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鴿參賽是一種興趣,是一種技術活,更是一門高深的學問。要想在比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就必須在平時的飼養過程及比賽期間,給予賽鴿最正確和最恰當的照顧。鴿子喜歡以各種植物的種子為食,所以飼料的投放就顯得尤為重要。鴿主必須了解每種穀物的營養成分,以及對賽鴿成績的影響,從而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投喂,不然可能造成賽場上的失利,必須特別小心謹慎!
飼料的種類和營養成分,大概分為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三大類。
一、碳水化合物:它的主要成分是糖類,是鴿子體內最主要的能源,它可以直接快速的為鴿子提供能量;可轉化為肝糖儲存在肝臟、肌肉和血液中,也可以轉換成脂肪。
二、蛋白質:主要成分為胺基酸;它是一切生命構成的主要原料,鴿子在出生60天內是一生中對蛋白質需求量最高的時期,但在鴿子比賽期間過多的餵食豆類是不明智的。
三、脂肪:其實脂肪也是一種能量,同等質量產生的能量是碳水化合物的兩倍。它是賽鴿在體內碳水化合物消耗殆盡後的後備能源。
了解了各種飼料的成分和作用,就要根據不同季節、環境、賽制、比賽距離和賽線難度,懂得如何搭配飼料的比例,靈活掌握飼料的投放,而不是把鴿子養得胖胖的就以為萬事大吉。
育雛期間:幼鴿對蛋白質的需求處在一生的巔峰,所以要加大豆類的供給,若在此時蛋白質供給不足,就會造成幼鴿內臟、肌肉和羽毛髮育不良,影響日後比賽成績。
換羽期間:鴿子剛進入換羽時,多餵稻穀及大麥等飼料,應該儘量減少蛋白質和脂肪的供給,使鴿子的羽毛在前期快速脫落,待到大量羽毛開始長出時,再增加豆類和脂肪飼料。反之鴿子由於營養過剩羽毛遲遲不換,將影響比賽成績。
比賽期間:鴿子在正常的外訓時,供給充分的碳水化合物就足夠所需的能量了,應該儘量減少蛋白質和脂肪的供給。此時要是過量的飼餵蛋白質和脂肪飼料,會增加鴿子的內臟負擔,造成食欲不振、消化延緩、免疫下降等等一系列的麻煩,鴿子的恢復會變慢,這也是鴿子歸巢後發生嗉囊炎的原因之一。
賽鴿在比賽期間應該多餵玉米,玉米是最理想的能量飼料,飼餵出的鴿子體能極好,對鴿子的瞬間爆發和能量轉換極有幫助。不過也不是十全十美,遇上大風天容易飛過頭,側風時容易飛偏。
總之,養鴿的道理都是日常生活裡慢慢積累起來的,就好比炒菜,作料就是那麼幾種,味道卻是不同的,關鍵看作料的加入量和對火候的掌握。所以,作為鴿主,要懂得如何運用手中的每一顆糧食,讓你的賽鴿吃出健康,吃出自信,吃出好成績。只要做好準備,再用你的愛心和耐心,加上一顆平常心,你將成為一名成功的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