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人騎馬射箭、載歌載舞的習性依然如故穿越歷史長河藏民族養生健身依然如故。今天藏族人民騎馬射箭、載歌載舞的習性依然如故。西藏民間傳統體育活動,平時勞動之餘或節日、喜慶佳期,均可舉行,尤以節日最為豐富多彩。如藏曆新年、江孜達瑪節、那曲羌塘恰青賽馬節、望果節、林卡節、雪頓節等,均或多或少地有體育項目舉行。
這些傳統體育項目主要有:賽馬、射箭、投石、賽犛牛、押架(大象拔河)、投烏爾多、捧跤、鍋莊舞、硬氣功等,這些最為人樂道,也最具民族特色的體育項目成為了人們健身強體、娛樂身心的重要內容。而且不少項目已經成為西藏民運會上的正式比賽項目,如押架、抱石等等。在西藏民間,流行模仿動物動作的養生舞蹈,如鷹舞、獅舞、犛牛舞、鹿舞、猴舞等,很有些類似於漢族地區的五禽戲,這些舞具有「宣導鬱」、「通利關節」,強身健體的作用。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歡快、輕鬆的音樂,可使人精神振奮,精力旺盛,血脈流通,經絡暢達。故經常跳跳藏舞,不但可以豐富文化生活,促進身體健康,而且能樂在其中,養在其中,醫在其中,使人們在娛樂中受益,達到鍛鍊目的。每年的藏曆七月上旬,高原雨季剛過,風和日麗,陽光燦爛,白天溫度很高,無論是城市還是牧區、農區,都有一個群眾性的洗澡活動,藏族男女老少闔家而出,各臨河遍設涼棚或帳篷。
沐浴節持續一個星期時間,在這七天中從五六歲小孩到七八十歲的老人都要來洗澡,成為一種傳統的風俗習慣。據藏族歷算書籍記載,太陽運行到第十宿43度時,即七月底、八月初的一周,澄水星出現,一切水皆成甘露,此時入水沐浴,能祛除疾病,強身健體,有如藥浴,也稱藥浴節。藏民族還形成了與環境相一致的養生法,如藏族的居住地一般都位於有豐沛水源之地,汲水方便。而且修建每一座房,飲每一口水,牧每一處草,築每石都很講究。如藏族諺語所述:"房地田地地皆宜,宅水渠水水皆津,近牧遠牧草盡美,房木薪木木均佳,築石礦石石堪誇。
」在西藏的山區、林區,人文氣候也非常美妙,具有獨特的、雪域特色的民風、民情、民俗。在節日裡人們手舞足蹈以表達感情,排解困境,治療疾病,對增進健康也確有益處。正是這種流傳幾千年的獨特體育文化,才使藏族人民在高原低氧氣候環境下保持強健的體魄。近年來不少養生家、體育工作者已經認識到僅有肉體上的鍛鍊是很不夠的,西藏傳統養生體育的思想、精神、意識等方面非常值得我們效仿。如我們也能做到精神和身體的雙重鍛鍊,不愁沒有一副健康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