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邁和靈巖今天(15日)就要啟程離開四川前往河南,我們也忙裡偷閒逛了逛它倆所在大熊貓基地。一圈下來,我們可算明白了,這邁邁和靈巖能選擇欒川生活,真不是隨便挑的。
這裡叫做雅安市雨城區,顧名思義,雨水充沛常年溼潤。所以這裡的竹子,汁多飽滿可以直接餵養大熊貓。熊貓基地所在的山谷裡,原始森林密布,常年溫度在26度以下。
「我們這空氣中的負離子,不以數量論,直接說超過90%都是負離子。」雅安碧峰峽基地科普員周楊告訴記者,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現在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大熊貓保護機構,分別由雅安碧峰峽基地、臥龍基地和都江堰基地構成。三地各有分工:臥龍基地主要是繁育,都江堰基地更像是養老院,而雅安基地則主打熊貓飼養。
十二年前的大地震 雅安基地橫空出世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峽基地現在生活著45隻大熊貓,最高峰的時候曾經有60多隻。
「雅安這個基地的發展,主要就是從2008年汶川大地震開始的。當時臥龍基地處於震中,很多貓舍都不行了,雅安就臨時承接了很多大熊貓的飼養繁育工作,」熊貓基地科普員周楊說:「後來這裡逐漸成為大熊貓的飼養中心,很多外地動物園的大熊貓生完寶寶,都來這裡養育幼崽,類似於大熊貓的月子中心。」
在基地白熊坪旁邊的熊貓幼兒園,熊貓媽媽瑛華和兩隻小寶寶一起生活在這裡。這種母帶崽的生活方式,在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各個基地裡都是一種獨特的圈養方式。
熊貓媽媽瑛華已經17歲了,這個年齡相當於人類的壯年時期。小時候瑛華一直生活在北京動物園,而現在,它做了媽媽後,北京方面特地把瑛華和崽崽送來雅安碧峰峽基地生活。
「今年由於疫情原因,大熊貓所有的繁殖工作都集中在了臥龍基地。要是去年前年,你們都能在這裡看到新出生的熊貓幼崽。」科普員周楊說。
「海歸」貝貝:出國訪問可不是簡單事!
在海歸大熊貓樂園,生活著7隻大熊貓,其中就有一隻剛從美國回來的大熊貓貝貝。
我們見到貝貝的時候,他正坐著安靜地吃竹子。這隻「海歸」小哥哥出生在美國華盛頓,4歲的時候回到了中國生活,這個標準是所有的歸國、在國外出生的大熊貓必須回國的年齡。現在,貝貝在碧峰峽基地已經生活了快一年的時間。
「貝貝的長相是標準的小圓臉,這在雄性大熊貓裡是高顏值的代表。」基地科普員周楊告訴我們,貝貝出生在美國華盛頓動物園,他的爸爸媽媽是著名旅美大熊貓添添和美香,而他的兄弟姊妹泰山和寶寶,也是出了名的海歸熊貓。
如今,在國外生活著30多隻大熊貓,他們主要分布在美國、歐洲、東南亞等地。在海外生活的日子裡,這些大熊貓代表著中國外交的「金字招牌」,讓全球各地的「貓粉」為之瘋狂。
出發前的準備 食物很關鍵
幼兒園、海歸樂園、還有白熊坪,共同組成了雅安基地的三大功能分區。
「人有人才,熊貓也有貓才。」周楊告訴我們,靈巖和邁邁生活的白熊坪就相當於整個基地的「優秀貓才儲備庫」,現在白熊坪生活著10隻大熊貓。「所有即將離開基地外出生活的熊貓,在碧峰峽基地的最後一站,都會生活在白熊坪。」
在白熊坪,喜歡互懟的靈巖和邁邁依然是遊客最喜歡的明星。瞅它倆這愛表現的樣,到了欒川竹海野生動物園,相信很快就會成了那裡的超級明星。
即將開始長途旅行,飼養員彭渤鈞正在忙碌準備,他告訴記者,給大熊貓準備好食物很關鍵。
「長途跋涉,又是在籠子裡,對於天天在野外瘋慣了的邁邁靈巖來說,肯定是個小挑戰。中間我們在車上會不斷觀察,主要是要用食物分散它倆的注意力。」彭渤鈞邊說,邊拿出了零食——胡蘿蔔和窩窩頭。
為了旅途做準備,欒川竹海野生動物園專門購買了超過1000斤食物,有竹筍,竹葉和竹杆。彭渤鈞還從基地專門多備了一些零食,這些食物都被裝在冷藏車內保鮮,隨時供應。等車輛到了欒川,這些竹子還能再保證三到四天的量。
靈巖和邁邁馬上要和他們的熊貓鄰居們告別,正式踏上前往河南欒川的旅途。今天上午9點,大象客戶端將全程直播靈巖和邁邁的歡送儀式,河南的小夥伴們,準備好迎接我們的新夥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