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嵐
鄭州二七區的劉先生愛養小動物。半年前,他的一位好朋友到南陽一景區遊玩時,從山農手裡買下一條外形奇怪的魚。帶回鄭州後送給了他。起初,劉先生以為是條鯰魚,就一直當成普通的魚養著。幾天前,他嫂子丁女士到家玩,看到這條魚後認為國家保護重點動物娃娃魚,提醒他個人不允許飼養。4月3日下午,劉先生將飼養了半年的娃娃魚送到了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
4月3日下午2時許,在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門口,記者見到了劉先生送來的娃娃魚。這條娃娃魚裝在一個透明的塑料箱裡,可能嫌空間太小,它不停地扭動身子,試圖從箱子裡爬出來。娃娃魚的出現,引來不少看稀罕的市民。許多人是第一次見到娃娃魚,紛紛掏出手機拍照留念。
據劉先生介紹,半年前,他的一位好朋友到南陽的一個景區遊玩,在山上看到一位山農在路邊賣魚,就好奇地走了過去。山農說,這條魚是在山澗裡逮住的。朋友覺得這條魚長相奇特,就掏錢將它買下,帶回鄭州。因知道劉先生喜歡小動物,朋友就把這條魚直接送給了他。
我平時好養一些金魚、甲魚什麼的,從沒養過這樣的魚。它可能吃,也可兇猛,活蹦亂跳的泥鰍和小魚,抓住就跑不了,有時餵它的時候,還得防備被它咬住。我一開始認為它是條鯰魚,可鯰魚沒有腳,而這條魚長了四隻腳,我只當它是變異了,就一直養著。前幾天,我嫂子到俺家串門,看到魚說我養的是條娃娃魚,屬於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個人不允許飼養,我當時想到水庫放生,但又擔心被釣魚的人釣走吃掉,我嫂子就讓把魚送到救護站,說送到這裡最安全。劉先生說,他平時特別喜歡小動物,得知自己養了一條娃娃魚時,特別激動。
站在一旁的丁女士說,她經常救護小動物,比如受傷的小貓、小狗,看到劉先生養的是條娃娃魚時,就勸他趕緊送到救護站。
我上網搜了,一個是河南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一個是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考慮到離救護站近,就聯繫上了董站長。丁女士說。
這是一條大鯢,因為它的夜間叫聲像嬰兒啼哭,因此也稱娃娃魚,但它卻並不是魚類,而是體形最大的一種兩棲動物,它是我國特有的珍稀野生動物,屬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最珍貴的兩棲動物,因其壽命特別長,也有人稱壽星魚。在我省欒川、嵩縣等地的清澈山澗有分布。現在陝西等地已經有人工飼養了,但飼養前必須到相關部門辦理《馴養繁殖許可證》。董站長說著,對這條娃娃魚進行了身體檢查和測量。
它的年齡4到5歲,體長接近80公分,體重3千克,沒有外傷,也沒有生病,這與劉先生精心飼養有很大關係。董站長說,救護站要對這條娃娃魚進行隔離防疫、消毒,經過半個月觀察後,如果沒有異常將交由海洋館或者動物園進行飼養,供市民觀賞。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裴申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