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當塗義警」已經成為「江淮義警」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圓六方」共建模式也將在馬鞍山市進行推廣。
「當塗義警」開展志願活動。 當塗縣公安局/供圖
提署社區黨委書記湯培霞(右一)介紹社區工作情況。吳燦東/攝
記者|王琪鈞 □吳燦東 唐靜
責編|張晶晶
正文共2235個字,預計閱讀需7分鐘▼
近年來,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積極創新社會治理模式。一方面,探索新形勢下加強群防群治工作的路徑,充分調動多元主體參與熱情,組織成立了「當塗義警」隊伍,對建設「平安當塗」起到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當塗縣姑孰鎮提署社區創建了「一圓六方」共治模式,強化社區服務功能,以黨建為引領,提升城市基層治理水平。
「當塗義警」繪新圖
在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卻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當塗義警」。在防汛期間,他們逆水而行,為老人孩子送食物;在中高考時期,他們協助交警維護交通秩序;在公安幹警搜尋犯罪分子時,他們提供重要的情報線索;日常生活中,他們參加志願活動、開展治安巡邏、進行法治宣傳……他們職責明確,為社區居民服務,每當社區「吹哨」,他們立即「報到」,總是用最快的速度解決人民的急難愁盼。
「我們當初提出成立義警隊伍,主要是想彌補警力不足的現狀。」當塗縣公安局指揮中心副指揮長陶文向記者說起建立「當塗義警」的初衷。
近年來,當塗縣公安局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加強群防群治工作的路徑,充分調動多元主體參與熱情,打破傳統思維,主動引入了「網際網路+」理念。2016年4月,「SASA」微信平臺成立,該平臺集合「信息搜索」「我來破案」「緝捕在逃」等功能板塊,可以接收圖文、視頻、定位等,這意味著網友能夠隨時隨地、以多種形式舉報違法犯罪線索。2016年12月,「SASA」平臺的「粉絲」從線上走到線下,從虛擬走向現實,「當塗義警」正式成立。
從成立至今,義警隊伍不斷壯大,工作範圍與內涵也不斷延伸,他們陪伴當地百姓走過了4年時光,逐漸成為群眾身邊的「五大員」。即,積極協助公安機關在重點區域和重大活動安保期間開展治安巡邏,與一線警力形成時空互補、聯勤聯動的「大巡防」格局,做好治安員;充分發揮義警隊伍覆蓋面廣的優勢,廣泛搜集身邊的社情民意、安全隱患和違法活動信息,並根據實際向公安機關提出治安管理改進建議,充當情報員;積極參與矛盾化解工作,發揮「身邊人調處身邊事」群眾更易認同和接受的優勢,促進糾紛快速有效解決,成為調解員;定期開展「紫絲帶行動」「愛心護學」「天下無毒」等志願實踐服務,做默默奉獻的服務員;通過文藝表演等形式,定期開展法治宣傳活動,做好宣傳員。
2019年3月,「當塗義警」發揮「人熟地熟」的優勢,主動配合公安機關開展基礎工作,抓獲涉嫌多次盜竊的網上逃犯許某。
2020年7月中旬,受連續強降雨影響,當塗縣防汛形勢嚴峻,「當塗義警」聞訊而動,逆水前行,積極投入防汛搶險中。參加過此次防汛行動的義警翟曉萍與陳治芬告訴記者:「我們當時去了江心洲,那邊青壯年基本都外出務工了,留下的是老人和小孩,防禦能力不足,在洪澇期間行動也不方便,我們就給他們送食物送水。」
2020年10月,「當塗義警」充分發揮治安信息員作用,協助民警在當塗縣烏溪鎮破獲兩起長江非法捕撈案,抓獲兩名利用地籠進行非法捕撈的犯罪嫌疑人。
截至目前,「當塗義警」共開展各類志願活動945次,服務時長超過21000餘小時,提供線索6486條,協助破獲各類案件4304起,抓獲網上逃犯9人、收繳賭博機527臺、剷除罌粟6500餘株,發現涉及公共安全的隱患118處,對建設「平安當塗」起到了重要作用。
社區治理看提署
近日,記者來到當塗縣姑孰鎮提署社區,這裡是「一圓六方」共治模式的發源地,社區服務中心文娛室內有居民正在學習舞蹈,孩子們在圖書室內看書。看到社區一片祥和,提署社區黨委書記湯培霞說:「我相信我們社區的居民們幸福感會越來越強,我自己也打算退休後加入她們一起學舞蹈。」
近年來,當塗縣經濟社會發展較快,城鎮化進程也隨之加速,大量人員進城務工,給縣城管理帶來巨大挑戰,對社區治理提出更高要求。當塗縣堅持黨建引領,通過創新「一圓六方」共建模式,強化社區服務功能,加強社區幹部隊伍管理,不斷提升城市基層治理水平。
所謂「一圓六方」,是指以社區黨組織為圓心,公安、民政、司法、住建、市場監管、城市管理六個部門共建互助的工作模式。同時,社區可以根據工作需要,吸納更多部門或企事業單位加入「朋友圈」,形成「1+6+X」矩陣,共同為社區居民服務。一方面,社區發揮自身優勢,發動網格員摸排群眾亟待解決的問題,將其反映在「民情e站」微信群;另一方面,「六方」單位根據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及時反饋,切實把困擾居民生活的問題摸清摸實,確保社區與部門之間信息暢通。根據各部門職責分工、權限範圍,採取分級調度、分類派單的方式進行交辦,既有效壓實各級各部門的社會治理責任,提高基層治理能力水平,又促進「小問題」「小困難」得到快速處理,提高運轉效能。
今年7月8日上午,一位居民向包片網格員反映單元門前的大樹長得很高,夜晚擋住了路燈照明,給出行造成不便。網格員立即將此事反饋到「民情e站」,縣城管局及時「接單」,派園林所工人上門查看並聯繫當事人,於次日對大樹進行修剪處理,讓夜晚的道路回歸明亮。
以前,社區公用停車位上經常被個人私自安裝地鎖裝置,擾亂了正常停車秩序,社區多次協調無果,此類事件屢屢發生,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後來,有人將這一問題在「民情e站」群裡進行「派單」,縣公安局、縣城管局職能部門「接單」後,第一時間聯繫當事人,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上門勸解教育,最終當事人同意將公用停車位上的地鎖裝置拆除,群眾紛紛稱讚這一工作模式帶來的執行效率。
·END·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當塗義警」有丹心 「一圓六方」有實效 ——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創新社會治理成效顯著 | 社會治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