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疣鼻小天鵝誤食魚線 經過12天治療重回賈魯河

2020-12-04 中華網河南

「經過12天的治療和餵養,這隻4個多月大的疣鼻小天鵝已經完全康復,具備了防歸條件。當前,正是學飛之時,不久可能就要遷徙,因此,要及時放歸,讓其回到它的家庭當中。」9月29日,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董朝偉表示,9月18日因誤食魚線患病且被魚鉤鉤傷的小天鵝經過治療,可以重回賈魯河與家人團聚了。

小天鵝誤食魚線,救護站裡療養12天

9月18日上午11時,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接到石佛辦事處工作人員的電話稱,其中一隻小天鵝有誤食魚線現象。

救護站工作人員很快趕到現場,工作人員不僅發現有魚線還有魚鉤,魚鉤在天鵝寶寶的右腳掌鉤著,當時已經出血。工作人員及時採取了救護措施,將魚鉤去除,並進行消毒消炎。工作人員還帶了香油,讓天鵝寶寶吞服,以便將魚線順利取出。但幾次努力沒有成功,因為魚線已經進入腸胃了。工作人員隨後將其帶回救護站做進一步觀察和治療。經過十來天的治療,天鵝身體康復。經X光檢查,魚線已經排出,右腳掌也傷愈,具備了放歸條件。

警車保駕護航,小天鵝重回賈魯河

9月29日下午16時許,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工作人員將傷愈的疣鼻小天鵝從救護籠舍裡抱出。為了防止其在車上掙扎時誤傷,工作人員用編織袋將其的身體進行了包裹,但溫馴的它並沒有做出任何攻擊行為。

工作人員將疣鼻小天鵝抱著,一路上,不少市民駐足觀看。

在救護站外,鄭州市森林公安局第三派出所王傳寶、史志軍駕駛著警車已經等候多時。這隻疣鼻小天鵝被工作人員抱上了車後,警車隨即向放歸地——鄭州市高新區石佛辦事處雙河村賈魯河駛去。

這隻疣鼻小天鵝來自鄭州網紅之家,映象網曾多次報導過賈魯河裡的這一家天鵝。它的父母去年11月來到鄭州,在賈魯河安家。今年5月,7個天鵝小寶寶破殼而出,9口之家幸福地在鄭州賈魯河生活著,天鵝一家刷爆了鄭州市民的朋友圈。令人遺憾的是,9月15日,天鵝媽媽因患病經搶救無效而離世。

29日下午16時40分,這隻疣鼻小天鵝被警車送到了石佛辦事處雙河村賈魯河邊。小天鵝的爸爸和它的兄弟姐妹正在岸邊悠閒的梳理羽毛。

救護站工作人員將傷愈疣鼻小天鵝抱到它們的跟前,第一隻做出反應的就是小天鵝的爸爸。它看到自己的久別的孩子顯得很是興奮,拍動雙翅,輕聲叫著。

而它的兄弟姐妹則向靠近它們的工作人員發出警告之聲。

站長呼籲:不要給天鵝投餵食物,不要在附近釣魚

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董朝偉站長隨後對現場噴灑消毒,又將岸邊的塑膠袋等垃圾拾起,以防止被疣鼻天鵝誤食。

董朝偉站再次呼籲,疣鼻天鵝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它們遠道而來,第一次出現在鄭州,因此非常有意義。野生動物有它們自己的食物鏈,不建議個人私自投餵食物,長時間投餵會使野生動物喪失自己的捕食能力,造成體質下降。在疣鼻天鵝活動區域內,最好不要垂釣,也不要放風箏,因為魚線、魚鉤、風箏線對天鵝的傷害都很大。更重要的是不要在河邊亂丟垃圾,尤其是塑膠袋,天鵝誤食之後極易造成死亡。(記者 邱延波 文/圖)

相關焦點

  • 受傷小天鵝在鄭州療傷12天,昨天康復「歸隊」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嵐 「經過12天的治療和餵養,這隻4個多月大的疣鼻小天鵝已經完全康復,具備了放歸條件,當前,正是學飛之時,不久可能就要遷徙,因此,要及時放歸,讓其回到它的家庭隊伍中。」在昨天的放飛現場,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董朝偉介紹了為小天鵝療傷的經過。
  • 鄭州:傷愈,小天鵝回到溫馨之家
    「經過12天的治療和餵養,這隻4個多月大的疣鼻小天鵝已經完全康復,具備了防歸條件,當前,正是學飛之時,不久可能就要遷徙,因此,要及時放歸,讓其回到它的家庭當中。」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董朝偉表示。福不雙至,禍不單行,9月18日上午11點,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接到石佛辦事處工作人員的電話稱,其中一隻小天鵝有誤食魚線現象,救護站工作人員很快趕到現場,工作人員不僅發現有魚線還有魚鉤,魚鉤在天鵝寶寶的右腳掌鉤著,當時已經出血,工作人員及時採取了救護措施,將魚鉤去除,並進行消毒消炎,因為當時聽說該天鵝寶寶可能誤食了魚線,工作人員便帶著了香油,讓天鵝寶寶吞服,以便將魚線順利排出,但幾次努力沒有成功
  • 那隻戀上鄭州並在賈魯河孕育寶寶的天鵝媽媽走了
    來源:河南映象網映象網訊(記者 邱延波 文/圖)映象網曾多次報導過鄭州賈魯河景觀河區域一對疣鼻天鵝在此安家,孵化出7隻天鵝寶寶。天鵝一家吸引了眾多市民關注,為了保護天鵝一家,附近居民還義務成立的「護鵝隊」。9月14日,有市民發現天鵝媽媽生病了。隨後,三家野生動物救護機構聯手展開全力營救,不幸的是,這隻天鵝沒有搶救過來。
  • 鄭州一隻疣鼻天鵝不幸去世
    5月27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以《7隻天鵝寶寶誕生鄭州景觀河》為題,報導了在賈魯河景觀河區域,一對疣鼻天鵝在此安家,孵化出7隻天鵝寶寶一事。這一家子的閒適生活,吸引了綠城市民的關注,成了不少人拍照、打卡的景點。
  • 鄭州:加強保護,讓疣鼻天鵝有個「安全的家」
    2020年下半年以來,棲息鄭州的疣鼻天鵝數起傷亡事件發生,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河南省環保聯合會、河南省野生鳥類觀察學會、河南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會等社會團體近期聯合致函鄭州市政府,提出加強保護的建議。鄭州市林業局1月8日組織召開了相關局委參加的疣鼻天鵝保護工作協調會,特邀了上述社會團體有關負責人參加會議。
  • 鄭州網紅天鵝媽媽去世:「愛心」投餵只能給它們帶來傷害
    天鵝媽媽只喝水不覓食,常常獨自在河裡遊弋在鄭州賈魯河景觀河區域,兩隻疣鼻天鵝去年年底選擇此處安家,繁衍生息。9月14日,一位每天都來此攝影的愛好者,發現天鵝媽媽出現病狀後,立即和賈魯河河道垃圾打撈人員溝通,並聯繫省野生動物救護隊進行救助。據該河段河道垃圾打撈員王建紅介紹,是一位攝影愛好者,最先發現了天鵝媽媽身體出現異常。他經過兩天仔細觀察,發現天鵝媽媽只喝水,不覓食,精神萎靡不振,且常常獨自在河裡遊弋,脫離了小家庭。
  • 鄭州賈魯河邊的野生疣鼻天鵝9隻變7隻,罪魁禍首有兩個
    兩三個月前,第一次在鄭州市西三環和北三環立交橋往北的賈魯河畔,看到了可愛的九隻野生疣鼻天鵝,從此在心裡紮下了根,時不時惦記他們。一個月前又去看一次,天鵝之家其樂融融,雖然不少熱心的人拿麵包、點心餵食天鵝,感覺此舉似有不妥,但是心想這也是愛心大爆發,問題應該不大。
  • 賈魯河到鄭汴中央公園,鄭東新生態名盤露鋒芒
    上海有黃浦江、巴黎有塞納河,而鄭州,賈魯河千年風韻,已成為鄭東最深刻的記憶符號之一,經久揮之不去。賈魯河的歷史,既是文明史,又是沿河民眾的發展史, 歷經千年風雨,是一條牽動鄭州發展的歷史故道。秦朝末年,楚霸王項羽與漢王劉邦在此對峙,後楚與漢約定「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者為漢,以東者為楚」。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鴻溝就是今天的賈魯河。
  • 九隻疣鼻天鵝安家鄭州 也請大家善待這些遠來的朋友
    昨日,一對疣鼻天鵝帶著七隻小天鵝在鄭州市區賈魯河遊弋的視頻和照片吸引了大家的關注。不少市民朋友在感到欣喜的同時也表示:美麗的天鵝選擇安家鄭州,我們一定要保護好它們!據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站長董朝偉介紹,他們在鄭州共發現了五六隻疣鼻天鵝。「按照正常遷徙路徑,疣鼻天鵝不經過鄭州,這幾隻估計是迷途的,發現鄭州的生態環境適合生存,就留了下來。」的確,近幾年,鄭州生態文明建設力度不斷加大,生態建設成效凸顯。
  • 鄭州賈魯河邊憨憨的野生疣鼻天鵝,有一天會不會成了別人家的天鵝
    前不久看了西三環邊上賈魯河的野天鵝一家,看著它們見面熟又憨憨的樣子,心裡頭跟落了病似的,總擔心他們會不會有什麼不測。鄭州雖然好人多,但是誰也不敢擔保沒有一個壞良心打天鵝主意的癩蛤蟆啊。之所以惴惴不安,有兩個念頭,一是怕它們在賈魯河只是暫住,不是落戶,萬一不辭而別又飛走了,鄭州人民該多失望啊。另一個念頭是,這幾天沒來看它們,不會有什麼不測吧?等到遠遠看到9隻天鵝與人同樂的悠閒自在的樣子,一顆懸著的心總算放下來了。
  • 不能讓賈魯河成為天鵝的傷心河
    成為天鵝的傷心河今年五月份,在賈魯河歡河段的綠草和蘆葦中,天鵝夫婦幸福地誕生了七隻天鵝寶寶。給喜歡天鵝喜歡大自然的鄭州市民帶來了驚喜和快樂。賈魯河這個多災多難的單親天鵝家庭再次遭遇到嚴重的生存危機。眾多愛心人士因為對天鵝的關愛,為了給落戶鄭州的天鵝創造一個適宜的生存環境,走到一起,各自做著不懈的努力!
  • 白天鵝戀上賈魯河
    賈魯河的天鵝卻沒有營造這些浪漫的氛圍,給人們帶來的是溫馨和感動。生活在賈魯河歡河段的天鵝共有九隻,天鵝父母和七個兒女。據歡河邊行政村的村民介紹說,在水面上遊弋的體形較小的成年天鵝是天鵝母親。緊緊跟隨在七個兒女身邊,警惕地觀察著周圍動靜的是天鵝父親。
  • 賈魯河9隻天鵝「回家」了
    本報訊 細雨如絲,湖面似鏡,綠柳匝地,11月21日早上8時,賈魯河高新區石佛辦事處段,細雨中「有道是『故土難離』,之前被安放在北龍湖的賈魯河天鵝,可能是思鄉心切,忍不住悄悄回老家來玩了!」據鄭州市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董朝偉介紹:「野生動物都有戀巢的習慣,而賈魯河石佛辦事處段是小天鵝出生的地方。」 記者 孫慶輝/文 通訊員 吳興利/圖G08來源: 鄭州晚報
  • 鄭州市民在賈魯河畔支攤兒放歌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寧田甜 7月12日傍晚7時許,雨後。緊挨鄭州市花園北路賈魯河橋的鄭州市賈魯河北岸,市民在此支起音響,放聲高歌,吸引眾多前來休閒娛樂的市民圍觀。據音響的主人說,他們在網上買的設備,約900多元,沒事時來賈魯河邊唱上幾曲兒,很開心很放鬆,「最主要這裡環境好、空氣好。特殊時期,在這唱歌比在KTV安全。」現場,記者看到,兩位男士時不時邀請圍觀市民一起互動點歌,氣氛很是活躍,大家盡情放聲歌唱,都很開心。前來鍛鍊身體的市民也跟著樂曲舞動,賈魯河邊休閒小廣場上熱鬧非凡。
  • 鄭州賈魯河天鵝還是七隻,還有一隻哪裡去了呢?
    一直惦記著賈魯河那幾隻野生的疣鼻天鵝。上月中旬的時候,又去了一趟賈魯河,想看看這幾隻天鵝是否還在。畢竟天冷了,不知道他們是不是還要飛往更溫暖的南方,還是就此留在這裡過冬。西三環和科學大道立交橋北,賈魯河液壓自動攔水壩下遊,河水下洩,水聲譁譁如同瀑布。釣魚愛好者樂此不疲,穩坐釣魚臺。
  • 鄭州賈魯河畔的天鵝之家,必須防備非分之想的癩蛤蟆得逞
    上午乘著涼風習習,沿著西三環北去,過北三環立交,來到賈魯河邊,意外地發現了天鵝一家,九隻天鵝在河邊休憩。就在社會福利院西側,向北幾百米河西,九隻天鵝安靜地臥在河邊上的青草地上,左顧右盼,梳理羽毛。除了白色的,居然還有灰色的,也許是相對年輕的天鵝?但是個頭兒可不算小,最大的恐怕得有十幾斤吧。沒想到的是天鵝並不膽小。
  • 從「大水溝」到「生態園」關於鄭州西流湖你了解多少?
    大河網訊(記者 楊鑫陽 韓淼宇 實習生 劉鵬飛 胡孝隆) 近日,西流湖部分新建景點已經對外開放的消息引發不少網友關注,作為鄭州市西區的「綠肺」,賈魯河上的「明珠」,西流湖生態公園景觀建設關乎廣大鄭州市民的福祉。西流湖公園建設進度如何?又有哪些新建和歷史舊址值得一覽?大河網記者帶您一探究竟。
  • 從「臭水溝」變身「網紅打卡地」,鄭州河流的「顏值」是如何改變的?
    鄭州賈魯河的上的溢流壩,不少人稱之為「小瀑布」,已成為「網紅打卡地」賈魯河「換裝」:從「臭水溝」變身休閒遊玩好去處今年45歲的李建州,不曾想過,也就幾年的光景,兒時賈魯河的模樣,仿佛再次出現。李建州是鄭州市侯寨鄉尖崗村人,上世紀八十年代,在賈魯河邊玩耍就是他的日常。「我從小在河邊放牛、放羊,那時候水好,草也長得好,一星期就能讓牛羊回頭吃一個地方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