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目驚心!綿陽水庫大壩挖出「白蟻王宮」 活捉16對蟻王蟻后

2020-11-30 騰訊網

輕輕撥弄掉表層的泥土,一個約80多公分的深褐色蟻巢就出現在眾人眼前。隨著挖掘繼續深入,在它周邊還發現了幾十個副巢,成千上萬芝麻粒大小的白蟻就伏居在這些縱橫互通的巢穴裡,宛如一個巨大的「王宮」!

這一幕,出現在4月22日上午安州區白水湖的水庫大壩邊上。

千裡之堤,潰於蟻穴。白蟻一方面破壞了堤壩的完整性,減低了堤壩的抵禦能力;另一方面由蟻道貫穿堤壩的內外坡,一旦水位超越正常水位時,常常引起管漏險情,搶險不及時或不當時就會造成崩堤垮壩。

今年以來,白水湖水利服務中心投入專項資金、引進專業團隊,啟動了對水庫大壩的蟻害專項治理。經過一個多星期的跟蹤定位、治理施工,目前,白水湖水庫大壩的白蟻專項防治工作進入尾聲。現場共挖掘出了大小16個白蟻主巢,159個副巢,活捉蟻王蟻后16對,消殺阻隔上千萬隻白蟻。

雷喜平從事白蟻防治工作已有46年之久,這些天來,在他的帶領下,4人組成的白蟻消殺小分隊出入於大壩兩側100米範圍內,對白蟻進行全面誘殺滅治,防止水庫堤壩外的蟻源區的白蟻再次入侵。

「雨後樹林裡會冒出三大菇,菇群下面一般都會藏身白蟻。」白蟻防治專家尹紅平告訴記者,白蟻是畏光性昆蟲,害怕陽光的它們喜歡藏身於陰暗處,樹枝、草皮、泥土是它們最好的遮擋物。

順著一個白蟻啃噬痕跡明顯,已被蛀空木條的垃圾桶往山坡尋跡上行,來到一個直徑一米多,深80多公分的大洞前。「這是我們前兩天發現的一個蟻巢,裡面的蟻道四通八達,通往四面八方。」尹紅平告訴記者,對找到的白蟻窩,要先清理蟻穴,用藥物對蟻巢

進行消殺處理,最後再進行回填。

在挖出的蟻巢中,記者看到了傳說中的蟻王蟻后,長達3-4公分的白色蟲子為蟻后,顏色較深,體積小數倍只有1公分左右的為蟻王。據介紹,白蟻的繁殖能力非常強,白蟻蟻后像一部巨大的產卵機,每天能產上萬個卵,在一窩白蟻中,蟻后決定了這窩白蟻的存在與消亡,一旦被捉,這窩白蟻也就不存在了。同時蟻后還是個「長壽婆」,能自然存活幾十年。

在大壩兩側,專家們還挖出了一條近300米的毒土隔離溝,附近埋了2000多個「白蟻誘捕包」,就像在樹林與壩體之間建起了一道「防護牆」。

白水湖水利服務中心水利股股長朱恆告訴記者,建成於1958年的白水湖水庫,是安州區唯一的一所中型水庫。水面面積3000餘畝,蓄水量1672萬立方米,關係到下遊三個鄉鎮十幾萬居民的生產生活用水,因此,重視水庫堤壩安全及加大水庫堤壩白蟻的防治投入意義重大。

「單一的防治無法對水利白蟻進行根治,最主要的預防在於加強日常對水庫的管理。」朱恆說,近年來,白水湖水利服務中心遵循「安全環保、防治結合、綜合治理、持續防治」的原則,每5年集中進行一次白蟻防治工作。

知道多一點

白蟻,亦稱蟲尉屬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蜚蠊目,類似螞蟻營社會性生活,其社會階級為蟻后、兵蟻、工蟻。人們會誤認為白蟻就是螞蟻的一種,實際上白蟻和螞蟻是兩種不同物種。白蟻體軟而小,通常長而圓,白色、淡黃色,赤褐色直至黑褐色。白蟻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以木材或纖維素為食。白蟻是一種多形態、群居性而又有嚴格分工的昆蟲,群體組織一旦遭到破壞,就很難繼續生存。

圖文/綿陽日報社 綿陽龍門陣綜合整理髮布

相關焦點

  • 大壩挖出「白蟻王宮」活捉44對蟻王蟻后
    隨著挖掘繼續深入,在它周邊還發現了幾十個副巢,這些巢穴溝壑交錯、縱橫互通,簡直就像一個巨大的「王宮」!   這一幕,出現在淳口鎮鶴源社區的南康水庫大壩上。自去年12月底以來,南康水庫管理所投入專項資金、引進專業團隊,啟動了對水庫大壩的蟻害專項治理。經過一個多星期的跟蹤定位、治理施工,目前,南康水庫的白蟻專項防治工作進入尾聲。
  • 主汛期馬上來臨 大堤上挖出白蟻王宮 蟻王蟻后被活捉
    蟻后楚天都市報記者 潘錫珩 通訊員 廖宇智武漢將於5月進入主汛期。昨日記者從武漢市水務局了解到,目前全市都已進入防汛備汛狀態。昨日下午,記者來到東西湖圍堤看到,工作人員正在防治危害堤防安全的白蟻。排查後發現大堤存在蟻害主汛期來臨在即,堤防的健康狀況至關重要。武漢東西湖大堤由漢江幹堤和府河圍堤組成,其中府河圍堤長60公裡,漢江幹堤長34.65公裡。它們也被稱作「武漢市防洪的最後一道防線」。
  • 10米長白蟻「王宮」被挖出 30歲蟻王蟻后被一鍋端
    春節臨近,就在人們忙著準備過年的時候,這兩天,來自鎮江句容市水利局堤壩白蟻防治所的工作人員,仍然一門心思撲在句容河城區段的白蟻防治工作上
  • 水庫堤壩挖出43個白蟻巢穴,43對蟻王蟻后一鍋端,蟻齡最長的30年
    這是在2015年年底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白合鎮幸福水庫堤壩上,白蟻防治人員挖白蟻巢穴的一幕幕場景。(圖片來自東方IC)白蟻是世界5大害蟲之一。它們的適應能力非常強,繁殖也迅速。白蟻在堤壩內迅速繁殖,蟻道四通八達,有些蟻道甚至會穿通堤壩的內外坡。圖為工作人員挖出的白蟻巢穴。(圖片來自東方IC)為了清除白蟻隱患,工作人員在堤壩上挖了20多米長的蟻道。
  • 峨眉這個地方上演「人蟻大戰」,10歲蟻王蟻后被生擒
    白蟻危害涉及房屋建築、園林綠化、水庫堤壩、通訊、交通、工農業生產等各個不同領域,具有廣泛性、隱蔽性和嚴重性三大特徵。俗稱 「無牙老虎」。 為了有效防止白蟻災害,保證觀音巖水庫壩體安全。近日,峨眉山市河湖保護中心在水庫大壩進行了系統化白蟻綜合治理,活捉年齡長達十年蟻王、蟻后2對,幼齡蟻王、蟻后7對。
  • 地下挖出10米長白蟻巢,30年的蟻王蟻后被「一鍋端」!
    地下挖出結構精密白蟻巢,蟻道長10米令人嘆為觀止!俗話有說:「千裡之堤,潰於蟻穴。」這個蟻指的是白蟻。白蟻,作為地球上最古老昆蟲之一,雖然個頭較小,但其對人類建築的危害性超大,是世界公認的五大害蟲之一。
  • 「人蟻大戰」活捉25歲蟻后蟻王(圖)
    挖出的白蟻和毛毛蟲一般大 本報記者 萬難 攝本報訊(記者 易知)一層黃土刨開後,土層出現了數個像被風化了的異常空洞,土質明顯變硬。「挖到巢穴了,一定要活捉蟻后!」昨日下午,我市專家在南山進行的「人蟻大戰」中大獲全勝,肥得像毛毛蟲的蟻后被當場活捉。
  • 湖南衛視拍攝威溪水庫白蟻老巢,捕獲一對蟻王蟻后!
    湖南衛視重現危及威溪水庫白蟻老巢 上周報導關於危及威溪水庫的白蟻事件,雖然事情己經過去了十多天,但此事件的警示作用非同小可,俗話說千裡之堤,潰於蟻穴,這是千百年來歷史帶給我們寶貴的經驗。
  • 諸暨挖出一個「白蟻王宮」,15歲的蟻后長這樣……
    這裡的「蟻」,就是白蟻!昨天上午,在浦陽江堤壩上端了一個「白蟻王宮」!蟻后都抓出來了,有大拇指那麼粗,年齡約有15歲……挖出一個「白蟻王宮」 蟻后有6釐米,年齡15歲 近日,隨著氣溫的持續攀升,又到了白蟻活動的活躍期。
  • 成都首次在住宅小區挖獲黑翅土白蟻蟻王蟻后,消滅上百萬白蟻
    白蟻軍團已經發展了8年之久,裡面潛伏的上百萬隻白蟻,被一網打盡。成都商報 圖 看到白蟻巢穴被挖出來,毛女士鬆了口氣。2月1日這天,趕在春節前,成都市民毛女士的花園裡,藏在泥土下的「白蟻兵團」遭到一鍋端,蟻王蟻后全被活捉。
  • 廈門一壩區「人蟻大戰」 搗毀蟻巢擒住蟻后
    連日來,同安汀溪水庫群打響滅蟻戰役,通過地毯式圍剿,今年已清除大小30多個白蟻巢,並且生擒蟻后。昨天下午,更是挖出了一個直徑50釐米的超大白蟻巢,據估計,該蟻巢起碼「經營」了10年以上。  這是一場持久戰  一二十年來年年如此  通常4月到6月,都是汀溪水庫群的集中滅蟻期,每年都會上演「人蟻大戰」,今年也不例外。水庫工程技術人員和白蟻防治人員組成滅蟻隊,在水庫壩區及周邊尋找白蟻巢穴。
  • 蟻王蟻后被生擒 百萬白蟻一網打盡
    經過三天連續深掘,挖地2.5米,最終清除1個主巢和7個衛星巢,抓獲原始蟻王蟻后1對,其中潛伏的百萬隻白蟻被一網打盡。  一朵雞樅菌「洩密」  工作人員判斷下藏白蟻  夏秋季節正是白蟻滅治的好時機。一天,縉雲縣白蟻防治站工作人員像往常一樣巡視於各建築工地、住宅小區和城市公園。
  • 長江幹堤挖出特大白蟻巢穴 最大直徑達1米(圖)
    市民記者「一泓秋水」在漢網《市民記者》專欄發布了一組照片,看得讓人觸目驚心在長江幹堤漢南苕窩子近1公裡堤段,發現有8窩白蟻洞穴,最大的巢穴直徑竟然達到1米,當地白蟻防治人員趕到現場後,迅速消滅白蟻,並活捉了巢穴的「蟻王」和「蟻后」。  如何找到蟻穴?跟蹤追擊  「一泓秋水」是漢南人,也是漢網資深網友,家就住在長江漢南段附近。
  • 滁州千年豐樂亭遭白蟻侵蝕 防治專家抓獲蟻王蟻后
    蟻后和「王宮」被挖出來。「一個月前我們來勘查時,這處緊靠著立柱的門框還好好的,沒想到昨天我們再來看時,這扇門已經倒在了地上,門框和廊簷上的木質構建均出現了白蟻啃食的痕跡。」病蟲害防治專家雷炳安指著芥舟西側一處門框說。記者發現,除了芥舟的門框,危樓內的樓梯、堂舍內的立柱、保豐堂內的屏風和豐樂亭四周的木質門窗等,均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病蟲害。
  • 四川三蘇祠「人蟻大戰」 7釐米長蟻后被生擒(圖)
    12月21日,眉山三蘇祠內,有著200多年歷史的披風榭旁,白蟻專家張傳文挖出一個直徑70釐米的蟻巢,一隻長約7釐米的「蟻后」被成功活捉。  三蘇祠歷史悠久,但同時也飽受白蟻困擾,園林內的木質古建築,基本都遭受過白蟻毀壞,白蟻已成為三蘇祠古祠堂毀壞的第三號「殺手」。  「2007年開始,三蘇祠請來專家,每年都要與白蟻『交戰』多次。
  • 四川眉山三蘇祠現「人蟻大戰」 30歲蟻后被生擒(圖)
    12月21日,眉山三蘇祠內,有著200多年歷史的披風榭旁,白蟻專家張傳文挖出一個直徑70釐米的蟻巢,一隻長約7釐米的「蟻后」被成功活捉。  「2007年開始,三蘇祠請來專家,每年都要與白蟻『交戰』多次。最多的時候,一年能挖百餘窩,今年只挖出3窩。這說明祠堂內的白蟻越來越少了。」三蘇祠園林基建部主任林小平說。現場直擊 掘地兩米30歲蟻后被生擒  12月20日一大早,來自湖北黃岡的白蟻專家張傳文,早早來到了披風榭旁。兩天前,他發現這裡有白蟻行動的痕跡。
  • 「一王七後」!舒城搗毀一特大「白蟻王國」
    http://ah.anhuinews.com  2011年04月20日 15:33  中安在線   「千裡之堤,毀於蟻穴」,白蟻穴是破壞堤防的「殺手」。昨天下午,六安市白蟻防治所與舒城、壽縣白蟻防治所工作人員在舒城南溪河堤壩挖出一個特大白蟻巢,並且這個蟻穴是「一王七後」,非常罕見。
  • 三蘇祠生擒蟻后:長7cm約30歲 每天繁殖2000隻(圖)
    三蘇祠博物館挖出白蟻巢。  12月21日,眉山三蘇祠內,有著200多年歷史的披風榭旁,白蟻專家張傳文挖出一個直徑70釐米的蟻巢,一隻長約7釐米的「蟻后」被成功活捉。  三蘇祠歷史悠久,但同時也飽受白蟻困擾,園林內的木質古建築,基本都遭受過白蟻毀壞,白蟻已成為三蘇祠古祠堂毀壞的第三號「殺手」。
  • 居民裝修挖開巨型蟻巢 蟻王蟻后壯如食指(組圖)
    如大人食指般粗的「蟻王蟻后」  成都龍泉驛一居民家的廚房因這個白蟻穴而垮塌;該蟻穴直徑達79釐米,深達30釐米  家住成都龍泉驛黃土鎮三村村的張傳鳳家的廚房於去年倒塌,昨日上午,張傳鳳一家開始清理倒塌的廚房,誰知挖開牆基,地下赫然出現了一個直徑達79釐米的白蟻巢穴!
  • 居民裝修挖開巨型蟻巢 蟻王蟻后壯如食指[圖]
    如大人食指般粗的「蟻王蟻后」當張傳鳳的弟弟李雲龍拿起細看時,頭皮一陣發麻:上面布滿了蟲卵,密密麻麻地爬著很多白蟻。白蟻通體潔白,呈半透明狀,體型與一般螞蟻差不多。進一步挖掘發現,這座白蟻的巢穴比臉盆還要大,成群的白蟻四下逃散。大家急忙停止挖掘,撥打了龍泉驛區白蟻防治所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