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1日上午,長沙市嶽麓區望嶽巷,小鳥從窩裡伸出小腦袋,等待餵食。記者 田超 攝

▲羅爹爹將一把花生米放到窗臺上,給兩隻大鳥開個小餐。記者 田超 攝
本報5月21日訊 三年來,一對恩愛的小鳥夫婦每年都會準時在長沙市民羅松文家裡窗臺上築巢安家,待鳥媽媽「孵完寶寶、坐完月子」,鳥寶寶羽翼豐滿後,一家子才集體飛回大自然。
窗臺小窩每天都有驚喜
今天上午,記者在嶽麓區望嶽巷羅松文家裡見到了這個可愛的鳥家庭。一旦鳥媽媽和鳥爸爸銜食飛回,6隻鳥寶寶立時一起張開嫩黃的小嘴,發出啾啾的叫聲,搶著要吃東西,嗷嗷待哺的情形甚是惹人憐愛。
「4月22日鳥媽媽開始築巢,三天後開始下蛋,每天下一個,共下了6個。半個月後陸續孵化出雛鳥,剛孵出的雛鳥只有紅棗般大小,渾身沒毛,像極一個小肉團。鳥爸爸和鳥媽媽輪流覓食餵養。」63歲的羅松文每天都在留意鳥寶寶的生長情況。「昨天上午鳥寶寶還不會叫,下午忽然就開始叫得歡了。從鳥媽媽築巢開始,小窩裡是一天一個樣,每天都有驚喜。」
平時就喜歡看《動物世界》的羅松文認為,這對鳥應該是一對鷯哥。經長沙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會長周燦英仔細辨認,這對鳥是八哥,八哥一般在樹洞或建築物的裂縫中築巢,也喜歡在居民家安居。
怕驚動八哥,在客廳穿衣
今年4月份剛到,羅松文夫婦就將窗臺打掃得乾乾淨淨,靜待八哥夫婦來安家。「它倆很守時,每年都是4月23日左右來,誤差不超過一天。」 羅松文回憶,八哥第一次來安家時在窗臺邊打望了好幾天,家裡人都沒有去打擾驅趕,它們才放心築巢。第一年八哥媽媽下了4個崽,第二年下了5個,今年更是下了6個,羅松文笑稱:「這對八哥已經是兒女滿堂了。」
為了不驚擾八哥一家,每天起床後羅松文都不在床邊穿衣,而是將衣物拿到客廳再穿。「八哥膽子小,臥室裡一點稍大的響動就會把它嚇走。」
「2008年大雪,很多鳥兒找不到食物,經常來啄食掛在臥室窗臺上的臘肉,我從來不趕,還在窗臺上準備了米飯,很多鳥都飛到窗臺上覓食。」羅松文認為,很可能當時這對八哥也來過,所以它們才放心在此安家。
羅松文告訴記者,再過四五天,小八哥就將飛回大自然了。「在窗臺上看不到它們,會很留戀。」雖然八哥飛走後不會再回窩住,但窗前常有八哥過,窗臺上常有八哥來歇腳,「應該是它們來探望曾經的家。」「我們一家子都很珍惜這種緣分,希望這對八哥能年年來,它們也一定會年年來。」■見習記者 潘顯璇
愛鳥連結
迷路信鴿「賴」在長沙市民家
本報5月21日訊 一隻標有2012國家賽(武漢)字樣的信鴿入住長沙縣康先生家已經三天了,主人一番悉心照料,小信鴿賴上了這裡。
近日,康先生家最近來了位「不速之客」,這隻憨態可掬的鴿子安穩地在牆角吃著康先生為自己預備的美食,毫無客人的拘束。「信鴿一般都可以找到回家的路,我預備放飛的,可是它一點也不想走,放了又回來了。」據康先生介紹,這隻鴿子在自己住所附近盤旋許久,直接跑到隔壁小餘家,由於小餘工作繁忙,就拜託康先生幫忙照顧這個小東西。細心的康先生發現賽鴿腳上寫著編號「B16337」,羽毛上還有「2012國家賽(武漢)公平公正」的字樣,就聯繫記者,希望讓信鴿早日回家。
記者連線長沙信鴿協會得知,該信鴿不是長沙的,由於最近是信鴿比賽的集中周期,加之長沙的氣候不穩等因素造成許多信鴿滯留不歸。這次為參加比賽放飛的三千隻信鴿,最後回來的可能只有一千隻左右。記者隨即又撥通了武漢信鴿協會的電話,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走失的信鴿被視為淘汰信鴿,主人可以自行收養照料也可放飛。■見習記者 袁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