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8月23日訊 8月下旬,原本應該正是泥鰍出苗、享受收穫的喜悅的時候,可是海州區浦南鎮允存水產養殖合作社負責人老張的臉上卻布滿了愁雲,47個塘口裡的泥鰍苗和1個塘口的種苗全部死光,損失慘重。這是這麼回事呢?事情還得從8月6日那次變壓器故障說起。
老張2012年投資3000萬元,在浦南鎮新灣村建設了300多畝的水產養殖場,培育、孵化、養殖臺灣大泥鰍,共有80個塘口。「這種臺灣大泥鰍和我們現有傳統養殖的泥鰍品種不同,傳統的泥鰍品種從魚苗到成魚需要養殖2年才能上市銷售,而這種臺灣大泥鰍3–5個月就可以銷售。」允存水產養殖合作社負責人老張對記者說,「但就是有一個缺點,不耐氧,這種泥鰍對氧氣的需求量比較大,和南美對蝦有些相似,要24小時不斷增氧,一旦斷氧就會快速地大面積死亡。不像傳統品種,即使有個幾天不增氧也能存活。」
正是因為如此,老張的幾十個塘口的魚苗才遭受了滅頂之災。老張告訴記者,8月6日上午,他的養殖場接入用電的一個三相變壓器突然壞了,造成塘口27個增氧所用的電機被損壞。「當時是上午8點左右,工人發現電機不工作了,開始以為是保護裝置損壞,工人買來新的保護裝置換上結果還是不行,後來發現是變壓器壞了,造成電機被電流損壞,於是進行了報修,到12點多變壓器修好,」老張說,「但是對於損壞的電機,供電部門並不負責維修護理,讓自行修理,可由保險每臺補助200–600元的費用。」
27臺電機從拆卸到送修到安裝,一共持續了3天的時間,正是這段時間沒有增氧,47個塘口和一個種苗塘陸續開始出現死魚,到最後全部死光。「養殖場裡有自己的發電機組,如果停電可以自己發電保持電機工作持續增氧,但是沒想到變壓器出故障一下子損壞這麼多的電機。這次的損失太大了。」老張對記者說,「我們養殖場是市裡科技和漁業的示範項目,都是嚴格按照科學標準進行養殖,一個塘口裡放有水花(特小的魚苗)500-600萬尾,寸苗200萬尾,種苗塘口有本鰍3萬斤,沒想到全都死光了。」老張說,前幾天,養殖場裡瀰漫著一股死魚的臭味,工人撈了好幾天才全部撈完,現在又緊急補了一部分魚苗重新養殖。
老張告訴記者,種苗是廣東一個客戶訂購的,每斤的價格在25-30元,寸苗的價格是6–9分錢一尾,這樣一來這次總體損失在數百萬元。「這麼大的損失,實在是讓人難以承受。」老張嘆口氣說,「當年可以說是把全部的身家都投入到這個養殖場了,經過幾年的培育,眼看著這兩年開始有收益了,誰知道一下子遭受這麼大的損失,真的有些承擔不起。我們也去找了供電部門,但是對方表示只能通過保險賠償電機的維修費用。」
究竟老張所反映的情況是不是這樣呢?記者也來到浦南供電所了解相關情況。在浦南供電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8月6日的確變壓器出現了故障,供電所當時安排了工作人員到現場進行了維修,後來經過核實,造成允存水產養殖合作社的27臺電機出現損壞。對於電力故障造成的損壞,有專門的保險部門負責,所裡也將這些情況進行了上報,保險部門可以對電機維修給予一定的賠償。但是對於老張提出的魚苗死亡情況,現在還沒有說法,而且供電所對此也無法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