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曾有一個人愛我如生命》何時投拍,演繹浪漫愛情
相信許多讀者都曾看過《曾有一個人愛我如生命》這本作品,即便有許多人未曾看過,但也一定聽說過,畢竟這長達十個字的書名實在太過抓人眼球。
而這部由舒儀發表於2009年的小說,據傳早在2011年時便已經出售了影視改編權,但時至今日,在IP改編如火如荼的現在,這部作品卻仍舊未能與廣大觀眾正式見面。
隨著IP改編日漸火熱,這部作品也再次走進了無數讀者關注的視線之中,而根據網絡爆出的消息來看,這部作品據傳應該於今年正式進入投拍,但至今已經臨近11月,卻仍舊未見該劇有投拍的跡象,而根據電影備案公示中顯示,該劇也早於2015年便備案完畢,為何遲遲未能拍攝,或許只有該劇的製作公司才能最為清楚。
對於該作品,小編也是原著黨之一,作為一個看慣了愛情小說的小編而言,若愛能到達豁出生命的境界,都以為是親情,卻沒想到書中寫的是發生在異國他鄉的言情故事。
這個故事的男、女主角是中國人,男主角孫嘉遇是在烏克蘭經商的商人,女主角趙玫是一個留學烏克蘭的藝術系學生,在異國他鄉,兩個人相遇,相知,相戀,最後分開。
看簡介的時候,你會覺得這應該是一個很美很傳奇的愛情故事。但看完書全書,你或許會改變想法:「看到四分之一處,會以為這是一個始亂終棄的故事;看到三分之一處,會以為這是一個浪子回頭的故事;看到四分之三處,會以為這是個情到深處濃轉薄的故事;甚至在看到將近結束的最後一千字之前,或許還會以為這是個天各一方各自情殤的故事,直到確切地看完一千字的尾聲,真正合上書頁的時候,或許才醒悟前面的猜測,全部都是錯的。」因為只有在最後一千字的結尾處,抽絲剝繭般才揭開謎底……
當謎底揭開的那一刻,於是,所有的悲涼瞬間湧到了一起:趙玫以為犧牲的只是自己,原來遠遠不止,孫嘉遇同時犧牲了「事業」。曾有讀者不明白孫嘉遇怎麼就愛趙玫如生命了,甚至覺得書名是拉虎皮做大旗。
而作者也出來解釋道:在海邊別墅,孫有兩個選擇,一是和黑幫對峙到底,大概有百分之五十或生存或死亡的機會。二是報警入獄,則是百分百的死亡。他選擇二,自己死,給了趙玫百分百的生存機率。這就是愛如生命的由來。兩個人為彼此付出了最重要的東西,所有的小波浪,所有的暗湧至此匯成了一個大浪,且這浪頭是無聲的,它就那麼一下下在讀者心頭哀哀撞擊。愛情與命運的交織,浪漫與現實的碰撞,讓看的人終於動容,並記住。
作者舒儀的文字,總是簡潔而充滿張力,與書中充滿張力的情節相得益彰,這樣的搭配完美真令人難忘。書中有一個情節是非常打動人的,當邱偉說他勸孫嘉遇和趙玫分手時,孫嘉遇說:「挺乾淨透澈一小姑娘,全心全意在我身上,我要是現在跟她分手,就是活活兒毀了她。」當一個男人如此心疼一個女人時,他就是一個真正意義的好男人,讀者們甚至曾發出「世上再無孫嘉遇」的感嘆。
如此浪漫的一段愛情故事,還有一個如此深情的孫嘉遇,想必《曾愛》的影視化會再賺讀者的熱淚吧!
《曾有一個人愛我如生命》的趙玫將用盡一生去懷念她初戀的愛人。作者卻說,光轉流年,少年情懷,一切都會過去,終至面目全非。但如此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真的會黯然消失在世間嗎?
(文/月窟仙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