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最後的城中村:旁邊就是高樓 我卻住「狗窩」

2020-12-05 江蘇頻道

最後的賣煤人,消失的煤球廠

如今的亞永勤已經離開了河北村,他的那個小煤球廠也關閉了。

他是在去年冬天做出的這個決定。當時,他已經在南京奮鬥了8年,卻發現自己跟夢想漸行漸遠。

2005年,25歲的亞永勤來到南京,先在別人手下打工,後來又在所街的一個臨街小院經營起蜂窩煤。「掙的錢,差不多只能抵房租。」當時的亞永勤也常抱怨,「南京,居不易。」

幸運的是,那幾年的蜂窩煤生意還不錯,年輕的夫妻倆在短短幾年間置辦了貨車和機器,生下一雙兒女。志滿意得的他們甚至還種植了一個「小夢想」——「在南京安個家吧,讓孩子做南京人。」

但這個比家鄉小城大太多的城市,卻很快又打亂了他們的腳步。

南京城區燒煤取暖做飯的人越來越少,所街所處的地段租金也越來越高,亞永勤不得不把煤場搬到了更遠離市中心的河北村。在這個城中村租下煤場旁邊的半間小屋後,亞永勤甚至沒敢繼續讓一雙兒女留在身邊——如今,已經到了學齡的孩子依然沒能讀到南京的小學,他們沿著父輩的路,在家鄉條件簡陋的教室裡讀書。

最終,這對小夫妻還是跟自己的夢想決裂了——河北村的拆遷,必須讓他們離開。

昔日的河北村中,像亞永勤這樣的外來者不在少數,他們試圖融入城市,卻發現十分困難,城市夢碎後,他們發現河北村只是一處暫時的樂土而已。

溫暖匯聚於此

在整個村子行將不復存在的時候,還是會有人說起當年坐落於村中的「童馨幼兒園」,在百度中搜索河北村,有關這個幼兒園與其創立者楊芳的新聞報導,是這個城中村為數不多的正面報導。

侗族女孩楊芳,畢業於湖南一所幼兒師範學院。畢業後,她曾經在湖南當地一所公立幼兒園做幼教。2009年底,來到南京幫朋友做早教項目。

「有一次我正好逛到了河北村附近,看到兩三個小孩子在小巷子裡玩耍,渾身髒兮兮的。」在之前的一次新聞報導中,楊芳這樣說,「這些孩子沒人知道什麼是幼兒園,那一刻,我決定利用自己在大學裡所學的專長,專為這些民工的孩子們辦一所幼兒園,讓他們也能享受到學前的快樂。」

2010年下半年,楊芳在河北村租下了三間房屋,每間房租280元。一番簡單的改造後,這三間民房就變成了幼兒園。第一次招生,楊芳只招來了3個孩子。

當時的楊芳一天24小時吃住都在幼兒園裡,平時就和孩子們一起睡大通鋪。最難熬的冬天裡,「半夜總是會被凍醒,然後就是默默地流淚。」

不過,在河北村拆遷之前,「童馨幼兒園」裡已經有了100多位孩子,大多是住在村裡的民工子弟,老師也有了十幾位。

急劇膨脹的村莊

城市管理的痼疾

在急劇膨脹之前,河北村跟現在相比截然不同。

「差不多是在2007年左右。」曾在建鄴區興隆街道辦事處擔任主任十多年蔣宏喜說。在此之前,雖然河北村也是農村,但並非是城管部門眼中的頑疾。

當時,河西新城處於大發展時期,高樓大廈在昔日的稻田和水網溼地上建起,河北村的周圍也是如此,村南邊的應天高架將村子與南側的城市隔開,村東側也建起了玻璃幕牆的商場與寫字樓。

可河北村還是河北村。

村民的耕地大多被徵走,村莊卻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被納入開發範圍。相反,由於城市的發展,居住於祖屋的村民卻發現生活成本正在日漸上漲。

這時候,因為城市的發展,大量的外地人來到建鄴區,房價低廉卻交通便利的河北村成了他們選擇落腳地的首選。

「最多的時候,差不多住了幾千戶人家,主要是外地人,本地居民原本就只有幾百戶,有條件的,又都暫時搬出去了。」蔣宏喜說。

從河北村的發展史上,差不多能看到中國城中村的發展規律:城市發展,城中村吸引了外來者,外來者在此居住時難免搭蓋違建,城中村逐漸成為髒亂差的代表。

這種違建並不只來自暫居於此的外地人,本地居民也曾經為了多收取租金在原有的祖屋上進行搭建,而且,也確實有生活困難的居民因為幾代同堂,而不得不搭違建。最初的時候,這種違建並不為管理者所注意,在長久的印象裡,這裡只是村莊,並不等同於城市。

2007年,附近要建「科技園」,河北村即將拆遷的消息,更是讓當地建造違建的狀態陷入瘋狂。

蔣宏喜跟記者說起當時違建的劇烈程度,「一晚上就能蓋起一個小樓,沒有地基,水泥也很少,像搭積木一樣。」

愈演愈烈的違建導致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關於河北村的負面報導不絕於耳,媒體從這個城中村中,先是發現了違建,後來,又找到了泔水豬的養殖基地,收售黑自行車的窩點……

河北村,就跟中國大多數城中村給人的固有印象一樣,一度成為髒亂差的代名詞。

困難重重的拆遷史

總算是到了尾聲

有關河北村的負面新聞不絕於耳,這讓城市管理者苦惱,搜索新聞報導,會發現村莊與城管的鬥爭已經持續了數年。

「2007年2月10日,興隆街道城管中隊傾巢而出,10個人去河北村,10個人去河南村,每天值班到夜裡12點。可是一過12點,居民就開始動手搭違建。執法人手顯然不夠,6名部隊轉業幹部剛分到興隆街道,就先被拉到了村裡晝夜巡邏。」

「2012年10月10日,南京市建鄴區河北村下圩溝泵站北側有一段約百米路段成了『斷頭路』。然而就是這百米路段有一堆建築垃圾,垃圾堆放處場面十分「壯觀」,此路段髒、亂、差現象比較嚴重,呼籲有關部門儘快將這些垃圾清運走。」

因為地處鼓樓區和建鄴區交界處,河北村的管理一直困難,經常是城管部門上門拆違之後,新的違建又出現。這個城中村成了城市管理者眼中的痼疾。

這一狀況直到2013年春天才有改變。

2013年4月30日開始,「河北村800畝項目」拆遷工作開始,建鄴區的最後一個城中村迎來了自己的最後時光。

昨天,記者再次來到河北村時,發現經過一年多的拆遷,整個村莊只剩下最後幾幢孤零零的房屋,其他的大部分建築已經被夷平了,大量的土地被圍進了磚石水泥圍擋。

「村民還剩3戶沒有搬走,城市戶口的居民還有29戶,大部分是因為拆遷補償問題沒有談攏。」在拆遷現場的建鄴區投資促進局副局長徐新說。根據南京市委市政府公布的《關於在全市開展「大幹一百天環境大掃除」環境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包括河北村在內的28個區域,必須在今年6月底之前完成動遷。

「越是尾聲,越是困難,但我們有信心。」徐新說。

「這裡確實住不得了」

但能否將村莊記在紙上

在河北村尚且保留的建築物中,有一棟建築頗為顯眼。

青磚壘牆,黑瓦覆頂。四周的牆體整個合圍起來,留出的門戶比現在的要小些,走到近處,能依稀看到雕花的窗欞和橫梁。「這是民國初年開明士紳王漢洲的故居。」住在河北村附近,曾經參與編纂建鄴地方志的老人任宣說。

任宣說,王漢洲故居用料講究,工藝合理,結構牢固,雕飾華麗,為清末民初南京民居建築中的代表作之一。

而在一本介紹建築的書中,也提到了這個建築,「該建築群長42米,寬12米,前後四進,由大門、走廊、前廳、中廳、廂房、後樓、後廳所組成,其第三進為樓廳,廳頂呈半月狀。後廳隔扇由寬0.6米、高2.95米的木門組成。木門及大廳橫梁上均為高浮雕木刻,花卉、人物、鳥獸圖紋無不生動形象, 栩栩如生。半月狀廳頂的方木框架間均由夾有鋼絲網的玻璃覆蓋,可觀賞上新河及碼頭。地面由邊長0.46米的正方形地磚拼砌而成。」

任宣說,王漢洲故居因為是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所以在這次動遷中得以保存,但其他村民的祖屋,卻沒有這麼幸運。

「雖然大多是不出名的普通人,但其實這些老屋也是有價值的。」現年81歲的任宣推了推鼻子上的眼鏡嘆了口氣。

根據任宣的介紹,河北村所處的地塊,曾經屬於古時候的上新河鎮,這裡從明朝開始,一直是南京地區最大的木材交易市場。「從江西、湖北的江面上放下木排,在這裡截住,靠著人拉馬拽,送進南京城。」任宣說,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南京的建築都跟上新河鎮有關。

這樣的盛況一直持續到解放後,當木材不再是建築的主要材料時,因為木材生意興起的村鎮也陷入衰敗。有人搬走了,有人留下來,成了在田間插秧的農民。

之前保留下的祖屋因為歲月衰敗不堪,有關村莊的歷史,也只存留在當地老人的頭腦中。

「這裡確實住不得了,應該拆遷改善,但應該有人把這段歷史記錄下來。」任宣說,他希望,有人能夠收集這些村莊的歷史,將它們記錄在紙上。

河北村概況

河北村位於南京市建鄴區揚子江大道附近,是南京市區西南部的村莊之一。全村總人口約2000人。

根據南京市要求, 包括河北村在內的28個區域必須在今年6月底之前完成動遷。如今,河北村拆遷工作已經進入尾聲,只剩幾幢房屋孤零零地佇立其中,這些孤單的建築物是之前留下的文物,以及因為種種原因尚未搬走的少數居民。

相關焦點

  • 西安一城中村,村民「搶蓋房屋」,擾民嚴重,旁邊就是幼兒園
    但是,一座城市再華美,它也依然有著自己的「陰暗面」——城中村,城中村就是城市隱蔽處的一個」醜陋「傷疤,嚴重時甚至會嚴重擾民,弄得旁邊的居民苦不堪言,其實,每個城市都在努力的整改自己的城中村,一是希望村民可以得到更好的生活,二是不希望這些地方拖了城市的後腿,令城市」蒙羞「,令居民」蒙羞「。
  • 沙琪瑪違規加硼砂 車間旁邊就是狗窩(組圖)
    熬糖鍋的旁邊就是狗窩用來製作沙琪瑪的面     食品安全在行動——如此沙琪瑪 誰能吃得下    沙琪瑪違規加硼砂 車間旁邊就是狗窩      熬糖大鍋的旁邊就是狗窩    從外包裝上看,這些沙琪瑪的生產廠家大都位於河南省鄭州市或者新鄉市。按照一位批發商指點的路線,記者首先來到了鄭州市管城區十裡河鎮柴郭村。                   村民1:那邊挨門,全部都是做食品的,不過這段時間查得嚴,他們白天都不敢做。
  • 狗窩酷炫升級變身別墅!網友大呼:我也想住~
    眾所周知,對於鏟屎官來說給愛犬一個舒適的狗窩很重要而且還有不少狗窩已經實現酷炫「升級」看得一眾網友大呼:我也想住狗窩:民宿範兒有屋瓦、空調、泳池、滑梯精緻的民宿風撲面而來遊完泳,可以到烘乾機裡烘乾毛無聊時,能玩玩滑梯蕩鞦韆
  • 我的世界狗窩教程 狗窩怎麼建
    我們都會想給自己搭建一個漂亮美觀的房屋來住,既然如此小狗狗應該也是這樣想的,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三款簡易狗窩的製作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第一款狗窩】 1.首先我們來看看第一款狗窩,先建一個這個整體框架,無炎用樓梯覆蓋即可,其他牆壁如圖建造。
  • 新房交收卻不敢住 業主:我怕會塌下來
    城中村拆遷,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環境,而陝西省西安市曲江新區雁翔路旁邊的孟村小區,村民們盼了很久的回遷房,卻讓大家無法安心裝修入住。上個月底,西安雁翔路旁孟村小區的業主老梁剛剛收房。住上高樓大廈,本該是件高興事,然而收房後,準備裝修時,他卻意外發現天花板有沉降現象。
  • 紹興一處城中村:被稱為「狐朋狗友」的聚會地,如今正在消失
    但紹興和其他的二線城市一樣,它們的市區中都還存在著很多城中村和老舊城區。其中就有位於心臟地帶的任家塔村。有很多人第一次來到任家塔會非常失望,因為相對於不遠處的高樓大廈,這裡遍布低矮的平房和老化的小樓房,相比起來這裡就像是貧民窟一般的存在。這樣的狀況也導致前幾年任家塔本村的很多年輕人都搬出去住了,他們寧願借宿在別人家也不願回到任家塔。
  • 狗狗住狗籠還是狗窩好?其實住狗籠更好,原因有這些
    狗狗住狗籠還是住狗窩好,很多寵主都考慮過這個問題。雖然很多寵主都會選擇給狗狗住狗窩,但其實給狗狗住狗籠會更好,原因有下面這些:因為狗狗獨立性強,就不容易出現分離焦慮症,而住狗籠就是教會它如何學會獨處的最好的工具。一旦它學會了住狗籠,在有人的情況下也能呼呼大睡,在你出門時能安靜的在家等你回家。
  • 狗狗住狗籠還是狗窩好?其實住狗籠更好,原因有這些!
    狗狗住狗籠還是住狗窩好,很多寵主都考慮過這個問題。因為狗狗獨立性強,就不容易出現分離焦慮症,而住狗籠就是教會它如何學會獨處的最好的工具。一旦它學會了住狗籠,在有人的情況下也能呼呼大睡,在你出門時能安靜地在家等你回家。4、能給狗狗帶來更多安全感狗狗屬於穴居動物,比較喜歡不大不小的環境,如果過大的環境就會導致狗狗產生壓力,讓狗狗不知所措,顯得更焦慮。
  • 在西安,要是沒住過幾年城中村,還真不好意思說自己在西安生活過
    有人說回民街才是西安最大的城中村,這一點我是十分不認同的。雖然回民街也有著城中村的「髒亂差」的特質,但僅憑這一點也是無法說明問題的。相比起回民街濃厚的商業氛圍,西安的城中村顯得要真實的多。當時很多人評價一個學校好壞的標準似乎就是「村子裡孩子多不多」,如果一個學校裡很多人都是城中村的孩子,會被家長認為學校不好(這一點到現在似乎也沒有改變)。但對於我來說,童年時期卻是我少有的難忘記憶之一,至少那幾年十分快樂。
  • 北京一「悲催」的城中村,村民苦等4年,拆遷之路仍望不到頭!
    一座城市力圖保持高標準的發展姿態,拋棄舊的,形成迎接新挑戰的大牆,即使是高樓環繞的城中村,甚至是幾十年前的老校園,現在也成了城市發展的一大障礙。拆遷城中村一直是改善城市面貌、提高城市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居住環境舒適、方便、充滿現代氣息,一個城市能夠以它的繁華之美吸引更多的金錢和遊客。
  • 高樓後遺症顯現,高層住宅或將停建?住建部出手,高樓被打入冷宮
    我個人並不這樣覺得,根據數據統計,目前中國超150米以上的高樓大廈的數量佔全球的近1/3,在世界上排名第一,而且還是遠超其他國家。而近些年中國蓋樓的數量、頻率、包括大樓的高度同樣在世界上遙遙領先。根據2018年的數據顯示,中國新建建築佔世界總數的61.5%,當年世界上建造的200米以上的大樓有143棟,其中有88棟是中國建的。
  • 狗狗住籠子要比住狗窩好,原來有這幾大原因
    現如今很多主人都會選擇給狗狗住狗窩,但是小編還是建議主人讓狗狗住籠子,這是為什麼呢?看完下面這幾大原因,就會知道為什麼狗狗住籠子要比住狗窩好了。也助於主人更好的清潔,狗狗住也會更加舒服,更加衛生。還有就是狗狗好奇心是比較中重,喜歡去啃咬家具、電線、電器等等,容易觸電,還有狗狗在家裡面也是非常容易食物中毒,容易發生危險,所以平時主人不在家的話,是建議把狗狗關在家裡面的,為了狗狗人生安全著想。
  • 住高樓怎麼搬家具?搬家師傅常用的3個法子,關鍵省心還省錢!
    昨天有網友私信小豐說近期計劃搬家,但是新家住在32層的高樓,他想知道高樓怎麼搬家具比較靠譜,畢竟沙發、茶几都是妻子新買的沒用多久,不搬走著實可惜,搬走又覺得難度係數太大。不用擔心,今天小豐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些高樓搬家具的方法。
  • 看完這個集全網之力策劃的狗窩,我都想跟狗狗拜把子了!
    最近,我在網上衝浪時被一個狗窩震驚到了!就…差不多長介個樣子,還花了不少錢:有豪宅,有泳池,有遊樂場…這不就是我夢想中的家園,哦不,狗窩嘛!網友:大熱天的,不怕孩子住進去中暑嗎?博主:當然…怕!變頻空調↓講道理,此時此刻的狗窩,已經足夠安排狗子的日常生活了。
  • 重慶老舊的城中村:40年都不曾改變,被稱「遺忘的城中村」
    相信大家都能夠猜出這是什麼地方,其實這就是一個城中村。大部分城市的城中村都是被城市發展遺忘的角落,可是這個角落卻成為大多數年輕人到大城市打工的棲身之地。大多數人認為的重慶應該就是滾燙麻辣的火鍋以及高樓大廈的風景吧!其實重慶也是一座有層次的城市,這裡的夜景比起白天不知道要好看了多少。
  • 赤尾,令人發胖的城中村
    在這裡,100塊錢就能吃遍整條gai炒冰 | 炸炸 | 豆漿| 粿條想吃什麼都有,人均不到20每來一次,都能胖3斤赤尾,令人發胖的城中村都說赤尾是「華強北的後花園」,在那裡開鋪工作的人,基本住處或倉庫都在這。
  • 4張農村狗窩圖片,高手在民間不是假的,最後一張才是經典!
    可能很多人會有這樣一個誤區,農村裡面的狗狗都是用大粗鐵鏈拴好,任憑風吹雨打,也沒自己專屬得狗窩。不過小編也是來自農村的,很多土狗都是放養狀態,並沒有刻意去給狗做個狗窩,但是它們都會找到一個比較舒服暖和的地方睡覺。
  • 迷你世界:玩家自製彩色玻璃小屋,1秒變成小高樓,比住別墅舒服
    在迷你世界遊戲中玩家建造最多的就是房屋了,尤其是在生存模式裡小屋不但可以提供玩家休息的地方,還能抵擋各種野怪的攻擊,隨著道具種類不斷的增多,小屋的建造也變的花樣百出。近日就有一位玩家自製了一套彩色玻璃小屋,這款小屋不但顏值爆棚,全身都是由彩色玻璃打造,更棒的是小屋下面安裝了機關,可以1秒鐘變成小高樓,很多玩家見到這款彩色玻璃小屋表示比住在別墅還要舒服,接下倆就來看一看玩家是如何建造的吧。步驟一首先找到一片空地,然後挖出一個寬2個方塊的洞,洞的深度要達到最大,這樣在後期製作上面才能讓小屋變成小高樓。
  • 南京最土豪的九大酒店 看完我就坐地上了
    而對土豪們來說——住最貴的酒店,睡最貴的床,才是真正的享受!南京的最貴酒店有多貴?下面回答你!南京綠地洲際酒店簡介:南京第一家按照超五星級酒店標準建造的高爾夫酒店,由法國雅高集團管理。酒店坐落在風景秀麗的鐘山風景區內。
  • 萬科攜手匯東 白露村城中村改造項目正式動工!
    6月28日,萬科攜手匯東獲取柳北白露村城中村改造項目一期兩個地塊。7月16日,拿地不到20天,柳北區白露村城中村改造項目正式動工。柳北區副區長、白露村城中村改造項目總指揮肖源,白露村城中村改造項目副總指揮曹幸、黎文柳,白露村村委主任劉漢忠、村委副書記劉文峰,柳州萬科總經理吳曉靜,柳州匯東總經理陳慧斌,柳州萬科白露項目總經理欒永寧等領導出席本次開工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