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約2850字,作者原創。
人這一輩子會聽到各種各樣的大道理。
這些道理中,有的是長輩們歷經血與淚積攢起來的人生經驗,有的則是無聊之人茶餘飯後的信口開河。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今天院長給大家分享的這五個道理,就是在一次次感情實踐中,眾多過來人總結出來的滿滿乾貨。
下面這五個道理,女人越早明白,感情就越加幸福!
01
嫁給愛情,比什麼都重要。
曾幾何時,網絡上曾流傳有這樣一句話:寧願坐在寶馬裡哭,也不願坐在自行車上笑。
可悲的是,這種拜金的愛情觀曾廣受一群人的追捧。在這些人的眼裡,除了寶馬車、豪宅之類的物質生活,其他的一切都顯得微不足道。
院長了解到,當年說出這句話的女孩,雖然曾在媒體的追捧下「風光」過一段時間,可至今依然沒能找到幸福的愛情。
這是可以預料的,因為她的愛情從一開始就走上了歧路。
不可否認,物質基礎在婚姻裡很重要。一段沒有以愛情為依託的婚姻生活,兩個人無異於行屍走肉,最終只能淪為最熟悉的陌生人。
現在,甚囂塵上的娛樂圈裡,很多女孩子的人生目標都定位成這樣——多點曝光量,爭取嫁入豪門。
確實,一旦與財大氣粗的富豪牽手,往後餘生也就高枕無憂了。可現實並非如此,那些擠破頭都想湊到富豪身邊的女明星和女網紅們,她們的下場有多麼悽慘,我們還沒在娛樂新聞裡看厭嗎?
只有真正嫁給了愛情,女人才能明白婚姻的真諦——即使是粗茶淡飯,也能開出恬靜美麗的幸福之花。
02
感情並不是生命的全部。
對待感情的態度,男人和女人都有很大差別的——
男人常常把感情視作一場充滿閒情逸緻的遊戲,而女人則往往將其當做一場拼盡人生全部的賭局。
感情世界裡,有的女人就像那隻不顧危險的飛蛾,在閃爍的火焰旁飛來撲去,隨時做好了為愛情犧牲的準備。
中國古代歷來是非常褒獎女人殉情的,並為之杜撰了很多悽美的愛情傳說,其中最經典的當屬《梁山伯與祝英臺》。
當祝英臺得知梁山伯因為自己悲憤而死時,萬念俱灰的她也毅然選擇了與戀人共赴黃泉。
站在院長個人的角度,祝英臺這種瘋狂的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為了愛情,拋棄了父母朋友,甚至捨棄了自己珍貴的生命,這種愛情未免太過殘忍。
張小嫻在參加《朗讀者》時,曾談及過自己的愛情觀:愛情,它可能讓我們留最多的眼淚,可能花了我們很多青春,但它終究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一部分。
這也就決定了——婚姻也並非女人生命的最終歸宿,它只是大部分女人人生旅途中必經的一座客棧而已。
面對愛情和婚姻,我們不妨灑脫一些,不妨把它們當做自己人生的調味劑。
人生就像燒一桌菜,要想色香味俱全,不僅僅需要這些調味劑,還需要眾多新鮮的食材和高超的烹飪技藝。
換句話講,人生之中的家人、朋友、興趣愛好等皆不容忽視。因為一旦忽視,人生這桌菜也就難免失了幾種味道。
03
可以深愛,但別完全依賴。
古人常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這句話裡,不乏將女人視作男人附屬品的糟粕思想。
當今社會,我們越來越提倡男女平等。這種平等,不僅體現在男人和女人擁有的各項權利,還體現在婚姻裡的點點滴滴。
現在,很多女人一旦嫁了人生了孩子,往往會扮演起家庭婦女的角色——有的人是不得已而為之,而有的人則是心甘情願落個輕鬆。
但不管怎麼樣,只要女人選擇了不再步入職場,家庭經濟來源的重任就全部壓在了男人的肩上。(當然,女人料理家務也是極其辛苦的)
院長注意到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同樣是老婆賦閒在家相夫教子,為何有的家庭是琴瑟和鳴、夫妻相敬如賓,而有的則是雞犬不寧、婚姻岌岌可危呢?
說白了,這取決了女人是否完全依賴於男人。
那些幸福的家庭裡,即使是女人沒有工作,她也一定擁有自己獨立的興趣愛好和強大的內心世界,而且身邊的好朋友也是絡繹不絕。
甚至,有的女人擔當起了家庭的「主心骨」,量入為出,和睦親鄰,將家庭打理地井井有條。有了如此這般的能力,即使第二天馬上步入職場,坐穩人力主管的職位也是綽綽有餘的。
反觀那些生活不安寧的家庭,女人一門心思將生活的重擔交給了男人,自己則躲在幸福的安樂窩裡不管不問,整日優哉遊哉。
這怎麼能讓在外面打拼的男人心裡感覺平衡?久而久之,婚前的「我養你」也就逐漸腐爛成離婚時的「我養的你」。
那時,早已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女人,恐怕頓時也手足無措了吧。
要知道,如果甘願做男人的附屬品,那就要做好隨時被其他佩飾取代的準備。
04
愛情裡,要時刻注意保鮮。
多多少少的愛情,都不免落入這樣的俗套——起源於「相看兩不厭」,淪落為「一看就厭煩」。
為什麼會這樣呢?
最初的一見鍾情和早先的如膠似漆,都是因為彼此充滿了新鮮感。因為有了一層紗似的神秘,我們看彼此是越看越喜歡。
可隨著幾年、十幾年或者幾十年的朝夕相處,兩人的生活越來越固化。昔日籠罩在彼此心頭的那層薄紗也被慢慢揭了下來,彼此再也沒有什麼新鮮感可言。
沒有新鮮感的婚姻生活,是最容易變得乏味的,而乏味的婚姻最容易遭遇各種是是非非。
張小嫻曾一語點破愛情保鮮的秘訣——不停地讓自己變得優秀一點。
只有自己不斷優秀,才能不斷塑造新的自我。生活可能會一成不變,但面前的人要保證經常的「煥然如新」。
當然,時不時地為平淡的婚姻製造一些驚喜和浪漫,也會為愛情帶來一定的保鮮。
逢丈夫生日的時候,全家為他準備一份難忘的燭光晚餐;在丈夫獲得職位晉升時,為他精心定製一套西裝以示慶賀。
最重要的是,在丈夫最低落的時刻,也要努力陪在他的身旁。在漆黑的夜裡,給他一個最深沉的擁抱。
兩顆心貼得最近時,兩個人愛得才最深。愛到深處,到處是呢喃,怎麼可能還會缺乏新鮮感?
05
愛情要經得起「跌跌宕宕」和「縫縫補補」。
90後大都有這樣的經歷,當自己穿著「乞丐服」回老家時,一直閒不住的奶奶或者外婆,會勞心地用針線為自己的衣服來場哭笑不得的「大手術」。
這也傳達著這樣一條訊息——面對缺憾,老人們往往會選擇補救而非更換。
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我們越來越缺乏耐心,即使是與相愛的人在一起,暴脾氣也是說來就來,而且殺傷力極強。
兩口子過日子,是難免會發生一些不愉快的。畢竟,夫妻兩人的觀念不可能完全一致,只要觀念不完全統一,感情生活裡就總會磕磕絆絆。
面對愛情裡的起起伏伏,年輕人是很難做到去改善或者彌補的,取而代之的做法是——分手。
就像面對一件有了一塊破洞的衣服,老人會從容地拿起針線來縫縫補補,而年輕人則是立馬丟棄再重新購買一件。
在快節奏的大城市裡,年輕人的離婚率一直居高不下,恐怕也多是源於這樣的原因吧。
便捷的通訊設備,極大地降低了人與人之間的耦合成本,五花八門的相親交友軟體,讓五湖四海的男男女女猶如盡在眼前。
可能,上午剛踹走了前任,下午就可以立馬添加一個好友,轟轟烈烈地展開一段新的戀情。
可是,遠方的新衣服雖好,但終究沒有舊衣服合身。舊衣服上密密麻麻的補丁,那是自己愛情世界裡的一枚枚勳章。
暮年回首才發現,反而是那件陪伴自己到白頭的舊衣服,最能給自己溫暖和感懷。
這五個大道理,希望可以給屏幕前的你帶來一些啟發。愛情不易,還請且行且珍惜!
作者簡介:一個愛寫情感碎碎念的人。希望我的文字,可以帶給你溫柔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