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在選舉中最明顯的特點就是,艱困選區畏難,優勢選區打破頭。如今,臺南、高雄等艱困選區終於有了帶跑的母雞,反而優勢選區卻鬧得沸反盈天,比如新竹縣。
吳敦義當上國民黨主席侯,立刻發揮其「不粘鍋」的特質,駁斥選前一直有傳聞的「口袋名單」,基本都採取全民調的方式進行初選提名。但是,到了新竹縣這個國民黨的優勢選區,突然轉了風向。
5月30日,國民黨中常會通過提案,關於新竹縣長提名部分,打破原規劃全民調辦法,開放各種可能的提名方式,讓黨內人士議論紛紛「吳敦義有口袋名單」。果不其然,消息一出,硬要搓掉民調最高的國民黨立委林為洲的質疑聲就開始在地方上擴散。
按理說,在爭取提名者眾多的情況下,內部協調時,以民調分高下是最服眾的方式。以國民黨此次提名六都參選人為例,臺北和新北辦理正式初選機制和政見發表會,桃園、臺中、臺南、高雄也都是以民調作為提名依據,但為什麼偏偏在新竹縣出現了「例外」?
因為新竹縣是國民黨的優勢選區,因此黨內人人都想上位。2017年10月底,林為洲第一個正式表態要選新竹縣長,隨後沒多久,新竹縣副縣長楊文科也在去年底宣布說要參選。眼看有機可趁,國民黨新竹縣黨部主委陳見賢也宣布只要提名林為洲他就脫黨參選「打到底」。另外,湖口鄉長林志華與竹東鎮長徐兆璋等人也都說要選,算一算,總共有5人表態。
而這五個人中,要數林為洲名氣最大、民調最高。於是有人會問,既然民調決勝負,還有什麼好頭疼的,竟然讓新竹縣成為國民黨最後一個沒有搞定提名的縣市?
這是因為林為洲身份複雜。林為洲並不是純種國民黨,他是從民進黨陣營裡投奔過來的。雖然林為洲不僅當過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還當過好幾屆立委,在知名度和民調上都勝過其他人。但因新竹派系複雜,基層各擁其主,加上林之前曾是民進黨這個「黑材料」,地方上「卡林」聲浪不斷 ,造成林變成高民調卻沒人緣的窘境。
再看另外兩個實力大佬。新竹縣議會副議長陳見賢因紮根鄉鎮已久,還是經由票選的國民黨新竹黨部主委,在地力量大。而副縣長楊文科則是新竹科技產業大老闆們支持的人選。
但這些其實只是表面現象,國民黨內部勢力的紛爭,遠沒有表面上那麼雲淡風輕。據了解,現任新竹縣長邱鏡淳支持的是副縣長楊文科,而在地方上則醞釀整合楊文科、陳見賢兩人。支持楊文科的聯電榮譽董事長宣明智,日前也曾率竹科大佬拜會吳敦義,要求國民黨以協調方式「徵召」。
這就難怪,國民黨中常會這一決定出來,吳敦義私心說的傳言就甚囂塵上。
也許,新竹真的早就被國民黨吃得死死,就算請一個民調未必高的人出來選,也能選中。但是只要問一個問題,為什麼別的地方都是以民調為標準,偏偏新竹不行?恐怕國民黨和吳敦義不僅回答不出來,還會被看破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