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正籌建中山科技大學,還將探索建設國科大廣州學院等

2021-01-10 澎湃新聞
廣東正籌建中山科技大學,還將探索建設國科大廣州學院等

鄭天虹/新華社廣州

2019-03-23 10:57

伴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和大灣區規劃綱要的發布,粵港澳的教育合作掀起新的熱潮。

在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廣州南沙區,人們正在期待內地與香港合作舉辦的又一所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的落戶。這是繼位於珠海的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UIC)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之後,有望落戶廣東的第三所粵港合作辦學機構。

跨境合作辦學形式多樣

2018年12月,廣州市政府、廣州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在廣州籤署舉辦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的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廣州市將在南沙提供1.13平方公裡土地用於辦學,並將給予建設、辦學經費等各方面保障;香港科技大學以全校之力推動學校落戶南沙開展合作辦學。

據廣東省教育廳透露,目前有一批港澳知名高校達成來粵辦學意向,除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外,香港城市大學、澳門科技大學、澳門城市大學、香港大學(醫學院)、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落戶大灣區內地正在加快謀劃和推進。

廣東各高校學院層面的合作辦學也層出不窮。廣東工業大學粵港機器人學院依託本校師資和香港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所李澤湘團隊、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知名企業工程師、國內外創業及金融投資企業人士而創辦。這並不是一個實體學院,而是該校以跨學科交叉和校企聯合培養為特色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目的是培養一批高新產業的領軍人才。

「人的記憶會犯錯,但是邏輯是可靠的。」廣東工業大學機器人學院《實分析》的授課老師、香港科技大學教授胡繼善這樣介紹他的課程。目前,內地高校大部分工程類學生的數學科主要學習微積分。胡繼善通過《實分析》,讓學生們掌握邏輯分析的方法,而不是「只會做計算,不能理解背後的邏輯」。

胡繼善說,目前內地經濟發展迅速,香港將來的發展應該跟內地的發展、廣東的經濟結合起來。作為香港科技大學的老師,他本人也非常願意參與內地大學的工程師培養,「優秀的工程師是產業發展的推動力,作為老師責無旁貸」。

據廣東工業大學教務處實踐教學科科長陳鴻志介紹,粵港機器人學院的課程培養充分融合了粵港兩地的教育、產業優勢,在課程設置方面,充分發揮了兩地工程教育的長處。除了學期裡開設的課程,機器人學院還在寒假和暑假開設了訓練營。目前,香港城市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的老師在寒假和暑假前往機器人學院為學生授課。

灣區高校成立10餘個聯盟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廣東省、廣州市的重點項目,佔地面積約1700畝,總建築面積為140萬平方米,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將在2019年9月交付使用。該校區將探索科技成果快速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的新路子,推動科技成果從體制內循環向體制外循環轉變,直接面向廣東與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進行科技成果轉化。

華南理工大學黨委書記章熙春說,該校將在增強大灣區創新基礎能力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上發力,推動大灣區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和科研機構建設,深入推進粵港澳科研合作平臺建設,推動形成大灣區高等教育創新集群;並構建大灣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協同機制和生態鏈,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科技成果轉化基地。

同時,粵港澳三地高校合作成立了10餘個大灣區高校聯盟。其中,中山大學率先倡議,並與香港中文大學和澳門大學共同發起了粵港澳高校聯盟,匯聚粵港澳三地28所高校,攜手打造「粵港澳一小時學術圈」。這些高校聯盟在完善大灣區內高等教育的學科布局、加強大灣區內高校開展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推進大灣區高校課程開放共享、教師專業交流、學生體育和藝術交流、學分互認等領域初見成效。

目前,廣東省正積極探索新機制,高起點籌設大灣區大學、中山科技大學等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教師教育學院,籌劃碧桂園機器人學院等高水平應用型本科高校,探索建設國科大廣州學院、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廣東高校正積極招收港澳學生,目前經教育部備案可招收港澳學生的高校有54所。  

原標題為:《大灣區規劃綱要激發珠三角興起粵港澳合作辦學熱》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廣東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包括國科大廣州學院
    備受矚目的中科院廣州明珠科學園建設迎來重大進展。11月21日,中科院廣州明珠科學園一期項目建設啟動大會在廣州南沙舉辦,包括中國科學院大學廣州學院、力學所南方中心、沈自所智能院、中科院廣州分院、南海所、華南植物園等新建科研院所、遷建科研院所以及三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全面鋪開,標誌著明珠科學園進入全面建設的新階段。
  • 中科院廣州明珠科學園全面開建,包括國科大廣州學院
    今天,中科院廣州明珠科學園一期項目建設啟動大會在南沙舉辦,包括中國科學院大學廣州學院、力學所南方中心、沈自所智能院、中科院廣州分院、南海所、華南植物園等新建科研院所、遷建科研院所以及三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全面鋪開,標誌著明珠科學園進入全面建設的新階段。
  • 投資百億的廣州交大籌建新進展:明確籌建內容、建設模式
    備受關注的廣州交通大學籌建工作有了最新進展。據廣東媒體大洋網消息,7月27日下午,廣州市市長溫國輝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部署落實年度徵兵工作任務,審定廣州交通大學籌建工作方案。消息提到:會議通過《廣州交通大學籌建工作方案》,明確籌建內容、建設模式、工作措施和要求、實施步驟。方案提出了籌建廣州交通大學涉及的管理體制、辦學定位和規模、學科和專業設置、人才隊伍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會議指出,籌建廣州交通大學是優化高等教育結構、發展教育事業的重要舉措。要抓緊完善方案並印發實施,紮實推進廣州交通大學籌建各項工作,並及時將具體事項報市政府研究確定。
  • 十四五期間四川省將再添一所本科學院,西華大學籌建應急管理學院
    後有中國應急管理大學的籌建方案出現,有華北科技學院與、防災科技學院合併為中國應急管理大學的方案;中國海洋大學、西北大學、遼寧工業大學等十多所綜合大學有建設應急管理局學院的項目。2019年成立的西華大學應急學院是西南首個應急學院;根據規劃,西華大學籌建四川應急管理學院已納入四川省「十四五」高校設置工作,而西華大學有省內首個應急學院,極大可能以西華大學應急學院為基礎籌建四川應急管理學院;近日四川省「十四五」高校設置工作調研會在西華大學舉行,相關人士重點了解學校籌建四川應急管理學院的情況;並就西華大學應急學院的具體建設情況及籌建四川應急管理學院的具體設想作了詳細闡釋
  • 國科大再添一所新學院!培養應急與安全領域領軍人才
    2021年1月12日,由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產業網際網路發展聯盟等單位聯合主辦的「雁棲論壇」在中國科學院大學舉行。當日,中國科學院大學應急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揭牌成立,旨在著力於培養應急與安全領域急需的戰略管理人才和科技領軍人才。
  • 中國科學院廣州明珠科學園一期項目建設正式啟動
    今天上午,中國科學院廣州明珠科學園一期項目建設正式啟動。廣州市不斷強化科技創新支撐引領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科技創新強市。記者今天上午在明珠科學園舉行的啟動大會上看到,項目用地已經被完全平整出來,現場的工程車和挖掘機已經整裝待發。中科院明珠科學園的園區統一規劃,分期開發建設。
  • 國科大牽手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 探索基礎教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將有新途徑,1月14日,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與北京市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以下簡稱「嘉銘分校」)合作辦學揭牌儀式舉行。雙方合作共建「中國科學院大學基礎教育示範基地」「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科技學校(嘉銘分校)」。
  • 【中國青年報】國科大成立應急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
    據悉,國科大這一新學院將圍繞應急管理數位化轉型、智能化升級需求,大力推動以 大數據、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應急管理實踐的融合創新,打造防災減災救災實戰型科研基地; 同時,還將聚焦應急管理人才培養,積極探索以「政產學研用」和產教融合為核心的創新培養模式,在教育部、工信部、應急管理部等單位的支持下,與產業界共同打造國家應急管理高端人才培養基地,建設國際一流的應急管理產教融合支撐體系
  • 中國科學院廣州明珠科學園一期項目建設啟動
    張濤在致辭中表示,中國科學院秉持高站位謀劃、高效能參與、高質量供給的原則,大力推進明珠科學園項目建設,力爭早日發揮出一流裝置、平臺的支撐作用,培育新動能,積蓄新勢能,更好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希望大家繼續保持精誠合作,共同把明珠科學園打造成為大灣區一顆科學明珠,為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添磚加瓦。
  • 國科大附屬科技學校創新實驗班在北京市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揭牌
    雙方合作共建「中國科學院大學基礎教育示範基地」「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科技學校(嘉銘分校)」「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科技學校科技創新實驗班」正式成立。國科大副校長楊國強表示,此次合作是國科大將優質科教資源向基礎教育延伸,共同探索「教育共同體」育人模式和「跨界聯合」辦學模式,以實現資源融通最大化、互補發展生態化、育人品質高端化。
  • 國科大應急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打造實戰型科研基地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國科大了解到,與傳統的學院不同,國科大新成立的應急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將圍繞應急管理數位化轉型、智能化升級需求,大力推動以大數據、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應急管理實踐的融合創新,打造防災減災救災實戰型科研基地。
  • 「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科技學校」掛牌,「科創實驗班」今年開始招生
    1月14日,「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科技學校」在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正式掛牌,由國科大和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合作推出的「科技創新實驗班」也將於今年新學期正式開始招生,計劃小學、中學各一個班。今後,雙方將深入探索高等教育貫通基礎教育的新型育人模式,加強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和實踐能力,讓孩子們愛科學、懂科學,引領科創人才的早期培養。
  • 歷時兩年,中國科學院大學南京學院正式揭牌!
    2021年1月4日,2021南京市創新名城建設推進大會在南京市國際博覽中心召開。會上,中國科學院大學南京學院揭牌;南京市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籤署協議,共建南航國際創新港。中國科學院大學南京學院揭牌2021南京市創新名城建設推進大會上,中國科學院大學南京學院揭牌。
  • 廣州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發展核心引擎,六大關鍵詞來了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來了、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有了、港澳多個職業資格互認了……廣州還聯手深圳,兩座相距僅約100公裡的「雙子城」將共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引擎,努力成為全球創新發展最具活力和最有競爭力的「雙子城」。
  • 廣東惠州學院與臺灣高雄大學籤署合作意向
    29日在廣東惠州召開的惠州學院科研處與高雄大學創新育成中心合作交流活動會議上,惠州學院與高雄大學正式籤署了構建長期、全面技術交流和分享社會資源、媒合商機合作意向書。  此次合作意向主要協定惠州學院科研處與高雄大學創新育成中心雙方就合作方向、重點內容進行研討;促使雙方積極組織育成、科技創新、企業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專家進行互訪和考察,並互為訪問、考察進行協助和提供便利。其中包括惠州學院與高雄大學雙方定期在各自的工作和資訊化平臺上相互提供必要的諮詢和服務;加強育成事業、投資貿易、產業發展等資訊和研究成果、人員培訓方面的資訊溝通。
  • 廣州紡織服裝職業學校最佳合作企業 廣東伊麗匯美容科技有限公司
    廣東伊麗匯美容科技有限公司是對應我校「美發與形象設計專業」的校企合作企業之一。1995年,在歷史文化名城佛山,乘著改革的大勢,沐浴發展的春風,廣東伊莉莎白美容應運而生。2015年品牌全面升級為伊麗匯。歷經24年的誠信經營,勵精圖治,伊麗匯已經成為中國知名美容連鎖品牌,是深受我校「美發與形象設計專業」學生歡迎的校外實習基地。
  • 中山大事記|城市配套篇
    醫療配套方面,南區原新人民醫院位置「易主」、中山古鎮將迎三甲級公立醫院;教育配套方面,中山科技大學選址官宣、南區、西區新建高中財政批覆概算相繼下發;此外,除了看得到的,還有三宗通過招掛拍的教育配套地在路上,包括馬鞍島的2所外國語學校和東區白沙灣的阿丁萊學院,教育配套大爆發!
  • 廣東省家協換屆:王克連任會長 張承志連任秘書長 新任副會長
    23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胡 飛24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家具設計與製造專業鍾 暢>25廣州美術學院展示設計教研室鄭念軍26廣州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徐 嵐27>華南農業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李重根28華南農業大學家具教研室郭 瓊29廣東白雲學院產品設計專業
  • 廣州大學、番禺區政府聯合成立「廣東中南聲像燈光設計研究院」
    廣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