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泛的業務布局、獨特的組織架構,使得正大集團某種程度上在行業內外都保持著一份神秘感,儘管其是改革開放後進入中國大陸的第一家外商投資企業,創始人的華裔基因亦使其成功地融入了中國社會,並成為許多本土企業在業務創新上的楷模。
正大集團1921年成立於泰國曼谷,是泰籍華人謝易初先生創辦的知名跨國企業,在泰國亦稱卜蜂集團,英文為Charoen Pokphand Group,簡稱CP Group。
從經營單一業務的「正大莊種子行」,正大已發展成以農牧食品、商業零售、電信電視三大事業為核心,同時涉足金融、地產、製藥、機械加工等10多個行業和領域的多元化跨國集團公司。集團業務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員工約35萬人,2019年全球銷售額約680億美元。公司掌門人經過謝易初、謝國民之後已到了第三代的謝吉人。
1979年當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剛剛開始的時候,正大集團就第一時間取道香港來到深圳,投資創辦了正大康地深圳有限公司,獲得0001號外商投資企業批准證書。
截至目前,正大集團在中國設立企業600多家,下屬企業遍布除西藏以外的所有省份,員工9萬人,投資的業務涵蓋了農牧食品、商業零售、製藥、地產、工業、金融和傳媒等領域,是中國大陸外商投資規模最大、投資領域最多的跨國企業集團之一。農牧食品事業和商業零售事業是正大集團在中國最主要的投資領域。
正大飼料或是其農牧食品事業中最知名的板塊,市場份額多年高居全球第一。如大多從飼料轉型養殖的中國頭部企業一樣,正大中國亦在養殖上有著可觀的業務量,覆蓋了豬、肉雞、蛋雞、肉鴨、魚、蝦等品種。但直到近期香港交易所上的一則併購公告,才將正大中國的養豬業務第一次系統地呈現在外界面前。
據公告,正大集團擬將其中國養豬業務注入卜蜂國際有限公司的一個間接全資子公司。香港上市的卜蜂國際主要在中國和越南開展農牧食品業務,其中中國部分包括了飼料業務和肉雞的養殖與加工業務。其擬注入的資產為分布於中國22個省的43家養豬公司,年產能為720萬頭,估值約281.4億元人民幣。
正大集團農牧食品企業(中國)副董事長薛增一今年早些時候在與全國畜牧總站站長王宗禮座談交流時透露,正大在中國有110家飼料廠,主要以配合飼料和添加劑預混合飼料為主,預計今年產量將達到1000萬噸,同時生豬、肉雞出欄量將分別達到400萬頭、4億羽。
透過該公司的零星披露以及一些官方渠道的公告,《牧食記》試圖完成一幅正大中國的主要農牧業務拼圖。
生豬:發展3000萬頭新型全產業鏈
據港交所的併購公告,正大中國的43家養豬公司中最早的可追溯至1996年,其餘則大多成立於2010年前後,且多為其全資子公司。6家非全資子公司中主要為與地方政府的合資企業,如廣西正大畜禽有限公司、重慶正大農牧食品有限公司等。
此外,正大還擁有一些不在此次併購之列的參股養豬公司,如其在湖北今楚聯合育種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民正農牧股份有限公司中均持有10%的股權。
正大襄陽工廠
公告顯示,正大中國2017年和2018年的生豬出欄量分別為317萬頭和429萬頭。其未有披露2019年的出欄量,中國豬業高層交流論壇發布的這一數據為350萬頭,在中國豬企中的規模排名第五(僅次於牧原、溫氏、正邦和新希望)。而該論壇提供的正大2018年出欄量僅為280萬頭。
「是次收購事項為本公司一個獨特機會,通過進入中國的豬業市場而建立和加強營運,並以市場地位而言成為一間規模龐大的垂直整合飼料及豬業務企業。」卜蜂國際表示,「如中國其他大型結合飼料業務和豬業務的企業所示,垂直整合的業務模式將使企業能夠更好地應對市場變化。」
據了解,豬肉食品產業是正大集團新時期在中國投資的重要戰略,其制定了未來在中國發展3000萬頭豬的新型全產業鏈發展計劃。目前該公司在湖北襄陽、河南洛陽、江蘇徐州已經建成投產100萬頭生豬種養加銷一體化全產鏈項目,內蒙古的類似項目正在建設中。
襄陽項目是正大集團在全球投資的第一個規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產業集群融合度最高的生豬全產業鏈項目,年屠宰肥豬可達100萬頭。繼2017年12月首批引進1200頭法國Axiom原種豬後,2019年9月,襄陽正大先後分三批從丹麥丹育公司(Danbred)引進900餘頭曾祖代種豬,是我國養豬行業自非洲豬瘟疫情爆發以來首次獲準從國外引種。
正大方面曾表示:「結合集團全球半個多世紀養豬經驗,根據中國實際不斷創新和實踐,我們建立了具有先進水平的豬場建設、育種、擴繁和商品生產、專業化物流、系統研發和數位化智慧管理體系,同時構建了以食品安全、生物安全、生態安全為核心的先進的系統安全體系。」
肉雞:將繼續在中國投資養雞事業發展
正大集團是國內白羽肉雞產業的開拓者與引領者,擁有世界級籠養肉雞場和俄羅斯式平養肉雞場總計61座(含在建)。
吉林正大工廠
吉林榆樹1億隻肉雞產業化項目為該集團目前在中國最大的肉雞養殖項目。項目於2010年啟動,集玉米種植、飼料加工、養殖、屠宰和食品加工為一體,計劃建設38個33萬隻籠養肉雞場,10個父母代種雞場,目前已建設完成肉雞養殖場19座。
正大集團肉雞年屠宰規模近5.5億隻(到2020年底),其中吉林正大屠宰廠設計年屠宰量達1億隻。該工廠於2017年12月正式投產,總用地34.6萬平米,建築面積8萬平米,是世界上目前唯一的集成化工廠,實行屠宰車間、調理車間、熟食車間一體化管理。
但這些重大資產並不在卜蜂國際的名下,上市公司在飼料之外的業務主要是位於秦皇島和青島的兩個速凍面點工廠。事實上,卜蜂國際直到2016年才涉足養殖業務,彼時其收購了福建森寶食品集團的控股權,後者除了擁有肉雞全產業鏈業務,還從事生豬屠宰。
「正大集團將繼續在中國投資發展養雞事業,並通過不斷引入新理念、新技術、新設備引領行業發展。」該集團表示。
蛋雞:數個300萬羽規模場將投產
正大集團存欄商品蛋雞規模近1700萬羽,擁有300萬羽蛋雞規模的現代化養殖場4家。這一單體規模目前為亞洲最大。
正大平谷蛋雞養殖場
2012年,正大集團按照四位一體的創新模式(即政府提供政策、企業提供技術、銀行提供資金、農民成立合作社,四方相互結合的模式),啟動北京平谷區綠色方圓300萬隻蛋雞現代化產業項目。項目佔地779畝,投資7.2億元,產蛋雞存欄量300萬羽,日產約240萬枚雞蛋,年產5.4萬噸。
其300萬羽蛋雞被分配在18棟產蛋雞舍中,每棟雞舍存欄蛋雞約16.8萬羽,僅需機器人和一名飼養員來管理。如按照普通農戶的養殖水平至少需要8人。
或正是看到了平谷項目的成功,正大集團一度宣布將在全國複製20個左右類似的項目。目前,其位於雲南昆明東川區、四川眉山東坡區和上海崇明區的300萬羽蛋雞場均已臨近建設尾聲,不日將正式投產。
據不完全統計,正大另外奠基或規劃的300萬羽蛋雞場項目地還包括山東濰坊、河南南陽、浙江慈谿、陝西鹹陽等。
版權聲明
轉載或引用請註明『牧食記』
此報導同步在以下平臺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