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格局」、「高層戰略」這些大家都已經分享了很多,接下來就講幾個發生在平凡物流人身上的故事吧。2020年很難,2021年估計也不太會容易,但仍希望您充滿熱愛!
武漢物流老闆黃先生:希望這不是我們的最後一張合影
「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武漢人,這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我怎麼能看著這座城市壞下去」。
黃先生是武漢一家物流公司的老闆,有賢惠的妻子和一個可愛的孩子。按以往的傳統,年三十晚上他和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收看春晚,但是2020年的除夕,即便電視節目裡載歌載舞,但他怎麼也開心不起來,尤其是外邊時不時響起的救護車聲音更讓他心裡不是滋味。一番倒騰之後,他和妻子商量自己的想法,在得到妻子支持之後,立刻起身踏上了抗疫的道路。「只要健康平安,和家人吃年夜飯還有很多次,但是如果挨不過疫情,很多家庭可能在這個春節就破碎了」。
在支援期間,平時很少發朋友圈的黃先生卻幾乎每天都會發一條積極樂觀的朋友圈,去到了哪裡,完成了什麼事情。他說,這是跟親朋好友報平安的一種方式,聯繫不到我,他們會很著急。
據他介紹,疫情剛開始的時候,由於防疫物資緊缺,很多志願者都沒有防護服,真的是拿著生命在戰鬥,馬不停蹄,幾乎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一路上,黃先生還遇到了很多和自己一樣自發性參加抗疫的志願者,他和隊友自拍留念後調侃道「希望這不是我們的最後一張合影,哈哈」。
我當時問他:你害怕嗎?
他說:害怕,但是做好事會上癮,我不認為我做的事情有多偉大,只是我為了這個社會能變得更好而做的一些很平常的事。
當中國抗疫成功,並成為世界抗疫的典範,相信每一個在疫情中做出過貢獻的人都感覺所付出過的一切值了。
快遞員老薛:這時候還出來打工,說明你和我一樣不容易
2020年二月末的一天,國內疫情尚在持續,但已有部分企業陸續復工,辦公樓的攬件派件需求開始增加。我下樓取件的時候碰到了快遞員老薛,他揣著手坐在辦公樓下背陰的角落裡,臉被凍得通紅,守著幾十件未被領取的快遞。
老薛告訴我,大年初十老家剛解封他就出來了。「疫情誰不怕,但是有一家人要養活,我得掙錢,並且像你們客戶也離不開快遞」。
由於疫情管控,快遞員的工作難度明顯增大。據老薛介紹,快遞員不允許進入辦公樓派送,只能在樓下依次通知客戶來取件,但是很多人由於工作忙沒法及時下來,等到晚上十來點也是經常的事。「這種情況是很煩,但也是少數,大多數人都是能理解的,並且我感覺疫情以來,底層的快遞員受到的尊重和關注更多了」 老薛滿意的笑著。
從老薛了解到,在2020年初疫情期間,為了能更高效的完成工作,很多快遞員之間默契達成了一種特殊的協作方式:互相輪流照看未取件,以便於騰出更多時間攬件和派件,如果哪個片區有特殊情況,也順便知會一下夥伴,一種特殊的默契關係被悄然建立起來。
「每個人後邊都有一個家,這個時候還出來打工,說明你和我一樣不容易」!
2020年很難,2021年估計也不太會容易,希望大家儘可能對身邊所有從業者多一些理解和寬容!
貨代銷售小海:貨代人這一年真的很難,但我依然熱愛
河南小夥小海自畢業後就來到上海從事貨代銷售工作,已經有四五年的時間,好不容易感覺積累了一些客戶資源和工作經驗,不成想在2020年趕上了疫情。
2月份缺車,後來停航、爆倉,再後來一櫃難求。「一邊找不到船,或者倉位價格飛漲,港口擁堵,突發情況很多;另一邊,客戶不停打電話來問,搞到半夜也是常事,我們得不停的解釋,要理解客戶的抱怨」。工作難度讓小海感覺壓力山大,「客戶的生意不好做,自然也會牽連我們,帳期就會拉長」。
更要命的是,受大環境影響,整個航運圈包括船公司、貨代等都在2020年開啟了裁員潮,小海的公司也不例外,KPI更加嚴格,同事陸續離職,小海的心裡也非常惶恐。「我已經兩年沒有回家過年了,如果今年收入不理想的話,應該也不會回去」。不過即便如此,他依然表示「我還是很熱愛這個行業,自始至終沒想過改行,現在我們公司也在嘗試數位化轉型,相信未來行業會有更大的改善」。
的確,2020年的航運人真的很難,但我們也看到整個社會也都在為了讓行業更好而努力著。例如:在2020年3月3日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確定了一系列相關具體措施,特別是加大減稅降費力度;為管控運價,交通運輸部約談了多家經營跨太平洋航線的班輪公司,就完善運價備案制度提出改進要求;2020年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籤署,等等。
相信航運的朋友們一定會迎來更好的明天,也希望像小海一樣背負一切、背井離鄉的年輕人們,在疫情防控良好的前提下,「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貨車司機小張:我的夢想是,下輩子再也不開貨車了
「我的夢想是下輩子再也不開貨車了」,即便是臺下坐著眾多公司領導、同事,90後的貨車司機小張依然毫不避諱的笑著說出了自己的「夢想」。
中國幾千萬的貨車司機們組成了公路運輸的大動脈,支撐著國民經濟發展和人們的生產生活,但是他們的生存狀況並不容樂觀,長途奔波、作息不規律、風餐露宿,這些都是常態。
幾年前,早早離開學校的小張開始跟老張(小張父親)跑貨車,冬天大雪封路,連夜跑車,路上爆胎,偷油,拖欠運費……當可預知的,不可預知的,都接二連三發生甚至成為家常便飯時,小張怨言也多了起來,無數次想過放棄。即便如此,但在老張眼裡看到的是,小張克服了一個個困難,在父母年邁的時候承擔起了家庭的責任,有了一個大人模樣。幾年下來,小張靠著一輛大貨車,打拼出了自己的小家,並且在2020年把卡車的貸款也還清了。成年人的世界往往不就是這樣嗎,一邊心猿意馬,一邊篤定前行。
與此同時,近年來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物流公司、社會組織等在設立「司機節」、「基金」等給予這個群體關愛。成長的路上,大家與你同在!
「有話好好說」解決不了外賣員和保安之間的矛盾
如果說以上幾件事帶給大家的是溫暖,那接下來的話題則希望能引起大家一些關注和思考,也是小蔡曾拜託我希望發聲的。
2020年春末的某一天,順著地上的鮮血,我看到兩個保安和一個外賣員從電梯裡扭打著出來。外賣員鼻子裡流著血癱坐在地上,兩個保安被相關人員帶走。這應該是我這輩子第一次親眼見到這樣血淋淋的場面。
外賣員、保安,這兩類看似毫不相干的人,矛盾卻越來越難以迴避,甚至到了「見血」的地步。2020年1月3日凌晨,湖北一名外賣員在往小區送餐時與保安發生衝突,被120送往醫院搶救無效身亡;2020年12月14日,廣西南寧某個小區門口,一名保安用防爆鋼叉鎖住一名外賣員脖子;2020年11月2日,湖北某大學保安與外賣員校門口群毆……
「那棟辦公樓是我們最不願意去的,如果接到那棟樓的訂單,能甩的我們都會儘量甩出去」上海某外賣員小蔡向記者表示。
「我們也不想為難他們,但這是規定」上海某辦公樓保安小李提到。
原因到底是什麼?其實不難理解,對於外賣員而言,時間、服務是其重要的工作指標,要完成這個指標,繞不開那道門,而對於保安而言,工作職責就是杜絕「閒雜人等」。雙方都有各自的壓力,且直接關乎各自的個人利益,歸根究底是兩者利益衝突。
通常勸架的時候,我們都會說「有話好好說」,但外賣員和保安之間的矛盾,顯然不是「有話好好說」就能解決的,需要社會中所有相關方共同去磨合制定更合理的規則。
在一個行業乃至整個社會走向成熟的過程中,必然某些人要去承擔下一些委屈,但當這些矛盾慢慢暴露出來,找到合適的方式去解決之後,我們的社會整體會變得更好。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幾個故事。他們有時候真的是拿命在換錢,但也有些時候願意冒生命之險又遠不止是因為錢,而是愛,是責任感。
物流人,這一年你最動人的故事是什麼?歡迎一起來分享!
最後,祝大家,當走過很多路,滿目風霜,內心依然住著一個「打不到的孩子」,充滿熱愛!
作者 | 三筒
來源 | 物流沙龍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物流沙龍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