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昨天(12月7日),我們剛剛過完大雪,這也意味著寒冬時節正式開始,溫度將會繼續驟降!
這時候,許多家長都會擔心孩子出門或在家裡受凍,就買來各種「取暖神器」幫孩子過冬。
不過,下面這4種冬天「取暖用品」被列入黑名單,容易燙傷、漏電、爆炸,家長趕快自查,小心安全隱患哦!
燙傷、漏電、爆炸!入冬後這4種「取暖用品」不適合孩子,小心傷害娃
1)電熱毯
危害指數:★★★
在北方家庭,電熱毯可以算是家家必備的「取暖神器」。
畢竟近年來,暖氣片的溫度越來越低,許多家庭都喜歡在床下面鋪電熱毯,溫暖被窩。
這樣孩子上床鑽進被窩後,就會覺得熱氣騰騰,暖乎乎。
不過,淮安市婦幼保健院的林醫生指出,電熱毯太熱,容易導致孩子脫水,易誘發呼吸道感染等症狀。
況且,3歲以下的孩子可能會尿床,若是尿液不小心沾染到電熱毯上滲透到電路裡,就可能存在漏電風險。
另外,許多家庭用的電熱毯可能都是「老古董」了,家長覺得電熱毯能夠加熱就不需要換,但是這不代表內部電路不會老化,很有可能發生短路漏電或自燃哦。
2)暖寶寶
危害指數:★★
生活中,許多女孩子都喜歡用暖寶寶,特別是經期,暖肚子可以緩解疼痛。
暖寶寶可以發熱,就在於內部物質可以發生氧化放熱反應,平均發熱溫度55度,持久恆溫發熱,所以能夠用很長時間。
然而,孩子皮膚嬌嫩,再加上他們表達能力欠佳,可能就會導致低溫燙傷。
當然,關於暖寶寶,我們只是不推薦給孩子使用,主要擔心家長忘記暖寶寶的存在。
若是家長謹記孩子身上貼著暖寶寶,貼了2~3個小時就檢查一下,還是可以適當給孩子使用的。
3.小太陽
危險指數:★★★★
前段時間,一位媽媽給孩子買了小太陽取暖,這天她看到孩子在床上睡覺,就把小太陽放到旁邊,心裡覺得孩子這就不會著涼了。
於是,媽媽就出門買菜了。
眾所周知,孩子睡覺都不老實,這位孩子一翻身,手輕輕扒拉就把小太陽推到在自己身上,由於小太陽溫度過高,孩子身上的衣服都燃燒了。
等到媽媽回家後,看到眼前的一幕,馬上拔掉小太陽的開關,同時把孩子送到醫院。
小太陽的制熱速度快,其表面溫度也非常高,若是靠近易燃物質非常容易著火,嚴重甚至會導致爆炸,所以家長別給孩子用小太陽。
4)浴霸
危害指數:★★★★★
說起來,冬天洗澡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畢竟浴室裡溫度太低,無論是洗澡前還是洗澡後,都容易讓孩子著涼。
所以,家長就會在浴室裡安裝浴霸,這樣就可以提升浴室溫度,不怕在裡面著涼了。
然而,浴霸太亮,孩子喜歡盯著它看,這就容易灼傷孩子的眼睛,甚至可能導致失明。
況且,浴霸的質量參差不齊,若是無良商家生產的浴霸,可能會出現爆炸情況。
冬天如何給孩子保暖?家中有這3種「取暖神器」足夠了
1.暖氣片
在北方,暖氣片是最主流的採暖設備,每年冬天,大家都要交暖氣費,這樣廠家就會對暖氣片裡的水進行加熱,熱水再把熱量散發到四周。
一般而言,臥室可以安裝兩個暖氣片、客廳安裝三個暖氣片、衛生巾(浴室)安裝一個暖氣片、廚房安裝一個暖氣片,屋裡就會變得非常暖和。
2.地熱
暖氣片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安裝在中部和靠近地面的位置,離得近就熱、離得遠就冷。
地暖不同!它安裝在地板下面,熱量從下往上升起,人的腳會先感覺到熱度,然後會散發到全身。
所以,地熱的舒適度更好一些,孩子會覺得更舒服。
3.空調
在南方,最主流的取暖設備就是空調,畢竟南方的冬天堪比北方的秋天,孩子只要在屋裡吹空調取暖就足夠了。
當然,如果孩子依然覺得冷,家長不妨給孩子買恆溫睡袋(適合新生兒)或熱風機。
相比較小太陽,熱風機的制熱效果一般,不過更加安全。
兜媽寄語
其實,無論是哪種「取暖神器」,家長最先考慮的都應該是安全問題,其次才是舒適度、取暖情況等,你知道嗎?
今日話題:你們家裡用什麼設備取暖?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