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必背古詩129首,第13首《登鸛雀樓》內容賞析,詩句千古流傳

2021-01-20 小學語文數學拔高

【您知道嗎】

90%的小學生家長不清楚部編小學語文課本中必背古詩文是多少首。 我來告訴您,最新部編小學語文課本中必背古詩文是129首,這129首是需要小學生背誦、默寫、深刻了解字詞句的意思的、是階段性考試必考的內容。

古詩

【今日學習】

今日學習第13首《登鸛雀樓》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鸛雀樓

【譯文】

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 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湧奔流。

若想把千裡的風光景物看夠,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古詩賞析】

今天我們重讀這首短詩,仍然強烈地感受到那種力量的存在。

詩的開頭是一對偶句:「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對仗純樸自然,工整流暢,真是天衣無縫。白日依山,黃河入海,視野開闊,胸懷寬廣。詩人所表現出來的氣質,一開始便不同凡響。自然,這暗中也寫出了登樓本身,只有登臨縱目,眼光和胸襟才會如此高遠寬闊。而稱太陽為「白日」,這是寫實的筆調。落日銜山,雲遮霧障,那本已減弱的太陽的光輝,此時顯得更加暗淡,所以詩人直接觀察到「白日」的奇景。至於「黃河」,當然也是寫實。它宛若一條金色的飄帶,飛舞於層巒疊嶂之間。詩人眼前所呈現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輝的壯麗圖畫。這幅圖畫還處於瞬息多變的動態之中。白日依山而盡,這僅僅是一個極短暫的過程,黃河向海而流,卻是一種永恆的運動。如果說,這種景色很美。那麼,它便是一種動態的美,充滿了無限生機的活潑的美。這不是所謂「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標本,我們深深地為詩人的大手筆所折服。

鸛雀樓

但是,我們的詩人並不是俗手丹青,僅以描摹為能事,我們的詩人還兼有哲人的氣質。後兩句「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語極平直,然蘊蓄深遠。餘韻無窮,登高望遠,這是一般常識。而登高者惟願其愈高,望遠者惟求其更遠,這種細膩入微的心理卻只有哲人才能賦予它以重大意義,這其中隱含著人的無限的進取與探索精神。俗話說「人往高處走」,又說「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都是對現狀的不滿足,都是進取精神的直接反映。不同的是,純粹的哲人以說教者的姿態出現,可以使人膜拜。而詩人似的哲人則善於以朋友的身份說話,足以使人感奮與追求。

這首詩具有超越時空的力量,這種力量是美和哲理的統一,是客觀與主觀的和諧,是偉大的藝術再現和創造。

刻苦學習

【作者介紹】

(688─742)盛唐詩人。字季凌,祖籍晉陽(今山西太原),其高祖遷今山西絳縣。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常與高適、王昌齡等相唱和,以善於描寫邊塞風光著稱。其詩用詞十分樸實,然造境極為深遠,令人裹身詩中,回味無窮。詩六首,其中《登鸛雀樓》、《涼州詞》二首(其一)和《送別》三首皆著名,又尤以前兩首最膾炙人口;詩中的「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和「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都是流傳千古的佳句,也正是這兩首詩給詩人贏得了百世流芳的顯著地位。

【暑假學習】

二年級語文課文除了古詩之外,還有很多基礎知識,您有新課本內容了麼?您知道哪些拼音、生字、生詞、課文變化了嗎?且看我們的新課本信息對基礎知識的梳理。

封面
目錄
目錄
1
2
3
4
5
6
7
8
9

【關注】

關注我,我會不間斷推出更多有價值的乾貨。

相關焦點

  • 詩人一生留下6首詩,其中一首流傳廣泛,小學生必背,寫透了人生
    文/青山綠水詩人一生留下6首詩,其中一首流傳廣泛,小學生必背,寫透了人生唐朝可以說是古詩最鼎盛的時期,這一時期出的詩人幾乎都是名垂千古的。有豪放不羈的李白,心系蒼生的杜甫。有一種詩派以寫實為主,但關注度可能比其他類型的詩要低一些。
  • 語文老師建議:小學一定要背會的129首古詩,小升初孩子必備!
    語文老師建議:小學一定要背會的129首古詩,小升初孩子必備!古詩作為我們的傳統文化之一,在語文中是必學的知識點。在語言傳播極快的現在,教育部特別重視孩子們對古詩、文的掌握,因此在此之前還特意在語文教材中新增了古詩、文的篇數。
  • 中國青年報力薦:小學必背古詩文129首,貼在牆上背,6年不丟分!
    中國青年報力薦:小學必背古詩文129首,貼在牆上背,6年不丟分!古詩詞既是中華文化發展的結晶,更是中國文化發展的見證者。不同的時代都有獨屬於那個時代的古詩詞,比如唐詩宋詞元曲,雖然它們的體系不同,內容也不同,但是它們都是我國的優秀文化,也是孩子們學習的重點。
  • 小學生必背75首古詩詞,3首有關親情的古詩
    新課標小學生必背75首古詩詞中有3首有關親情的古詩詞,本文簡單賞析。13.芙蓉樓送辛漸(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到了洛陽,親友若是問起我來,就說我的心依然像玉壺裡的冰一樣純潔,未受功名利祿等世情的玷汙。】
  • 這4首描寫中秋月亮的絕美古詩,同樣流傳千古
    這首詞堪稱千古絕唱,讓人們津津樂道。但如果你只會背《水調歌頭》這一首中秋詩詞,那就有點out了。我是真遊泳的貓,關注我,一起來欣賞這4首描寫中秋的絕美古詩,同樣流傳千古,讓人拍案叫絕。第1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王建。
  • 昆明小學生要讀36首古詩詞
    近期,不少省份的義務教育語文課本在新教材的修訂當中,重點修訂了古詩文內容。其中,上海將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中每個章節後的「古詩誦讀」部分予以刪除,北京市的義務教育語文教材則是大幅度提高古詩文的比例。  而昆明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教材是蘇教版。蘇教版是目前各類教材中,保留詩歌較多的一種。
  • 青島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古詩兩首》教案設計
    青島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古詩兩首》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培養讀背古詩的興趣。   第一課時   (一)複習導入,走近古詩   1.指名背誦送別詩《別董大》。   2.讀題,揭示詩題中包含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二)初讀引領,感知古詩   詩人在早晨送別友人林子方,寫下了這首詩,接下來就請大家讀一讀這首詩:   1.自由讀,讀準字音。
  • 讓皮皮貓機器人用外語背古詩
    今天就隨皮皮貓陳老師來一起做一個簡單的背古詩程序吧。當然我們要給皮皮貓增加一點難度,讓他用英語,法語或者其他的外語來背誦古詩。同學們如果有喜歡文學的,可以自己創作一首詩歌作品,讓皮皮貓也給你翻譯成其他的語言。 我們用思維導圖來分析我們這個項目的設計思路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小程序,今天我們的主要目的是看看皮皮貓能不能把《登鸛雀樓》這首詩用不同國家的語言背誦出來。
  • 語文老師怒斥:小學古詩詞考查無非這80首,列印背熟1分不扣!
    語文老師怒斥:小學古詩詞考查無非這80首,列印背熟1分不扣!小學作為打基礎的階段,雖然所學知識都比較簡單,但是一定不能掉以輕心。小學語文學習的重點除了對字詞的學習,古詩詞的學習也是非常很重要的。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對語文的增強,而古詩詞作為我們中華的傳統文化,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不但篇幅有所增多,而且難度也有所提升。小學古詩的學習主要以朗讀、背誦記憶為主,再就是能簡單理解古詩文的意思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即可。
  • 王之渙《登鸛雀樓》,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唐詩五言壓卷之作
    登鸛雀樓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作者】王之渙(688~742),字季陵 ,絳郡(今山西新絳)人 。曾任冀州衡水主簿,不久被誣丟官,遂漫遊北方,到過邊塞。可惜《全唐詩》僅存六首,但這六首足以讓他位列唐代大詩人之列。【背景】這首詩具體的寫作時間已不得而知。王之渙生活在盛唐時代,大唐帝國經過幾十年的勵精圖治,國力強盛、自信空前。這種社會環境,使他具有積極向上、一往無前的時代精神,再加上他本人的遊俠氣質,有囊括天地、包藏宇宙的氣度,於是在登上鸛雀樓時,有了這一名篇。
  • 流傳千古的五言名詩「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作者或另有其人
    這是我們在小學課本裡就學過的一首五言詩《登鸛雀樓》。鸛雀樓在今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是一座氣勢宏偉的仿唐建築,曾為軍事戍樓。後來有許多文人登樓望遠,寫下不朽的詩句,使得鸛雀樓聞名遐邇。詩人登高望遠,一輪紅日漸漸沉落進連綿不斷的群山中,目下,黃河滔滔,奔湧而去,流入大海。後兩句」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更是由眼前景象而生發的對於人生的一種永無止境的探索之情。
  • 最唯美的100首春天古詩(附賞析)
    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對「春」情有獨鍾:白居易醉心於江南春色,《憶江南》傳世於今;蘇軾感懷身世際遇,借春光抒寫《蝶戀花》;杜甫的《春夜喜雨》融情於景,讀來朗朗上口……今天,我們搜羅了100首關於春天的古詩,你和孩子都讀過嗎?
  • 【1-6年級必備】新版小學生必背古詩詞190首(套裝全6冊)贈百樂磨磨擦筆+硬筆書法練習紙
    給大家推薦這套《新版小學生必背古詩詞190首(全6冊)》,全書集聽、讀、寫、背於一體,以科學的方法幫助孩子迅速完成小學階段的古詩詞積累。最新全國統一的「*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對課文篇目進行了「大換血」——古詩文篇目大幅增加。小學一年級課本首次加入了古詩,整個小學6個年級12冊共有古詩文129篇,平均每個年級20篇左右,佔課文總數的30%。與原有人教版教材比,增幅達80%左右。
  • 小學至高中教材:8年內22篇古文從課本刪除
    法制晚報訊(記者 李文姬) 新學期開始,「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這句詩就消失在了上海小學一年級新教材中,同時被刪的還有《登鸛雀樓》、《夜宿山寺》、《江雪》等7首經典詩作。  專家:有必要保留經典古文  上海的小學一年級新版教材刪掉了舊版本中全部8首古詩,頗受爭議。「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這朗朗上口的詩句居然從課本中消失了,同時被刪的還包括《登鸛雀樓》、《夜宿山寺》、《江雪》等經典之作。  專家表示,要學好語文就要從它的根源即古文、詩歌學起,這是具有一定道理的,刪掉實在可惜。
  • 知名詩句「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的名樓居然就在這裡?
    山西旅遊 01 鸛雀樓 中國這首詩就是小孩子也會背。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 鸛雀樓:唐詩高度的標誌
    不論當時還是後人,在唐詩的高峰巡覽,目光都會鎖定這首《登鸛雀樓》。無論怎樣評價它,都不會過高。直到今天,我們還能感覺出這每一個字的熱度。這是因為,這每一個字,都是用心血鑄成。是蒲州玉成了他。沒有蒲州,沒有鸛雀樓,便沒有這一詩中極品。於是,鸛雀樓,就榮幸地成為唐詩高度的標誌。《登鸛雀樓》很快就風靡全國。
  • 六首最美哲理詩,千古經典,你更喜歡誰?
    六首最美哲理詩,千古經典,你更喜歡誰?一、登鸛雀樓/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如果要說哲理詩史上的第一絕唱,除了王之渙的《登鸛雀樓》,還有誰?景是至大之景,境是極高之境,理是至正之理,詩裡洋溢的探索精神,正昭示了一個民族昂揚向上的風貌。積極開闊,博大雄渾。
  • 日本中學生都要學習哪些中國古詩|大象公會
    小學是空白,初中打基礎相比中國學生從小學一年級甚至更早便開始接觸中國古詩,日本的小學(六年制)教材,並沒有中國古詩的相關內容。日本的初中(三年制)「國語」教材才開始出現「漢詩」。日本的初中國語教材主要有5種,分別由「東京書籍」「學校圖書」「三省堂」「教育出版」「光村圖書」出版。
  • 一年級古詩二首,《小池》到底是「樹蔭」還是「樹陰」?
    然而一位家長在給孩子輔導作業時,「樹蔭照水愛晴柔」這句沒有錯,可是兩年後以同樣的詩句給二孩輔導功課時,老師卻說「樹蔭照水愛晴柔」這句詩中的字寫錯了,應該是「樹陰照水愛晴柔」,這是怎麼回事呢?他的詩存世四千多首,有《誠齋集》。這首詩描繪了小池周圍的景物:池、泉、流、荷、蜻蜓、樹陰,落筆雖小而輕,卻勾畫出一幅生機盎然的池塘生態圖畫。
  • 新課標小學生必背75首古詩詞,6首「詠物詩」欣賞
    本文整理新課標小學生必背75首古詩詞,6首「詠物詩」。標題前的數字為小學生必背75首古詩詞的排序。4.詠鵝(唐)駱賓王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詠物而似乎沒有言志】6.詠柳(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