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貓傳這部電影很多人褒貶不一,褒獎的便說它是一部具有深意的電影,貶低的則認為它空有畫面美感,卻毫無邏輯可言。
無論是褒是貶,都是個人的看法,各有各自的說法,也無對錯之分。但這部電影很多的小細節,倒值得去深入分析。
許多人不理解妖貓對陳雲樵進行報復,還先給他一筆錢財,然後逐漸將其弄瘋,覺得邏輯上非常之荒繆。
但其實,這是妖貓以重現貴妃之死的方式,來報復那些與楊貴妃之死相關的人。
妖貓送於陳雲樵的錢財,使他在紙醉金迷中不可自拔。
正如影片後半段的盛世唐朝,一片繁華和富碩的景象。
影片中最先被妖貓傷害的人是玉蓮,也就是張天愛扮演的舞妓。
她飲下了由妖貓附身的麗香遞給陳雲樵的解屍酒,蟲蠱發作昏迷不醒。
正也是對照影片後半段,楊貴妃飲下與唐玄宗的道別酒,也正是摻有蟲蠱的解屍酒。
其實白龍本性一直都是個善良純粹的少年。
儘管對於貴妃的死,他心存怨恨,但他僅僅是想陪伴在貴妃身邊。
直到後來入了貓身,有了貓的記憶,他清楚貴妃在棺材裡的撕喊和無助。
怒火難以平息,雙眼被仇恨所充斥,最後才變成了嗜血如命的妖貓。
所以,妖貓之前的白龍是善良的,最終還是對貓下不了手,這是其一。
其二,白龍發現貴妃蟲蠱發作時,已經有一隻毒從蟲他的袖口爬進,所以白龍最後決定犧牲自己,在邏輯上是沒有問題的。
最簡單的解釋是白居易在寫長恨歌。
但再深入分析,也是因為白居易是唯一一個在三十年後還掛念著貴妃的人。
白居易這個詩人,對筆下的楊貴妃有種幾近痴狂的偏執。
這從白居易談及楊貴妃和滿屋子的貴妃畫像便不難看出。
而這在妖貓眼裡,就像是自己,就像是三十年前偏執又痴迷的自己。
■白龍為什麼喜歡楊貴妃?
白龍對楊貴妃的愛是非常純粹的。
那是一種只有少年才有的純粹,也只有少年的愛情才能如此的真切和純粹。
白龍自小被親生父親所拋棄,賣個了丹龍的父親,也就是後來的師傅。
這種孩子就算表現得在如何的高傲,在骨子裡都藏著對親情缺失的自卑。
在楊貴妃問起白龍的身世時,白龍眼裡的不自然,也是流露得真切。
但從小寄人籬下的貴妃,理解這個孩子。
所以,一個毫無安全感,從為被理解過的孩子,因為這點善意,愛得偏執,成了執念。
也只有少年,才會因為一點善意,愛得如此的偏執。
所以,才把白龍這個角色給少年感爆炸的劉昊然吧。
其實丹龍和白龍是兩種對比。
面對貴妃的死,白龍選擇留守在貴妃身邊。
深陷於仇恨中無法自拔,一步一步的走向無法逆轉的深淵。
而丹龍選擇離開,去找尋救贖和解脫。
所以丹龍最後找到了無上密,獲得了真正的解脫,也真正的得到了救贖。
以上。
長按二維碼
加關注
公眾號回復
妖貓傳
可拿網盤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