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於中國測繪學會智慧城市工作委員會 ,作者智慧城市工委會
中國測繪學會智慧城市工作委員會
中國測繪學會智慧城市工作委員會於2018年11月30日正式成立。智慧城市工委會著力於整合行業優勢資源,推進產學研用的有機結合,引導行業進步,促進我國城市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智慧城市工委會將圍繞智慧城市、測繪領域信息化等方面開展工作
↑ 點擊上方「中國測繪學會」
可快速關注我們
導語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襲我們祖國,全國各地都啟動了公共衛生一級應急管理響應,各地管理部門積極採用信息化疫情防控方案,幫助疫情在最快最有效的防制措施下,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中國測繪學會智慧城市工作委員會於2月11日向行業各單位徵集信息化應用案例百餘項,現陸續向行業進行公開宣傳,希望讓更多的管理部門了解到最前沿的管理技術和方案,共同為疫情防控而努力。
應用案例
1
案例背景
2020年春節之際,春運浪潮襲來,人口流動加快,此時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自武漢迅速蔓延至全國,全國上下吹響了疫情防控攻堅戰的號角。2月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調研指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強調,當前疫情形勢仍然十分嚴峻,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決貫徹黨中央關於疫情防控各項決策部署,堅決貫徹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再接再厲、英勇鬥爭,以更堅定的信心、更頑強的意志、更果斷的措施,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決把疫情擴散蔓延勢頭遏制住,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同日,應急管理部黨組書記黃明主持召開部黨組會議,黃明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從這次疫情大考中深刻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抓緊補齊短板不足,提高處理急難險重任務能力,以安全服務發展、保障發展、促進發展,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國務委員、公安部黨委書記、部長趙克志2月11日主持召開公安部黨委(擴大)會議,會議要求,要依法嚴厲打擊查處妨害疫情防控的各類違法犯罪活動,要密切關注因感染患者增多、醫療防護設備不足等引發的醫患矛盾糾紛,密切關注因人員集中返程可能在疫情防控、交通管理等方面帶來的問題,在各地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積極會同有關部門,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和源頭化解措施,切實做好化解民憂、紓解民困工作,妥善處理疫情防控中出現的各類問題,最大限度把問題解決在基層、解決在當地、解決在初始階段。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疫情阻擊戰中,公安民警肩負重任,奮勇上陣,擋在人民群眾前面,切實保障群眾安全,維護社會穩定。
在戰「疫」之路上,中地數碼作為GIS領先行業,憑藉在應急管理工作中積累的行業經驗,無懼艱難,以使命擔當,在寒冬中貢獻一份溫暖。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中地數碼應急管理平臺以可視化應急指揮調度為核心,在GIS平臺的基礎上進行設計,確保「不破壞、不改變現有已建設完成各系統架構」的原則,建設成為集信息採集、維護、處理、決策、指揮、調度為一體的資源共享、符合實戰的應急管理平臺。將應急管理平臺融入公安信息系統建設,輔助公安客戶全力支撐,快速響應疫情防控,實現設區市、區縣、派出所、單兵縱向貫通,實現公安機關各警種部門之間橫向互聯,使公安機關在疫情中的聚力調度、定點盤查、科學決策、應急處置的能力和水平大大提升。
2
案例內容
「疫情就是警情」,疫情防護和維穩工作是當前公安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MapGIS疫情防控可視化指揮平臺結合疫情實戰應用需求,利用大數據可視技術,大數據研判分析等技術,集成多個業務系統,從疫情監測、排查、預警、管控等業務出發,掌控疫情發展態勢,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治療、早隔離",為領導指揮決策提供科學依據,也為防止疫情擴散蔓延發揮積極作用。
平臺依託公安專網,可以保證各級單位網絡暢通,保證數據和指令的互聯互通。通過硬體環境的搭建,按照SOA標準完成各類服務和接口開發,與各類硬體終端對接,包括卡口、視頻、PDT、智能終端等,集成多維度的通訊手段。主要內容如下:
1、GIS基礎平臺建設
根據疫情防控需求,基於MapGIS平臺實現多源數據的集成管理、可視化與分析應用,建立MapGIS疫情防控管理平臺,平臺提供數據數據展示功能、統計分析功能、預警監測功能、接口管理功能等。
2、應用專題建設
針對疫情開發專題應用模塊,對社區疫情、隔離點、應急物資、倉庫物資等進行上線管理。
社區疫情:對社區疫情情況進行錄入,對結果進行統計分析,提供查詢功能,形成報表,支持導出操作。
隔離點:基於PGIS地圖,對隔離點進行上圖可視,能夠查詢區域內隔離點的分布情況及基本信息。
物資管理:對倉庫物資、應急物資進行分類管理,入庫出庫進行詳細記錄,庫存情況能夠動態掌控。
3、疫情態勢展示
基於大屏技術,對接多方數據資源,經過數據模型研判分析,將不同類型、不同維度的疫情維穩數據以不同的方式展示出來,文圖結合,清晰、直觀為領導者提供科學決策,大屏疫情態勢"一張圖"顯示內容包含警情列表、輿情監測數據、疫情態勢監測數據、車站機場車輛人員防控數據等。
4、輿情監測預警
通過關鍵敏感詞彙設置,對各網站平臺疫情輿情動態進行實時監控,設置預警閾值,當輿論瀏覽量或者影響範圍達到一定指數時,系統自動預警提醒,及時行動,正確疏導,保障社會穩定。
5、疫情事件處置
對接報警系統、定位系統,實時接入疫情關聯報警事件,如舉報事件,求救事件、幹擾疫情防控、擾亂社會秩序等事件,地圖定位位置坐標,並能夠通過電子地圖,查詢周邊應急資源,動態拉框,即時通訊,派遣應急力量,及時處置,大大提高事件處置效率,為生命爭分奪秒。
6、圖上一鍵調度
根據疫情報警的位置信息,能夠基於地圖,拉框或設置查詢半徑查詢周邊警務人員、視頻資源、應急資源等的位置信息,圖上調度應急力量,勾選人員即可進行語音通話,下達指令內容,大大節省調度時間。
7、指令管理
開發指令管理功能,接入各個應急單位及社會力量聯動方式,實現指令的上傳下達,統一指揮。指令支持由疫情警情關聯發起和由自定義創建表單任務形式發起,提供指令提醒、轉辦、反饋、催辦、查詢等功能,以時間軸方式展示事件指令反饋情況,實時反饋指令籤收情況,批量督辦,提高事件處置效率。
8、互動交流
系統能夠快速組件群組,支持多人、組群等方式的互動交流,便於在指令流轉中互相溝通,直接交流。
指令群發實現群組即時通信功能,支持電腦客戶端與臨時分組的多個移動端實現指令群發,實現多部門聯動的實時通訊需求。
9、績效考核管理
通過警力執勤排班數據,以出警時間,執勤時長,工作量等為考核標準,從不同維度對績效考核數據進行統計,以列表形式展示績效考核結果,支持結果導出操作。
10、系統對接服務
針對疫情防控工作需要,與醫院、社區、隔離點、權威機構、卡口系統、視頻系統、報警系統、簡訊平臺等系統完成對接,能夠對各系統數據進行接入應用。
3
應用效果
MapGIS疫情防控可視化指揮平臺目前已在江蘇省廳、連雲港市局等多處投入應用,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場疫情突發快,涉域廣,傳染強,在有限的人力、物資面前,防控維穩工作極具艱難,我們是在與時間賽跑,與生命抗爭。
本平臺因疫情而誕生,針對性強,深入公安防疫工作場景,梳理公安業務需求,結合當前力量,最大限度滿足公安抗疫維穩實戰應用需求,真正解決公安實際問題和難題。平臺接入多個應用系統及聯動力量,實現涉疫警情的快速接入和聯動處置;疫情動態實時在線監控,全面掌握疫情分布情況,為領導決策、科學部署提供有效及時的數據支撐;平臺聯動防控組織力量,實時掌握涉疫防控工作質態及位置分布,包括隔離觀察點、發熱門診、定點醫療機構、交警部門值守防疫聯合檢查點等,通過平臺,我們解決了"看不見"、"聽不到"、"連不通"的問題,讓疫情防禦工作在全民範圍內有序開展,真正意義上實現上下一心聽指令,眾志成城抗疫情。
目前MapGIS疫情防控可視化指揮平臺運行穩定,應用效果顯著,在此次戰役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保障了各地區防控維穩工作順利有序開展,疫情也得到了有效的管控。
4
創新點
1、實現疫情海量數據管理及可視化應用
平臺與多個疫情業務關聯繫統對接,支持對時空數據的管理和可視化,與用戶直接對話數據、幫助用戶完成決策的載體工具,系統構建體現GIS等多維技術的融會貫通。從現有信息系統數據資源的接入、轉換、萃取,到數據的多層級聚合、高效分析挖掘,之後進行可視化呈現,最終通過先進的人機互動方式提供數據融合、顯示、分析、監測、指揮等多種功能,實現疫情態勢全面感知、綜合研判,大幅提升實戰效能。
2、實現多手段通信一體化融合
平臺實現了多維通訊手段的整合,包括有線電話、手機、PDT 數字集群、模擬集群、移動警務、衛星通信等多異構網絡通信手段的融合與互聯互通,電話是指揮中心最常見的下達指令的方式,平臺能夠與數據程控交換機進行對接,實現電腦與電話的集成,在平臺實現「一鍵」呼叫;平臺可以支持有線無線合一調度,即實現有線調度電話直接對350M呼臺發起呼叫,實現通訊手段簡單化。在指揮調度場景中,可以將警情以及指令及時推送給街面警力,這需要與簡訊平臺以及警用移動終端(如PAD、智慧型手機),實現「一站式」警情送達,精準指令下派。解決指揮員在指揮調度過程中需要手持多種通信設備的負擔,使公安實戰過程中通信成本降低,有效提高了公安通信指揮的扁平化與實戰化水平。
3、實現異構式指揮調度集成服務應用
針對有/無線語音、簡訊、視頻、數據、傳真等多種異構式通信方式,平臺在功能實現時採用以業務調度需求為核心的通信集成技術。平臺建立了基於異構式通信技術實現的服務總線,該服務總線以SOA的技術架構為實現支撐,將各種異構式通信技術的服務模式進行抽象化,形成服務提供對象,客戶端在調度相應通信技術時,只是對某個通信對象進行實例引用,因此,通過該服務總線平臺的其他子系統可以按照相關服務標準,進行通信方式的使用與調度,同時系統根據不同業務應用對調度方式的不同需求,將各種調度方式按照層級進行結合組織,避免通信調度資源的浪費,同時解決了指揮人員為了完成指揮需要學習多個平臺並在多個平臺中切換的弊端。平臺從統一數據格式、標準以及流轉流程方面規劃好多異構系統的數據與數據、數據與業務、業務與業務之間的關聯性,突破異網異構、異地遠程等技術瓶頸,最終在全國形成一個既可「自上而下」又可「橫向鋪開」的應急指揮調度網,實現部、省、市、縣實戰指揮一體化。
5
社會價值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影響政治穩定、社會安定的因素變得越來越複雜,事故災難、自然災害、社會安全事件以及公共衛生事件等各類突發公共安全事件頻發,潛在風險和隱患不斷演化,突發公共安全事件的防控及處置難度不斷加大,為了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的和諧穩定,我國各級政府高度重視突發公共事件應急保障工作。
當前,全球正進行著新一輪信息技術變革,日益複雜多變的公共安全形勢為維護國家公共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也給公共安全應急管理帶來深刻變化,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成為推動公共安全應急管理方式變革的重要引擎,逐漸推動我國公共安全由被動應對型向主動保障型轉變。
公安機關作為處置突發事件、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職能部門,隨著信息化建設的持續推進,我國公安機關的警務改革已開始邁進智能化發展的快車道,如何打破各警務系統之間溝通、協作的壁壘,將所掌握的警務信息匯集於一個系統平臺,以便迅速、清晰地了解宏觀狀態,綜合掌控、調度、管理警務情況,繼而進行高效高質地指揮決策,是公安機關智能化應急指揮的重要一步。
2020年一場新型冠狀病毒引起肺炎疫情隨春運浪潮迅速在全國蔓延開來,全國上下一心共抗疫情。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MapGIS疫情防控可視化指揮平臺結合時下先進技術應運而生,發揮著其積極作用,輔助公安幹警將防控維穩,打擊犯罪工作落實實處,確實保障人民群眾安全與利益。本平臺從信息到物資到技術,展示了一個國家、一個企業如何在特殊時刻創造驚人的社會價值,從信息應用、物資輔助、數據服務等技術,我們能看到科技信息化建設在這次疫情面前的實戰價值,這是一次重要的摸索與探識,為後期應急行業信息化建設奠定基礎,具有很大的社會實用價值。
以上案例由武漢中地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文稿。
來源:中國測繪學會智慧城市工作委員會
原標題:《學術丨MapGIS疫情防控可視化指揮平臺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