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歲的許女士(化名),
5個月以來陰道一直有不規則出血,
以為是「大姨媽」造訪,
由於受疫情影響就一直沒有去醫院檢查。
等到今年6月份,
許女士發現自己的體型發生變化,
感覺不對勁前往醫院檢查,
通過檢查發現,
許女士已經懷孕21周,
還沒來得及驚喜,
她就被醫生告知前置胎盤狀態伴胎盤植入,
無論繼續妊娠還是終止妊娠都非常危險,
隨時有大出血切除子宮甚至危及生命的風險。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前置胎盤狀態伴胎盤植入是什麼?
胎盤附著於子宮下段,甚至胎盤下緣達到或覆蓋宮頸內口處,其位置低於胎兒先露部,稱為前置胎盤(placenta previa)。前置胎盤是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妊娠期的嚴重併發症,處理不當能危及母兒生命安全。
胎盤植入是指胎盤絨毛侵入子宮肌層。胎盤植入子宮淺肌層為粘連型(placenta accreta),侵入子宮深肌層為植入型(placenta increta),穿透子宮肌層達漿膜層、甚至侵入鄰近器官為穿透型(placenta percreta);依據胎盤植入子宮肌層的面積分為完全性和部分性。胎盤植入是產科嚴重的併發症之一,可導致產婦大出血、休克、子宮穿孔、繼發感染,甚至死亡。
因為許女士5年前通過剖宮產生下一個寶寶,考慮再三,她堅決要求終止妊娠。6月7日,許女士輾轉多家醫院後來到浙江省立同德醫院之江院區婦產科就診,婦產科主任醫師閆貴貞仔細詢問病史並完善了相關檢查,通過盆腔核磁共振提示有胎盤植入子宮肌層並且提示有膀胱植入。
閆貴貞主任醫師與許女士及家屬詳細溝通了術中、術後可能出現的大出血、感染等併發症以及切除子宮等結果,並組織由婦產科、超聲科、麻醉科等相關科室組成多學科綜合治療團隊進行會診,充分溝通病情,制定搶救預案並實施手術。
手術中,許女士的胎兒順利取出後,由於是前置胎盤伴胎盤植入並且植入到前次剖宮產的疤痕處,子宮下段出血洶湧。醫生們馬上用止血帶捆綁子宮下段以減少出血,同時快速輸血輸液及快速宮頸提拉式縫合壓迫止血後,出血停止。為了減少後續出血,給予加壓縫合子宮後宮腔放置宮腔球囊填塞。術中發現許女士的胎盤與子宮前壁及膀胱壁粘連緻密,膀胱有胎盤植入,泌尿外科主治醫師蔡琦憑著多年臨床經驗,迅速把胎盤植入膀胱部分修剪後並縫合膀胱。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之江院區婦產科主任醫師閆貴貞介紹,許女士屬於典型的胎盤植入,如果短時間內大量出血隨時有切除子宮的風險,胎盤植入手術存在一個致命難點,剝離胎盤時容易出現大出血,危及生命。但子宮又是象徵女性性別的一個重要標誌,切除子宮對患者來說,無論是從心理上還是從生理上來說都是一大創傷。所以,他們術前實施了介入手術,術中採用了特殊的縫合方法才得以保留了子宮。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閆貴貞提醒,多孕次多胎會增加發病機率。從近幾年收治的胎盤植入患者來看,很多產婦都有過多孕次多胎的病史。人工流產、剖宮產等子宮手術等都會對子宮內膜及肌層損傷,從而容易使胎盤植入穿透子宮肌肉層。像許女士前次剖宮產,期間多次懷孕並進行人工流產。所以女性懷孕前,一定要注意保護子宮,儘量不做人流手術,選擇自然分娩,不要因為怕疼選擇剖宮產。
疤痕子宮也是導致胎盤植入的主要因素之一,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放開, 之前不少女性因為只能生一個就選擇了剖宮產,懷上二孩後,罹患前置胎盤和胎盤植入的風險增加。「女性懷孕後,不管高齡低齡,都要重視產前檢查。定期的、正規的產前檢查可以及早發現、治療孕期各種併發症。發現高危因素,要積極配合醫生及時治療,以防止嚴重併發症發生。特別是第一胎有剖宮產史,懷孕後在6-8周一定要行B超檢查排除瘢痕妊娠。」閆貴貞強調。
來源:都市快報
編發:黃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