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賢法師:面對災難佛教徒誦經祈福有用嗎?

2020-12-06 手機鳳凰網

編者按:2015年8月12日晚11:20左右,天津港國際物流中心區域內瑞海公司所屬危險品倉庫發生爆炸,現場火光沖天,極為慘烈,相關圖片和視頻震驚了清晨醒來的所有人。大災面前,佛教認為佛弟子除了物質救援,用佛教的方式誦經祈福不僅必要而且是必須採取的救度方法。鳳凰佛教海潮音主筆明賢法師曾經在尼泊爾大地震後,專門解答過災後祈福等相關問題。面對天津爆炸災難,鳳凰佛教呼籲全球佛弟子為天津人民誦經祈福,祈願傷者平安,逝者解脫!阿彌陀佛!

祈願傷者平安,逝者解脫!(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天津爆炸現場(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有人質疑佛教的災後祈福是「馬後炮」,指責佛弟子災難前為什麼沒有做出先知似的預言。他們並不了解,心靈世界的災害安頓,除了「實用主義」的有為作用,必然還需要一些看似「無用」的力量。在災難面前,「對有為的主動過度依賴,對無為的安忍過份不接受,」都是要受到大自然和業力強勁考驗的。

這裡不適用於「非有用即無用」的「二分法」,更不可遷怒或抱怨。災難面前,最需要懂得凝聚善願和力量。災難面前,佛陀不單只讚賞早智的先人一步洞察先機,更教人面對,不教人逃避。已然無法迴避的無常面前,佛陀告訴我們,面對的勇氣比遊疑的智巧更重要。佛法及僧團,災後祈福,災前也從未無視。

為什麼佛教那樣強調無常,而人們對災難的發生依然如此震驚?這證明我們一再地否認無常,一再地拒絕這位偉大智者的教誨。可能更為心碎的是,因為這證明了雖然無始以來無量劫波襲過,我們仍然願用表達短暫的痛苦,及旋復淡忘的劫餘歡笑,一再地否認無常,一再地慶幸有我。

既然無常不可避免,那麼大眾平日的祈福和佛法的加持意義何在?

因果從來都是善惡交參的複雜網絡。巨大惡業的呈現不會因為善業的存在而消失,但這不等於否定了善業的作用,只是在特定的因緣下,善業的力量無法抵擋惡業的集中爆發。佛教認為,如果善的增上具有了決定勝的價值,則個體身心的感受會超越實有因果的局限,但是個體的受用並不能左右眾生複雜共業的大環境。 

祈福,不是教人避免業力,逃避因果。免禍,不是免除惡果的呈現,而是教人在因地上「諸惡莫做,眾善奉行」,從心開始,產生發諸內而形諸外的積極力量,去直面無常,正視苦難,真正承擔起我們的生命。

正因為深刻了解因果的道理,佛弟子以此發心在平日裡祈福回向,也不會因惡業現前而遷怒於佛法。正因為深刻了解因果的道理,災難發生時,佛教的救援也一定是雙向的。僧團在第一時間為眾生祈禱,也在第一時間早已投入救援。佛教從來不認為除了物質的救援,便無需誦經祈福。佛教的教義,從來都先把無常放在生命大廳的正中央,教人不但不迴避災難,反而要主動面對,採取行動。不但救一時之災,也要救永劫之苦,這是佛經的常見主題,如同災害救援手冊,怎麼可以因為實施救援而忽略誦經?

2010年四川藏區玉樹發生了特大地震,當全國眾多的許多心理工作者、社會工作者趕往震中希望能夠發揮作用時,卻驚訝地發現自己並沒有太多施展拳腳的空間。當地的喇嘛和僧人已經用信仰獨有的方式解決著震後的心理創傷,詮釋著生命的無常,重塑著對未來的希望,重申著對超越世俗苦痛與終極生死的迫切。佛法以其「不共」的力量,在災難之中供給著真正觸及生命本質的救援。

相關焦點

  • 臺灣擬推出「媽祖空中繞境」誦經航班 道士登機帶旅客祈福
    航空圈訊中國臺灣地區旅行社和航空公司擬合作推出 「媽祖空中繞境」 誦經航班,除了媽祖神像上機外,道士也登機,帶旅客一起祈福。 2021年有臺灣旅行業者突發奇想,攜手航空公司擬推出 「媽祖空中繞境」 航班。
  • 港臺佛教界為四川雅安蘆山災民祈福回向
    地震發生後,臺灣佛教界或深入災區發放物資開展慰問,或為震區災民點燈誦經,或作功德回向,為災區民眾祈福。香港佛教聯合會率先捐100萬善款賑災 將舉辦息災祈福法會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發生七級強烈地震,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老謹此呼籲全港佛教四眾弟子,至誠懇切諷誦經咒,祈求彌陀接引災難罹難者,往生蓮邦。同時也祈求佛陀慈光加庇受災百姓,使他們對生命重拾希望,重建家園。
  • 向英雄致敬—雲南省西雙版納州佛教界虔誠誦經祈福 深切悼念抗擊新...
    而後,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雲南省佛教協會副會長、西雙版納州政協副主席、西雙版納州佛教協會會長、西雙版納總佛寺住持帕松列龍莊勐大長老帶領西雙版納州佛教界、西雙版納總佛寺全體法師,舉行誦經祈福、滴水功德回向給在抗新冠肺炎疫情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們,惟願他們離苦得樂、得生淨土。祈願國泰民安,社會穩定。祝願患者早日康復。
  • 清明節杭州靈隱寺為大眾抗疫誦經祈福 為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降半旗...
    上午9點,杭州靈隱寺常住法師在大雄寶殿,以佛教的方式,為大眾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誦經祈福。至誠祈願三寶加被,災疫消除,國泰民安;祈願生者健康安寧,病者早日康復,逝者往生極樂。9點45分,杭州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率靈隱寺全體僧眾,在大雄寶殿前廣場排班。
  • 廣東韶關雲門寺為宜賓長寧地震災區舉行祈福超薦法會
    韶關雲門寺為四川長寧地震罹難者祈福(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雲門寺)韶關雲門寺為四川長寧地震罹難者祈福(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雲門寺)韶關雲門寺為四川長寧地震罹難者祈福(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雲門寺)
  • 貓咪亂入佛寺祈福,害僧侶誦經破功
    泰國佛寺「烏敦朗西寺」(Wat Udomrangsi)在跨年夜進行長達5小時的新年祈福,不料期間有貓咪亂入,踏上其中一名誦經的僧侶腳上,僧侶起初方寸不亂,後來忍不住用掌心推開貓咪,但貓咪依舊故我往僧侶身上蹭。整段過程被拍成影片傳到網絡,引發熱烈討論。
  • 初一祈福納祥 天津蓮宗寺為大眾舉辦祈福法會
    聖慧法師為信眾們宣讀消災祈福文疏(圖片來源:鳳凰佛教攝影:果朝)信眾們隨法師一起唱誦贊偈、諷誦經咒。
  • 張秋源先生在古金鐘寺廟帕巴利誦經祝福保護吉祥轉運會的致詞
    當時,他們邀請佛教僧團一起誦經祝福,保護並傳達如意吉祥給予民眾,稱為帕巴利誦經。帕巴利誦經隨後傳進泰國,泰國僧團把這傳統誦經一代代地傳承至今。感謝來自中國,緬甸,柬埔寨,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印尼,新加坡,美國,韓國的嘉賓及華琪家人,親戚朋友能抽出寶貴的時間,無分國界的通過雲視頻相約在一起參與帕巴利誦經祝福保護吉祥轉運法會.2020年,我們面對前所未見過的疫情,它無情地帶走無數生命及迅速蔓延世界各地。在這艱難的一年,我們面對了大環境的迅速變化,經歷了人生的生活起伏,我們無法完全掌握及預測未來。
  • 明賢法師:吟一曲《感恩歌》 立足自我感恩世界
    營員們接受北海禪院常住法師的精心指導,體驗叢林生活,親歷禪修實踐,樹立正信正見,參學入寺行儀,研究佛像法度……以禪修、供佛、聞法、行腳、供燈、普茶、踩界、早晚功課等豐富的宗教生活,領受春風化雨般的佛教薰陶。營員們還將學唱八首夏令營營歌,此前已經發過六首營歌,今天發布第七首營歌——《感恩歌》。 明賢法師淺釋詞曲:立足自我,感恩世界
  • 黃梅五祖寺舉辦「拜藥師懺消災祈福法會」
    黃梅五祖寺舉辦「拜藥師懺消災祈福法會」 (圖片來源:黃梅五祖寺)藥師懺現場惟道法師主法(圖片來源:黃梅五祖寺)2013年2月17日至2月24日,在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五祖寺住持淨慧長老的帶領下,五祖寺為期八天的拜藥師懺新年消災祈福法會圓滿結束。黃梅五祖寺為期八天的「拜藥師懺消災祈福法會」,有祝聖、誦經、拜懺、上供、放生等各種形式。
  • 中國佛教聖地五臺山黛螺頂舉行千僧齋祈福法會
    中國佛教聖地五臺山黛螺頂舉行千僧齋祈福法會 法會現場 2015年10月15日(農曆九月初三),中國佛教聖地五臺山黛螺頂舉行千僧齋祈福法會,旨在藉此祈願世界和平
  • 清明用什麼寄託哀思 各地佛寺舉行祭祖報恩法會
    清明節除了祭拜祖先、打掃墓園表達慎終追遠之意,亦可參加全國各地寺院舉辦的法會共修,將誦經功德回向先人,並可為親友消災祈福、增益功德,祈求合家平安吉祥。回向世界和平、災難不生、人民安樂。在此,鳳凰網華人佛教祝全球華人善根增長,福慧綿長。
  • 海上法會祈亡魂脫苦海 300人渡輪上設壇誦經
    法會的供品是以鮮花、水果為主及簡單的設壇布置,而法會是由1名法師、2位師父及7名居士主持,當中的還有一位來自中國遼寧省的師父。超渡海中枉死及自殺者這項法會主要是要超渡在大海中枉死、自殺的往生者,以助這些往生者得以重生,早日脫離苦海。據來自中國遼寧省的領隊譚鳳濤表示,他與師父應邀到大馬來辦法會。
  • 中國佛教協會為臺灣地震災區舉行祈福法會
    2月12日,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學誠法師(前)與其他四名法師在法會中主法。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新華社北京2月12日電(記者崔清新 陳鍵興)12日,值臺灣南部地區6.7級地震遇難者「頭七」之日,中國佛教協會在北京廣濟寺舉行祈福超薦法會並為災區募集捐款。  北京廣濟寺、法源寺、靈光寺、雍和宮的法師,以及部分在京臺商臺胞代表及各地信眾數百人為地震災區誦經祈福、募捐善款。
  • 學誠法師:正確讀誦《地藏經》的要領,不可不知!
    是否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感謝師父開示學誠法師:用機器播放,不如自己懇切念誦,不要在外相上用功。只要自己內心清楚、堅定,不受他人影響就好,無需與眾人爭辯。我們自己好好學習正法、行持正法、弘揚正法,了解正法的人多了,誤解就會慢慢減少。
  • 明賢法師:願力堅固 金剛不壞
    圖片:明賢法師  昔日世尊於菩提樹下,夜睹明星悟道,嘆曰:「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復於靈山會上拈花,唱言:「吾有涅槃妙心,正法眼藏,教外別傳,授予迦葉。」生時有祥光燭天,蓮生道周,異香遠馥。禪師少時,夢一僧人為其點胸云:「汝他日當自省」,醒後胸口果有一紅點。  南宋紹興四年(1134年),普庵禪師隨壽隆院賢禪師出家。從師初受《法華經》,普庵禪師云:「諸佛玄旨,貴悟於心,數墨循行,何益於道?」其師驚異。及其七年後剃度受具足戒,便辭師往溈山,禮黃龍牧庵法忠禪師為師。一日普庵禪師問牧庵禪師:「萬法歸一,一歸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