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孩子誤吞水銀的意外事件又雙叒叕發生了!近日,張家界一名2歲的男童在家玩耍時不慎將體溫計咬碎了,並誤吞了其中的水銀。
家長發現後第一時間送醫,隨後的腹部CT顯示:在男童的中腹下部有圓形高密度異物影,證明體內確有水銀的存在。
水銀劇毒,這是眾所周知的事。鑑於病情的特殊性,醫生立即對孩子進行了搶救,讓其飲用了大量的牛奶,以中和水銀的毒性。
好在經過三天的觀察,患兒未再出現其餘異常症狀,說明已經轉危為安。
若孩子咬碎溫度計誤吞水銀怎麼辦?
溫度計幾乎是每個有孩子的家庭的必備物品,孩子平時感冒發燒,量體溫也方便。
但孩子畢竟認知有限,好奇心又重,難免會出現啃食等舉動。
溫度計中的水銀柱可是風險係數很高的東西,萬一被孩子誤食,後果很嚴重,家長們可別再大意了。
因而,掌握孩子遇到意外事故的緊急處理方式,也是家長們的必備功課之一。
一般而言,如果孩子只是不小心誤吞了少量水銀,通常可以使用喝牛奶、吃蛋清等方式,使蛋白質與水銀結合排出體外即可。
但若無法確定量或是孩子實在太小,就需掌握以下處理步驟:
第一步:嘗試漱口
如果寶寶咬碎溫度計,家長要先嘗試讓他漱口,此時口腔中不僅有水銀,還可能存在碎玻璃。
如果不通過漱口的方式吐出來,很可能會隨之進入食道,劃破嘴唇或喉嚨。
第二步:催吐
這是針對第一步不奏效時採用的,若孩子不配合,或者還沒學會漱口,就要進行催吐了。
可以用手指撐開孩子的嘴,防止水銀或碎玻璃被吞進肚子。
第三步:送醫
做完以上基礎操作後,父母要立即將孩子送醫,畢竟水銀的毒性很大,如果父母沒把握處理好的話,送醫是最好的方式。
尤其當寶寶已經出現了噁心嘔吐的症狀,必須加急送醫。
第四步:後期護理
在醫院採用專業手段後,等孩子的病情穩定下來,要給他多吃蔬菜和水果,並多多補充水分。
這樣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加速體內毒素的排出。
預防兒童意外,家長要做好哪些準備?
1)家中準備藥箱,常備生理鹽水
醫用藥箱是每個有孩子的家庭標配!裡面可以放一些平時使用頻率比較高的藥品,比如:感冒、退燒藥等,另外,棉花、針筒和生理鹽水也是必備物品。
存在風險的物品用完要及時收起來,讓孩子無法接觸到很多在我們看來小小的東西,對於孩子而言都是高風險的。
就比如溫度計、硬幣、紐扣電池、502膠水等,一旦孩子接觸到或是誤食,父母稍不注意,就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父母在平時的生活中一定要做到用完的東西及時收起來,放在孩子觸碰不到的地方。
使用時也要記得讓孩子保持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內,或有其他大人在旁邊監督。
2)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普及一些安全知識
孩子能自我表達或是理解家長的意思之後,就可以適當教他們一些安全知識了。
比如家裡的東西都是用來幹什麼的,對他的小身體會不會造成傷害,以及如何正確使用等。
更為重要的是,告知孩子注意與其包裝相似的物品,避免混淆產生危險。
這些物品要收好:
當然,就算家長們再小心,也總有疏忽的時候。年齡小的孩子又總喜歡吞食東西,要想做到絕對安全是不可能的。
大量研究數據表明:2-5歲是孩子最可能誤吞異物的年齡段,而這些物品包含有硬幣、吊墜、筆帽、電池和拉鏈等小零件,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
除此之外,一些常用的藥品也要歸納好,避免孩子當成糖豆誤食。
孩子脆弱無比,意外又難防,因而,家長們平時一定要多學習育兒知識和處理要點,關鍵時刻才不至於手忙腳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