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寒假前昆明市西山區小學三年級語文期末區統測試卷由識字與寫字、閱讀與積累、習作三部分組成。
一、識字與寫字
前五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字音、字形的辨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期中第二題還考查了前後鼻音、聲調、ü的拼寫規則,要求學生能夠準確分辨三組加點字詞的讀音,並能判斷正誤。
第六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詩句以及字詞的理解,可以採用拆字組詞法來幫助我們理解字詞的意思,平時的學習也要加強對字詞意思以及古詩的積累。
第七題主要考查學生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以及字詞的意思。要求學生掌握字形結構和查字典的方法。學習時遇到不懂的字詞要多翻閱字典,並記憶一些常見字的部首。
二、閱讀與積累
第八題主要考查學生的古詩和課文背誦以及百科常識的積累。分別考查的是部編版三上第二單元第6課《秋天的雨》、第七單元第21課《大自然的聲音》、第四單元語文園地的日積月累以及古詩積累,該題正確書寫很關鍵。
第九題主要考查學生的成語積累量。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語文園地的「詞句段運用」已經歸納了有關數字的成語。平時學習中多注意積累相關的成語。
第十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相近詞語的辨析能力。「陸續」表示有先有後,時斷時續。「連續」 一個接一個;一次連一次。「繼續」 連下去;延長下去;不間斷。該題選自於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八單元語文園地的「詞語段運用」。學習中要多積累,學會觀察相近詞語之間的不同點。
第十一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詞語的辨析能力。「百花盛開」是形容春天的景色。形容秋天景色的詞語對應是的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的內容,語文園地的「日積月累」中也歸納了形容秋天景色的詞語;另外還考查學生對詞語的理解,「亂糟糟」是形容事物雜亂無章或心裡煩亂,所以與人物呈現的狀態相一致。「亂糟糟」這個詞是出自於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語文園地「詞句段運用」中的詞語。
第三個小問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冒號的特殊用法的能力。「說話人」在句中,「說」字後邊用「,」。這句話是從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14課《小狗學叫》這篇文中摘出來考查的,在語文園地中「詞句段運用」這個部分也出現了。
第四個小問題主要考查學生修改病句的能力。這個句子的病因是搭配不當,提高知識是不搭配的,所以要把「和提高」刪除。部編版三上第三單元語文園地的「詞句段運用」中有講解。第五個小問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那個東西」——「那個傢伙」——「聰明的小東西」,是作者對小刺蝟的感情在不斷發生變化,所以對它的稱呼也在不斷變化。「那個東西」是對刺蝟的好奇;「那個傢伙」是對刺蝟的喜愛;「聰明的小東西」是對刺蝟的欽佩和由衷的喜愛。這個題的是從部編版三上第七單元第23課的課後習題中選出來考查的。
第十二題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該題考查了近義詞。學習中需要學生積累詞語及詞語的意思。
第十三題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該題考查了關聯詞。學習中需要學生積累常見的關聯詞並準確理解關聯詞的用法。
第十五題主要考查學生的習作能力。習作中常常會要求描寫畫面,尤其是運用動作描寫來突出對象的特點。學習中需要學生在作文中加入描寫,這樣會使作文更有畫面感。
第十六題主要考查學生的習作能力。要求學生對「我們」當時的樣子進行描寫,可以加入動作、神態、語言等描寫。該題在《大船的鳥》《帶刺的朋友》這兩課的課後習題均有出現。也考查到部編版第四單元合理預測故事的結尾。《翠鳥》這篇閱讀與部編版教材第15課《搭船的鳥》是屬於相似的閱讀,考的題型也是按照《搭船的鳥》來考查的。
第十八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詞語的理解能力。「青翠欲滴」形容一個東西特別綠,綠色多得好像要溢出來似的。
第十九題主要考查學生概括片段的能力。片段概括其中的一個方法就是可以去找總起句。而該題就可以運用找總起句的方法來進行作答。這也是第六單元要求學會的一個方法——藉助關鍵語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在「交流平臺」就有所講解。
第二十一題主要考查學生是否掌握了雙重否定局。雙重否定詞有「不得不」「不可能不」「非……不可」等等。當出現「只好」「只能」「只得」表示被迫,不情願的時候,就用「不得不」來替換。所以「只好」和「不得不」的意思是一樣的。
三、習作
2020年1月寒假前昆明市西山區三年級語文期末考試作文屬於「二選一」,第一個題目需要自擬,第二個題目需要補充完整再搬到作文標題處。
相關連結請點擊:
2020年1月寒假前昆明市五華區三年級語文期末真題考試卷分析
2020年1月寒假前昆明市盤龍區三年級語文期末真題考試卷分析
2020年1月寒假前昆明市官渡區三年級語文期末真題考試卷分析
2020年1月寒假前昆明市西山區三年級數學期末真題考試卷分析
[聲明]試卷分析由家家樂學校供稿,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