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沒有幾個人可以拒絕一隻貓的撒嬌吧?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願意養一隻毛茸茸的貓來當作寵物,市場上流行的寵物貓品種也類別繁多,各種各樣的貓任君挑選,鏟屎官們恨不得把寵物貓捧在手心裡,寧可自己少吃一口,也要讓自己的寵物貓吃上貓罐頭。
就算自己的情況不能養貓,也會在網絡上「雲吸貓」。每天看著毛茸茸的小傢伙們大呼:「世界上為什麼會有這麼可愛的生物啊!」那麼,在古代,人們也會對貓如此痴迷嗎?
答案是肯定的,甚至古代人在對待一些事情上,要比現代人還嚴謹得多。
為了領一隻貓進門,古代人經歷的程序仿佛迎娶新媳婦過門。首先,古代人們稱貓為「狸奴」,那麼接一隻小貓回家,人們叫做「聘狸奴」。「聘」在現代漢語中有四種意思,分別為招聘、國與國使者往來、定親和出嫁。古人用這一字,足以說明對一隻貓進入家庭中地位的重視。
其次,古人在做什麼大事之前都會看看黃曆,精心挑選一個黃道吉日,例如出嫁娶親動土祭祀等。但是在「聘狸奴」這件事上,嚴謹認真的古人還特意會參考老黃曆,比如《象吉備要通書》、《居家必備》和《玉匣記》等都有記載。 通過參考這些書,來選擇一個合適的日子,迎接自己的貓回家。
良辰吉日選好了,就直接跑到貓窩裡把小貓用小魚乾哄騙走嗎?不不不,選擇好了日期,一大波準備工作才剛剛開始。
古人會專門找人來畫一張「納貓契」,上面會畫一張貓的簡易畫像,雖然當時的人們還沒有如今色彩豐富的染料,但是即使是用簡簡單單的線條,也可以畫出一隻栩栩如生的小貓像。不僅如此,還會寫上
「東王公證,見南不去,西王母證,見北不遊」。
希望東華帝君和西王母來做個見證,不要讓貓兒走丟。這種嚴肅認真的儀式感,真的不比如今社會結婚娶親的差多少啊。
找人畫好了契約,也虔誠地向東華帝君和西王母許了願望,這下可以接貓回家了嗎?其實還是不可以,必須要準備好聘禮才可以。
不同地方的習俗,人們會給主人家送去不一樣的聘禮,比如鹽、棗、茶葉或者糖等等,在古代社會,這些東西在一定程度上是非常有價值的。如果想接一隻小野貓回家,也要給貓媽媽送去小魚乾。如此的工作都完成了,才算正式地把一隻貓接回了家。
古代人最出名的一位「鏟屎官」大概就是陸遊了吧。是的,你沒看錯,就是那個寫出了「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的陸遊。既能寫出浩蕩家國情懷,也能寫出「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的溫軟。
陸遊一生波折,生於國家憂患之際,在政治上也並不一帆風順,還遭到了對黨的迫害。妻子也先一步離他而去。每當他深夜孤寂之時,大概腳邊臥睡的貓就是他的溫暖吧,也曾「榖賤窺籬無狗盜,夜長暖足有狸奴」。或許在深夜,他無需思考家國天下,也沒有奸人虎視眈眈,只有一隻毛茸茸的小傢伙,睜著溼漉漉的眼睛看著他。那個時候的陸遊大概也會藉助貓來治癒自己吧。
在陸遊的詩中,也有聘貓過程中的記錄。如《贈貓》一詩中:裹鹽迎得小狸奴,盡護山房萬卷書。
慚愧家貧策勳薄,寒無氈坐食無魚。裡面就記錄了他聘貓的過程,為了保護書本不被老鼠啃食,他用鹽接回了一隻小貓,但是十分愧疚,家中條件不好,不能讓這隻貓吃到小魚乾。或許這就是小傢伙們的魅力吧,總會讓人的內心變得柔軟。
吸貓之風在明代更加流行,連皇帝都無法倖免。雖然明朝的皇帝是出了名的奇葩,但是他們在喵星人面前也只能繳械投降。
在明朝,想升官發財要怎麼辦?你可以選擇埋頭苦學,或者披甲上陣,再或者你可以另闢蹊徑——誇皇帝的貓!
有好幾位大臣,就是因為誇了皇帝的貓,從此升官發財,走向人生巔峰。比如明仁宗時期,他養了七隻顏色各異的小貓,喜歡得不得了,於是把當時的大才子楊士奇喊來。雖然我知道我的貓很可愛,但是我就想聽聽文化人怎麼誇我的貓!
結果楊士奇也是沒有辜負明仁宗的期待,揮揮筆墨:「靜者蓄威、動者御變」,「樂我皇道、牙爪是司」。短短幾句話看得明仁宗心花怒放,從此仕途一片坦途,最終做到內閣輔臣。所謂內閣,我們也在歷史中學習過,最初內閣並沒有實權,但是從這位明仁宗開始,內閣地位逐漸尊貴。明世宗死後,內閣已經成為了實際掌權機構。
明世宗嘉靖,沉迷修仙,二十多年都不上朝。但是偏偏對貓欲罷不能,傳聞貓有九條命,所以在他的眼中,九命貓也成為了長壽的象徵。
嘉靖有一隻貓叫眉霜,後來被封為「虯龍」,要知道,在古代只有皇帝才能被稱為真龍天子,其他人名字與皇帝的名字不能相同,哪怕讀音相似,也會為了避嫌而改掉名字。更不要提直接取一個帶「龍」字的名字,但是大概「被偏愛的有恃無恐」,皇帝真的喜歡,又何必在乎名諱呢?
後來,這隻叫眉霜的貓離嘉靖而去,嘉靖十分傷心。把它葬在萬歲山北方,還立碑祭祀。一隻貓,能得到如此抬愛,真是不負此生了。
清代,還有一位名為王初桐的專門為貓撰寫了一本書《貓乘》,其中總結了各種各樣貓的知識,其中不乏有關於貓的各種迷信講究,也有如何治療貓的方法,乾貨滿滿。
從古至今,不論何時,人類對於貓的喜愛都不曾變化,貓從捕鼠工具變成了現在的寵物,如今我們不再需要它們捕鼠抓蟲,更多的變成了陪伴。在物質上鏟屎官在供給貓,但是在精神上貓供養著鏟屎官。養貓的方法改變了,但是對貓的喜愛從未改變,也希望擁有了貓的鏟屎官,可以好好呵護身邊的那個小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