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房屋空間和庭院面積普遍都比城市裡高樓大廈更有優勢,只要將庭院規劃布置的好,農村房屋的居住體驗感也不會差到哪裡去。以前我們聽過比較多的是庭院種植,就是種植一些花草樹木和盆景,給房屋外圍營造一種四季如春的氛圍。那麼,你是否聽過庭院養殖呢?
農業生產活動的主要分類就是種植和養殖,只要具備相應的條件,就可以實現種養殖,所有在理論上庭院養殖也是可行的。就以養殖泥鰍和黃鱔為例,這兩種都是沒有魚鱗並且是軟體的魚類,都喜歡陰涼的水文環境,黃鱔也不會吞食泥鰍,是完全可以混養在一起的。養殖水產動物的前提就是容器和水,有人想到了家裡的閒置水缸,這個也是可行的;為了提高黃鱔和泥鰍的成活率,還需要加強撫育管理措施。#帶你看三農#
一、水缸養殖泥鰍黃鱔需要保持含氧量。
泥鰍和黃鱔也是自然界中較為常見的魚類,多生活在河流、水潭和稻田中,含有卵磷脂、脂肪和維生素等營養物質,是食用價值比較高的魚類。使用農村的閒置水缸養泥鰍和黃鱔,短時間是可行的,只要能夠儲存水的缸都可以。但是必須保持水質,如果水裡的微生物和氧氣不足,泥鰍和黃鱔就很快會窒息。可以每天用制氧設備灌入氧氣,並且不要養殖過多的水草,以免加速氧氣消耗。
二、10口水缸可以養殖多少泥鰍和黃鱔?
這沒有標準的解答,主要是取決於水缸的大小和高度,同時隨著後期泥鰍和黃鱔生長發育要逐漸的減小養殖密度。通常農村的水缸都是由石頭或者特殊泥土燒制而成,外徑大小1~2米左右、高度多為50~100公分、容量多為100~200升,所以對應不同規格的水缸能夠養殖的泥鰍和黃鱔數量也是不一樣的。黃鱔喜歡在水的中上層活動,泥鰍更喜歡在水的中下層活動,混養在一起也能提高水缸利用率。建議混養的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80條左右,以保障水的PH值、含氧量等在適宜泥鰍黃鱔存活的範圍之內。
三、為保障成活率泥鰍黃鱔混養要注意什麼?
在農村庭院裡養殖泥鰍和黃鱔的作用還是不少的,作為景觀的觀賞價值也是不錯的,能夠給庭院帶來生氣,又能合理利用閒置的水缸,並且還能夠很方便的捕撈來做菜吃。要保障混養的成活率是特別關鍵的,不然可能產生惡臭將嚴重影響環境的舒適感。因為泥鰍的雜食性特性明顯優於黃鱔,泥鰍會以黃鱔的排洩物為食,這就需要合理安排好它們的混養比例。既能夠更好的維持水質,有能夠減少飼料用量,建議泥鰍和黃鱔的比例控制在1:10左右,從而讓泥鰍和黃鱔之間更好的互利共生,也提高了養殖成活率和整體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