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醫學都一騎絕塵的古埃及,為何唯獨被冶鐵技術「拖後腿」?

2021-01-16 知行路上話歷史

古埃及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古埃及人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種之一,其為世界文明作出了不少偉大的貢獻,如其文字埃及聖書文是現代英文字母可以追溯的最早源頭,發明了世界歷史上最早最便利的書寫紙——莎草紙。

這影響了西方世界有三千年之久,直至中國造紙術於8世紀傳到中東,方才取代了莎草紙。而就這樣一個文明古國,擁有許多先進的發明與技術的國家,卻唯獨在冶鐵技術上落後於其他文明,這其中的原因又是為何?

一、冶鐵技術足以影響一個國家的社會發展

冶鐵指的是人類對鐵的冶煉技術,並將其運用到生活的各個方面中。關於鐵的煉製與運用,在人類的發展史上有一個極其重要的時代——鐵器時代。鐵器時代是三時代系統(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中的最後關鍵時期,其代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雖然處於青銅時代,但埃及前王朝時期的烏爾王陵中曾出土過鐵,當時的鐵大多是隕鐵,就算是偶爾出現的人工製品,那也是在很偶然的情況下通過熔化鐵礦石得到的,當時的人們還沒有擁有煉製鐵的技術。

在公元前20世紀,西臺人發明了冶鐵技術,並加以使用,成為最先進入鐵器時代的民族。到公元前14世紀時,西臺人已經開始大規模使用鐵器,在當時社會中佔有絕對的技術優勢。西臺人將其作為王室獨有的金屬,每千克鐵的價格甚至高於黃金,更是高達黃銅的20倍。

且冶鐵技術並非只是作為榮耀相關的象徵,它還可以用來升級戰鬥武器。西臺人利用絕無僅有的冶鐵技術淘汰了在戰爭中相對弱勢的青銅類武器,設計和製造新型戰車,並憑藉著其鋒利的武器在戰場上所向披靡,鐵質兵器一度作為西臺王國的象徵,更成為其徵戰四方的利器。

有人問,同樣都是金屬,銅器跟鐵器又差在哪裡?相對鐵器來說,銅質柔軟,在戰場上兵刃相見的情況下,除非銅器兵刃擁有絕對壓制的體積,否則在同等規格之下,銅器是難以跟鐵器相比較的。

我們也可以很直觀地從歷史上看到答案,掌握了冶鐵技術的國家和民族都沒有被西方殖民者消滅,其中包括亞歐大陸的專制君主國跟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而依舊停留在青銅器時期的澳大利亞土著幾乎被消滅殆盡。

這些都足以說明鐵器時代給一個國家的發展進程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同時,冶煉使用金屬也成了人類文明的文化象徵。

二、古埃及在冶鐵技術上的深淺

雖然埃及王室陵曾出土過青銅時代的鐵,但這並不代表當時的埃及人掌握了冶鐵技術。瀏覽埃及的各種浮雕與壁畫,你會在其中發現一種出鏡率奇高的兵器——克赫帕什鐮形刀,也被稱為西臺彎刀,這是西臺人給步兵配置的武器。

而這種將別的國家代表性的武器頻繁地放入自身文明產物中,本就說明了自身武器煉製與發展的程度不夠。

古埃及人在冶鐵技術上相對西臺人來說確實是慢半拍的。大約公元前16世紀,古埃及還在推廣應用青銅冶煉業時,西臺人已經熟練掌握冶鐵技術並且成功運用起來。雖然在武器方面略輸一籌,但青銅器還是成功幫助埃及人們迅速發展農業,成為世界上的農業大國。

可以說,青銅器在古埃及歷史發展中具有突出貢獻,冶鐵也並不是聰明的古埃及人所擅長的領域。

古埃及真正大規模地使用鐵器是在第二十六王朝——舍易斯王朝(前664-前525),這時鐵器的冶煉已經不再是秘密,且由於戰亂與亞述人的入侵,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流更為頻繁,在這個時候古埃及人手中的青銅器幾乎被鐵器所替代。

但這不代表古埃及人與其他國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他們接觸與了解冶鐵也是因為當時大環境的改變,對其本身的冶鐵條件還是沒有改變的。

三、古埃及冶鐵技術落後的原因

當時,古埃及文明發展居世界前列,且擁有先進的文字體系跟醫療技術,由此可見他們的社會資源也當是不輸於其他國家的,那他們又為何會有冶鐵這一短板呢?

首先,古埃及人難以接觸到冶鐵技術。在歷史的記載中,是西臺人創造發明了冶鐵技術和開始對鐵器進行大規模的使用,而西臺人恰好是古埃及人的死對頭。

冶鐵術發明後,西臺國王嚴謹冶鐵術外傳,在初期的一段時間裡鐵的產量極少,且價格高昂,一般平民無法接觸也難以支付高昂的費用,於是在當時鐵器就只被當做珍貴的禮物在一些國家王室之間傳送,也可以說是西臺王室頗具代表性的對外社交物品。

後來,鐵器的使用範圍才漸漸擴大,直到公元前十三世紀西臺人被亞述人消滅,鐵的壟斷也被打破,亞述人繼承了西臺王國對鐵器的掌控,人類歷史上的鐵器時代正式到來。

而這個時候,埃及剛剛艱難地熬過亞述人的瘋狂打擊,進入整個古埃及朝代的中後期——帝國時代,在起跑線比別人遠、身體比別人虛弱的情況下。

古埃及人想要追上別人的進度是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跟資源的,可是這時的埃及還沒有從與亞述人的戰爭中調息過來,雖然他們堅守住了陣地,卻付出了昂貴的代價,並且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都沒有真正地恢復過來。

在公元前1274年,古埃及與對手西臺王國爆發了一場大型戰役——卡迭石之戰,雙方在這場戰爭中使用的戰車至今還為人所稱道。而這場最終以平局收場的戰役還是為古埃及贏得了一點好處,那就是鐵器。

卡迭石之戰後古埃及與西臺雙方籤訂了和平條約,其中一條就是西臺人同意派出武器工匠為埃及效力,且向埃及人傳授武器製造技術,包括當時武器排行榜上打榜人數眾多的西臺盾牌跟長劍,這時的古埃及方能官方且全面地接觸到冶鐵技術。

其次,古埃及地區資源匱乏。這裡的資源匱乏指的是冶鐵技術與鐵器相關的資源匱乏,古埃及地處非洲東北部(今中東地區),東西兩面均為沙漠,北臨地中海,南界有險灘,同外界交往甚難。

且當時社會信息交流本就不便,埃及地理位置又如此具有孤立性,這給古埃及人的對外信息獲取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加上當時西臺人對冶鐵技術的嚴格把控,幾乎斷絕了古埃及人對冶鐵技術信息的獲取。

不光是信息資源的匱乏,古埃及地處尼羅河流域,每年會有大段時間的泛濫期,這使古埃及的土地形成兩極化——黑土地和紅土地。其中黑土地指的是尼羅河河水泛濫衝刷而至形成肥沃的黑色土壤,古埃及人就是利用這富有營養的黑土地發展的農耕社會,養育了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人。

而紅土地就是指古埃及悶熱乾燥的沙漠地區,我們在一些影視作品中常能看見埃及金字塔佇立在金黃色的沙漠之中與其融為一體。紅土地中的寶藏不僅只有金字塔,還富含金礦、石礦等資源,這其中卻極少有鐵礦。

古埃及地區缺少鐵礦石原料,從根本上就杜絕了古埃及人發展冶鐵術及鐵器的可能,他們需要比別人多一個甚至更多的步驟,去交換、索取、掠奪鐵器資源。

所以儘管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對生產鐵質武器富有熱情,且不吝工本,但鐵製武器仍無法在古埃及軍隊中普及,且煉製鐵跟鍛造武器都需要燃燒大量的木材,這也是身處沙漠地區的埃及所稀缺的資源,可以說古埃及完美地避開了所有冶鐵技術的正確答案。

與此相反,西臺人像是手握滿分試卷的學霸,地處西亞富有豐富的露天鐵礦,且及早地使用煤炭,擁有著古埃及人所沒有的完美煉製鐵器的條件。

當時埃及官方若要光明正大地使用鐵器,就只能選擇進口西臺鐵器,然後將其熔化重新鍛造,這是在我們看來有些委屈的使用方式了,所以當時古埃及社會中大部分還是使用青銅器。

因為冶銅比冶鐵所需要的溫度更低,技術要求與設施要求也是古埃及早已具備的,鐵器則更像是他們稀缺而等待重要場合才使用的東西,比如戰場。

總結

資源的匱乏與西臺人的制約阻礙了古埃及人冶鐵技術的發展,但也給予了埃及不一樣的生機,青銅器幫助古埃及人在肥沃的黑土地上種植出養育整個地區的糧食,迅速發展農業。

雖然埃及人接觸鐵器跟冶鐵術極晚,且也沒有像在其他方面一樣作出稱道萬年的成績,但是古埃及人就是靠著青銅器與鐵器的混血軍隊,在與亞述人的抗戰中存活了下來,並且延續了上千年的歷史。

在我們看來,一個國家缺乏鐵器是極其嚴重的事情,在戰場上鐵器分分鐘能把相等質量的青銅器削成泥,但在古埃及人的眼中,鐵器不過是天上點點星光中的其中一顆,他們總能找到替代這一顆星的辦法,也總會有握住這顆星星的時候。

參考文獻:

《古埃及探秘》

《西臺條約研究》

相關焦點

  • 一騎絕塵!《三十而已》五輪上星,這部劇為何這麼牛?
    一騎絕塵!《三十而已》五輪上星,這部劇為何這麼牛? 一個好消息,都市情感劇《三十而已》於12月1日起,將在河北衛視黃金劇場播出。 而這是繼東方衛視、安徽衛視、央視八套、湖北衛視之後,第五次上星播出。
  • 八虎騎戰功赫赫,為何唯獨虎豹騎統領曹純未能配享曹魏太廟?
    可是唯獨有一人未能進太廟確實令人大惑不解,此人就是曹仁的弟弟曹純:曹操麾下有八位宗親大將,分別是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純、曹洪、夏侯尚、曹真和曹休,這八人戰功赫赫被稱為曹魏八虎騎,除了曹純之外,其餘7人都進了太廟,那麼為何唯獨虎豹騎統領曹純未能配享曹魏太廟?
  • 古埃及文化:從聖書體到僧侶體的文字演變
    現如今,人們對古埃及文化的演變歷程的研究,也都是源於對古埃及文字的破解和翻譯。其中,古埃及文字可以細分成三種字體,第一個是聖書體,它形成的時間是公元前3000年,也就是古埃及在美尼斯統一之前的時期。根據研究表示,聖書體這一種字體,是一種極度規範且用途都有明確限制的字體,它主要用於當時古埃及的神廟和墓穴中,是很正式和神聖的場合才會採用的字體。
  • 「哪吒」一騎絕塵 闖入中國影史票房前十名
    「哪吒」一騎絕塵 闖入中國影史票房前十名金羊網  作者:李麗  2019-08-06 根據數據,該片截至昨日18時已收穫24.63億元的票房,闖入中國影史票房前十名,而且達到這個成績只用了不到11天。
  • 冶鐵技術、火藥技術和市場競爭等因素,對歐洲火器的發展影響深遠
    在中世紀末期的歐洲,火器很早就衝破了封建勢力的「層層阻隔」,領主和宗教的限制都沒能讓火器和火藥絕緣於平民階層。事實上,領主和軍事統帥們其軍隊士兵手裡的火器,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由他們的直屬武器工坊製造,大多數情況下,他們的火器和火藥都是訂購於各個武器商或是鐵匠鋪,因此他們很難控制火器和火藥技術的傳播,以及在民間的流傳。
  • 羅塞塔石碑的意義:古埃及文字的起源,聖書體文字是如何被破解的
    主要原因就是羅塞塔石碑上的文字。1羅塞塔石碑是怎麼被發現的?故事要從古埃及聖書體文字開始講起。在古埃及的壁畫裡,經常會看到類似這樣奇怪的文字。當然,與其說是文字,不如說是圖畫,而這些蛇啊、鳥啊、人啊等圖畫,就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也叫聖書體。如果能夠破譯這些圖畫的意思,就能知道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到底發生了什麼。
  • 《老子是癩蛤蟆》國士無雙,一騎絕塵;風雪漫京城,我一鳴驚人
    (點擊書籤可以免費閱讀)短書評:書中內容主題吸引人,構思不錯,吸人讀者繼續加油閱讀,是一本好書。主人公思想有特色,符合大眾思維方式,爭取下月讀完。這本很好看,作者思路清晰條理連續,故事能扣人心情,文字語句應用流暢不生硬。看著讓人舒暢。2,書名:《全能修真狂少》 作者:君子謀心 評分:9.0簡介:天上掉下來一個師父!
  • 觀古埃及文明展,發現我們都錯了,象形文字其實是拼音文字
    距今5000多年前,古埃及出現了象形文字,直到公元391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發布敕令,關閉了所有非基督教的神殿,從此就再也沒有建造過刻有埃及象形文字的紀念碑或者神殿。最後寫下的埃及象形文字是在391年不久後,在埃及遙遠南方的一座神殿裡發現的。自此世上再無古埃及象形文字。
  • 古埃及文字的活化石,地位獨特的書吏,亞歷山大圖書館
    今天給大家講的是古埃及文字的活化石—科普特文字,地位獨特的書吏,亞歷山大圖書館。古埃及文字的活化石—科普特文字所謂科普特文字,其含義就是「埃及人的語言」,它與古埃及文的區別在於,從象形文字、祭司體到世俗體,都是在埃及本土文化氛圍中形成、發展和變化的,而科普特文字則是在託勒密王朝時期與希臘語相生相剋的。
  • 澳洲驚現古埃及文字,4600年前埃及王子來過?古人智慧超乎想像!
    澳洲雪梨北部的Gosford地區,有一組令人費解的古埃及風格象形文字。從1900年開始就有Gosford地區有奇怪摩崖石刻的傳言,直到1950年一對夫妻為了尋找丟失的狗闖入這個地區,才發現摩崖石刻的250個象形文字,跟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蜜汁相似。
  • 世界歷史:古埃及的經濟文明與法老制度
    歲月更迭,古埃及曆經繁榮,逐漸走向了沒落,最終被波斯帝國徵服,徹底消失在了歷史的舞臺上。不過,古埃及給人類留下的文化遺產卻是永垂不朽的。下埃及最先創造了文字。如"水"字最初就是三條波形的橫紋,樣子像是水流動一般。接著一些圖形文字漸漸演變成音節符號和表意符號,然後又出現了一音一-符的字母,總計二十四個。各種符號組成詞組,總計六百多個。
  • 三論漢字:楔形文字、埃及象形文字都滅絕了,漢字為何能流傳至今
    漢字出世的那一刻,電閃雷鳴,天雨粟、鬼哭嚎,連老虎都嚇得躲了起來!漢字絕非簡簡單單的符號,每一個字都是有理論依據的。漢字造字有六法,分別是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和假借。這六法構成了嚴謹的漢字造字理論,每一個漢字都不是胡編亂造!距今比較近的韓文和越文,基本沒有理論體系,就是簡單地把口語用符號拼寫出來,簡單的讓人想笑。
  • 少年派:學校女生都穿長筒襪,為何唯獨妙妙是例外?王勝男真相了
    導語:少年派:學校女生都穿長筒襪,為何唯獨妙妙是例外?王勝男真相了!劇情描述:精英中學可不是一所普通的高中,在這背後不知有多少家長都擠破了頭想要讓孩子進入到這所學校當中來呢!不過家長是開心了,進入這所學校的孩子卻是極其不開心的,因為這所學校實行的是軍事化管理,每天定時定點關燈,就連在吃飯的時候,男生跟女生也不能坐在一起,毫不誇張的說,這所學校的嚴謹程度已經到了變態的地步了。
  • 古埃及象形文字:我不認識你,也一樣可以叫出你的名字!
    克裡斯蒂娜教授去埃及旅遊的時候買過一條項鍊,項鍊上用古埃及形象文字雕刻著教授的名字——Kristina。而自從帶上這條項鍊之後。一些稍微懂得形象文字的人,即使完全不認識克裡斯蒂娜教授也能準確叫做教授的名字很神奇吧? 在古埃及形象文字作為被少數人掌握的統治工具。
  • 古埃及人去哪兒?
    歷史的長河翻卷著淌過千年的歲月,作為四大文明發源地之一的古埃及,創造了輝煌的古埃及文化,為何後期銷聲匿跡了呢?那些古埃及人去哪裡了?且隨筆者一探究竟。首先,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古埃及的自然環境及其居民。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古埃及人既不是黑人也不是白人,屬於地中海人種,膚色與今日的印度人相似,為褐色,且越靠近赤道地區,膚色越深。當地居民大多以大麥、小麥等穀物為食,也吃牛肉等肉製品,婦女也會紡織,其中衣服以亞麻為主要原料,男性大多赤裸上身,下身穿裙狀物,抑或上身穿圓領衫,女性則以長衫最為典型,後來服飾也隨著時期的更替發生著變化。古埃及人創造了燦爛的古埃及文化。
  • 花滑世錦賽女單短節目:俄冬奧冠軍一騎絕塵,中國16歲小將驚豔
    最終,平昌冬奧會冠軍扎吉託娃發揮出色,短節目滑出82.08分一騎絕塵。日本選手坂本花織和哈薩克斯坦選手特新巴耶娃分列二三位。梅德韋傑娃排名第四,奪冠大熱紀平梨花跳躍出現失誤僅排名第六。中國新星陳虹伊發揮極為驚豔,最終排名第15,順利闖入自由滑。總計有40名選手參與到短節目比賽中,短節目過後排名靠前的24人將獲得自由滑的資格。
  • 羅塞塔三種文字石碑:有助解讀古埃及象形文
    羅塞塔石碑上刻有三種文字:埃及象形文聖書體、俗體文世俗體和古希臘文。  據外媒7月14日報導,18世紀末,由於拿破崙厭倦了威脅歐洲大陸,於是決定向尼羅河附近進軍。  儘管這塊石頭上的文字只是雙語,但卻刻著三種文字:埃及象形文聖書體、俗體文世俗體和古希臘文。一個多 世紀之前,亞歷山大大帝徵服了這片土地,他要求人們必須使用古希臘文。  石碑上的文字是古埃及法老託勒密五世所頒布的詔書。這上面的內容比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塊石碑提供了解讀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可能性。1400年來,人們首次能夠將象形文字與已知的文字進行對照。
  • 同為四大文明古國,為何只有中國的文明延續至今,地理位置很重要
    梁啓超在《20世紀太平洋歌》中寫道,地球上古文明國有四,中國、印度、埃及、小亞細亞是也,小亞細亞就是指兩河流域,對於這個四大文明是世界公認的,威廉.麥克高希在《世界文明史》中寫道,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中國、古希臘是世界上五大文明發源地,細心的朋友就會發現,這其中唯獨中國沒有古字,因為中華文明一直延續至今
  • 2020年四大頂流:肖戰屹立不倒,王一博一騎絕塵,蔡徐坤上榜
    王一博本人也是斜槓青年在主持,車手,歌手,舞者演員之間持續發展。王一博雖然今年也發生了不小的水逆,在摩託車比賽上被對手擺了一道,作為一個意氣風發20出頭的年輕人自然是不買帳,想要和對方去理論,包括之後更是出了不少的事情,例如賽車團隊對其不滿引發了一系列的輿論效應。
  • 都說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其實古埃及成也尼羅河,敗也尼羅河
    尼羅河就是如此重要,她不僅僅是古埃及文明的母親河,也是古埃及文明的全部,甚至可以說沒有尼羅河就沒有古埃及。不僅如此,這些水流還帶來了上遊地區的火山土和有機物,當洪水退卻後給兩岸留下了富含營養的淤泥,古埃及文明正是誕生在這片沃土上。古埃及人不清楚尼羅河的源頭在哪裡,只知道每當天狼星和太陽一同升起時,尼羅河就會泛濫。人們觀察著天象,及時撤到高處,等到洪水退去再在留下的沃土上種植糧食和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