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得2020年美網男單冠軍之後,多米尼克·蒂姆在自己的社交網站上發了一張奪冠圖,配了簡短的幾句話:「一定是這樣了——我的職業生涯就像今天的比賽一樣——總是充滿了起起伏伏,然而我愛它最後所呈現出的樣子。」
他的慶祝也很簡單,就是叫幾張披薩到紐約的酒店,和團隊一起分享。
「我們一邊吃一邊幻想,要是沒有疫情,我們可以在城市裡自由穿梭的話,大家都會去做什麼。但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已經筋疲力盡了,過去兩周的比賽耗盡了我們所有的精力。即便是一切都正常,俱樂部都開門,我們也還是會留在酒店裡點披薩。」
他說自己最喜歡瑪格麗特披薩,這簡直一點也不意外。顯然,他就是那種「會喜歡瑪格麗特披薩的」傳統的奧地利人。
從0比2到3比2
蒂姆和亞歷山大·茲維列夫的這場2020美網男單決賽發生在紐約當地時間2020年9月12日,兩位說德語的年輕人從下午4點打到了晚上8點。
雖然比賽用時很長,但由於這是大滿貫史上第一次由兩位「90」選手爭冠,雙方都非常緊張地各打了半場好球。和比分所顯示的一樣,德國人統治了上半場,奧地利人在下半場找回了自己。
作為英超球隊切爾西以及其現任主帥蘭帕德的球迷,蒂姆沒有像2010年南非世界盃上的英格蘭一樣以悲傷的故事作為結局。
當時英格蘭以1比2的比分落後德國,蘭帕德遠射出的皮球整體已經越過了球門線,但被裁判判定無效,最終「三獅軍團」以1比4告負無緣八強。
事實上,就在2020美網男單決賽之前,蒂姆說如果自己能夠贏下冠軍那自然很棒,但萬一輸了的話,他將會給安迪·穆雷打電話,向對方諮詢一下如何在前4個大滿貫決賽失利之後還能夠從頭再來並最終圓夢這件事。
穆雷本人應該不太想接這個電話,因為公開賽年代以來只有他和前教練伊萬·倫德爾有這樣「慘痛」的紀錄,戈蘭·伊萬尼塞維奇和安德烈·阿加西都是「事不過四」。
當然,這是蒂姆的一個玩笑——友善的他不會去刺激如今同樣以友善聞名的「Sir.Andy」。而且,在2比6、4比6丟掉前兩盤之後,他最終還是以6比4、6比3、7比6(6)贏下了和茲維列夫的這場較量,成為男子網壇首位「90」後大滿貫冠軍球員。
奪冠的感覺很好
不過,即便是完成了一場大逆轉,也還是有人苛刻地看待這場沒有「三巨頭」的決賽。
「在先丟兩盤之後,多米尼克·蒂姆贏下了他的首個大滿貫冠軍。」CBS新聞在大標題裡寫道,強調了最開始他不在狀態的那兩盤。「多米尼克·蒂姆贏得了史上最奇怪的美網,」雅虎體育也沒有太客氣,說在這屆沒有觀眾的、球員被困在「防疫氣泡」裡的以及很多知名選手都沒有前來參賽的大滿貫賽事中,一切都讓人感到不那麼真實。
他們代表了一部分人的看法。費德勒有傷,納達爾考慮到COVID-19疫情不願意做長途旅行,德約科維奇在和布斯塔的第四輪比賽中無意擊中線審而被判出局,「三巨頭」最後關頭的不在線使得人們一邊期盼著男子網壇迎來新的大滿貫得主,一邊又不斷拿這些即將接班的年輕人來和前輩們作比較。
而當蒂姆和茲維列夫的比賽結束後,他們又忽視掉了這場五盤大戰中夾雜著緊張和渴望的「人性的部分」,單拎出冷冰冰的數據之後感慨道:「『90後』即便奪冠了也還是差點意思啊!」
差點意思嗎?在登頂2020美網男單冠軍的道路上,蒂姆先後擊敗了西班牙好手穆納爾、印度人納加爾、2014年美網男單冠軍西裡奇、「00後第一人」阿里亞西姆、「澳洲小野兔」德米納爾、上屆美網亞軍梅德維德夫以及5號種子暨2018年ATP年終總決賽冠軍茲維列夫。
決賽結束後,美網在社交網站上發布了一組名為「FOURTH TIME'S THE CHARM」的組圖,分別是蒂姆在獲得2018法網、2019法網、2020澳網亞軍時的「捧盤圖」以及2020美網的奪冠圖。在前3張圖片裡,他的表情看上去很鎮定,但顯然不是開心。而第4張就不一樣了,他牢牢地抓著獎盃,喜上眉梢。
「拿到第一座大滿貫冠軍獎盃的感覺一定很好,」配文寫道。
一個有教養的人
在蒂姆的前3次大滿貫決賽裡,他分別以0比3、1比3輸給了納達爾,以2比3不敵德約科維奇。現在,他的名字也出現在美網冠軍獎盃上了,就在西班牙人、塞爾維亞人以及「瑞士天王」費德勒的名字之後。
它被鐫刻在那裡,成色十足;它和別人的評判無關,只和他的努力有關。縮水的美網冠軍?或許只有沒拿過大滿貫的人才會這麼想。
關於2020年美網冠軍的成色,衛冕冠軍納達爾早就說過:「我不會高傲到認為自己不去,美網就不是一項大滿貫賽事,今年的美網冠軍就是大滿貫冠軍。」
在蒂姆的成長之路上,納達爾曾經是他的一個標杆。畢竟在剛出道的時候,奧地利少年一度被稱作「紅土小王子」,他們從2014年到2018年的10次交手全部發生在紅土場上。而且,在21歲時蒂姆就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公開賽的半決賽以2比1戰勝納達爾,讓自己成為在法網賽場上有機會去衝擊西班牙人絕對統治力的選手之一。
而且,和剛出道時的納達爾一樣,蒂姆也不希望自己「偏科」。在兩次闖入法網決賽的同時,他也在磨練自己在其他場地尤其是硬地球場上的實力。他和2004年雅典奧運會男單和男雙冠軍尼古拉斯·馬蘇合作,著力提升自己的發球能力、單反的穩定性以及進攻性,並且學習如何去適應大場面。
「他是一個很好的球員,也是一個非常有教養的人。」曾經排名世界前10的馬蘇這樣評價已經合作了一年半的弟子。
「他會非常仔細地思考你所傳遞給他的東西,哪怕是簡短的一句話或者一個很細微的行為,這意味著他在訓練和比賽的時候都是非常專注的。他還只有27歲,就已經拿到了很多冠軍,我相信還會有更多的冠軍到來。它們不取決於年齡,而是取決於態度。」
「Dominant」上線
蒂姆的態度一直很好,是奧地利人的那種和藹可親、易於接近以及寵辱不驚。
在進入職業網壇初期,年輕而有潛力的他曾經被球迷們送了一個「統治者蒂姆」的暱稱,取了「Dominic」和「Dominant」的諧音。人們希望1993年出生的他能夠成為「四巨頭」的接班人,至少也要在他們的光芒之下成為年輕球員的領軍人物。
不過,隨著以亞歷山大·茲維列夫、斯特凡諾斯·西西帕斯、丹尼斯·沙波瓦洛夫、亞歷克斯·德米納爾以及菲利克斯·奧熱-阿利亞西姆等「95後」乃至「00後」的出現,這個綽號開始漸漸地被人遺忘。
如今,他以全面的技術、冷靜的態度真正地從這些人中脫穎而出,第一個舉起大滿貫冠軍獎盃,似乎也可以猜想一下當「四巨頭」淡出網壇之後,他會不會變成那個接檔的「Dominant Thiem」了。或者,紅土硬地兼修的他可以成為男子網壇的「Dominant Theme」?
答案總有一天會到來,因為時間總是在不斷向前。在結束紐約的「房間披薩派對」之後,蒂姆也已經回到奧地利進行簡單的休整,去準備9月27日開始的法網。在羅蘭加洛斯,他已經有了兩個亞軍獎盤,今年他依然會向納達爾的「王位」發起挑戰。
「體力上我不會有任何問題,心理上還不太好說,畢竟我剛剛實現了職業生涯的一個重大突破,還是會有些激動。但我想它應該會成為我繼續向前的一個動力,我希望自己可以在接下來的比賽一場比一場有進步,就像過去幾年一樣。」
他還是那個多米尼克·蒂姆,喜歡每一次腳踏實地的進步,無論手裡有幾個獎盤或者幾座獎盃,無論是17歲還是2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