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黑猩猩為何多是雙性戀?

2021-01-16 IT之家

陽春三月,萬物復甦,這是動物們「春心萌動」的時節。

在目前已知的約150多萬種動物品種中,提起「私生活最混亂」的動物,那倭黑猩猩一定榜上有名,而且還名列前茅。

有人會說,這個倭黑猩猩跟普通黑猩猩長得沒什麼區別啊?的確如此,從名字也可以看出,倭黑猩猩是黑猩猩屬的動物,倭黑猩猩(Pan paniscus)曾被叫作「俾格米黑猩猩」,這個稱號是為了將它們與普通大猩猩(Pan troglodytes)區分開來。它們棲息於熱帶雨林,集群生活,倭黑猩猩產於非洲剛果河以南,是一種瀕臨滅絕的動物。

它和黑猩猩外表相似,但比起黑猩猩,倭黑猩猩的體型較為修長苗條頭略小,這樣的身材使得它們較能直立,行動更加靈活。同時,性格上比起黑猩猩來說,倭黑猩猩也更加溫順,很少發怒,可以說是個「和平主義者」了。

那麼,如此性格溫順的倭黑猩猩們為啥會被冠以「私生活最混亂」這樣的標籤呢?其實,這還真跟它們解決處理衝突和自己領地問題的方式有關。因為它們用很頻繁的很隨便的性生活和雙性性交來處理衝突和解決社會問題而且發生同性行為的還都是雌性居多

是的,大家沒有看錯,是雙性性行為的方式!是雌性居多!那麼,人們不禁要問,為何要通過這樣的方式呢?

其實,在動物的世界,雙性戀行為是一種司空見慣的現象。據希臘哲學家亞裡斯多德早在2300年前就記載了土狼之間明顯的同性戀行為,至今,科學家已經在1500多種動物中觀察到同性戀或雙性戀現象,其中有詳細記錄的有500多種。動物發生雙性戀行為的理由也多種多樣,雖然有些只是單純地弄錯了對象,但那些隨著物種進化而穩定遺傳下來的雙性戀行為,則是為提升種族生存能力而採取的一種策略。就好比,我們要說的倭黑猩猩。

對於倭黑猩猩這種群居性動物而言,它們跟黑猩猩這樣的靈長類動物,隨著時間的發展,性交也演化出了儀式的功能,之前也在前面說到了,它們的雙性戀行為,其目的還是在於在遇到衝突時,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爭鬥及因此造成的傷亡,說到底還是為了穩定社會關係。

據介紹,倭黑猩猩雖然和黑猩猩的「親緣」關係非常接近,但它們的生活習性卻大不相同。黑猩猩群體其實是由雄性領導的,它們彼此間侵略性較強,經常互相爭鬥,而倭黑猩猩群體通常是由雌性領導,因此,它們不怎麼愛打鬥,但這樣,也凸顯了雌性倭黑猩猩在整個群體裡的地位。或許,正因如此,在倭黑猩猩群體中,雌性發生雙性性行為更多,那是因為它們要更加彰顯自己在群體中的社會地位。

據此前媒體報導,美國科學家此前從科學的角度解釋了為何雌性倭黑猩猩會更多發生雙性戀行為,科學家對雌性倭黑猩猩之間的親暱行為進行研究後發現,雌性倭黑猩猩在發生同性行為時,除了親暱行為,還同時發生獨特的叫聲,如果佔據統治地位的同性就在附近,雌性倭黑猩猩在與同性親暱時發出更多叫聲,專家們認為它們這麼做只為提高自己的地位。

據了解,美國亞特蘭大埃默裡大學的扎恩納·克雷博士用了五年時間對雌性倭黑猩猩的叫聲進行研究。在此過程中,克雷曾率領一支小組前往剛果(金)的蘿拉亞倭黑猩猩保護區。根據他們的研究發現,雌性倭黑猩猩在與同性親暱時會發生特殊的叫聲,地位較低的雌性最有可能發出這種叫聲,尤其是在與之親暱的同伴地位較高的情況下。如果阿爾法雌性(群體中最重要的雌性)就在附近,它們發生的叫聲更多。克雷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時表示:「叫聲就是雌性倭黑猩猩的廣告,告訴其他同伴它們正與群體中的重要成員上演親暱舉動。這是它們爬上上層社會的階梯。」

所以,這就好比人類通過奢侈品包包、服裝、豪車等等方式炫耀自己一樣,動物們也需要各種各樣的形式展示自己的魅力和社會地位,所以,雌性倭黑猩猩的同性行為,其實更多的還是一種炫耀,雌性倭黑猩猩將叫聲作為一種戰略工具,鞏固它們的社會關係,進而提高它們在群體中的地位。而往大了說,整個倭黑猩猩的雙性性行為也都是讓它們的社會更加穩定,減少不必要的爭鬥和傷亡。

相關焦點

  • 倭蛙,倭犰狳,倭黑猩猩!這些帶「倭」字動物原來是這樣命名的
    倭犰狳獨居生活,夜行性,白天一般躲在洞裡休息,夜間外出覓食,是一位食蟻高手。倭犰狳給我們留下了太多謎團。目前,科學家只知道倭犰狳在繁殖季節過著一夫多妻制的生活,母獸每胎僅產1仔,剛出生的幼崽遍體無毛、骨板柔軟,圈養條件下可以活4年多。遺憾的是,該物種在人類的侵害下種群岌岌可危,淪為高度瀕危物種,亟待嚴格保護。
  • 倭黑猩猩真的是性愛狂嗎?
    倭黑猩猩的交配次數並不像人們想的那麼頻繁,她說,「在繁殖方面它們不比黑猩猩活躍。 不過人們往往津津樂道於這些極端行為,而將之視作倭黑猩猩的日常,英國伯明罕大學的Zanna Clay說,她花費了數年時間研究野生倭黑猩猩。「這種觀念認為它們從早啪到晚,就好像它們是性癮者似的。」這些猿猴被認為耽於交媾並且從無衝突,這樣令人面紅耳赤的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 倭黑猩猩都是性愛狂?科學家為其正名
    克雷指出,倭黑猩猩的交配頻率並沒有很多人所認為的那麼頻繁,她說:「從繁殖角度來看,倭黑猩猩的交配頻率和黑猩猩相比並為顯出異常。」這隻倭黑猩猩正在做什麼?沒錯,就是你想的那樣相比之下,倭黑猩猩群體中摩擦和觸碰生殖器的行為非常常見,但一般只出現在某些非常特定的場合之下,常常並不會被歸入性行為之列。
  • 這麼多年才知道倭黑猩猩和黑猩猩不是同一種,長見識了
    最有趣的事實之一是倭黑猩猩用性接觸來分散衝突而不是訴諸暴力。倭黑猩猩和黑猩猩屬於同一屬,直到20世紀20年代才被認為是同一物種。最初,倭黑猩猩被稱為「侏儒黑猩猩」,有時也被稱為「侏儒黑猩猩」。倭黑猩猩的平均身高約為3.5英尺,體重約為65至80磅,而雄性黑猩猩則重達150磅。體型最大的雄性黑猩猩體重最高可達200磅,但總體而言,這兩個物種之間的大小差異並不顯著。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侏儒」一詞基本被摒棄,取而代之的是「倭黑猩猩」。黑猩猩和倭黑猩猩的生理差異並不明顯。黑猩猩的體型更大,四肢更短,口部更突出。
  • 科普:倭黑猩猩媽媽會幫兒子求偶
    新華社華盛頓5月21日電(記者周舟)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首次發現,倭黑猩猩媽媽會通過「排斥對手」和「創造機會」等手段幫助倭黑猩猩兒子增加求偶機會,但倭黑猩猩女兒則不會得到類似幫助。  20日發表在美國《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的研究顯示,倭黑猩猩媽媽會阻止或破壞其他雄性交配,並將自己的兒子帶至處於排卵期的雌性近旁,從而使兒子成為父親的機會增加了大約兩倍。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領銜的研究團隊對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野生倭黑猩猩種群以及象牙海岸、坦尚尼亞和烏幹達的野生黑猩猩種群進行了對比觀察。
  • 倭黑猩猩媽媽操心兒子婚事—新聞—科學網
    近日,德國馬克思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科學家發現,倭黑猩猩母親會主動增加雄性後代與其他雌性接觸的機會,甚至會在後代交配時為其「站崗」。相關研究成果本周發表於《現代生物學》。 倭黑猩猩是黑猩猩的近親。以往研究發現,黑猩猩母親會幫助自己的兒子爭奪在種群內的統治地位。
  • 倭黑猩猩如何沿河摸碘之旅
    BMC Zoology 發表了一篇有趣的文章,在這個研究中,作者通過剛果盆地倭黑猩猩的覓食活動,探索了史前人類的攝碘之旅,首次報告了非人靈長類動物對碘的攝取。猿類非常聰明——他們會察言觀色,巧妙地操縱同伴和敵人的行為,清晰地記住森林的環境。這些高級認知技能需要有強大的大腦對複雜的信息進行處理,同時還要有長長的發育階段來學會觀察周遭,學習各類技能,積累社會經驗,手工製備相關工具等。
  • 知否|倭黑猩猩"重男輕女"?操心兒子婚事卻狠心拋棄女兒
    科學家稱,這是因為在倭黑猩猩群體中,雄性與雌性相比擁有更具優勢的地位。倭黑猩猩媽媽們抓住每一個機會幫助她們的兒子。在倭黑猩猩的社會中,但雌性在高群體地位中佔據了主導地位。許多母親都有群體影響力,她們會儘量讓兒子與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待在一起,確保它們有更好的交配機會。Surbeck稱:「母親就像是她們兒子的社交通行證。」
  • 倭黑猩猩:沒有一次交配解決不了的事情,如果有那就兩次
    倭黑猩猩原本也被稱為叫做侏儒黑猩猩,在後來侏儒這個詞不雅於是將侏儒黑猩猩改名為倭黑猩猩。交配社交倭黑猩猩與黑猩猩有什麼不同呢?首先倭黑猩猩是母系社會,而黑猩猩是父系社會, 倭黑猩猩相對於黑猩猩身材更加的苗條,腦容量也更加的小一些。
  • 看看倭黑猩猩吧
    哈佛大學靈長類動物學家Liran Samuni和Martin Surbeck領導的一項新研究顯示,與人類親緣關係最近的倭黑猩猩可能正是這樣一個物種。Samuni等對剛果民主共和國Kokolopori倭黑猩猩保護區,兩組相鄰的倭黑猩猩群體的捕獵和進食習慣進行了為期五年的研究,以探索生態和社會因素是否會對文化形成產生影響。
  • 看看倭黑猩猩吧
    哈佛大學靈長類動物學家Liran Samuni和Martin Surbeck領導的一項新研究顯示,與人類親緣關係最近的倭黑猩猩Samuni等對剛果民主共和國Kokolopori倭黑猩猩保護區,兩組相鄰的倭黑猩猩群體的捕獵和進食習慣進行了為期五年的研究,以探索生態和社會因素是否會對文化形成產生影響。研究結果於當地時間9月1日刊登在《eLife》雜誌上。
  • 倭黑猩猩和人類最像?原來它們也懂合作愛面子
    倭黑猩猩中也存在共同承諾現象,而且其進行方式與人類驚人的相似。在最新的共同承諾測試中,研究人員選擇在倭黑猩猩身上進行自然的社交活動,即梳理毛髮,並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打斷它們,看看它們是立即恢復梳理活動還是徹底中斷,以及是否在停止梳理時進行了交流。倭黑猩猩在非人類靈長類動物中比較特殊。過去的研究表明,這些類人猿可以發展出與人類極為相似的社會互動活動,並建立深厚的情感紐帶。
  • 人類近親倭黑猩猩基因中發現「幽靈猿」DNA,曾是伴侶,現已滅絕
    這種不同群體之間的融合不僅發生在人類祖先身上,同屬人科的倭黑猩猩對這種行為樂此不疲。作為人類最親近的親戚,倭黑猩猩和黑猩猩一直存在著雜交關係,早在20萬年前,它們就發生了基因交換融合。但是,最近靈長類動物學家的研究發現,黑猩猩並非倭黑猩猩唯一的伴侶,在數十萬年前,倭黑猩猩還曾跟一種被稱為「幽靈猿」的類人猿交配,只是「幽靈猿」和尼安德特人一樣都已經滅絕了。
  • 慷慨無止境:首次發現倭黑猩猩與其他部落成員共享食物
    最近的發現讓人們得知大猩猩,特別是倭黑猩猩,有著令人驚嘆的品質。在它們棲息的地方,鮮肉是不容易得到的; 而倭黑猩猩主要以植物為食,研究人員發現它們每月狩獵兩次或吃肉兩次左右。而且,當他們抓住獵物時,他們並不貪婪,一人獨享。
  • ...會數千個英文詞語並且懂得用符號與人溝通的倭黑猩猩潘班尼莎...
    據香港9日報導,會數千個英文詞語並且懂得用符號與人溝通的倭黑猩猩潘班尼莎(Panbanisha  26歲的潘班尼莎是雌性倭黑猩猩,自2005年起便在該保育區居住。它和弟弟坎齊(Kanzi)一樣,懂得用符號與人類溝通,也明白負責照顧它的科學家所說的數千個英文詞語。不過,它還是不懂得說人類語言。
  • 「比手劃腳」的黑猩猩在說啥?
    (IvyP/譯)最近,科學家們破譯了黑猩猩和倭黑猩猩的肢體語言,為我們了解它們之間的交流提供了一個可以參考的「詞彙表」。研究結果甚至可為追溯人類語言的起源提供一些參考。相關研究論文於7月3日發表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期刊上。
  • 雌倭黑猩猩會為提高地位而與同性上演親暱舉動
    雌性倭黑猩猩也有這種行為同時發生獨特的叫聲,但它們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引起雄性的注意,而是為了鞏固和提高它們在群體中的地位。兩隻雌性倭黑猩猩正在上演親暱的舉動。在與地位較高的同性親暱時,雌性倭黑猩猩會發生特殊的叫聲。
  • 人類不能拿黑猩猩的生活方式來證明父權制和戰爭的正確性
    黑猩猩可能與人類有著密切的關係。但是另一種類人猿:倭黑猩猩,也是如此。在黑猩猩和倭黑猩猩被分成兩個物種之前,人類就脫離了這一進化軌跡。然而,人們往往忘記了倭黑猩猩。「到目前為止,許多人類學家的策略一直是將倭黑猩猩邊緣化,」一位荷蘭靈長類動物學家Frans de Waal說。這不僅僅是技術上的問題。人類向他們的動物近親尋找關於人類自己的線索。
  • 世界最聰明黑猩猩:會做飯 認識3000單詞
    「坎齊」(Kanzi)堪稱世界上最聰明的黑猩猩.它可以輕而易舉地用計算機與人類交流,目前掌握的詞彙已經達到3000個。它不僅能烹飪美食、演奏音樂,還會悉心照顧著4歲的幼崽泰科(Teco),絕對是世界上最多才多藝的全能黑猩猩。坎齊的屬性確切地是倭黑猩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