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中沒有完全相同的樹葉,但每一片樹葉都有大量相似的樣本。世界上也沒有完全一樣的觀賞魚。但在同一個分類中,很多魚的樣子又像真假美猴王似的難以分清。
我國有800多種原生魚,跟國外撞臉的有很多,像小䰾這種精緻的小魚,在國外也有長相相似的親戚,它是彩虹鯽。

彩虹鯽的老家在泰國湄公河,就是盛產「吃人」巨鯰的那條河。由於當地捕魚的人比較少,所以不管巨鯰還是彩虹鯽,都可以相對自由地繁衍。
湄公河裡生物繁多,危險跟機遇並存,像彩虹鯽這種小魚必定處於生物鏈底層,所以它的有時候很容易緊張,養在魚缸裡要避免它跳缸。

這種小魚是體色主要是橄欖跟深藍,鰓蓋後方跟臀鰭上都有個小黑點。眼睛是紅色,眼後方到尾鰭中央有一條很寬的紅色色帶。這種小魚的顏色鮮豔,養在魚缸裡很好看。
不過新魚入缸的前幾天很難發色,等到彩虹鯽適用新環境後,它才從水草裡出來活動,體色由此一點點改變。後期好好保持水質,彩虹鯽的發色狀態會給人驚喜。

彩虹鯽的體型不大,成體差不多是5釐米,可以跟我國體型相仿的原生魚混養。這種小魚活潑好動,經常在水草中遊動,有時候也追其他小魚,個別個體會吃蝦。但總的來說,彩虹鯽大多是同類相逐,跟其他魚類相處得還算不錯。
當我們真的把它跟原生魚混養時,要記得控制好溫度。彩虹鯽是熱帶魚,溫度保持在25℃上下更容易發色。其次不必不要把酸鹼度調到某個極端,它可以在中性、偏酸或偏鹼的水裡生存,所以適配的小魚種類相應地也多一些
雖然彩虹鯽的老家離我們國家特別近,但它並沒有成為熱門魚。發色狀態好的彩虹鯽真的很好看,但我國原生魚中有很多小魚發色之後也並不差很多,何況還有很多特色鮮明的美洲跟非洲魚進入市場。彩虹鯽的發展空間受限也是意料之中的,畢竟連泰國的國魚(泰鬥)都沒有拼過龍魚、鸚鵡魚、燈魚等熱門魚,彩虹鯽的地位自然也不會多高。

觀賞魚品種越多,越能滿足我們的獵奇心。像彩虹鯽這種十幾元一條的小魚,特點明顯價格親民,可以考慮入手幾條玩玩,沒準養著養著就愛上了。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