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昌5月23日電(黃浩然)5月以來,又一批「搬家」到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象山森林公園的鷺鳥進入繁殖旺季。天生「愛美」的鷺鳥在樹梢上整理鳳尾般的羽毛,將最美的一面展現在攝影愛好者眼前。
從名不見經傳的小鎮到如今的「鷺鳥王國」。近年來,每年都有白鷺、蒼鷺、池鷺、牛背鷺、夜鷺等不同種類,約30萬隻鷺鳥在象山森林公園棲息繁衍,形成了鄱陽湖畔獨特的森林候鳥景觀。
象山森林公園的鷺鳥。
象山森林公園周邊的村民蓋起了四層樓房,建起了攝影臺,7家「鷺鳥照相館」每年3月初至7月底日均接待百名遊客。
「30年前,第一批飛來的鷺鳥只有3萬隻。」工作了40年的象山鎮林管站站長熊信明介紹,鷺鳥是溼地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生物種類之一,多分布生活在人口較多的地區,過去由於溼地環境受到破壞,鷺鳥棲息地一度匱乏。
「鷺鳥棲息地不僅對溼地環境要求高,溼地附近還需要大面積森林覆蓋。」熊信明說,30年前象山鎮森林覆蓋面積4000畝,如今已超過8000畝,大面積的森林成了鷺鳥棲息的天堂。
象山森林公園的鷺鳥。
森林面積逐年擴大,飛來的鷺鳥越來越多,20年前第一批攝影愛好者紛至沓來,一張張鷺鳥的「美照」不僅成了象山森林公園最好的宣傳照,也將愛鳥護鳥的意識根植在村民的心中。
攝影愛好者越來越多,一些村民也開始給他們提供攝影場所。15年前,朱宏美將自家兩層樓房基礎上加蓋兩層,不少攝影愛好者還在她家留宿,因鷺鳥而建起的農家樂生意紅火。
今年77歲的廣州人羅浩權是朱宏美家的第一位客人,15年裡來象山森林公園8次,拍攝鷺鳥成了他退休生活的最大愛好。
「15年變化很大。」羅浩權說,「最大的變化是鷺鳥越來越多了,原來拍鷺鳥的時候只能遠觀,現在鳥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近年來,鎮裡的基礎設施不斷改善,柏油路通到了每家「鷺鳥照相館」門口。今年,羅浩權帶來了廣州當地攝影協會的20多名夥伴。
象山森林公園的鷺鳥。
朱宏美說,一些攝影愛好者的護鳥行為讓她深受感動,他們白天給鳥拍照,晚上會自發在森林裡巡視,看到從樹上掉落下來的雛鳥,會架起梯子將它送回巢中。
熊信明說,10年前象山鎮林管站組建起了一支護鳥隊,隊員裡有林管站的工作人員,也有不少是護鳥志願者。
「鷺鳥飛來之前我們宣傳愛鳥護鳥常識,飛來後我們全天輪班巡視。」熊信明說。
象山森林公園的鷺鳥。
在護鳥隊和攝影愛好者的影響下,村民的護鳥意識逐漸增強。他們知道了鷺鳥飛來的第一周會在上空盤旋尋找築巢地,第一個月會築巢安家,第二個月開始繁衍,最後一個月飛走前會搗毀鳥巢遷徙別處……何時不要打擾,何時給鷺鳥多備些食物,村民們瞭然於心,人鳥和諧共處。
「現在,森林公園裡還出現了稀有鷺鳥種類。」熊信明介紹,隨著近年來生態環境日益改善,每年約100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嘴白鷺來到象山森林公園棲息。
南昌市新建區林業局副局長鄧淑蘭認為,生態環境的改變,鷺鳥數量的增多都離不開村民們30年的努力,「鷺鳥照相館」的「走紅」也帶動象山鎮村民們每年增收上百萬元。(圖片、視頻均由新華社記者彭昭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