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月37周和40周有差別嗎?醫生:肚裡多呆一天,勝過在外面十天

2021-01-17 孕媽媽知識講堂

都說女人懷胎10月生下孩子千般不易,但其實不見得所有的孕婦都是懷胎40周才生下孩子,有的孕婦懷孕37周就生下了孩子。然而醫生認為,其實37周和40周是有很大區別的。

高齡產婦想選日子提前生產,被醫生制止

高齡產婦小萌在38歲的時候才懷上了孩子。其實她和老公結婚很早,只是因為忙於事業,所以沒有考慮要孩子。直到30歲的時候,他們才想著,如果此時再不生孩子可能年齡大了就很難懷孕了。


那時,他們開始備孕,但接連懷了兩次都沒有生下孩子,因為意外流產導致只能再過些日子才能懷孕。終於到38歲的時候,小萌懷上了寶寶,而這一次產檢正常也讓她放下了心來,並決定在37周的時候選個好日子剖腹產,但被醫生及時制止了。

醫生卻制止稱,不要讓孩子那麼早出生,如果能呆到40周的話就足月在生,因為對於孩子來說,在肚子裡呆一天,要比在外面待10天會更好一些。可惜,小萌並沒有聽勸,堅持37周生下的孩子,最終導致孩子只有2.5千克,因為肺部發育不夠健全,送入了保暖箱中觀察。


很多母親都會有和案例中的小萌一樣,急切的希望孩子能夠來到這個世界上,並認為37周就已經算足月了,為何非要等40周再生產呢?其實37周和40周生產區別很大,因為40周生下來的孩子有以下這幾個特點。

第一,發育健全,身體強壯

竟然說懷胎10月,那麼自然就是40周。雖然,大多數的母親都是在9個多月時生下孩子,但如果孩子能夠在腹中呆到足月的話,儘可能不要提前剖腹產,那只會影響孩子的發育罷了。

而40周之後生下來的孩子,自然是要比37周左右生下來的孩子發育更加完善一些,身體健壯,健康無恙,從他們的第一聲啼哭中就能夠聽出來。


第二,餵養起來更加方便

醫生表示孕婦在懷孕38周時,是寶寶神經系統開始發育的時候,速度也會變得越來越快。所以,在38周之後生下來的孩子,更加容易餵養,他們很難出現不愛吃奶的情況,也不會出現腹部脹氣的狀況。

反而是38周之前出生的孩子,就經常會出現這樣的現象,還會給孩子帶來嚴重的危險。


第三,不會有太多的併發症

足月生下來的孩子,因為發育健全,各方面器有關也都是健康無恙的,自然不會出現併發症。

反而是沒有足月出生的孩子,他們的各方面器官都沒有發育成熟,生下來之後才需要在保溫箱中觀察,就是擔心他們會出現呼吸困難之類的併發症。一旦爆發,就可能會危及到孩子的生命。


哪怕生活中有一些孕婦選擇剖腹產,也是因為她們身體出現了某些原因才會如此。所以,在孩子沒有著急出生的前提下,儘可能等到40周生產,才是對孩子負責的一種做法。

更多孕期育兒知識,關注孕媽媽知識講堂「ymmzsjt」


相關焦點

  • 同樣是「足月」,孕37周和孕40周有什麼區別?
    預產期的算法是從最後一次月經的第一天起開始計入,懷滿40周的時候就是預產期當天。不過很少有寶寶遵守預產期如約來到這個世界,大多數出生的日子和預產期會有一兩周出入。 有的寶媽算了「好日子」,聽說37周就算足月了,於是滿了37周後就想把寶寶剖出來。有的寶媽聽說,「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多待一天,勝過在外面三天。」希望寶寶多拖一天是一天。
  • 同為足月兒,37周和40周出生有何差別?過來人說不止一星半點
    告訴她,孩子在媽媽肚子裡待一天,超過在外面長十天。讓她為了胎兒的發育再忍忍。但是,表妹說:「37周都已經足月了,還長那麼大幹什麼?我看我一個朋友,兒子37周出生,就比那些40周的寶寶瘦了一點,其餘也沒什麼差別啊?」 但是,不管她怎麼說,一家人還是不願意她提前去做剖腹產。
  • 同樣是「足月」,37周與40周的區別可不是一點
    有的寶媽聽說,胎寶寶37周就算足月了,於是算了「好日子」,滿37周後就想把寶寶剖出來,甚至有為了避開某個「星座」,而剖宮產的做法……有的寶媽聽說,「娘胎一天抵十天」,於是希望寶寶在肚子裡能拖一天是一天,說到這裡,寶媽們一定好奇,到底哪種比較正確呢?
  • 你還以為滿37周就算足月?美國婦產科學院:到了這周才算足月兒
    明潔和老公都不同意,覺得還是「瓜熟蒂落」最好,婆婆說,提前剖也是剖,幹嘛要多等幾天,我選的吉日跟明潔的預產期也差不了一周,已經滿37周了,足月了,肯定沒事。明潔拗不過婆婆,答應下來,如果醫生說可以剖,就在這個吉日手術。產檢時,婆婆向醫生提出了這個請求,醫生皺眉,問道:「你只想著日子,想過孩子嗎?
  • 孕37周和孕40周都算「足月」,提前剖還是等順產?區別蠻明顯!
    有的準媽媽想著,反正我都是要剖腹產的,既然37周就已經算「足月」了,早剖早輕鬆!但同時我們也聽說「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多待一天勝過外面10天!」多孕育的這3周,對寶寶有啥明顯的好處嗎?孕37周和孕40周出生的寶寶,有沒有本質的區別?關於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重新認識一下「足月」!
  • 都叫「足月生」:37周和40周出生的寶寶差距明顯,建議孕媽媽收藏
    到了孕晚期的時候,不僅有孕吐問題,還有腳步的浮腫、尿頻,晚上入睡困難,雨桐的孕期備受折磨。前段時間,在寶媽群裡,看見有寶媽說孕期37周就算足月,雨桐就動了心思,自己懷孕這麼遭罪,要是能早點「卸貨」,不就解脫了嗎!產檢的時候,特地跟醫生說,自己想在37周的時候剖宮產。
  • 都是足月寶寶,孕37周和39周出生有差別嗎?差的不止一點
    所以對於孕晚期的媽媽來說,最期盼的莫過於「卸貨」的日子趕緊到了,特別是過了37周這個足月的日子,許多媽媽都希望寶寶趕緊出來,可以讓自己鬆口氣。小朵懷孕接近35周了,因為打算剖腹產,所以家人就去算了算日子,打算給孩子挑個「良辰吉日」讓寶寶出來。
  • 足月38周和40周有什麼區別嗎?這些差距大,能堅持住就別提前生!
    準媽媽們都知道,寶寶最好是在足月出生,因為那時的寶寶生長發育的程度不僅瓜熟蒂落了而且出生後也能更好的適應自然環境。不過你知道嗎,即使是在預產期內,提前出生的寶寶和足月出生的寶寶也是有很大差別的。但是大多數的準媽媽對於足月的理解就是:只要寶寶在準媽媽的肚子裡待足37周或38周就達到了足月的標準了。而準媽媽在38周和40周的時候分娩是沒什麼區別的,如果能夠提前卸貨那真是再好不過了!說到這裡,一定有很多的準媽媽想知道寶寶多大才算是足月了呢?
  • 同樣是足月兒,37周和40周出生的寶寶,差別究竟在哪兒?
    足月是指胎兒在母體內成長的月份已經足夠,「瓜熟蒂落」,時間達到37周,體重達到2.5kg以上就已經足月了。那麼37周出生的寶寶,與40周出生的寶寶,究竟有沒有差別呢?01同樣是足月寶寶,幾個月以後差別顯現秀兒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女寶寶,寶寶有6斤,在媽媽肚子裡待了37周就迫不及待出來了,同病房的另一位產婦樂樂,跟秀兒是同一天產下寶寶,卻足足有7斤。兩位新手媽媽在病房裡就聊了起來。
  • 胎兒一般在多少周出生?懷孕37周和40周都是足月生,區別卻很大
    但是,在預產期前後出生的寶寶,也有一個正常的出生範圍,在臨床上 「懷孕37周為足月」,那麼: 在懷孕 28-37周 之間出生為 早產兒; 在懷孕 37-41周 出生為 正常足月生新生兒; 在懷孕42周及42周後出生為 過期妊娠。
  • 都算「足月」,37周和40周分娩有區別嗎?多出的時間寶寶在幹啥
    貞子現在懷孕37周+,上周產檢的時候醫生跟她說,「現在胎兒已經足月了,這段時間要特別注意,寶寶隨時都可能發動!」因為排隊的人很多,貞子雖然有點疑惑,但也沒有機會多問。回來後越想越迷糊,之前說的預產期不是說要到40周嗎?現在才37周怎麼也算「足月」了呢?萬一寶寶這段時間出生會不會有什麼不好?
  • 懷孕幾周才算足月兒?37周已是過去,到了這個孕周,才算真的足月
    過去,我們都認為懷孕37周,就已經算是足月兒。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美國有家雜誌率先表明,其實在39周到41周出生的嬰兒,才能算是足月兒。雖然胎兒37周的時候身體器官已經大致發育完全,但是部分胎兒發育相對滯後,是在37周之後腦部以及各項身體機能才能夠發育完全的。
  • 女性懷孕多少周生產才能算「足月」?原來不是37周或40周,別大意
    平常我在看電視的時候,總會看到電視上有寶寶出生的場景,然後接生婆在報喜的時候就會說,這可是足月出生的寶寶。而到了現在,考慮到寶寶們的身體發育,我們也同樣有足月這麼一個說法。在近代醫學發展初期,人們一般把37周設定為一個界限,如果早於37周的話,那麼這個寶寶就是個早產兒。
  • 孕37周和40周都是足月生,寶寶的區別在這裡,建議孕媽媽提前收藏
    孕周達到37周之後,胎兒已經足月,孕婦要做好隨時分娩的準備。人們通常所說的預產期是在40周,很多孕媽媽會認為在這前後生產是最好的。其實孕37周和孕40周分娩是有差別的,從胎兒的角度來看,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裡多待一天,會比出生後強十倍,這些相關的知識,孕媽媽還是要提早了解的好。
  • 同是足月寶寶,孕37周和40周出生的孩子,「差距」肉眼可見
    十月懷胎只為一朝分娩,在大家的普遍認知裡,懷孕到生產「一定」是十個月,但實際上很多孕媽在九個多月甚至更早就把寶寶生出來了,我們經常說的「足月」是指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成長的月份已經充足,正常情況下37周的寶寶就已經足月。
  • 都是「足月娃」,37周出生與40周出生的孩子,3方面差距明顯
    美國婦產科學院可以告訴你新答案 雖說胎寶寶37周算是足月的開始,但並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可足月出生,足月出生的門檻和標準,隨著科學生育觀的建立也正在逐步地提高。 一般來說,大家會將37周到38周零六天成為前期足月,這一階段的孩子才剛進入成熟期,而從38周開始到40周零6天就屬於完全足月了,所以37周就算作足月兒這一觀念早就已經過時了。
  • 都是足月兒,但37周和40周的寶寶卻仍有差距,這幾點寶媽該了解
    執筆:沛菡定稿:沛菡一般來說,我們把孕媽懷孕的周期稱之為十月懷胎,但是我們這樣的說法真的準確嗎?其實這是並不準確的。嚴格來說,足月分娩並不一定是懷胎十月,其實懷孕滿37周到40周都能算得上足月生產。很多媽媽懷孕的過程都很辛苦,孕媽們也都巴不得早點能把孩子生下來。
  • 同樣是足月,孕37周和40周區別不止一點點,能堅持住就別提前生
    實際上,懷孕37周到懷孕40周都可以稱為足月。對於剖腹產的孕婦而言,如何選擇剖腹產的最合適時間,可是有很大講究的。    有很多老一輩的人講究孩子出生的時間,會專門請人算好日子,然後在那一天剖腹產,說是這個日子出生的孩子聰明伶俐,漂亮可愛。所以即使這個日子沒到40周,也要求醫生進行剖腹產手術。
  • 不是37周也不是40周,過了這周出生才算真正足月
    在懷孕之後,第一次去醫院做產檢的時候,通常醫生會幫助孕媽媽計算預產期,預產期只是作為胎兒出生的估計值,提醒孕媽胎兒可能會在這個時間段範圍之內分娩!通常情況下來說,孕媽在預產期的前後兩周內分娩的話,都是屬於正常現象的,雖然說在這個安全時間出生的寶寶都是非常正常,但是在這個安全範圍內,胎兒早生和晚生到底有沒有區別呢?生活當中,很多孕媽認為,在過了孕37周的時候,胎兒就已經足月了,當然也有一些孕媽認為只有到了孕40周才算是真正的足月,其實不然,只有過了「這周」出生的寶寶,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足月!很多孕媽都猜錯了,你猜對了嗎?
  • 同樣是足月兒,但37周出生和40周出生的寶寶,這4點差距卻很明顯
    嚴格來說,足月分娩並不一定是懷胎十月,其實懷孕滿37周到40周都能算得上足月生產。37周,就算是足月了。 都是足月生,37周和40周還是有不小差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