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放假安排 由來來歷傳說習俗有哪些?

2021-01-11 川北在線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放假安排 由來來歷傳說習俗有哪些? 端午節,作為我們比較重要的傳統節日,許多人都知道是農曆五月初五,可是不是太清楚是公曆幾月幾日,幾天小編就分享下,順帶說說端午節的來歷由來,端午節的習俗等等。 一、2020年端午節是幾月幾日及放

  原標題: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放假安排 由來來歷傳說習俗有哪些?

 

  端午節,作為我們比較重要的傳統節日,許多人都知道是農曆五月初五,可是不是太清楚是公曆幾月幾日,幾天小編就分享下,順帶說說端午節的來歷由來,端午節的習俗等等。

 

  一、2020年端午節是幾月幾日及放假安排

 

  2020年端午節時間是:2020年06月25日 星期四 庚子年(鼠年)五月初五。

 

  許多小夥伴很關心端午節放幾天假,來看一下吧:

  端午節放假安排

 

  2020年端午節放假時間:2020年6月25日-2020年6月27日,共3天

 

  其中2020年6月25日(星期四)為端午節當天,國家規定假日放假一天

 

  2020年6月26日(星期五)放假一天,與2020年6月28日(星期日)對調,2020年6月28日正常上班。

 

  二、端午節的來歷與傳說

 

  1、端午節的起源

 

  端午節,節期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飛龍在天」。端午日龍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扒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兩大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端午節起源

 

  ​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的《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即「初五」。五(午)月的第一個午日,謂之端午。但端午的習俗卻早已有之,譬如龍舟競渡祭祀之俗,早已存在。

 

  近些年,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響日益廣泛,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端午的活動。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2008年起,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紀念介子推說以及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南北朝時代,南朝梁人吳均《續齊諧記》中方記載了端午節紀念屈原說,梁人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也有類似記載。

 

  2、端午節紀念屈原說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他遭讒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初五,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傷不已,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被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3、端午節紀念伍子胥

 

  伍子胥,春秋時期人(公元前770-前476年),名員,楚國人。

 

  伍子胥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投奔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

 

  吳王闔閭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伍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裡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4、紀念孝女曹娥說

 

  曹娥,東漢(公元23-220年)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孝女曹娥之日。

 

  5、近代考證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與《楚辭》均沒有明確說明屈原投江事件的具體發生時間,最早記錄屈原投江於五月五日是南朝梁吳均所作的神話志怪小說《續齊諧記》。屈原是在司馬遷的《屈原列傳》才首次出現,如果真的有屈原這麼一個響亮人物,史書上不該空缺的。把屈原和端午節捆綁在一起是在南朝的文獻,而南朝離屈原跳江自盡間隔了七百多年。

 

  據考,許多流傳至今的端午習俗也與屈原毫無關係。據專家考古考證及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紀念歷史人物說,無論是伍子胥、介子推,或者曹娥、陳臨、屈原等說,學術界大都認為是後世杜撰附會之辭。

 

  三、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

 

  端午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寄託了人們納福迎祥、除災闢邪的願望。端午習俗甚多,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

 

  1、賽龍舟。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卻不見其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人們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國、越國、楚國。其實,「龍舟競渡」早在屈原之前就已經有了。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說,距屈子投江千餘年前,划龍舟之習俗就已存在於吳越水鄉一帶,目的是通過祭祀圖騰——龍,以祈求避免常見的水旱之災。

    端午划龍舟

    2、掛艾草與菖蒲。在端午節布置種種可驅邪祛病的花草,來源亦久。人們把插艾草和菖蒲作為端午節重要內容之一。如掛艾草於門,《荊楚歲時記》:「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這是由於艾為重要的藥用植物,又可制艾絨治病,灸穴,又可驅蟲。五月艾含艾油最多,(此時正值文生長旺期)所以功效最好,人們也就爭相採艾了。往往會在家門口掛幾株艾草,由於艾草特殊的香味,人們用它來驅病、防蚊、闢邪。

    掛艾草與菖蒲

    3、吃粽子。粽,即「粽籺」,俗稱「粽子」,屬「籺」的一種。「籺」是逢年過節時用來拜神祭祖的貢品。粽的主要材料是稻米、餡料和箬葉(或柊葉)等,其花樣繁多。由於各地飲食習慣的不同,粽形成了南北風味;從口味上分,粽子有鹹粽和甜粽兩大類。端午食粽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已成了中華民族影響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民間飲食習俗之一,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端午吃粽子

 

  4、飲蒲酒、雄黃酒等。這個一個流行橋段是在《新白娘子傳奇》中白娘子飲雄黃酒大變身,其實,除了飲蒲酒、雄黃、硃砂酒,可以以酒灑噴手足可以避蟲蛇。明馮應京《月令廣義》:「五日用硃砂酒,闢邪解毒,用酒染額胸手足心,無會虺(古書上說的一種毒蛇)蛇之患。又以灑牆壁門窗,以避毒蟲。」這種風俗流傳較廣。

 

  5、 佩戴香包。很多地方過端午節時,人們會佩戴香囊。香囊外包絲布,拴五色絲線,漂亮美觀,寓意吉祥,內有硃砂、雄黃、香藥等,有開竅醒神、化溼醒脾、闢穢悅神等功效。從現代醫學角度講,它們可以抗菌、預防感冒、抗手足口病等,而且能防蚊驅蟲。

    端午香包

    6、吃五紅或者五黃。在江蘇一帶,端午時節有吃五紅的習俗,五紅指龍蝦,烤鴨,鹹鴨蛋,莧菜,黃鱔。當然也有些地方是吃五黃的習俗,五黃指的是黃瓜,黃鱔,黃魚,雄黃酒,鹹蛋黃。不論是吃五紅還是五黃,最終的目的都是增強自身抵抗力,少生病,平安度過五毒月。

  吃五紅或者五黃

 

  四、端午節禁忌

  端午節禁忌

 

  1、已婚女人不在娘家過夜,出嫁的閨女走娘家不在娘家過端午節。

 

  2、不能遊泳:在古代的時候人們認為,在端午節的時候一些「溺死鬼」都是最兇惡的,也是會有著想要找替身而有著還陽,想要過重新的生活,所以也是有著其他的地方裡會投粽子到河裡,以防一些溺死鬼會作亂哦。

 

  3、孩子戴的香包不要弄丟了,端午節佩戴的香包要戴一整天,對孩子有庇護作用。

 

  4、不要辦大張旗鼓的事情:這一天不要辦開業、結婚等。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2018端午節時間是幾月幾日 今年端午節是哪天具體幾號
    說起端午,應該沒有人不知道是什麼節日吧,端午節就是紀念屈原的日子,也是一年一度最合理合法吃粽子的日子,雖然有些人一年四季都在吃,可是端午的粽子吃起來更有味道,當然還會引發一場南北鹹甜粽大戰。那麼,今年端午節是幾月幾號?2018端午節是什麼時候?
  • 端午節的由來來歷50至100字左右 關於端午節的小故事傳說介紹
    那麼在2018年端午節即將來臨之際,就讓小編為你整理端午節由來來歷50至100字左右,還有關於關於端午節的小故事傳說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的來歷50至100字左右(一)  戰國時,楚國大夫屈原因苦勸楚王無果,憂憤投江自盡。
  • 2021年春節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春節要怎麼放假
    2021年春節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春節要怎麼放假時間:2020-11-03 16:54   來源:唯美村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1年春節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春節要怎麼放假 馬上要到年末了,很多小夥伴都想知道2021年春節在什麼時候?春節要怎麼放假?一起和閩南網小編來看看吧。
  • 端午節的由來以及民間習俗
    在二十四節氣中「芒種」前後的節日,以端午節最為有名,端午節也是一年中的三大節之一,「端」是「初」的意思,所以農曆五月初五這天,被稱為「端五」後來又稱為「端午」「端陽」又因為月日重疊為五,也稱為重五。臺灣南部習慣稱為五月節。北部叫做五日節。
  • 2018端午節放假幾天?今年端午節放假休假時間幾號開始
    2018端午節放假幾天  2018年端午節放假時間為5月16日、17日、18日3天。今年端午節放假休假時間幾號開始  今年的端午節放假從5月16日星期六開始  》》端午節農曆是幾月幾日  》》端午節放假通知模板範文
  • 端午節的由來傳說故事50字 端午節傳統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習俗吃什麼
    今年6月25日為端午節,想必老師也會布置手抄報,小編為小朋友們準備了端午節的手抄報的資料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 ;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
  • 2019國慶節是幾月幾日星期幾?國慶節放假安排一覽
    2019年10月1日 農曆 九月初三 星期二 國慶節  2019年國慶節放假時間:10月1日-10月7日放假,共7天,9月29日(星期日),10月  拼假建議:10月8日(周二)-10月12日(周六)請5天假,可拼13天國慶節小長假。  國慶節是由一個國家制定的用來紀念國家本身的法定假日。它們通常是這個國家的獨立、憲法的籤署、元首誕辰或其他有重大紀念意義的周年紀念日;也有些是這個國家守護神的聖人節。
  • 【雲賞端午】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雲賞端午】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2020-06-23 20: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下半年放假安排你知道嗎?2020下半年放假安排最新時間表
    【導讀】2020年五一勞動節長假結束了,溫馨提醒,根據國家放假調休安排,5月9日(星期六)需要上班。那麼2020下半年放假安排還有哪些呢?2020年全民放假的假日還有端午節、國慶節和中秋節,其中國慶節、中秋節放假調休8天。 2020下半年放假安排你知道嗎?
  • 2020復活節是幾月幾日放假多久 復活節兔子的由來是什麼意思
    復活節是西方的節日,但在復活節當中有一些代表性的東西,比如彩蛋,兔子等等,這些東西都有自己的意義,那麼復活節兔子的由來之謎是什麼呢?為什麼會有兔子呢?2020年復活節是幾號?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 2020年國慶節中秋節放假安排|國慶中秋放假安排表
    2020年國慶節中秋節放假安排|國慶中秋放假安排表2020年國慶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天。十一國慶放假共8天,從10月1日至10月8日放假調休,10月9日正式上班,其中在9月27日(星期日)、10月10日(星期六)都需上班。
  • 端午節來歷50字 2018端午節的由來作文200字端午節黑板報內容
    端午節來歷50字 2018端午節的由來作文200字端午節黑板報內容 今年6月17日,是西方的父親節;6月18日,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中西方兩個節日不期而遇,會碰撞出什麼樣的故事呢?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
  • 2019清明節是幾月幾日?清明節放假安排一覽
    7日放假調休,共3天,與周末連休。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說。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傳統活動為掃墓。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明節加班工資怎麼算?
  • 端午節的由來50字100字400字 端午節的來歷起源歷史故事
    大家都知道,端午節是中國最古老的節日之一。端午節和運動的關係由來已久,如果說古代中國有什麼大型體育節日的話,那絕對非端午節莫屬。那麼為什麼會有端午節呢?端午這個節日從何而來?小編整理了端午節的由來及歷史故事,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端午節的來歷。  》》2018端午節高速免費嗎?
  • 五一長假已結束,2020下半年放假安排還有哪些假期?附假期安排表
    2020年五一勞動節長假結束了,溫馨提醒,根據國家放假調休安排,5月9日(星期六)需要上班。那麼2020下半年放假安排還有哪些呢?2020年全民放假的假日還有端午節、國慶節和中秋節,其中國慶節、中秋節放假調休8天。
  • 2021年放假及調休安排 2021放假安排時間表(有調休)
    每年12月前後,官方便會發布最新假期按安排,那麼,2021年放假及調休安排是怎麼樣的呢?從日曆可以了解到,2021年的第一個假期元旦正好在周五,所以可能會與周末連休,具體情況,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的2021放假安排時間表(有調休)吧。
  • 2019放假安排時間表一覽(最新版)
    其實,4月份足足有11天的假期!身在職場,較長時間的假期彌足珍貴。除了法定節假日外,還有帶薪年休假、探親假、婚假……都與你有關,戳圖↓↓快看看這2017年元宵節是幾月幾日?放假安排以及元宵節經典燈謎精選(圖)2017年2月11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元宵節有哪些習俗呢?
  • 七夕節的來歷由來20字50字100字 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
    七夕節的來歷由來20字50字100字 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時間:2019-08-06 16:26   來源:閩南網綜合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七夕節的來歷由來20字50字100字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 七夕節的來歷由來20字 七夕這個詞語應該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
  • 平安夜的由來真實來歷 平安夜意義寓意及傳說故事
    那麼平安夜的由來是什麼呢?過平安夜的有什麼意義呢?  》》聖誕節的故事傳說英語簡短50字  》》2018年聖誕節是幾月幾日  》》平安夜是幾月幾日平安夜的由來真實來歷  平安夜指12月24日晚,是聖誕夜的意思,英語叫christmas eve(聖誕前夕,聖誕前夜),平安夜也用來表示聖誕節前一天。
  • 2018年端午節是幾月幾號 今年端午節時間是哪一天星期幾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這一天我們會吃粽子,會賽龍舟,會有各種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活動。那麼,你知道2018端午節是新曆哪一天嗎?2018端午節是哪天,幾月幾號。2018年端午節是幾月幾號  今年的端午節時間:2018年6月18日 星期一今年端午節時間是哪一天星期幾  2018.6.18,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