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農牧的中國版圖

2020-12-03 牧食記

廣泛的業務布局、獨特的組織架構,使得正大集團某種程度上在行業內外都保持著一份神秘感,儘管其是改革開放後進入中國大陸的第一家外商投資企業,創始人的華裔基因亦使其成功地融入了中國社會,並成為許多本土企業在業務創新上的楷模。

正大集團1921年成立於泰國曼谷,是泰籍華人謝易初先生創辦的知名跨國企業,在泰國亦稱卜蜂集團,英文為Charoen Pokphand Group,簡稱CP Group。

從經營單一業務的「正大莊種子行」,正大已發展成以農牧食品、商業零售、電信電視三大事業為核心,同時涉足金融、地產、製藥、機械加工等10多個行業和領域的多元化跨國集團公司。集團業務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員工約35萬人,2019年全球銷售額約680億美元。公司掌門人經過謝易初、謝國民之後已到了第三代的謝吉人。

1979年當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剛剛開始的時候,正大集團就第一時間取道香港來到深圳,投資創辦了正大康地深圳有限公司,獲得0001號外商投資企業批准證書。

截至目前,正大集團在中國設立企業600多家,下屬企業遍布除西藏以外的所有省份,員工9萬人,投資的業務涵蓋了農牧食品、商業零售、製藥、地產、工業、金融和傳媒等領域,是中國大陸外商投資規模最大、投資領域最多的跨國企業集團之一。農牧食品事業和商業零售事業是正大集團在中國最主要的投資領域。

正大飼料或是其農牧食品事業中最知名的板塊,市場份額多年高居全球第一。如大多從飼料轉型養殖的中國頭部企業一樣,正大中國亦在養殖上有著可觀的業務量,覆蓋了豬、肉雞、蛋雞、肉鴨、魚、蝦等品種。但直到近期香港交易所上的一則併購公告,才將正大中國的養豬業務第一次系統地呈現在外界面前。

據公告,正大集團擬將其中國養豬業務注入卜蜂國際有限公司的一個間接全資子公司。香港上市的卜蜂國際主要在中國和越南開展農牧食品業務,其中中國部分包括了飼料業務和肉雞的養殖與加工業務。其擬注入的資產為分布於中國22個省的43家養豬公司,年產能為720萬頭,估值約281.4億元人民幣。

正大集團農牧食品企業(中國)副董事長薛增一今年早些時候在與全國畜牧總站站長王宗禮座談交流時透露,正大在中國有110家飼料廠,主要以配合飼料和添加劑預混合飼料為主,預計今年產量將達到1000萬噸,同時生豬、肉雞出欄量將分別達到400萬頭4億羽

透過該公司的零星披露以及一些官方渠道的公告,《牧食記》試圖完成一幅正大中國的主要農牧業務拼圖。

生豬:發展3000萬頭新型全產業鏈

據港交所的併購公告,正大中國的43家養豬公司中最早的可追溯至1996年,其餘則大多成立於2010年前後,且多為其全資子公司。6家非全資子公司中主要為與地方政府的合資企業,如廣西正大畜禽有限公司、重慶正大農牧食品有限公司等。

此外,正大還擁有一些不在此次併購之列的參股養豬公司,如其在湖北今楚聯合育種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民正農牧股份有限公司中均持有10%的股權。

正大襄陽工廠

公告顯示,正大中國2017年和2018年的生豬出欄量分別為317萬頭和429萬頭。其未有披露2019年的出欄量,中國豬業高層交流論壇發布的這一數據為350萬頭,在中國豬企中的規模排名第五(僅次於牧原、溫氏、正邦和新希望)。而該論壇提供的正大2018年出欄量僅為280萬頭。

「是次收購事項為本公司一個獨特機會,通過進入中國的豬業市場而建立和加強營運,並以市場地位而言成為一間規模龐大的垂直整合飼料及豬業務企業。」卜蜂國際表示,「如中國其他大型結合飼料業務和豬業務的企業所示,垂直整合的業務模式將使企業能夠更好地應對市場變化。」

據了解,豬肉食品產業是正大集團新時期在中國投資的重要戰略,其制定了未來在中國發展3000萬頭豬的新型全產業鏈發展計劃。目前該公司在湖北襄陽、河南洛陽、江蘇徐州已經建成投產100萬頭生豬種養加銷一體化全產鏈項目,內蒙古的類似項目正在建設中。

襄陽項目是正大集團在全球投資的第一個規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產業集群融合度最高的生豬全產業鏈項目,年屠宰肥豬可達100萬頭。繼2017年12月首批引進1200頭法國Axiom原種豬後,2019年9月,襄陽正大先後分三批從丹麥丹育公司(Danbred)引進900餘頭曾祖代種豬,是我國養豬行業自非洲豬瘟疫情爆發以來首次獲準從國外引種。

正大方面曾表示:「結合集團全球半個多世紀養豬經驗,根據中國實際不斷創新和實踐,我們建立了具有先進水平的豬場建設、育種、擴繁和商品生產、專業化物流、系統研發和數位化智慧管理體系,同時構建了以食品安全、生物安全、生態安全為核心的先進的系統安全體系。」

肉雞:將繼續在中國投資養雞事業發展

正大集團是國內白羽肉雞產業的開拓者與引領者,擁有世界級籠養肉雞場和俄羅斯式平養肉雞場總計61座(含在建)。

吉林正大工廠

吉林榆樹1億隻肉雞產業化項目為該集團目前在中國最大的肉雞養殖項目。項目於2010年啟動,集玉米種植、飼料加工、養殖、屠宰和食品加工為一體,計劃建設38個33萬隻籠養肉雞場,10個父母代種雞場,目前已建設完成肉雞養殖場19座。

正大集團肉雞年屠宰規模近5.5億隻(到2020年底),其中吉林正大屠宰廠設計年屠宰量達1億隻。該工廠於2017年12月正式投產,總用地34.6萬平米,建築面積8萬平米,是世界上目前唯一的集成化工廠,實行屠宰車間、調理車間、熟食車間一體化管理。

但這些重大資產並不在卜蜂國際的名下,上市公司在飼料之外的業務主要是位於秦皇島和青島的兩個速凍面點工廠。事實上,卜蜂國際直到2016年才涉足養殖業務,彼時其收購了福建森寶食品集團的控股權,後者除了擁有肉雞全產業鏈業務,還從事生豬屠宰。

「正大集團將繼續在中國投資發展養雞事業,並通過不斷引入新理念、新技術、新設備引領行業發展。」該集團表示。

蛋雞:數個300萬羽規模場將投產

正大集團存欄商品蛋雞規模近1700萬羽,擁有300萬羽蛋雞規模的現代化養殖場4家。這一單體規模目前為亞洲最大。

正大平谷蛋雞養殖場

2012年,正大集團按照四位一體的創新模式(即政府提供政策、企業提供技術、銀行提供資金、農民成立合作社,四方相互結合的模式),啟動北京平谷區綠色方圓300萬隻蛋雞現代化產業項目。項目佔地779畝,投資7.2億元,產蛋雞存欄量300萬羽,日產約240萬枚雞蛋,年產5.4萬噸。

其300萬羽蛋雞被分配在18棟產蛋雞舍中,每棟雞舍存欄蛋雞約16.8萬羽,僅需機器人和一名飼養員來管理。如按照普通農戶的養殖水平至少需要8人。

或正是看到了平谷項目的成功,正大集團一度宣布將在全國複製20個左右類似的項目。目前,其位於雲南昆明東川區、四川眉山東坡區和上海崇明區的300萬羽蛋雞場均已臨近建設尾聲,不日將正式投產。

據不完全統計,正大另外奠基或規劃的300萬羽蛋雞場項目地還包括山東濰坊、河南南陽、浙江慈谿、陝西鹹陽等。

版權聲明

轉載或引用請註明『牧食記』

此報導同步在以下平臺發布

相關焦點

  • 會見正大集團農牧食品企業中國區資深副董事長邢繼憲
    5月10日上午,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劉金山會見正大集團農牧食品企業中國區資深董事長邢繼憲一行。  劉金山對邢繼憲一行來省自然資源廳調研表示歡迎。他說,正大集團作為國際知名、全球領先的跨國農牧業龍頭企業,經營理念、營銷戰略、管理水平、科技實力等都處於世界一流水平,是現代農牧業產業化經營的典範。
  • 正大集團|加強銀企合作 助力扶貧攻堅
    5月27日,中國銀行甘肅省分行黨委書記王峰會見了正大集團農牧食品企業(中國區)資深副董事長白善霖一行,雙方就加強銀企合作,助力甘肅扶貧攻堅進行了交流。王峰書記指出,中國銀行與正大集團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 中國葛洲壩集團與泰國正大集團籤訂正大食品採購協議
    近期,中國葛洲壩集團有限公司下屬企業與泰國正大集團成員企業籤訂了正大食品採購協議,其中雞蛋採購量約為每日22噸,協議涉及事項的總金額近兩億人民幣。此前,在11月19日,中國葛洲壩集團有限公司召開了其公司大宗物資統籌供應工作推進會,為推進協議籤訂做好基礎準備工作。
  • 「中國蛋雞第一股」寧夏曉鳴農牧通過創業板上市委審核
    11月5日訊,創業板上市委公告,寧夏曉鳴農牧股份有限公司、歡樂家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市達瑞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首發過會。曉鳴農牧曾於2014年10月在全國股轉系統掛牌,近日轉戰創業板IPO,保薦機構為華西證券。
  • 中國飼料企業正大、新希望六和、中糧、禾豐、雙胞胎、大北農...
    第一版塊:經濟與管理專題論壇第一部分、行業熱點——主旨報告熱點報告1、中國經濟對農牧行業發展的影響與趨勢■全球經濟一體化 中國經濟,中國農業政策 農牧經濟■宏觀視野、前瞻思維、定位、定格局、定策略演講嘉賓黃季焜 北京大學中國農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農業經濟學家,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熱點報告2、中美貿易摩擦對中國農牧經濟的影響■產業供需平衡落差?
  • 正大投資計劃在中國上交所主板掛上市:飼料銷售收入佔比近九成
    正大集團是最早進入中國投資的外商企業之一,也是農業領域有影響力的世界500強企業。如今,據IPO早知道消息,正大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大投資」)日前與中信證券籤署上市輔導協議,計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
  • 正大集團應邀出席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
    受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中央軍委辦公廳邀請,正大集團資深執行副總裁、農牧食品企業中國區資深副董事長謝毅代表謝國民資深董事長及正大集團出席表彰大會。在會上,黨的領導人向踴躍提供援助的香港同胞、澳門同胞、臺灣同胞和海外華僑華人,以及以各種方式向中國人民表達真誠問候、提供寶貴支持的國際機構、外資企業、國際友好人士等,致以誠摯的謝意。
  • 有望成為中國蛋雞行業第一股的曉鳴農牧計劃如何擴張?
    掛牌新三板五年多的寧夏曉鳴農牧股份有限公司,近日正式進入深圳創業板的IPO排隊序列,有望不久成為中國蛋雞行業第一股。該公司向中國證監會提交的招股說明書(申報稿)顯示,其擬募集資金6億餘元投資於四個項目,包括位於內蒙古阿拉善的兩個種雞場、位於寧夏永寧縣的一個種雞場,以及耗資5000餘萬元、同樣位於永寧縣閩寧鎮的一個蛋雞產業研究院。根據規劃,三個種雞場將可累計新增祖代種雞存欄16萬套、父母代存欄224萬套。
  • 全球農業巨頭在阿里開店,泰國正大飼料銷量一年增長179%
    近日,擁有百年歷史的泰國正大集團宣布跟中國阿里巴巴聚划算一起打造中國放心雞蛋的標準。帝斯曼成立於1902年,在飼料領域跟阿里展開合作正大集團是全球TOP10農業巨頭裡最早入駐阿里的。2016年,正大集團與阿里、螞蟻籤訂三方協議,在農牧食品、電子商務、金融服務、農業服務、物流、商業零售和精準扶貧等領域展開全面合作。
  • 【弘揚蒙古馬精神 育新機 開新局 譜新篇】正大集團北方區動保中心...
    > 8月17日,正大集團北方區動保中心項目開工奠基儀式舉行。
  • 正大集團2016年飼料銷量607萬噸,豬禽料漲水產料降
    2016年農牧行業上市公司的第一份業績報告當屬正大集團了,在2016年飼料行業可能保持產量穩步提升、企業數量繼續減少的趨勢下,豬價、雞價的高漲讓人刻骨銘心,而這一年正大集團的業績也是可圈可點。
  • 正大集團北方區動保中心項目落戶和林格爾縣盛樂經濟園區
    「8月17日,正大集團北方區動保中心在內蒙古和林格爾縣盛樂經濟園區舉行奠基儀式,和林格爾縣委書記張永文在致辭中提到要樹牢大局觀念,強化服務意識,努力以最大的熱誠、最優的服務、最佳的環境、最高的效率,讓和林格爾成為企業家朋友投資興業的熱土,成為廣大企業發展壯大的高地。
  • 泰國正大集團資深副董事長李紹慶一行深入我市考察
    市委副書記、市長朱是西,副市長賀振華,正大集團中國區副董事長馬德壽、王鴻章,生物工程區資深總裁馮獻等一同考察。泰國正大集團來我市考察。弓華靜 圖泰國正大集團是一家以農牧食品、商業零售、電信電視三大事業為核心,同時涉足金融、地產、製藥、機械加工等10多個行業和領域的多元化跨國集團公司,業務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員工超35萬人,2018年銷售額620億美元。
  • 看新希望、大北農、正大等龍頭飼料企業的大動作
    醉翁之意在食品  時間事件  1月唐人神、正大、溫氏、雛鷹農牧與美國華特希爾公司成立了美國國際種豬育種有限公司  2014年,正大集團投資10多億元在景泰、皋蘭、涇川、張掖等地建設了一批當前國內建設工藝、標準、生產技術一流,管理理念最為先進,規模最大的種豬繁育基地,同時配套建設了年產100萬頭生豬、300萬隻蛋雞和
  • 教育部24365聯合正大集團推出「百城萬崗·築夢未來」專場招聘活動
    8月11日,教育部「24365校園招聘服務」平臺聯合正大集團推出「百城萬崗·築夢未來」專場招聘活動。為應對新冠疫情下嚴峻的就業形勢,此次專場活動整合了正大集團中國區農牧食品、零售等各事業板塊500家企業的12000餘個就業崗位,崗位招聘覆蓋北京、湖北、廣東、四川、西安、內蒙古等地區的100餘個城市,崗位類別覆蓋農業、食品、零售、生物製藥、電子商務、生產、研發、IT、銷售、技術服務、綜合管理、物流供應鏈等十餘種熱門職業,所需專業橫跨農學、工學、管理學、醫學、理學和管理學等多個學科。
  • 正大集團接連出手中國市場 建飼料廠肉雞屠宰廠
    正大集團進軍中國多年,其發展戰略是在國內合資建飼料廠和肉雞屠宰廠。通過多年對中國市場的了解,他們已經深諳投資之道。相比高盛、德意志等公司的收購行為,泰國正大集團堅持自己的投資策略,而且手筆更氣勢磅礴,發展現代化養殖業,將是正大集團未來在中國市場的重要發展方向。公司董事長謝國民2008 年年初宣布, 在中國2010 年上海世界博覽會開幕前, 正大集團將以獨資和合資方式,在上海建成年出欄100 萬頭豬、每周出欄200萬隻肉雞以及同時飼養300 萬隻蛋雞的三座大型現代化養殖基地,總投資超過100 億元人民幣。
  • 美麗的秋海棠——中國清朝曾經擁有過近乎完美的版圖
    秦朝版圖01歷史時期的中國版圖中國先秦時代,中國人主要活動中心在黃河中下遊,長江以南就號稱蠻夷,秦帝國是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的國家,經過多年經營,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國。後又北擊匈奴、南吞百越。河套、珠江流域、越南北部納入秦帝國版圖。它的版圖範圍就是平常所說的漢地十八省。
  • 從「特寶模式」到「公司+基地」,正大養蝦能否顛覆中國蝦業?
    從「特寶模式」到「公司+基地」,正大養蝦能否顛覆中國蝦業?養殖業發展,最根本的是要提高生產力水平,按照目前養殖水產技術遇到瓶頸,特別是蝦,生產力短時難以發生大的改變,同時中國目前土地流轉權等問題,看誰能創新,突破生產力的瓶頸,也就是提從最根本的養殖環節,改造養殖基礎設備,改進養殖模式,提高畝產量、效益,操作標準化等等,現在正大在種苗動保飼料技術等方面又有這些優勢,它為什麼不做呢。
  • 當《正大綜藝》遇上「動物世界」,會產生怎樣的奇妙反應?
    90年代初,一檔電視綜藝節目帶著中國電視觀眾從未見過的人文地理風格出現在大家面前,引領了多年的潮流。那句「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在眾多80、90年代的孩子們心裡,種下了好奇與探索的種子。開播於1990年的《正大綜藝》,歷經了數十年的發展過程,依然「常青」於電視屏幕。
  • 2019年26家上市農牧企業業績大盤點:誰最賺錢?誰飼料銷量、賣豬...
    4月已過,各上市企業的年度報告也相繼出爐,已經過去的2019年對農牧企業來說,是值得銘記的一年,2019年非洲豬瘟持續影響養豬業,豬料銷量大幅下降、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都是多年來的歷史低點、許多養殖戶也不得不退出或轉型養雞養鴨等,但有挑戰就有機遇,2019年還是大賺的一年,許多企業面對非瘟的影響迅速調整戰略,應對危機,也收穫滿滿;飼料行業信息網統計了26家上市農牧企業的年度業績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