的出爾反爾,相反還很欣喜。
相同的隱退復出一共有八次:
1986年《天空之城》上映後,宮崎駿第一次宣布不再畫動畫,引來粉絲的一陣失落;
1992年《紅豬》上映,宮崎駿第二次說我真的退出了,粉絲只能祝福;
1997年《幽靈公主》來了,宮崎駿第三次說這是我的最後一部作品了;
2001年《千與千尋》上映,宮崎駿第四次說我走了;
2004年《哈爾的移動城堡》上映,宮崎駿第五次宣布退出,粉絲笑了;
2008年《懸崖上的金魚姬》之後,宮崎駿第六次宣布退出;
2013年,《起風了》上映,他正式隱退;
2017年,《毛毛蟲》進入創作階段,攻破隱退消息。
對於他的隱退復出風波,當時媒體競相猜想,是否是為了炒作?是否是為了營銷?甚至有的媒體居然還噴宮崎駿打臉。然而作為影迷的我們不願意往這方面想,宮崎駿只是年紀大了想要歇歇,無奈「畫癮」之深令他又重拾畫筆罷了。
我們或許可以把每一次隱退,看作是一個筋疲力盡結束了長篇動畫的老創作者的一個小小的「賭氣話」,這也完全是充滿童心的宮崎駿所能做出來的。像個小孩子一樣的賭賭氣,之後又像個小孩子般的跑到角落玩玩具去了,這裡說的玩具自然就是他的畫筆了。難怪他的朋友高畑勳對於他的反覆隱退復出表示,「宮崎駿只是口頭說說吧,他有朝一日改變主意我也不吃驚。」
宮崎駿和老朋友高畑勳
宮崎駿今年77歲,據了解《毛毛蟲》長篇動畫創作難度大,在創作《毛毛蟲》過程中,宮崎駿也多次覺得自己的身體素質跟不上了,不過宮崎駿說:「與其什麼也不做便死去,不如在製作中死去。」
表白宮崎駿:謝謝你
宮崎駿給了我們太多太多的童年幻想,我們相信在深山老林中,或許真的會有大大的龍貓出現;我們才知道,原來世界上有一種快樂如同波妞;我們願意相信世界上所有人都是好人,世界原來能如此美好。
雖然也有人說,正因為宮崎駿創作出來的世界太美好,一定有瓦藍瓦藍的天空,有清風,有跑的屁顛屁顛的小孩,沒有一絲煩惱,伴著銀鈴般的笑聲和久石讓的鋼琴聲……美好到我們難以不墜入,當跳轉回現實後,難免有種憂傷感。
然而,宮崎駿仍然是偉大的,起碼給了我們一顆不泯的童心,起碼給了我們相信的可能。當你在成人社會裡覺得疲倦了、累了,就到宮崎駿童話世界裡遊一遊,和宮崎駿一樣一輩子做一個遊走於社會的小孩。
」我的時間不多了「這句話,讓人聽了心裡突然一疼。
原來那個製造童話的人,原來那個小心翼翼保護了我們天真的人,原來那個用力溫暖了全世界的人,也是會老去的啊。
歲月還是沒有饒過你。
4年前,《起風了》一拍完,他就宣布退隱。
身為他的影迷,我們彼此一笑,心照不宣。第七次啦!老爺子說退隱已經第七次啦!
1986、1992、1997、2001、2004、2008、2013
大家好像摸透了他的脾氣,憋著笑看他到底哪天沉不住氣,再一次復出。果然,去年他對外宣布,正在製作一部叫《毛毛蟲菠蘿》的動畫。
我們都笑了,也放心了——你看,宮崎駿和那個美好的世界,會一直一直存在的。
可是如果你稍稍注意,就會發現,七次退隱中,有至少三次,是因為他的健康問題......
宮崎駿早就悄悄變老了。
人們叫他「宗師」,一個神一樣的稱呼。可走進他家裡,你會發現他那麼普通,甚至,孤獨。
一個人住,平時幾乎沒有人來訪。日子單調到早喝咖啡午喝茶,他有時候會寂寞地對著窗外停落的鳥說話。
電話鈴在安靜的屋子裡很突兀。
他接起來點點頭,揉揉眼眶,對著一旁拍攝的鏡頭輕輕說了一聲:「他去世了。」原來到了這個年紀,心裡早就有了死亡的準備,所以才能不動聲色地告別。
我們總以為,像他這樣用美好感動過全世界的人,是不會如此的。
可你聽說過一句話嗎?「沒有在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被宮崎駿溫暖過的我們啊,其實從來都不懂他經歷了怎樣的人生。
還記得那部《龍貓》嗎?就是它。這個陪著迷路的小姑娘在漆黑的雨夜等公交的龍貓,曾經溫暖過無數人。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這就是宮崎駿自己的故事。
和電影裡的小女孩一樣,宮崎駿也有一位生病的媽媽。他6歲的時候,媽媽就患了結核,每天只能躺在病床上。小小的宮崎駿哭著求媽媽抱抱他,像別人的媽媽一樣背一背他。可虛弱的媽媽只能痛苦地搖頭拒絕。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一個沒有被善待的人,最能識別善良,也最珍惜善良。」所以從未擁有過的宮崎駿,才特意畫了一隻龍貓,始終陪在妹妹身邊吧。
這樣,起碼我們中間有一個人被溫柔擁抱了啊——他善良成這樣。
生活壞到一定程度就會好起來,因為它無法更壞。努力過後,才知道許多事情,堅持堅持,就過來了。
有些煩惱,丟掉了,才會有雲淡風輕的機會。
什麼時候我們開始無法像孩子一樣肆意地大呼小叫了?心裡的小情緒堆積得像山一樣高,直到溢出來。 與其如此,不如永遠像孩子一樣。
他也不是一帆風順,生來大師。
出生於戰亂時代的宮崎駿,過早經歷了動蕩不安。年少時又目睹父親為了利益違背良心。他沉默地畫畫,卻被嘲笑在抄襲手塚治虫。氣憤地轉向動畫,又在公司裡始終不受重視,一直在底層徘徊。
熬過了十幾年的寂寂無名,38歲才有了自己的處女作,卻票房慘敗。那個時代科幻盛行,他的動畫被嘲笑為「帶著一股泥巴味兒!」
沒錯,就是這樣一個酸楚的人,用盡全力為我們提供了巨大的溫暖,來度過無數個哭泣的長夜。
《千與千尋》
我只能送你到這兒了,剩下了路你要自己走,不要回頭。
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舍,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
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多麼崎嶇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天空之城》
我們的孤獨就像天空中漂浮的城市,仿佛是一個秘密,卻無從述說。
《側耳傾聽》
因為你,我想要變成一個更好的人,不想成為你的負擔,因此發奮,只是想證明我足以與你相配。
只要有你在,我就會努力。
《哈爾的移動城堡》
就是因為你不好,才要留在你身邊,給你幸福。
對不起,你一直在等我,可我卻現在才來。
《懸崖上的金魚姬》
信仰到底是什麼呢,就是縱身一躍,就是我們跟神之間一個永遠的約定,是捨棄舊的去開始新的生活;信仰就是從今以後,再也不要放開你的手。
《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
許多時候,讓我們放不下的,其實並不是對方,而是那些逝去的共同回憶。
《起風了》
起風了,唯有努力生存。
這些電影,我們來來回回看了無數遍,卻很少想過,這是一個人大半生的善意。
在人情冷暖中,在世態炎涼下,他用畫筆做傘,守護了我們每個人心中那個不願長大、害怕受傷的孩子。
他不是沒有心酸。恰恰相反,正因為知道心酸的滋味,他才願意護我們周全。
這個善良的人老了。連宮崎駿自己都在感慨「我已經沒有時間了。」
他早已滄桑滿面。他早已在心裡預警了死亡。
可即便如此,他依然選擇畫下去啊。
有人說他對動漫狂熱。
我想換種說法,那就是他心裡有豐沛的善意,依然想贈予他人。
他還想告訴人們,即使這個世界讓人失望,偶爾想哭,但別忘了還有生生不息的溫暖和希望。
加油啊老爺爺。謝謝你,宮崎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