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譜》讀譯 王根權著
學書論 第十五章 自 閡 通 規
一、原文
或乃就①分布②於累年,向規矩③而猶遠。圖真④不悟,習草將迷。假令薄解草書,粗傳隸法⑤。則好溺偏固,自閡⑥通規。詎知⑦心手會歸⑧,若同源而異派⑨。轉用之術⑩,猶共樹而分條者乎?
場景展示圖
趙泓錦. 書法作品
二、注釋
① 就:原意為靠近,這裡指探求、從事。
② 分布:書作的布局謀篇,即章法。
③ 規矩:畫圓形和方形的兩種工具,比喻一定的標準、法則和習慣。這裡指學習書法的規範法則。
④ 圖真:學習楷書。「圖」,謀求,即學習。「真」,楷書。
⑤ 薄解草書,粗傳隸法:對草書和隸書都沒有深透了解,僅僅只掌握了一些膚淺的皮毛。「薄解」,淺薄的理解。「傳」,傳授,接受,即學習。「隸法」,即楷法,也就是楷書。晉唐之際,人們多稱「漢隸」為「八分」,而將隸書稱作為「楷書」。
⑥ 自閡:自己阻隔了學書的道路。「閡」,阻隔不通。
⑦ 詎知:豈知。
⑧ 心手會歸:心手相應。「會」通「匯」。「會歸」,匯聚一起,協調一致。
⑨派:不同的支流。
⑩轉用之術:「執、使、轉、用」四種基本運筆類型。
場景展示圖
凌雲子. 書法作品
三、譯文
就拿書法學習中的布局謀篇說吧,有的人就這個內容學習練習了若干年,結果卻沒有掌握布局謀篇的規律,距離布局謀篇的規矩依舊很遠。學習楷書的時候,不明白楷書自身的規律和學習楷書的具體方法。學習草書的時候,又搞不清草書自身的規律,同樣搞不清學習草書的具體方法。僅僅只是對草書和楷書做到了一般性了解,對學習草書和楷書各自的方法要領只是粗淺掌握。學習書法只是根據自己的喜好,沉浸於書法學習內容的某一個方面而不顧及其它。如此學習書法,就相當於自己阻隔了學書的道路。一些「好溺偏固」的學書人,怎麼會知道,學習書法必須做到手和心的同步協調。作書過程中「心」和「手」的關係,就像同一個源頭而不同支流的水流一樣。單獨而論是可以分開的,書寫實踐中就分不開了。「執、使、轉、用」四種基本運筆類型,就像一棵樹上分出的不同枝條,論枝它們是分開的,論根它們是一體的。
北京復聖軒文化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