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得不行!我們應該怎麼應對狗狗護食的行為?
狗狗在吃東西的時候,如果我們靠近或者動手觸碰它的食物,它就立刻變兇,低聲嘶吼你甚至咬你,這就是狗狗護食的行為。
護食並不是一個好的行為,因為這種習慣最後可能發展成為對自己一切佔有的東西都用這種態度進行保護,這可能會對其他人或者動物造成傷害,所以我們發現以後要及時糾正它們的這種不良行為。
首先我們要了解到狗狗為什麼要護食。護食,其實是一種狗狗對自己資源進行保護的行為,在進食過程中它會用吼叫、進攻等方式警告旁邊的人或者動物。很多人認為護食僅僅是對自己食物的一種保護和支配行為,其實並不僅僅如此。
在一個狗的種群裡,一次成功的狩獵以後,作為領袖的狗總會是第一個得到食物的,然後其他成員把餘下的部分分食。因此,對於狗領袖而言,護食可能是一種保護和支配行為。但對種群中其他地位比較低的狗狗來說,可能是一種焦慮或者恐懼的表現,因為在野外,它們過著吃了這頓沒下頓的生活,所以在吃飯的時候都會比較急,甚至出現了這種護食的行為,這是一種原始的出於本能的表現。
那麼當我們家狗狗出現了這種護食情況,我們要如何糾正呢?
首先我們要來判斷狗狗的整體自信程度。對於一隻天生自信的狗狗,我們要用平靜自信的態度來面對它,向它宣稱我們對食物的分配權。我們儘量先吃飯,再給它餵食,向它強化主人在群體中的主導以及領袖地位。在給它餵食的時候,要讓狗狗先進行等待,在得到主人的允許以後才可以進食。
而對於膽小敏感的狗狗,我們就要想辦法去減少它的焦慮和恐懼,增強它的自信心。要讓它明白,當人出現在它的食物旁邊的時候,它的食物是很安全的,旁人並沒有惡意去侵犯它的食物。第一,先遛狗以後再餵食,在遛狗的過程中,可以模仿和滿足它在野外狩獵的需求,同時還可以減少狗狗的焦慮感。
第二,我們要按時餵食,讓狗狗知道吃了一頓是還有下一頓的,從而讓它不會出現對於不知道下一次吃飯是什麼時候的焦慮感。最後,當我們靠近在吃飯的狗狗的時候,我們可以往食盆裡扔一些零食或者更好吃的食物,讓狗狗對人靠近產生親切感。
狗狗護食是一種天性本能,我們不要通過打罵懲罰的方式來對待它們,因為這種粗暴的方式可能會被認為你是在跟它們進行食物資源的搶奪,反而會讓它變本加厲,強化它的護食行為。狗狗使很聰明的動物,只要我們有耐心,好好教育它,狗狗很快就會糾正這種不良的行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