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用上這些方法,新兵戰鬥力倍增!

2020-12-06 騰訊網

文、圖丨吳晗、黃佳豪、郭曉兵、周志鵬

「紅、活、硬、細、實」

是「郭興福教學法」的精髓要義

第72集團軍某新兵團

堅持運用「郭興福教學法」施訓

助力新兵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戰士

提升打贏本領

請看——

1、軍地攜手,練「紅」思想

「只有思想紅了,才能保證班排的全面建設好上加好。」新兵班長雷建稜作為郭興福傳人,他的帶兵方法首要就是抓新兵思想。他們精心設計排房文化、豐富連史介紹窗口,切實增強新兵榮譽意識,在潛移默化中強化新戰士「見紅旗就扛,見第一就爭」的練兵熱情。

▲精心布置的排房文化氛圍。

▲排長為新兵講述郭興福事跡。

同時,他們還與新兵家長及時溝通,建立雙向教育渠道,促使新兵安心服役,紮根軍營。「只有平時注重築牢新兵思想紅的精神根基,才能持續激發新戰士高昂的練兵熱情。」「軍事訓練先鋒連」排長吳晗告訴東微君。

▲與新兵家長及時溝通,共同引領新戰士成長進步。

▲排長吳晗為新兵介紹「優秀教練員」郭興福。

2、靈活創新,搞「活」氛圍

新訓骨幹在教學組訓過程中,牢牢抓住一個「活」字,始終堅持情況活、教法活、動作活,積極打破「骨幹唱主角,新兵當看客」的固有教學模式,在教學組訓中「逼」著新兵多動腦子。

▲副班長糾正新兵動作。

新兵班長楊群輝靈活運用健身APP,把「私教」課搬上練兵場,深得新兵喜愛,有效緩解了00後新兵對體能訓練的抗拒心理。

▲結合健身APP進行體能訓練。

他們還鼓勵新兵積極發揮自身特長,參與文藝晚會表演和強軍故事會,充分活躍班排爭先創優氛圍,讓新兵們逐步適應軍營,越幹越有勁頭。

▲新兵在文藝晚會中展示才藝。

▲組織新兵尖子外出參觀見學。

3、嚴格要求,練「硬」素質

在新訓過程中,他們將「郭興福教學法」的「硬」字訣貫穿訓練之中,堅持「硬的標準」,踐行「硬的教學」,鍛鍊「硬的本事」。常態化開展小評比、小競賽,連隊每周評選「訓練先進個人」,活躍訓練氛圍、激發訓練熱情,變一人強為大家強,變少數硬為全面硬,讓新戰士個個都像「小老虎」一樣強。

▲訓練間隙,進行扛彈藥箱接力比賽。

▲「軍事訓練先鋒連」的新兵班被評為「軍事訓練標兵班」。

4、嚴摳「細」訓,練出戰力

堅持戰鬥力標準,貴在細節有規範。新訓骨幹們始終秉承向精細化要戰鬥力的意識,堅持做到以細求實、以細求質、精摳細訓。他們每周根據考核成績組織訓練講評,幫助新兵有針對性地查找訓練短板,提升訓練質效。

▲衛生救護組訓教學。

▲排長對每一次的考核成績進行講評分析。

5、實戰實訓,鍛造精兵

一切從實戰需要出發,是「郭興福教學法」的重要內涵。新兵入伍訓練,正是為催生戰鬥力打下紮實基礎的關鍵階段,新兵班長徐健在訓練中穿插戰術背景,創設近似實戰條件。他在戰術訓練時設置低樁鐵絲網比標準降低5釐米,躍進距離延長5米,讓新兵在認清差距中喚醒練兵自覺,提升訓練成績。

▲戰術訓練場上,新兵們昂揚進擊。

弘揚光榮傳統

鍛造勝戰尖兵

人人爭當郭興福

個個練成小老虎

東部戰區權威發布

感覺精彩,請點擊這裡

相關焦點

  • 新兵訓練有了新模式,闖關升級提高戰鬥力
    「訓練新模式主要體現在『一主多輔』和『三同三不同』上。」負責新兵訓練的該團副團長白世友介紹說,「一主多輔」即一種主要訓練方法,多種輔助訓練方式;「三同三不同」即同一時間不同課目、同一課目不同內容、同一內容不同標準。正在組織新兵手榴彈投擲練習的班長李增宴,對今年的新訓變化感觸頗深。他認為,新模式徹底告別了各個課目依次推進、「三實」作業安排靠後的固有套路,真正實現了因人施訓和以質調控。
  • 南空部隊針對「90後」新兵改進教育形式方法
    南空飛彈某旅新兵連組織的「軍隊為戰爭而存在還是為和平而存在」辯論賽上,正方四辯汪鑫的反問直擊反方「軟肋」,贏得觀眾熱烈掌聲。連日來,該旅組織開展辯論會、演講、班排討論等形式多樣的群眾自我教育活動,引導新兵端正價值取向、鑄牢軍魂意識。
  • 外軍新兵訓練掃描
    新兵訓練是一個士兵從普通百姓向合格軍人轉變的第一步,是部隊軍事訓練的基礎性工程,是部隊戰鬥力形成的首要環節。因此,世界各國軍隊都高度重視新兵訓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新兵訓練模式。  美軍新兵訓練——堅持從嚴從難  美軍新兵訓練分為兩大部分。
  • 陸軍新兵訓練時間延長至6個月,效果怎麼樣?
    來源:軍報記者微信公眾號去年9月,陸軍新兵訓練全面推開「先訓後補」模式,靈活實行機構化統一組訓,區分為入伍訓練和專業訓練兩個階段,時間從3個月到6個月不等,旨在從源頭上打牢部隊訓練基礎,使補入的新兵大幅提升軍政素質,有效解決戰鬥力建設緩升陡降問題。
  • 在部隊,新兵遇事最有水平的處理方法,值得深思
    對新兵來說,初涉軍營生活會經歷很多「前所未有」之事,雖然都是「小事」,但對新兵心理和思想必將產生一定的「衝擊」性,阻礙新兵正常的成長與進步。所以「事多事少」不重更,能找到最佳處理方法最可貴。希望通過以下三件小事拋磚引玉,讓新兵和家長領會到部隊生活的一些「道理」。
  • 瞧,新兵「第二適應期」,這個單位有妙招
    抓訓練,勇做軍事標兵「班長,我還可以再堅持一會」雖然已經大汗淋漓,但是新兵計可心依舊堅持多掛一會兒單槓。「當兵不習武,不算盡義務;武藝練不精,不算合格兵」,軍人生來為打仗,而新兵訓練是戰鬥力提質增效的基礎。
  • 新兵,下連!
    新兵們神情專注,強烈的自豪感和榮譽感油然而生,期待著自己能為這個光榮的大家庭貢獻力量。停機坪上,一架架戰鷹整齊列陣,蓄勢待發。新戰友們步伐整齊、精神抖擻,終於見到心心念念許久的飛機。在機務官兵的講解下,新戰友進一步了解飛機的性能參數和任務經歷。大家目不轉睛、激動不已,聽到精彩處不時發出陣陣讚嘆,守衛戰鷹的熱情愈發高漲。錚錚誓言,字字鏗鏘;豪情萬丈,鬥志昂揚。
  • 入伍一個月 看新兵訓練有多苦(圖)
    「從新兵開始抓好實戰化訓練,是發達國家軍隊的普遍做法。只有從『兵之初』就按照實戰化要求嚴格訓練,才能保證部隊整體戰鬥力的連貫性和延續性,為打贏未來戰爭奠定堅實基礎。」該新訓旅旅長戎軍旗一邊將訓練計劃表遞給記者,一邊介紹道。
  • Facebook是如何訓練新兵的?
    ——參加新兵訓練營(Bootcamp),學習我們的代碼庫、 工具和方法。就在這些練習中慢慢地認識公司的人,學習公司的文 化,並逐漸融入Facebook。但是隨著公司迅速發展、員工不斷增多,無計劃的自學式的方法無法迅速地幫助大量新員工高效融入到Facebook,所以 從2008年中開始,Facebook開始系統性地設計和試驗新兵訓練營計劃,並在實踐中不斷改進。
  • 訓練升級,優秀新兵領先開展上艇操作
    隨著口令下達,指控戰位的新兵李永康在技師齊會東的指導下第一次按下發射按鈕,魚雷如同覓食之鯊,向目標疾馳而去。 作為潛艇新戰士,這一刻來之不易。新兵入伍時間不長,經過訓練,技能、體能得到提高,但距離上艇實操的要求還有差距。北部戰區海軍某潛艇支隊對現有新兵訓練模式進行創新,探索方法機制,提高訓練質量,增強新兵戰鬥本領。
  • 南京軍區利用MP3幫助新兵適應實彈射擊槍聲(圖)
    南京軍區某團班長李彥偉革新訓練手段提高新兵射擊成績  近日,南京軍區某團新兵營首次實彈射擊的合格率達98.5%,比去年同期增長五個百分點,之所以取得這、樣的好成績,新兵班長李彥偉功不可沒。  記者在南京軍區某團新兵二連射擊訓練場看到,正在聚精會神地進行瞄靶訓練的新戰士耳朵裡都塞著耳機,班長還在一旁不斷地擺弄著MP3。記者湊過去聽了聽,原來MP3裡播放的是實彈射擊時的槍聲。據了解,這是第五次帶新兵的二級士官班長李彥偉的一項小創新。
  • 美軍新兵入伍,都害怕一個帶牛仔帽的,了解後才知道他們不簡單
    有時候在看美國的影視劇時,尤其是一些關於軍事的,經常能看到新兵入伍後,來指導,當然也可以用「羞辱」這些新兵的一般都是一位頭戴牛仔帽的教官,這是美國軍隊中的一種習俗嗎?為什麼要這樣做?都知道美國原本就是歐洲的殖民地,在早期美國還沒獨立甚至是獨立後的一段時間,在軍服上的穿著其實跟歐洲是一樣的,可能會更像法國的軍裝一些,當時最有名的可能就是雙角帽,也就是拿破崙帽,直到南北戰爭時期,因為實際情況所需,美軍軍服開始改變,首先來說沒有以前那種花裡胡哨的樣子,而且當時就開始出現士兵戴牛仔帽,當然只是平時。
  • 新兵來了,看看「鼠」於他們的禮物清單裡都有啥
    2019匆匆走過你是否還有flag沒有完成2020已經來到你是否充滿期待經過3個月的摸爬滾打的新戰友們來到了嚮往已久的連隊完成了由地方青年到合格軍人的完美蛻變連隊也為新兵們準備了「鼠」於他們的禮物清單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新兵專「鼠」禮物禮物一:新兵入營儀式鑼鼓喧天,氛圍熱烈。
  • 新疆軍區某團科學評定新兵訓練「龍虎班」
    原標題:新疆軍區某團科學評定新兵訓練「龍虎班」   本報訊 艾斯卡爾、蘇建國報導:「戰術基礎動作考核,陳海寬攜帶的手榴彈從彈袋脫落,八班成績不合格。」前不久,新疆軍區某團新兵營「龍虎班」評定考核展開,考核中,許多班都因個別戰士某一個課目不合格,而與「龍虎班」失之交臂。
  • 新兵焦慮怎麼辦?心理服務來幫忙!
    該旅從公安邊防部隊士官學校訓練部科研所邀請到葉苑博士到新兵營開展心理諮詢服務,幫助新兵平穩順利度過環境適應關、訓練苦累關、團結友愛關和紀律批評關。課堂上葉苑博士以《適應軍營從「心」開始》為題,圍繞走進心理學、了解心理學、心理健康的不同水平、控制管理自己的情緒等方面進行授課。授課中,葉婉博士與新兵在課堂上互動交流,讓新兵們暢談自己的感想,說出自己入營兩個月後改變了什麼、學會了什麼。
  • 新兵剛到部隊,訓練強度大嗎?
    2020年,新兵開始陸續入伍,今年應徵入伍的新兵有一大亮點,那就是文化程度普遍比較高,很多地方入伍的新兵基本都是大學生,高中生入伍的人數相對比較少,新兵入伍之後,父母比較關心的問題就是去到部隊之後,能否儘快適應部隊的管理、訓練和生活。新兵剛剛入伍,先要經歷第一個階段,新兵連。
  • 身邊故事激勵新兵精武強能
    「其實體能訓練和考研是一樣的,用對方法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0月17日,北部戰區空軍某部新訓某連俱樂部傳來陣陣掌聲,新兵閆康正在分享自己的訓練方法。  該部黨委在新兵訓練議教議訓會上分析認為,今年的新兵學歷更高,見識更廣,背景多元,個性鮮明,面對身份和環境的巨大改變,許多新兵一下子難以適應,因此在堅持按綱施教施訓的基礎上,黨委研究決定挖掘新兵身邊的故事,用周圍鮮活的人和事感染新兵,激發訓練內動力。
  • 關注|新兵下連,父母收到他們的禮物看哭了……
    文、圖丨周乃軍、蒯本全、桑港、趙濤轉眼間,新兵下連已經半月有餘。他們知道,父母很想念他們。所以,下連後,他們給父母捎去了家書,匯報個人近況,介紹新單位的光榮歷史以及優良傳統。他們寫得用心,父母竟看淚目了……今天,我們徵得第71集團軍某旅二連新兵的同意後,展示他們寫給父母的部分家書——爸、媽:爸爸媽媽,上一次給你們寫信還是在新兵連,至今已過去兩個多月了。兒子的身體又結實不少,雖然曬黑了,但是變得更剛毅、更堅定了。當時你們反對我來部隊,認為在外面安心找個工作,正常上下班,過一個普通人的生活,會特別幸福。
  • 部隊新兵一直都是訓練3個月,為何改成了6個月?國家真是用心良苦
    很人多有著這樣的擔心,要是去了部隊跟不上訓練的進步,然後新兵結束後不合格會不會被部隊開除,這樣對自己的一生都是會有影響的。事實上真正的部隊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樣,訓練是很艱苦,但是並沒有到人不可接受的範圍。
  • 初上空氣稀薄、天氣寒冷的高原,新兵該如何進行體能訓練?
    原標題:初上高原,新兵如何進行體能訓練↑近日,駐藏某部組織新兵進行扛圓木訓練。靳河新 攝古人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對於常年駐守在雪域高原的老兵來說,這個道理大家都懂。這是因為新兵初上高原,身體的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等還沒有完全適應高原的環境、氣候,體能水平也沒有與高海拔、低氣壓、氧氣稀缺的環境相適應,往年有很多新兵初生牛犢不怕虎,但高原反應還是讓他們吃盡了苦頭,最終見識到了高原的「厲害」。又一批新戰友下連。如何讓他們少走彎路,儘快適應高原環境,早日走上新戰位?或許,除了以積極的心態勇敢面對,科學的訓練亦是加速身體與高原環境相適應的關鍵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