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輕班主任老師向同行請教一個問題:為什麼班裡成績差的孩子衛生也打掃不好,還總是被學校政教處扣分呢?可能很多老師都有同樣的困惑,其實成績差的學生衛生打掃不好,背後原因有三。
為什麼成績差的孩子衛生也打掃不好?
1、學生厭學,以打掃衛生為「藉口」,不進教室
成績差的學生不僅打掃衛生「磨蹭」,還打掃不乾淨,總是在學校的檢查中被扣分。大多數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或多或少都有厭學情緒,這些學生寧願待在廁所裡「打掃衛生」,也不願意坐在教室。如果剛好有衛生打掃任務,那就是最好的「藉口」,發現老師來了,他們拿著勞動工具胡亂打掃兩下,老師離開視線後,勞動工具往地下一扔,就不再幹了。
如果班級有臨時緊急衛生打掃任務,這些孩子往往向班主任「主動申請」,「自願」為班級做貢獻去打掃衛生,班主任老師害怕讓成績好的學生在上課時間打掃衛生影響學習,往往會「欣然同意」這些學生的請求。這樣做的結果會讓這些學生陷入「越喜歡打掃衛生,學習成績越差」的死循環。
成績差的孩子不是打掃不好衛生,而是他們內心深處不想學習,寧願在學校廁所「打掃衛生」也不願呆在教室,從根本上講,他們就沒有想過認真對待打掃衛生這件事,只是為了逃避「教室」而做出「打掃衛生」的無奈選擇,這樣的心態能打掃好衛生就成怪事了。
2、與班主任老師的衛生打掃任務分組有關
之所以衛生打掃效果差,被學校政教處扣分,往往是因為這些成績差的孩子被分在同一個衛生打掃小組,如果把這些成績差的孩子分到同一個衛生小組,能夠想像出來他們一起打掃衛生的樣子。
3、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
課堂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的養成是相通的,如果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成績很難提高,而往往學習習慣不好的學生,生活習慣也不會好到哪裡?成績差的學生衛生打掃不好,其實是沒有形成良好生活習慣造成的。
如何解決「成績差的學生打掃不好衛生」這個問題?甚至通過打掃衛生轉變差生
每個學生都有閃光點,不能單憑成績的高低衡量學生素質的高低。學生成績差,老師更應該關心、呵護他們,不能一味地放任自流,更不能讓他們犧牲上課時間去打掃衛生,讓這些學生陷入「越喜歡打掃衛生,學習成績越差」的死循環。
老師如何解決「成績差的學生打掃不好衛生」這個問題,甚至通過「打掃衛生」讓成績差學生的學習成績有所好轉,老師要從以下三方面做起:
1、找到學生身上的閃光點
老師可以特意和「成績差的學生」一起拿上勞動工具參加幾次衛生打掃任務,然後在班裡對這些學生的表現予以大張旗鼓的表揚。並且要發現學生身上的其他「閃光點」,並無限放大這些「閃光點」,給孩子們樹立信心。
2、合理分組
把各個階段成績的學生進行科學分組,讓同個小組的學生一起學習,一起打掃衛生,通過優秀學生帶動成績差的學生,最終實現共同進步。
3、家校配合
老師通過和學生家長溝通,一定要把「成績差的學生」在學校「好的表現」通報給家長,讓家長對孩子有信心,同時也要讓家長提供學生在家期間的良好表現素材,在班裡樹立這些孩子的「正面」形象,從而促進學生成績的提高。
「成績差的學生衛生打掃不好」是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作為一線老師要正確面對,希望本文對您能有所幫助,通過「衛生打掃」轉變成績差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