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2021|時評寫作快速入門:主體四步走與結構六層次

2021-01-08 老熊的中考高考備考

時評寫作快速入門:主體四步走與結構六層次(含詳解與佳作示例)

時評就是對當前發生的新聞及其新聞中的事實或者新聞中表現出的乃至隱藏的問題,發表作者自己的見解,或者歸納、整理出新的結論、觀點。簡單地說,就是評說一件事情、一個問題或者是針對幾件事情、幾個問題進行評說。狹義的時評針對特定的新聞事件,廣義的時評則可針對各種社會現象與社會問題。

在新高考背景下,作文題往往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動輒拿古人說事、堆砌名人素材證明觀點的寫作套路逐步被摒棄,而聯繫社會現實,結合個人實際,成為考生寫作的基本要求。可以說,時評寫作成為了當前高考作文的重要板塊。

對於思想有文採的高手而言,寫好時評,自然沒有絕對硬性指標,更無固定套路。但對於初學時評的中學生而言,掌握一些可以借鑑模仿的行文思路和結構模式,無疑是快速入門的好方法。

時評文主體四步走

1、分析材料,強化觀點;

2、由此及彼、例證分析;

3、危害分析、結果預測;

4、聯繫社會、提出做法。

四部分可以有所側重,順序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作調整,但是,一般都要兼顧四部分。

時評文結構六層次

1、開篇簡要概括新聞內容,得出觀點,可先用相關名言引入。

2、對材料內容進一步解析,就事情本身,提出假想,強化觀點。

3、由此及彼,舉出類例,或闡釋意義,或剖析危害。

4、關聯類似現象,挖掘現象背後的根源,或者預測危害的嚴重性。

5、聯繫到社會現狀、國家政策方面,順勢提出合理化建議,為避免偏離話題,建議回扣材料。

6、結尾:可以呼籲,可以展望,可以照應,可以重申。

寫作步驟詳解

寫作時評首先要明白的是:既要充滿激情,又要富於理性。充滿激情就是時評的寫作要如同天然氣和石油的井噴一樣,一衝九天,富於理性就是要以事實出發,理性對待,不能平空幻想。我們寫文章,尤其是寫時評類的文章,總是因為我們在學習、生活、工作中,遇到了不吐不快的人、事、物、矛盾、問題、現象等等,沒激情,無理性是寫不出更寫不好時評的。其實寫作就是內心的釋放,寫時評更是如此,樂則大笑,悲則大叫,憤則大罵。還有除激情之外,還需有理性,需要理智的分析,理性的判斷,理論的闡釋,這是非常必要的。

一、引述事件,簡明扼要——扣材料是第一要點

時評類文章,在開端處必先引述新聞事件,這是寫作的根源所在,立論所在。相當於材料作文的引述材料,在材料作文中,引——就是引述材料作話題,揭示論點或提出問題。它屬於「引論」的部分。最好從提出論點的需要出發,抓住材料要旨,用簡潔的語言,準確地引述。一般說來,材料不同,引述方式各異:文字多的敘述性材料應概述,精闢的名言警句要複述,寓意深刻內蘊豐富的文字要闡述,漫畫型材料要對畫面作簡潔介紹和扼要闡述。對時評而言,引述的事件應該有出處和來源。

引,一般寫在第一自然段,要求從事件中引出恰當的中心論點。那麼從哪些材料中引出中心論點呢?可以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

一句話:主要是一句名言、格言、警句、俗語,甚至諺語和哲理性的話。例如從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引出論點「提倡尊老愛幼」。再如「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可引出論點「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一種現象:如從「逢年過節,大吃大喝,鋪張浪費」可引出論點「成由節儉敗由奢」;又如從中學生早戀現象引出論點「早戀,成功的絆腳石」。

一件事情:如從一起嚴重的交通事故可引出論點「車禍猛於虎。生命價更高」。當然,近年的高考,幾乎都是材料作文。而材料本身就寫了一種現象或一件事情。尤其要認真讀懂材料,深刻領悟材料。三言兩語,擊中要害,乾脆利落,恰當而迅速地引出中心論點。

二、分析原因,透析根源——圍繞材料議論的最佳手法

探因分析法,也叫因果分析法。這種分析法就是從因果關係上把論點與論據聯繫起來。具體地說,就是對事例中的行為和結果,沿著「為什麼」這條思路,探其根源,發現其本質,使內容逐步深化。

如為證明「人要立志」這一論點,敘述這樣一個故事:據說,牛頓小的時候並不聰明,有一次,父親叫他在門上打個洞,讓大貓和小貓出去方便些,他卻打了兩個大洞,說是因為有兩隻小動物。儘管如此,牛頓立志探索科學的奧秘過程中,因刻苦鑽研取得累累碩果。接著用探因分析法就是:一個人立了志,就像機器上按了發動機,就有了使不完的勁。牛頓正是因為在這種「使不完的勁」的推動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為著名的科學家。

這正是在舉出事例之後,沿著牛頓為什麼會成為科學家的思路,探究其根源,從而證明了「人要立志」這一論點。

此類分析法常常用「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原來……」引出探究和剖析事理的文字。

探因分析法的好處是,一可以緊緊圍繞材料進行議論,絕不會發生越扯越遠的偏離題意現象,二是完全符合「不偏離材料的中心」這個高考作文的考點;第三,增強了材料作文的思辨性。

三、探源本質,哲理思辨延伸拓展議論空間

從根本上說,議論文的主體就是在回答一個「為什麼」的問題。當我們在論證某個論點時,應該開動思維,多追問幾個「為什麼」。換句話說,就是把中心論點作為結論去追溯這個結論產生的條件和原因,或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或揭示問題產生的原因,從而形成分論點。由於因果聯繫是存在於一切事物和現象之間的一種普遍聯繫,因此,運用「追根溯源,探究原因」法切分分論點也是議論文寫作中使用得較多的一種方法。

緣其事,析其理,可明得失,辨真偽。例:人生什麼事最苦呢?貧嗎?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死嗎?都不是。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人若能知足,雖貧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雖失意不苦;老、死乃是人生難免的事,達觀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麼苦。獨是凡人生在世間一天,便有應該做的事。該做的事沒有做完,便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壓在肩頭,再苦是沒有的了。為什麼呢?因為受那良心責備不過,要逃躲也沒處逃躲呀!(附: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

在這一段落中,考生可以引經據典,充分發揮自己的社會知識面,深挖根源,以及社會影響,對材料和觀點進行拓展延伸,使觀點深化。

四、聯繫現實,旗幟鮮明——以小見大,廣泛涉獵

(一)聯繫現實部分在全文中出現的位置

聯繫現實部分往往在文章的中間或後半部分;也可用於全篇。我們中學生寫的議論文,也可以在全篇都聯繫現實中鮮活的事例,而不涉及歷史,這種情況很少;多數都是在文章的後半部分,即在旁徵博引古代的一些典型事例或名人名句之後,又聯繫到當今社會中鮮活的事例;還有的僅僅在文章的結尾之前,聯繫當前現實情況或自己的實際情況,論證中心觀點,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與時代感。

部分聯繫現實,出現於文章的中間或後半部分

特色是成功的催化劑

(上海高考滿分作文)

鄭板橋的書法之所以聞名,被稱為「板橋體」,是因為他的作品有它自身的特色,是獨一無二,無可替代的,設想鄭板橋當初如果只是用隸書或行楷,即使模仿名人的筆跡再出色,也不會在書法界有如此大的成就吧!

例如現在經營餐飲業,競爭很激烈,隨時有被時代淘汰的可能性,據網上統計,業績好、受顧客歡迎的,大多數是主題餐廳。有在一片黑暗中進食的餐廳,有專門以白領女性為顧客的餐廳,考慮到白領女性的煩惱,特地提供免費營養減肥套餐,並提供一次性拖鞋,除去她們穿高跟鞋的不適。這些餐廳之所以能在金融危機影響下,保持較好的業績,因為他們的主管經營有道,知道如何突出店中的特色,迎合顧客的需要。

又如英國十六、七世紀的著名畫家喬治·摩蘭,他的油畫作品起初被當做貢品運往中國的時候,人們以為遠看還行,可近看一無是處,只看得見一片片的顏料。正是因為這種特色,他的油畫作品還是漸漸別國人所接受了,甚至以有他的作品收藏為榮。

其實,我們自身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由於現在上海著力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因此今年財經大學、海事大學、海洋大學都非常熱門,許多人是有從眾心理的,即使自己的孩子不喜歡,也硬逼著他們填上這所學校。我認為這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當我們自身的特色和別人的特色一樣時,那也就不可稱其為「特色」。反之,只要根據自己喜歡的專業來填報學校,即使這門專業是冷門,只要自己有興趣,就可以學得很好,說不定畢業後會成為各公司爭奪的人才呢!(聯繫生活現實,加入個人見解,使文章既有了「我」的存在,又增強了時代感)

做人也是如此,有諺語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只要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值得去做的事,那就放手一搏,努力去做吧,又何必在意別人的眼光呢!活出自己的特色就好。

但特色並不等於個性,在做任何事之前,要考慮是否侵犯了別人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

培養出屬於自己的特色,我相信可以活得更精彩,生活也會充滿樂趣。

(二)整篇聯繫現實,可以用多個時事熱點組織文章,也可以用一個時事熱點貫穿全文。

他們

(上海市滿分作文)

在城市盡頭,沒有繁華的街市,閃亮的霓虹;在城市的盡頭,只有破舊的棚戶區,有飽經生活風霜的生命;在城市的盡頭,有他們這樣一群人。

讓我怎樣稱呼他們?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農民子弟?亦或是農民工二代?不,我不想用這些冰冷的名字稱呼他們,我多想叫著他們帶著泥土氣的乳名,拉著他們的小手,走近他們的生活……

他們從小生長在故鄉的青山綠水中,純潔的靈魂在田野裡抽穗拔節。在山野的風中,他們奔跑著,憧憬著。風從田野中吹過,吹進了城市,為了生計,為了未來,他們跟從父母來到了城市,在城市的盡頭紮下了根。於是習慣了青山綠水的雙眸第一次觸碰到了高樓大廈、車水馬龍。他們不知道怎樣穿過六車道的馬路,小小的手指怎麼也數不清寫字樓的層數。繁華的現代文明不曾給他們帶來任何快樂,這一次,卻在心上烙下了深深的痕跡。

他們背起書包,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可是卻在「城市人」異樣的眼光中,第一次明白了戶口與暫住證的區別。他們都是父母心頭的寶啊!卻過早地承擔了不屬於這個年齡的負擔。

放學回家,他們做好簡單的晚飯,父母還在工地或菜場上勞作;午夜醒來,淚眼中城裡的星空沒有家鄉的明亮;悄悄許願,希望明天他們的打工子弟小學不會因交不出電費而被查封……

然而,在他們日益長高的身體上,我看到了他們的成長。記得一位記者問一個打工子弟學校的孩子,學成後是否會回到家鄉時,小姑娘毫不猶豫地說:當然,一定回去!那一刻,我差點落下淚來,為他們的成長。

記得那年春晚他們稚氣的宣言:「我們的學校很小,但我們的成績不差」「我們不和城裡的孩子比爸爸」「北京的2008,也是我們的2008!」他們逐漸成熟,告別昨天的羞怯,開始迎接新的一天。

雖然,他們還在為不多的學費而苦惱;雖然,學校還是交不上水電費;雖然,還有好多體制還不夠完善……雖然有好多個「雖然」,但是,只有一個「但是」就足夠了,已經有好多視線轉向他們,他們正在茁壯地成長。

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盡頭,照亮了他們的生活。

他們,終將會成為我們。

(點評:作者將目光聚焦於現實,將民工子女的生存狀態很真實地描繪出來,從農村到城市經歷的不自然、不適應,再到他們心態的逐漸成熟,讓人感受到一個真實存在的群體;表達了作者對同齡人的同情、關注和企盼。)

(三)聯繫現實的種類

一般有兩種方式,一是「個例」,二是「泛例」

(1)「個例」就是具體的事例,就是緊扣中心觀點,選擇一個典型事例,比較詳細地敘述下來。

變味的善良

(雲南滿分作文)

我們總站在富足的地方憫惜貧窮,總躺在安全的地方怒斥邪惡,總在五十步笑百步後呼喚遠離冷漠,總在血痕淡去後才忙著計算生命的價值。

於是,我們俯身憐憫的姿態傷害了別人的自尊。

每次災難過後,都有太多的人爭先領養孤兒,當這片熱潮過去,又有太多的孤兒陷入苦難。據心理學家分析,領養孤兒要考慮自己的經濟狀況,家庭氛圍要同孩子原先家庭相似,教育方式、家長性格都要與孤兒相適宜。但是,太多的人僅憑自己一腔熱血。熱心卻喚回了家庭的分裂,孩子們再次面臨家園破碎的痛苦,傷害再次打擊無辜孩子柔軟的心靈。善良由甜蜜變為苦澀。

我們用沸騰的熱血燙傷了他人的肉體。

2008年奧運會是我們中國人的奧運,舉國歡慶,氣氛火熱,聖火傳遞,同一世界,同一夢想。但是,不和諧的色彩也玷汙了奧運火紅的火炬、綠色的橄欖枝。據報導,8歲孩童用55天時間完成抵京「馬拉松式」賽跑;10歲孩子捆綁雙臂在激流中前行;8歲女孩在父親陪同下步行3000多千米到達首都北京……這些行為引起中國甚至世界媒體的關注,其中不乏外國媒體以此對中國奧運的詆毀。不實評論需全力抵制,但也不可否認,這是「畸形奧運熱」。我們舉辦一個理性的奧運,就需要理性的行為作支撐。熱情由火熱的激情變為瘋狂。

我們在用熱血燙傷他人肉體時,也燙傷他人的心靈。

2008年5月21日的汶川大地震,我們以最迅速最團結的行動援救了太多的生命,我們贏得了世界的尊重。無數的閃光燈聚焦四川,閃爍著無數動人感人的故事,但也刺傷了災區人們的瞳眸。

被成功救援的孩子本是幸運的,但有記者為了採訪一遍一遍喚起他們沉痛的回憶,孩子失聲痛哭,大人也泣不成聲;有熱心的志願者無救災意識,卻前往災區,雖一顆熾熱之心卻給災區添亂。不正確的救援動作,不完善的服務行為,不合理的安慰幫助,給災區人民「二次傷害」。善良由本意的撫慰變成了利劍。

中華民族是堅毅、熱心、善良的民族。當我們挺過洪水、挺過非典,挺過不法分子對祖國的分裂和對奧運的褻瀆,我們也必將挺過慘烈的汶川大地震,成功地舉辦奧運。但我們需要更多的思索和行動,站在別人的角度,理性全面地看待問題。

「愛人之心」深入我們的血液,永葆善良甜蜜,為善良保鮮,讓它不褪色,不變質,不變味。

(點評:此文中,孤兒領養,畸形奧運熱,汶川救援三個現實「個例」具有代表性,能從深度方面說明問題,給人留下較深刻的印象,也增加了文章的說服力。

當然,這種具體敘述是相對於概括性的事例來說的,不可像寫記敘文那樣過於詳細,只要把事情說清楚即可,因為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的。

(2)「泛例」就是概括性的社會現象,它捨棄了具體人物、時間、地點等因素,加以概括歸納出來的一類一類的「泛指「事物」

品味時尚

(江蘇高考優秀作文)

當人們的血脈中奔流著各色汽水飲料時,似乎再有哦沒有一杯香茗高山流水般詩意地流淌的蹤跡。

當人們恣意地將頭髮燙染得捲曲蓬鬆,五彩斑斕時,似乎大家忘記了自己原本擁有一頭烏黑亮麗的的秀髮。

當人們開始將衣服穿薄,甚至「衣不蔽體」、奇形怪狀時,似乎特立獨行成了時代的標籤。老祖宗的含蓄之美漸漸讓步於時尚裝扮。

當人們以車代步,進入了電動馬達四輪的新紀元,似乎很少有人在月亮下閒庭信步,邊走邊欣賞,感受城市霓虹下最溫存的擁攬。似乎沒有人用腳步去丈量腳下的土地,感知生命的重量與自然的厚實。

當人們用電郵、用短訊、用視頻支起了整個地球村,網住了這個偌大的城市,似乎人們丟失了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的期待與盼望。鴻雁飛過,絲毫沒有等待的不安與渴望。咫尺與天涯丟失了那份如同生死別離般的重量。

當人們開始流行在飯店吃年夜飯,一家人聚在喧鬧的酒店大廳時,人們似乎沒有發現少了一份緊密,少了一份擁擠的溫馨。沒有了忙忙碌碌的籌備,便少了互相幫上一手的暖暖之語。沒有了鍋碗瓢盆的鏗鏘交響,便聽了過年的「滋味」。只是吃頓飯,那還何需在外遠遊的人風塵僕僕地趕回嗎?

當人們在電視前津津有味地觀看著「快女」、「快男」等一系列選秀節目時,時尚的魔力將戲曲民樂從人們的耳朵裡驅逐出境。

當人們的手中只剩下一些浮誇虛假的「青春文學」時,海子的眼淚便成為他們炫耀自己「博學」的家珍。而那些關於生命與愛的性靈,便被巨大的商業浪潮湮沒在泛黃的紙上。

當人們再也沒有閱讀經典的習慣之時,這個由時尚照亮的世界是否會透徹明亮?

我們,義無反顧地沉浸在時尚的大潮中。

我們,也在義無反顧地遠離經典傳統之美為我們鋪設的沙岸。我們,只能無助地掙扎。

品味時尚,卻有一絲苦澀,我不知道,那是否是我們日漸空虛的心靈,在未來流下的一滴淚水。

(點評:這篇文章以「當」字一氣貫注,聚焦現實,概括出多個事例,能從廣度方面說明問題,很有說服力。)

(四)聯繫現實的一般思路

一般分三小步:立、擺、析。立,是確立本層小論點,如果沒有分論點,可以直接從擺事實開始;擺,是擺事實;析,是分析現象,使現象與論點粘合上。這三小步其實就是起始、展開、終結三部分。(同學們可以結合背誦的經典語段模式,特別是在「析」這一環節結合我們曾經講過的假設、因果、意義分析法)

熟悉

(四川高考優秀作文)

生活如美人的臉,總是半遮半掩。沒有人生來就對生活熟悉。我們在生活的小路上對事物總是由不熟悉繼而變為熟悉。人們常說,熟能生巧,我們就應該只掌握熟悉的,放棄一切新的事物而止步不前?

答案是否定的,美好的生活應該是新鮮的,熟悉的事物只會讓生活變得單調乏味。因此,讓我們果斷地放下熟悉的事,去挑戰新的事物,去迎接新的自己。

以前的生活對於伊辛巴耶娃來說,可能再熟悉不過了。從小,這位俄羅斯女孩一心為了金牌,為了這夢想堅持不懈地去練體操,就在自己技藝很好的時候,一個殘酷的現實等待著她接受——身高已不適合體操鍛鍊了。可她不放棄,從此改為撐杆跳運動員。時間一天天過去,原本對她很陌生的項目如今已是她的驕傲,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世界記錄,讓整個世界為之震撼!(擺)試想,如果她固執於自己已經熟悉的項目,而沒有挑戰自己,她又怎會有如今的成功?(析)

又如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在他之前,美國總統一向都是白色人種的領地,黑人總統別說沒有,就是想也不敢想。這對於世人也許是再熟悉不過的事情了吧。可是,這位年輕的黑人小夥子偏偏不會就此罷休。憑藉自己的努力,終於從著名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學位,為將來競選總統做了準備。生活總是愛喜歡挑戰的人,他終於如願,成為美國歷史上目前唯一的一位黑人總統,為了打破這「熟悉」的社會現狀,他終於成功了。

又如在早年時的孔子,一心從政,可是他卻處處碰壁,終於沒有成功。於是,孔子毅然地放棄從政的初衷,開始整理和收集古時名作佳篇,自己從中吸取知識。皇天不負有心人,因為孔子毅然放棄自己熟悉的從政之路,挑選了適合自己的文學大道。終於,孔子成為了一代宗師,成為了古今聞名的教育家、思想家,給中國乃至世界不小的影響。

沒有人一生下來就對生活熟悉。漸漸地,我們所熟悉的事物越來越多。此時,不妨放下熟悉的事情,去挑戰新的事物,讓自己的人生不在熟悉而無味中度過,而描繪出自己不一樣的多彩人生!

總之,同學們在寫作中,要使自己的文章新穎而充滿活力,就不要忘記聯繫現實生活材料,這就要求同學們平日要不斷積累材料,「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同學們可以找一本本子,建立「素材庫」,通過讀書、看報,看電視等,每天往「素材庫」裡記錄一件新鮮事,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久而久之就會積累豐富的作文素材,讓自己的作文不斷注入新鮮「血液」,讓自己的作文寫出新意,富有現實意義。

這一部分的寫作,字數不要太多,以上只是給大家一個聯繫現實的方法,實際操作過程中,結合材料聯繫現實,議論時時時扣住材料,與材料進行對照,才能更好地做到不偏離材料。

五、提出辦法,解決問題——假設分析法見真功

假設分析法即假設材料中能達到的某種結果的條件不存在,將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還可以同時與原條件下的結果進行比較,通過比較來論證論點的成立。

經典實例——《六國論》: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注意:對語段進行假設分析時,如果舉的例子是正面的,那麼就應從反面來假設分析;如果舉的例子是反面的,那麼就應從正面來假設分析。

例:「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蛋,當你畫了一個,再去畫另一個時,形態又不同了。即使同一個蛋,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其形態也有很大的區別。只有把畫蛋的基本功練好了,才能畫出更好的畫。」達.芬奇老師的諄諄教導,說出了一個真理:基本功訓練很重要。由於達.芬奇從師階段培養了紮實的畫畫基礎,他後來成為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卓越的畫家。

試想,他沒有紮實的繪畫基本功,不能從不同角度觀察到同一對象的細微差別,不能發現創作對象隨著光影、色調的變化而變化,不能認識到「世界上是沒有完全相同的雞蛋的」,他能創作出被譽為世界畫壇一絕的《蒙娜麗莎》嗎?那「神秘的微笑」決不可能是信手就能抹出來的。幹什麼事,都要從打基礎開始。俗話說得好,萬丈高樓平地起,這也是達.芬奇畫蛋的故事給予人們的深刻的教育意義所在。

假設分析法可以多用幾個「試問」「試想」的問句,並且注意多角度闡述材料,緊密聯繫中心論點,就可以使分析更加深入更加透徹。

假設分析法是專門針對材料作文的提出解決辦法而設定的,在行文過程中特別受到閱卷者的親睞。

六、歸納總結,發人深省——三言兩語簡捷有力

這是文章的最後一段,大部分同學都已經掌握,不在作詳細的分析。

附:典型時評類文章經典分析

「沒時間想未來」的人生如何出彩

楊朝清

來源:廣州日報

「現在的學生壓力太大,某些重點中學進行全封閉式管理,每天中午只給學生半小時午餐時間。學生沒有自己的時間,當然更沒有時間思考人生和未來的方向。」近日,北大原校長許智宏院士在廣州演講時告訴在座家長。(5月19日《廣州日報》)

(引述材料,直接引用材料的關鍵句)

「沒時間想未來」之所以引發關注,就在於他指出了一些當下看似成功的教育模式中潛在的教育危機——只關心知識學習,卻忽視學生精神世界的發育和建設;只注重培養考試能手,卻忽視生活技能的習得和社會經驗的積累;只活在當下,卻不著眼未來。

(對材料中心進行議論,從而引出自己觀點)

緊張的學習節奏,沉重的學習壓力,帶給學生的,不僅是知識學習的枯燥和乏味,還有精神世界的單薄與蒼白。生活猶如上緊了的發條,讓中學生缺乏自主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思考人生和未來的方向更是一種奢望。畢竟,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一旦學習過度擠佔,難免會導致學生「沒時間想未來」。

(這一節,是從材料的結果分析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

法國社會學家託克維爾曾說,「當過去不再揭示未來,人心將在黑暗中徘徊」。在這樣一個快餐時代,許多人缺乏安頓期許的空間;時間就像一個緊箍咒,裹挾了太多人的喜怒哀樂。「沒有時間想未來」不僅是中學生面臨的困境,也是許多成年人面臨的瓶頸。

(延伸議論,引用法國社會學家的話,分析這樣的一種現象會導致怎樣的結果,以小見大,是這一節典型寫法,延伸開去,達到了層層深入、步步拓展的良好效果。這一節,如果材料是一種好的結果,那麼就要分析延伸到社會生活的方面將可以帶來怎樣良好的社會效果,否則,如這篇文章一樣相反。)

當高考成為不可繞行的「獨木橋」,自主選擇在許多人看來或許就沒有多大的意義。更為關鍵的是,習慣替孩子做主的家長,通常採取一種居高臨下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教育和引導,而不是俯下身子,和孩子平等交流、真誠對話,傾聽孩子的「沉沒的聲音」。

(繼續聯繫現實拓展開去,更加深入剖析會導致怎樣的結果,這一節儘量例舉現實生活的種種典型事例,增強議論文的說服力)

俗話說,「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讓孩子的成長道路更加平穩、順暢,許多家長從自己的人生經驗、社會閱歷出發,替孩子制定人生規劃。殊不知,這種忽視孩子利益訴求和情感需要的「包辦」做法,看似是深思熟慮的理性選擇,實質上卻缺乏社會基礎,很可能在執行過程中大打折扣。

「沒時間想未來」的孩子如何經營人生?這個沉重的話題,考驗著每一個利益相關者。在現實的阻礙短時間難以根本消除的情況下,家長和老師應給孩子多一些自主選擇的空間,多一些時間來思考人生和未來的自由。

(設身處地,最後收縮全文的時候,要學會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如何讓你的分析更深刻、透徹呢?下面介紹幾種常用方法:

深刻、透徹——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事務內在的因果關係;觀點具有啟發性。

假設分析法——是假設材料中能達到的某種結果的條件不存在,將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同時與原條件下的結果進行比較,通過這種比較來論證論點的成立。

因果分析法——是從因果關係上把論點與論據聯繫起來。具體說,就是對事例中的行為,沿著「為什麼」這條思路,探求其根源,發現其本質,使內容逐步深化。

歸納分析法——是在列舉多個典型論據之後,對這些論據比較分析,歸納總結出它們的共同點,扣在要證明的論點上。

對比、設問、反問、歸謬等也可以靈活運用。

時評寫作的一般誤區

1、強調和論證現象的存在,但是不做深入的探究,只是從為什麼角度論證,沒有思考現象背後的根源、危害,正面的觀點就沒有提出意義與價值;也沒上升到更高的社會層面,提出有見地的做法。

2、道理論證與事實論證之間的權衡欠佳:要麼沒有事例名言,通篇有說不完的道理;要麼事例發散過寬,脫離中心意思。

3、語言和思維太過武斷,不具有思辨性,不能有效說服閱卷老師。

4、時評文是要老師比較認真看才能看出思想的文章,每個人的思考角度都有可能不同,因此,此類作文,特別要注意分段,不要一段太長,段與段之間一定要注意詞語或亮點銜接,否則會讓閱卷老師摸不著頭腦。

(來源:網絡。本號尊重原創,公益推薦,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四六級沒過,考研英語如何拯救?
    (2)考研英語和英語四六級是兩種不同類型的考試,前者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出題,後者由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出題,出題的風格有很大區別。   (3)四六級的考試時間非常緊,其難度完全體現在速度上,要求考生在聽音和閱讀過程中具有快速鎖定考點信息的能力;考研英語考試時間沒有四六級緊,但是閱讀的長難句特別多,對考生的邏輯思維以及對詞彙的深層理解有很高要求。
  • 2021初始,寫作小白如何進階?從學習閱讀一本書開始
    上周和私教班的小夥伴共讀書籍,書單的第一本就是美國作家莫提默·艾德勒和查爾斯·范多倫的《如何閱讀一本書》,也是學習閱讀寫作必讀的書籍。如果說2021年你想從頭開始閱讀寫作,那麼我推薦你一定要看這本書。這本書主要是從閱讀目的、閱讀層次和閱讀方法給我們詳細介紹了閱讀於我們而言的重要性以及怎麼去閱讀的方法論。
  • 備戰2021年高考英語——英語寫作八大技巧及提高方法整理
    英語寫作能力的提高方法指導1、重視增加閱讀量是提高英語寫作的途徑之一  目前,考生在進行大量閱讀的同時,應注重所讀材料的文章結構以及連接詞的運用(ontheotherhand,however,furthermore)、作者的表達方式(詞彙、習慣用語和典型句子的使用)、作者是如何進行敘述和議論的
  • 四六級寫作高頻85個詞語搭配
    距離四六級考試還有33天!今天給大家整理了 四六級寫作中出現頻率超高的85個詞語搭配,幫助大家在日常寫作訓練中下筆如有神!   四六級寫作必背85個詞語搭配   1.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2.對…必不可少 be indispensable to …   3.經濟的快速發展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 四六級寫作潛規則大揭秘!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綜合輔導>正文不看後悔!四六級寫作潛規則大揭秘!今天新東方在線四六級教研室就從四六級寫作的角度,來給同學們傳授過級秘籍!   一、四六級作文要寫標題嗎?   有些同學用盡體內洪荒之力想經常有人問:「四六級好過嗎?」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你:裸考過級看緣分,認真備考出一個很酷的標題,結果單詞拼錯了、搭配用錯了...閱卷老師看了都想哭。這樣不僅不能拿高分,反倒會被扣分!
  • PET寫作考題越來越難,娃怎麼配合新的考綱「雞」寫作?
    剛好今年12月份的劍橋 PET 考試(劍橋五級證書考試中,第二級,通過後相當於國內高中畢業水平)結束不久,2020年改版後的PET,讀寫部分的主要變化在於寫作部分改為寫2篇大作文,考生不但需要熟練運用多種時態、詞彙和句型結構組織篇章,而且對於處理不同體裁的寫作要求要有更好的運籌整合能力。
  • 《寫作160篇》押中2021考研英語作文!
    張國靜老師的《寫作160篇》又雙叒叕押中了2020考研英語作文話題,買了張老師【作文急救模板】的同學和用了英語一《寫作160篇》的考研er有木有感覺自己hin幸運?廢話不多說,直接上圖,看實證!先來看張老師【作文救急模板】,你就說神不神?考前前半天買作文模板的同學,現在都在偷著笑呢吧!
  • 《2008年考研英語12句作文法》第二章:第二步 合理安排文章結構
    一、布局謀篇 把握好作文的主題、題材、體裁後,進入寫作的第二步,那就是對文章進行謀篇布局,確定文章段落結構。從廣泛的角度來看,考研作文的結構比較固定,通常為三段,包括開頭、主體和結尾三個部分。
  • 2016國考申論寫作題達到六個要求易得
    擬定文題、結構選擇、論述內容都以論點為核心,因此,能否準確、犀利地提出論點直接影響到作文的立意,從而直接關係到作文的成與敗。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閱卷老師拿到答卷後首先去搜你所提的論點,論點模糊或角度把握不準,則該文就會被打入三類或四類文章當中去了。
  • 2017年12月四六級寫作的四大題型
    四六級寫作是四六級考試的第一項,時間限制在30分鐘。四級要求作文字數不低於120個詞,六級要求作文字數不低於150詞。四六級寫作的出題形式主要有提綱式,情景式,圖畫式及圖表式,新東方在線為各位考生一一解讀。
  • 「專版」申論寫作結構的「七宗罪」
    申論寫作結構的七宗罪立意、結構、論證和語言是申論寫作的核心四要素,立意是大腦,結構是骨架,論證是血肉,語言是皮囊。本文重點介紹申論寫作結構,結構之於文章,如同骨架之於人,骨架於人的意義不言而喻,一個人長得端正與否,骨架往往是關鍵的因素。
  •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職場寫作中,如何鍛鍊自己快速寫作的能力
    選題、標題、結構……這些文章的基本要素,相信大家都掌握得差不多了,但真的要寫,可能還是有點摸不著頭腦。沒關係,今天學長來教大家,如何快速成稿。寫文章,當然離不開素材——引用的名人名言、講述的故事、我有一個朋友……都離不開日常的積累與搜集。如何獲取這些素材,學長後面會專門寫一篇文章來講。
  • 新東方何蕊:2014年12月四六級全解析-四級寫作
    2014年12月20日,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結束當日,新東方網四六級頻道第一時間更新公布英語四六級真題答案,並特別邀請多位新東方教師為廣大考生進行考後試題解析。同時廣大考生還可隨時@新東方網四六級微博,與線上老師以及考生隨時互動答疑,最後新東方祝廣大考生在此次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
  • 地鐵3號線最新進展:一期工程香積寺路站主體結構封頂 全線預計2021...
    地鐵3號線最新進展:一期工程香積寺路站主體結構封頂 全線預計2021年年底建成 2019-10-30 09:02 來源:杭州網 / 記者:潘婷婷 / 編輯:張筱 導語 近日,杭州地鐵3號線8標香積寺路站主體結構順利封頂,這標誌香積寺路站成為杭州地鐵
  • 如何掌握小升初英語寫作技巧
    英語寫作注意兩點   一、先審題,弄清寫作要求審題是寫好作文的前提,也是書面表達的基礎。如果寫偏了題,語言表達再好也很難得高分。審題時要注意兩個方面:   1.認真地看兩遍題目,包括提示,全面了解寫作要求。   2.理清思路,確定體裁、框架結構和內容。   二、用英語進行思維英語寫作時必須排除漢語思維的幹擾。
  • 如何快速掌握四六級學習方法
    一、寫作篇關於寫作,這個是最容易找到「套路」的。四六級作文本來就只幾種類型:一種話題作文,給你一個熱點,讓你分析利弊,闡述自己的看法。寫作完成之後,不要再花時間在寫作上,快速開始看聽力選項。二、聽力篇聽力很重要!!!非常重要!!!特別特別重要!!!無論是四級還是六級,聽力的分值比例均佔據了35%,大家萬萬不可忽視,可能424飄過的考生們就是聽力失分太多啦!!!
  • 2021安徽省考申論寫作指導:如何寫文章開頭
    2021安徽省考申論寫作指導:如何寫文章開頭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作為文章主體第一部分開頭至關重要,文章的開頭起筆應開門見山,有力量,有氣魄。申論文章的開頭更應如此,要獨具特色,如鳳頭一樣短小,漂亮,令人一見鍾情,過目不忘。
  • 初中生物小題集練之動物體的結構層次
    C.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是「細胞→組織→器官→系統」 D.人體的心臟屬於器官   5、動畫片「貓和老鼠」深受兒童喜愛,下列能正確表示貓和老鼠的基本結構層次的是(       ) A.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 B.
  • 421公務員聯考申論:高分作文需具備四要素
    申論考試中文章寫作必不可少,許多考生在文章寫作的提高上遭遇「瓶頸」,寫的文章觀點不清、結構混亂、缺乏亮點,很難得到比較滿意的分數。文章寫作題要考查的是,考生在給定字數範圍內,針對特定的社會現象或社會問題,在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對策建議,並全面闡述和論證自己觀點的一類試題。
  • 人教版七年級英語上冊各單元創新寫作指導與訓練
    ★2.句型的靈活運用在介紹自己的時候,有很多方面的內容可以寫,也有很多種不同的句型可以表達同一個意思,在寫作時要選擇句型相對複雜但是自己絕對有把握的句子使用,使文章結構看起來層次更分明,更高於同等水平。如:我叫吉娜。My name is Gina. I'm Gina. Gina is my name.我是一個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