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將迎20年來最強「熱帶氣旋」 1億人受影響近80萬人撤離

2021-01-10 人民日報海外網

印度沿海城市烏雲密布(圖源:路透社)

海外網5月3日電據外媒報導,今日(3日)印度將迎來20年來最強「熱帶氣旋」,估計1億人受影響,印度當局已連夜撤離近80萬人。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印度20年來最強「熱帶氣旋」法尼(Fani)預計將在今日(3日)登陸。報導認為,這一氣旋將印度東岸附近約1億人。印度當局表示,為保證東海岸地區民眾的安全,已連夜撤離了當地78萬人,並把他們安置在安全的地方。

為了應對這次強勁的「熱帶氣旋」,當地在學校和政府大樓建立了將近1000個避難所,預計可收容100萬人。印度相關部門還準備了乾糧準備隨時向災區空投,還召集54支由醫師、工程師、潛水人員組成的救援隊伍待命。

漁民從自己的房子撤離(圖源:ANI)

《印度時報》報導稱,受影響地區的漁民已經空置了自己的房子,集中到避難所躲避「熱帶氣旋」。一些村莊的電力供應已中斷。

印度氣象局已將法尼升級為「極強氣旋風暴」(extremely severe cyclonic storm),預估風速高達每小時200公裡,相當於強烈颱風標準。綜合外媒報導,法尼預計3日下午於印度教聖城普裡(Puri)附近登陸,氣象部門警告法尼的風力足以將大樹連根拔起,也會對房屋、電力系統和通訊設備帶來破壞。

當地人集中在避難所(圖源:ANI)

印度普裡是著名的旅遊地,印度七大聖城之一,因神廟和陽光海灘而著名。當局呼籲遊客提早離開普裡避難,也避免前往從西孟加拉邦至奧裡薩的沿岸城市,以免受困當地。

印度總理莫迪在周四(2日)表示,他將會在「熱帶氣旋」登錄前檢查各項應急準備工作。「政府已經準備好提供各種必要的幫助。願國民都能安全平安,」莫迪在自己的社交媒體帳號寫道。

法尼是今年印度洋氣旋季首個在北印度洋形成的氣旋。印度洋氣旋季與太平洋颱風季不同,並沒有明確的開始與結束時間,但每年4月初至6月,以及10月至11月都是氣旋好發的時期,而6月開始至9月為止則是西南季風雨季,受季風影響,反而不容易生成氣旋。(海外網 羅伊晴)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相關焦點

  • 影響1億人,5月17級超強颱風登陸,20年來最強風暴除名?
    作者:文/虞子期   5月3日,我們可能還在擁擠的五一小長假路上,但是位於孟加拉灣特強氣旋風暴「法尼」(FANI)已經登陸了,登陸之後,5月3日14時已經降低到了15級狀態,風速為48m/s,這個印度迎20年來最強「熱帶氣旋」 ,科學初步預估是1億人受影響近80萬人撤離,不得不說,位於北印度洋的第
  • 禍不單行,印度10萬人已連夜撤離,學校全部停課,民眾等待救援
    莫迪最近比較煩,由於氣候變暖以及印度工業化程度不高,大批的霧霾襲擊了整個北印度地區,首都新德裡更是被人們戲稱為毒氣室,街上空無一人,而就在印度政府打算硬著頭皮治理此次空氣汙染時,又有一股蝗災從高加索山脈一路往東,抵達了恆河流域,沿岸居民遭遇了數十年難得一見的飢年。
  • 北印度洋進入熱帶氣旋活躍期,印度遭遇「雙颱風」包圍!
    雖然西太平洋熱帶氣旋活動暫停,但全球範圍內的熱帶氣旋活動卻還很活躍。比如西太平洋的隔壁——北印度洋正迎來它的熱帶氣旋活躍期:從10月7日下午的衛星雲圖上看,北印度洋的阿拉伯海和孟加拉灣有兩個氣旋系統正在活動,一左一右似乎正將印度包圍。
  • 印度再次傳來噩耗,強氣旋風暴登陸,20萬民眾被迫離開家園
    印度是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近年來,該國的經濟正處於高速發展的階段,其它領域自然而然被帶動了起來,但印度距離發展成為一個具有較強世界影響力的大國還需要不斷努力。眼看2020年只剩最後一個月的時間,但印度不僅沒有擺脫前期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反而攤上了更多大麻煩。
  • 遼寧或迎71年來最強颱風
    遼寧或迎71年來最強颱風 瀋陽晚報
  • 2020年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發布
    蒲隆地、吉布地、盧安達和烏幹達等地也受到嚴重影響,東非多國累計超過200人死亡,數萬人流離失所,大量農作物、房屋和基礎設施被山洪和山體滑坡衝毀。 4、日本7月遭遇「暴力梅雨」 7月上旬,受梅雨鋒面影響,日本中西部遭遇「暴力梅雨」,引發洪水與山體滑坡。
  • 中國史上最強颱風:第二致1.6萬人死亡,第四財產損失25億美元
    颱風泰培是有紀錄以來全世界綜合情況最強烈的熱帶氣旋,對中國福建泉州造成風災。颱風泰培先是在日本登陸,風力超過12級,中國福建省沿海持續多天大風天氣。颱風期間福建省平潭縣損失嚴重,大風打碎帆船1條,損傷123條,打碎木船42條,損壞55條,打碎或流失魚網418張,人工養殖紫菜絕收252.6畝,受災人口約達2.5萬人颱風海燕是西北太平洋有史以來強度最強的熱帶氣旋,也是世界公認風速最強的颱風。海燕於2013年11月11日登陸我國廣西,合計造成2.89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710.4萬元。
  • 2019年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最佳路徑發布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白莉娜報導 4月20日,中國颱風網正式發布「2019年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最佳路徑數據集」(以下簡稱最佳路徑數據集)。  據悉,最佳路徑數據集包括了1949以來年西北太平洋(含南海)海域熱帶氣旋每6小時的位置和強度。根據相關業務最新要求,從2018年開始「最佳路徑數據集」中登陸我國的熱帶氣旋數據從登陸前24小時及在我國陸地活動期間加密為逐3小時一次。
  • 氣旋風暴GAJA變化大,或將「橫掃」印度給沙漠送雨
    作者:文/羅兆春最近的熱帶風暴「四起」,不斷的氣旋風暴出現,根據中央氣象臺的數據顯示,孟加拉灣氣旋風暴GAJA又出現了新變化,最主要的變化就是路徑上做了一定的調整,從初期形成的模擬來看,初步認為是可能消失在印度的陸地上,沒想到這次的調整變動有點大,氣旋風暴GAJA或將「橫掃」印度過後進入到阿拉伯海
  • 目前來看,今年北大西洋海域的「熱帶氣旋」活動明顯強於北太平洋
    從天氣系統的角度來看,熱帶氣旋屬於低壓系統,是生成於熱帶地區的低壓系統,熱帶氣旋通常形成在南北緯10°至20°左右的廣闊熱帶洋面上,這一地區海面溫度高達20℃以上,高溫導致海水強烈的蒸發,從而形成大量的雲系。
  • 中國氣象局協助莫三比克應對熱帶氣旋影響-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中國氣象局在2018年發布風雲氣象衛星國際用戶防災減災應急保障機制。國際用戶在遭受颱風、暴雨、強對流、森林草原火災、沙塵暴等災害時,可申請啟動該機制,中國氣象局將調動值班的風雲氣象衛星,對特定區域進行高頻次觀測,為其防災減災救災提供及時信息保障。  近期,非洲國家連續遭受強熱帶氣旋侵襲。
  • 71年來首次7月無颱風!8月我國或將遭遇3個颱風
    熱帶氣旋的生成和發展需要巨大的能量,因此它形成於高溫、高溼和其它氣象條件適宜的熱帶洋面。我國把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按其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力(風速)大小劃分為6個等級,其中風力為12級或以上的,統稱為颱風。中國氣象局熱帶氣旋資料中心顯示,2010年以來登陸我國的颱風數量已經至少有80個。
  • 疫情未平氣旋安攀挾強風來襲,印度急撤數千人
    ▲ 印度累計6萬多人確診,疫情不見緩和印度及孟加拉新冠肺炎單日病例增幅居高不下,疫情不見緩和,如今又有風暴逼近。在孟加拉灣形成的強力熱帶風暴正往印度及孟加拉邊境移動,可能帶來嚴重破壞。極強氣旋風暴安攀為2020年北印度洋氣旋季第一個獲命名的風暴,強度已經相當於大西洋4級颶風或西太平洋超級颱風,目前風速達每小時240公裡。根據預報,安攀會在20日晚間登陸恆河三角洲前減弱,但仍會造成重大損失,預計印度東南部降下大雨。安攀將登陸在人口密集且基礎設施脆弱的貧困地區;若登陸在低洼的三角洲,恐怕引發高達9米的風暴潮。
  • 2020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揭曉!你對哪件印象最深?
    近10年來全國霾天氣持續減少,2020年(截至12月28日)全國霾日數為24天,較近10年平均偏少15.7天,較2019年減少1.6天,較2017年減少3.4天,較2013年減少22.8天。5月20日,孟加拉灣特強氣旋風暴「安攀」在印度西孟加拉邦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42米/秒,強颱風級);「安攀」在海上發展最強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17級(58米/秒,超強颱風級)。
  • 中國史上最強颱風是哪一次
    傷亡情況截至20日統計,「威馬遜」共造成海南、廣東、廣西的59個縣市區、742.3萬人、468.5千公頃農作物受災,直接經濟損失約為265.5億元。海南因倒房、洪水衝淹等死亡9人、失蹤5人,廣西因倒房、滑坡等死亡5人。[5]社會損失截至2014年7月19日,海南文昌、海口、瓊海、澄邁、定安等地基礎設施損毀嚴重,農作物大量受損。
  • 盤點歷史上十大超強颱風 最強一次742.3萬人受災
    造成海南、廣東、廣西的59個縣市區、742.3萬人、468.5千公頃農作物受災,直接經濟損失約為235.5億元,並導致南寧發生海變,城市內部被淹,損毀嚴重。2.颱風洛克2011年9月21日,第15號颱風洛克在日本上空登陸,從這張日本MTSAT-1R0430Z衛星圖可以看出。
  • 「彩虹」災難:廣東龍捲風已致近100人死傷 廣西87萬人受災
    10月4日,受強颱風「彩虹」外圍環流影響,廣東佛山、汕尾、廣州等沿海地區多處出現龍捲風,最遠處離「彩虹」登陸點將近700公裡。其中佛山龍捲風造成3人死亡、多人受傷,這是廣東近幾年來發生的又一起造成大量人員傷亡的龍捲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