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急診值班,負責接診及120急救車任務,晚上約八點左右,接到到出車任務:一男子,主訴嘔吐、腹瀉、大汗。
到達病人家中,屋內陳設雜亂,難以下腳。
50多歲男性患者,診斷肺癌伴他處轉移。熱心的鄉下親戚推薦民間土法,以整隻蟾蜍(癩蛤蟆)與鴨蛋同煮,喝湯。
初始反覆推卻,結果這好心的親戚,親自送來蟾蜍和鴨蛋,盛情難卻啊,吃吃試試吧。
結果一晚濃湯喝下去,很快出現噁心、嘔吐、腹瀉、大汗、低血壓、心率低至30次/分左右,瀕臨心臟驟停。
我現場即刻給予靜脈補液,阿託品靜脈注射。轉運回急診之後又洗胃、反覆推注阿託品多次及補液補鉀處理,病情最終扭轉。
蟾蜍中毒
蟾蜍的腮腺和皮膚腺能分泌毒素。進食煮熟的蟾蜍(特別是頭和皮)、服用過量的蟾蜍製劑、或傷口遭毒液汙染均可引起中毒。
蟾蜍毒的主要成分:蟾蜍二稀醇化合物(包括蟾蜍毒素和蟾蜍配基),作用類似洋地黃,可興奮迷走神經,直接影響心肌,導致心律失常,心電圖可出現類似洋地黃中毒的ST-T改變及傳導阻滯。重者可引起呼吸心臟驟停。
中國民間治療疾病的土法之中,幾乎沒有什麼是不可入藥的。夜鷹小時候就見到村裡有人不知道治療什麼病,居然吃活壁虎。令人毛骨悚然。
而對於一些吃貨來說,有時也青蛙蛤蟆傻傻分不清。
7月18日,重慶雙橋經開區,兩男子雨後聊天,表弟對表哥說,「咱們捉些青蛙來犒勞一下肚子」,兩人一拍即合,去田間抓青蛙,結果將2隻癩蛤蟆當青蛙抓了起來,2人將青蛙和蟾蜍剝皮後,用酸菜煮了一鍋「酸菜青蛙蟾蜍湯」,結果一人赴黃泉,一人赴重症ICU搶救。
無論是病急亂投醫,還是難以抵禦的美食誘惑,都應該謹慎:病從口入。
更應該警惕的是:有些熊親戚,有多遠離他多遠。
你有沒有這樣的熊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