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繩、粽葉、艾草...端午的習俗,藏在了外賣裡

2021-01-13 手機鳳凰網

隨著中華民族傳統佳節端午節的到來,粽子這一端午時令的特色食品也成為了外賣平臺上備受用戶歡迎的寵兒。

為此,美團外賣近日上線了"端午食記、粽享好味"的端午節活動,為用戶提供了包括滿減、減免配送/折扣等優惠,以及低至1元的1折超值神券。

6月26日,美團外賣公布了近一周時間內端午節令商品的銷售數據,其中不僅回應了粽子節的"甜""鹹"大爭論,還呈現出魚香肉絲粽、自熱粽等頗具創造力的商品。

"用戶似乎把過端午的習俗,搬到了外賣平臺上。"美團外賣有關負責人說,飆升的不僅僅是粽子銷量,還有五彩繩、艾草、粽葉等節令性質商品,而這些銷售數據背後,其實是人們正在將古老的傳統,融入當下的消費生活。

外賣平臺除了能買粽子,還能買到端午必備的五彩繩

躲開擁擠炎熱的小長假出行潮,宅在家裡吹著空調點外賣就能把端午節過了豈不美哉?隨著這一思路越來越深入人心,多款傳統端午民俗商品成為了外賣平臺中的寵兒。

據美團外賣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端午節期間,包括粽子、粽葉、艾草、五彩繩等在內的多款節令商品,進入搜索漲幅榜前5位。

粽子、粽葉自然不必多說,傳統端午習俗中寓意著闢邪安康的艾草、五彩繩,也成為了美團外賣用戶節日期間的消費主流,30分鐘送貨到家的即時性,讓大眾在體驗民俗文化魅力上,變得更加方便便捷、省時省力。

甜粽還是鹹粽?消費者用訂單量給出答案

每逢端午,吃甜粽子還是吃鹹粽子,都會引起不同地區"吃貨"的爭議。

今年的美團外賣用訂單給到了一份參考。過去一周以來,豆沙粽的外賣訂單同比增長3593%,緊隨其後的則是同比增長2900%的鹹肉粽以及2721%的蜜棗粽。

從數據來看,在今年的南北甜鹹之爭中,佔據銷售榜第一名及第三名的甜粽,獲取了本輪"勝利"。

值得一提的是,腦洞大開的商家們在今年端午節期間還推出了堪稱迷惑的奇葩粽子口味:魚香肉絲粽、魅惑紫薯粽、抹茶蜜桃粽、榴槤冰粽、自熱粽等聞所未聞的品種口味讓不少用戶不禁發出"這也行?"的感慨。

網紅粽子vs傳統老字號,這些奇怪的口味你吃過嗎?

在品牌方面,網紅粽子和老字號品牌則代表了國潮這一大消費趨勢:李子柒粽子、稻香村粽子、五芳齋粽子這三大品牌成為了美團外賣平臺用戶的心頭所好。發揚傳統文化的網紅粽子以及推陳出新的傳統品牌看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但在傳統與潮流相結合的理念上又形成了高度的默契,傳統擁抱潮流的國潮粽子可以說廣受用戶的喜愛。

"端午相關商品的熱度,從上周持續到了這周。熱銷商品也反映出了大家延續傳統節日習俗的心情。"美團外賣有關負責人說, 從外賣數據中解讀出不少有趣的民俗同時,也發現了現代人的創新點,這些都是隨著"外賣平臺買一切"作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和購物習慣而誕生,值得長期關注。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五彩繩、粽葉、艾草...端午的習俗 藏在了外賣裡
    6月26日,美團外賣公布了近一周時間內端午節令商品的銷售數據,其中不僅回應了粽子節的"甜""鹹"大爭論,還呈現出魚香肉絲粽、自熱粽等頗具創造力的商品。  "用戶似乎把過端午的習俗,搬到了外賣平臺上。"
  • 艾草、粽子、五彩繩——端午的記憶
    艾香盈門又一年,粽葉包裹八寶甜。五彩繩圈童子戴,閒坐門前等雨來。家鄉的端午習俗與別地略有不同,但艾草、粽子和五彩繩則是不可或缺的標誌。艾草總要農曆五月初五當天日出之前帶露水的才好。記得小時候,每到這一天,媽媽總是起得很早到山坡上割艾草,割回的艾草用麻繩綑紮束於門頭上,一直到幹透才會取下來保存。艾草是很神奇的中藥材,《本草綱目》記載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溼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於針灸,故又被稱為「醫草」。
  • 端午又來了,想想粽子,會發現曾經在奶奶身旁的我和粽子一樣可愛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一些關於端午我的童年記憶,我在日照。一、紅棗粽子小的時候每到端午節前,奶奶就準備好了包粽子的粽葉,洗好糯米的紅棗,坐在家裡的院子裡給我們包粽子,每次看到奶奶熟練的將一個葉子變成了一個可愛的小粽子都覺得非常的神奇,包好以後我總是眼巴巴的的等著粽子出鍋,雖然奶奶多次提醒我說吃多了粽子會不好消化,但是我每次吃的時候還是都把嘴裡塞的滿滿的,生怕別人和我搶著吃。
  • 端午節五彩繩要戴多久? 端午節五彩繩的戴法和講究你造嗎?
    端午節五彩繩要戴多久? 端午節五彩繩的戴法和講究你造嗎?時間:2018-06-17 19:0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五彩繩要戴多久? 端午節五彩繩的戴法和講究你造嗎? 端午節有很多的傳統習俗,戴五彩繩就是其中比較特別的一個習俗,很多地方都有這一習俗。
  • 艾草香包怎麼做有什麼用 端午節艾草香包的寓意是什麼?
    端午節的習俗是很多的,像大家所熟知的就有掛艾草、划龍舟、戴五彩繩、吃粽子以及佩戴香囊,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說說在端午節佩戴香包是因為什麼原因,據小編了解在端午節佩戴香包首先就可以留香,另外還能強身健體,那大家知道端午節佩戴香包的寓意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佩戴五色繩(五彩繩)的習俗
    雲南(部分地區)風俗  端午帶上以後,一直到陰曆六月二十四火把節時剪下來放在火把上燒掉,焚燒時進行禱告,祈求災禍隨「百索」一起燒掉,小孩平安、健康。用線不是太講究,一般都是針線簍裡有啥彩色的線拿出來湊在一起擰一下就好了。補充:本來火把節時彝族的節日,但是好多地方漢族或其他少數民族也過。
  • 專家爭論端午習俗 稱喝雄黃酒促貧血等於吃砒霜
    插艾草掛香囊,吃五紅喝雄黃,這是傳統的端午習俗,老南京也有這樣的傳統。  昨天上午,南京君和堂中醫館舉辦的端午民俗會,中醫專家和民俗專家再論端午習俗,其中,喝雄黃酒應該鄙棄,因為雄黃酒裡有砷,這是砒霜的主要成分,端午節喝雄黃酒等於吃砒霜。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
  • 端午節為什麼要帶五彩繩? 端午節五彩繩的戴法和講究你造嗎?
    端午節為什麼要帶五彩繩? 端午節五彩繩的戴法和講究你造嗎?時間:2018-06-11 19:4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為什麼要帶五彩繩? 端午節五彩繩的戴法和講究你造嗎? 2018端午節就要到來了,而在端午節的時候,人們肯定會吃粽子,喝黃酒。同時也會佩戴一些五彩繩。
  • 掛葫蘆、系五彩繩、遊百病 端午節驅邪避兇保安寧
    由於葫蘆的形狀與太極陰陽極為貼近,可以收納不吉之氣,易進不易出,因此在端午節,民間有用葫蘆去病化煞的習慣,可將桃木八卦葫蘆掛在家中或戴在身上,能起到避邪驅瘟、帶來好運的作用。  手系五彩繩、噴灑雄黃酒驅毒蟲保平安  端午時值農曆五月,正是仲夏瘟疫流行的時節,因此端午也是個「諸蟲百毒盡消滅」的傳統節日,保留了許多驅趕毒蟲的方法和習俗。
  • 端午節風水習俗才是節日關鍵,這九大禁忌你不可不知
    其俗在端午節以五色絲結而成索,或懸於門首,或戴小兒項頸,或系小兒手臂,或掛於床帳、搖籃等處,俗謂可避災除病、保佑安康、益壽延年。  五彩繩的製作方式有5種:簡單的是以五色絲線合股成繩,繫於臂膀;在五彩繩上綴飾金錫飾物,掛於項頸;五彩繩折成方勝,掛在胸前;五彩繩結為人像戴之;以五彩絲線繡繪日月星辰烏獸等物,敬獻給長輩。  這種習俗開始於漢代。
  • 今年端午節孩子的祈福五彩繩,不用買自己來做,好學好做又好看
    說起中國的傳統節日,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春節和端午節。因為這兩個節日也是我們家過得最隆重和最有儀式感的兩個節日。現在慢慢長大步入社會這種儀式感卻慢慢淡化了,沒有了小時候滿滿的期待,各種風俗活動也很少有參與感。這兩年欣寶也嘗試讓自己的生活慢下來,靜下來,去體會生活的樂趣,享受時光。
  • 江蘇的端午習俗—魯冰花小鎮帶你吃五紅、驅五毒、系五彩繩
    江蘇的端午習俗除了划龍舟外,節日飲食主要有粽子、雄黃酒、五黃宴,節日裝飾則的五毒圖、菖蒲與艾葉、掛鍾馗像、纏臂的彩線,掛絲線粽、穿五毒衣、虎頭鞋、戴香包等。為什麼端午要吃「五紅」?它們在端午的時候來到了人間,剛到一戶人家的門口,就聽見這家裡女主人在說,快吃,這是油炸的五毒。五個毒物大吃一驚,便趴到窗戶上看,只見桌上五個盤子裡有紅紅的五道菜。那女主人一邊吃一邊說,這五毒菜真好吃。「五紅菜」看在五個毒物的眼裡變成了它們的血,五個毒物嚇得魂飛魄散,急忙從這戶人家逃走了,從此再也不敢去了。
  • 同源節日:端午!韓國的車輪餅VS中國的粽子,原來你們這樣過節?
    中國端午飲食習俗--粽子及雄黃酒 粽子,又叫角黍。即將竹葉泡溼,糯米發開,以肉、豆沙、大棗作為餡,包成三角或四角的形狀,蒸熟後可食用。端午吃粽子作為全國的風俗最早見於西晉周處撰的《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南北朝時,出現了雜粽,在米中放肉、板慄、紅棗等。唐宋時,粽子成為端午美食和禮品。粽子也出現菱形和錐形,還出現了製作粽子的店鋪。宋代時出現了艾香粽和蜜餞粽。
  • 帶五彩繩的禁忌 臨沂人端午節不要亂帶
    又是一年的端午節,吃粽子是每個地方都有的習俗,還有一些地方端午的時候還會帶五彩繩,那麼帶五彩繩有什麼禁忌呢?   帶五彩繩的禁忌   一、在端午節那天的早上太陽沒有出來之前,大人起床後在熟睡中的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端午線。有些地方是五彩繩可以在前一天晚上帶上。
  • 端午節為什麼系五彩繩,其中有何含義?看完之後佩服古人的智慧
    大家好,我是鐵蛋,端午節大家都吃粽子了麼?有沒有看賽龍舟,有沒有系五彩繩?其實相信很多人都會有一個疑惑就是為什麼小孩一定要系五彩繩呢?今天就給老鐵們普及一下這個五彩繩的知識,這就首先要說端午的民俗都有啥了,首先吃粽子這個大家都知道了,再有就是喝雄黃酒、賽龍舟、在家門前懸鍾馗像、掛艾蒿和艾草(艾葉菖蒲)、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家人給孩子手腕纏繞五彩絲線,傳說可以續命,祈盼長命多福。
  • 端午節五彩繩又叫什麼,有什麼禁忌,你都知道嗎?
    但有例外,東吳一帶的端午節歷來不紀念屈原,而是紀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且吳越地區以龍舟競渡及在此日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更是早於春秋很久。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燻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五彩繩,在端午節是非常流行的,不過戴的時候有一些禁忌。端午節五彩繩又叫什麼?有什麼禁忌?
  • 記憶中的端午——五彩繩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小金在這裡祝您,端午安康!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居民為了不讓跳下汨羅江的屈原屍體被魚蝦吃掉,所以在江裡投下許多用竹葉包裹的米食(粽子);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 山東端午習俗:吃雞蛋 插艾草 掛香囊 避邪保平安
    端午節插艾草,煮雞蛋,插艾草,掛香囊,小孩子還要戴「五毒兜」,慶祝端午節,祈求一年平安祥和,避邪保平安。記者謹以家鄉山東泰安市岱嶽區房村鎮農村的風俗習慣來介紹泰安端午習俗。包粽子,煮雞蛋,祈求一年的平安祥和包粽子,煮雞蛋是山東農村端午節習俗中必做的一項。在山東,傳統的粽子都是甜食,用白米,中多包棗,又稱棗粽子。
  • 編五彩繩 誦端午情 青島啟元學校學生「有聲有色」慶佳節
    國旗下的演講,一年級學生代表和小夥伴一起分享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班級故事大賽,同學們聲情並茂地講述端午節的龍舟、粽子等民俗文化;編五彩繩、製作彩色小粽子,誦讀屈原詩詞和歷代經典愛國主義詩篇,全體學生參與到異彩紛呈的活動中。
  • 掛艾草 包粽子 戴五色線……「這些端午習俗讓節日更有意義」
    大河網訊(記者 賀志泉)俗話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6月24日,在鄭州街頭隨處可見賣艾草、賣香包,以及包粽子的場景,這些祖祖輩輩傳下的習俗你是否也參與了呢?  一大早,家住宏鑫花園的陳慧便騎著自行車來到新密,在曲梁鎮一片荒地上,折了4棵艾草和一大包蘆葦葉,回到鄭州後又在菜市場買了一袋蜜棗和一包江米。陳慧介紹,下午會把這些食材洗洗蒸蒸,然後再將艾草掛在門口,這樣可以驅瘴避邪,等冬天幹了,再取回來泡泡腳,對身體也好。  「這些習慣都是從小跟父母學的,雖然也有買粽子的想法,但想想還是自己包更有節日的氣氛,也更有意義。」陳慧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