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天馬牧場以「坐象龜」等噱頭攬客,保護類動物亞達伯拉象龜任由遊客坐騎拍照,龜殼還受損破洞。
中新網3月25日電 據臺灣《蘋果日報》報導,臺中市「天馬牧場」近來引進俗稱「草泥馬」的羊駝暴紅,但有遊客發現牧場內動物遭虐,淪為拍照、賺錢工具。記者日前直擊保護類亞達伯拉象龜任由遊客騎乘,龜殼還有被石頭砸破的傷口。遊客毫無限制餵食羊駝,並近距離接觸兇猛的河馬。有遊客看不下去大罵:「簡直是恐怖牧場!」臺中市府將會同警方搜證,祭出「野生動物保育法」重罰。
據報導,天馬牧場位於臺中外埔區,佔地2公頃,成立逾5年,原飼養迷你馬,4年前開始陸續引進各種野生動物,2012年農曆春節前從紐西蘭引進26隻羊駝,更是聲名大噪。牧場官網標榜:「親子同樂好去處,大大小小動物體驗,無論是坐、乘、餵食或觀賞,樣樣都是難得體驗。」每名遊客入場費200元(新臺幣,下同),可跟動物免費拍照。牧場大門外疏導交通的人員說,周末通常有1萬至2萬名遊客湧入,生意相當好。
臺媒在2月17日周末到牧場訪查,並將在牧場內拍到的野生動物畫面交由臺北市立動物園檢視,證實其中有亞達伯拉象龜、河馬、非洲巨蜥、河口鱷保護類動物。
臺媒現場直擊有小孩坐上象龜的龜殼上拍照,家長嚷著:「靠近點!好可愛!」象龜每分鐘至少有1至3人坐騎拍照,其中還有兩名女子背對背靠坐在龜殼上,兩人體重加起來約百公斤,
記者還發現龜殼上有面積比硬幣還大的破洞,龜殼內的組織清晰可見,現場工作人員說:「大家拿石頭往殼丟,勸也勸不聽。」極有可能是遊客丟石砸破龜殼。
記者也親睹牧場內當紅的草泥馬,每分鐘約有8人餵食,它吃不下了,轉頭不想吃,遊客還拼命往它嘴巴塞。而為了拍下河馬張大嘴的影像,遊客伸手越過木板圍籬往河馬嘴裡丟食物,遊客的手和河馬的大口只有數公分距離,若河馬往前一咬,手指可能當場不保。不遠處,許多遊客則抱著非洲巨蜥、袋鼠,或以巨蟒繞頸,搶著拍照。
看到牧場亂象,遊客許席拉大罵:「動物沒有受到妥善的照顧,簡直是恐怖牧場!」但多數大人都說:「好好玩喔!」「小孩和動物能很親近,實在難得。」
臺中市府農業局林務自然保育科長邱松山昨強調:「牧場的保護動物雖然合法進口,也不能這樣玩的,簡直荒腔走板。」他說,未經主管機關同意就在公共場所陳列或展示保育類動物,可依「野生動物保護法」懲處,飼主恐面臨6個月以上、5年以下徒刑,併科30萬元至150萬元罰金。此外,「騎乘的民眾也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涉虐待動物,我們找到人就開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