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電商邁入萬億規模 不過數據注水的行業走不遠

2021-01-11 互金科普君

現在的風口,越來越廉價了,因為一年一個新風口,風口的推出速度,都快趕上手機換代的速度了。

2015年是P2P,2016年是VR,2017年是共享經濟,2018年是新零售,2018年-2019年P2P完蛋,之後在2019年推出區塊鏈,2020年是直播電商。

真的是江山代有風口出,各領風騷一整年。

這不,直播電商行業,又成為了新「寵兒」。

2020年10月12日,畢馬威聯合阿里研究院發布《邁向萬億市場的直播電商》報告,預測2020年直播電商整體規模將達10500億元,直播電商在整個電商市場的滲透率將提升逾四個百分點至8.6%。

這個報告一出來,各大主流媒體紛紛跟進, 你隨便搜一下「直播電商 萬億」,新華網、人民網都發了,滿屏幕的「欣欣向榮」。

不過這裡大抵都是這樣的,一個行業冒點頭,就開始各種吹,等到這個行業出大問題了,又開始沉默了,例如新能源車。

說我的結論,我不看好這個行業,不是說認為這個行業跟P2P一樣的會嗝屁,因為畢竟不是金融行業,監管沒有那麼嚴格,但是在瘋狂過後,會趨於平靜,最終「泯然眾人」,成為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小眾行業。

為什麼有人看直播帶貨

「愛奇藝,土豆優酷那2分鐘的廣告你看得都煩得要死,幾個小時的直播帶貨大型廣告你竟然能看的津津有味?」

很多人都不理解看為啥有人看直播帶貨,包括我,因為直播帶貨就是赤裸裸的廣告,除了有些主播在裡面加入一點「劇本式」的所謂的「衝突」,讓直播更有看點,但是那些所謂的撕逼,本質上也是為了促進銷售而已,直播電商只有一個目的——把你的錢交出來,買可能你並不需要的產品(衝動式消費)。

一開始我不理解,直到有人跟我說了一句話,公司的有些同事,閒著沒事的時候,就會去看淘寶裡面的商品,打發時間。

啊,這樣就稍微能解釋得通了,買東西不重要,而是在看這些形形色色、琳琅滿目的商品的時候,有些人的大腦就會釋放出多巴胺,讓人感到愉悅,買東西付款的時候也會刺激產生腎上腺素,讓人心跳加快,所以看似買東西,其實是體驗一種情緒而已。

除了看商品以外,還有去看人的,也就是帥哥美女。金融行業其實並不適合抖音、快手這樣的短視頻宣傳,一個是行業具有嚴肅性,另外就是要有高逼格,還有一點,就是抖音、快手這些,其實也是販賣荷爾蒙的。

之前看到過一篇文章,說有女性朋友看到李佳琦就會很興奮,那種意義上的興奮,你懂的,所以口紅一哥可以賣很多口紅給女人,但是當他賣男同胞的用品,比如說皮帶之類的,直接撲街,因為大部分男性同胞認為他不配。

跟娛樂圈差不多,販賣xing幻想,所以他走上了飯圈,把自己娛樂化,也不足為怪了。

以上說的這些是真實存在的用戶,當然還有一些行業從業人員,比如說刷量的、刷評論的、老闆,都會釘在直播間看主播表演。

不過我個人覺得,有的時候,用戶去直播間購物,也有點打賞的意味,這個小妹妹長得很漂亮,撒嬌賣萌,大爺很開心,賞你點錢,這種心理動機也會存在。

神秘的GMV

好了,我們現在應該承認,是會有人去直播帶貨的頻道去買東西了。

那麼這個時候,就要扯出來一項數據,那就是GMV。

接觸直播電商的,都會說GMV多少多少,這到底是啥玩意?

搜索一下,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是成交總額(一定時間段內)的意思。多用於電商行業,一般包含拍下未支付訂單金額。

GMV=銷售額+取消訂單金額+拒收訂單金額+退貨訂單金額

現在知道了吧,直播電商行業萬億規模,指的是GMV萬億規模。

薇婭、李佳琦等各大直播電商主播,一天賣多少多少千萬,董明珠快手帶貨首秀3小時3.1億元;4小時2億,羅永浩直播帶貨突破首秀紀錄;雷軍首場直播帶貨金額破1.88億。這都是GMV。

除了GMV,銷售數據也會讓某些人叫苦不迭,比如說格力代理商,他們說其實我們貢獻了不少,並且希望不要再直播了,你再直播,我們又要壓貨了,桑不起。

這些銷售數據的真實性,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賣零食、洗面奶這些的,因為客單價低,可能幾千人買;手機出新品了,如果直播促銷,配合換機潮是可以出單的。空調、冰箱這種大件,你做個直播,給點優惠人家就立馬下單了?今年經濟環境不好,消費者也不是傻子,不會聽你吹個牛逼,就把真金白銀掏出來的。

回到GMV上,從公式可以知道,其實包含了4個部分,真實成交的,其實只有第一個,銷售額,其他都是水分。因為竟然連下單不支付(就是取消訂單,點擊下單,直播結束後取消)這樣的無效訂單都會算到GMV裡面去充門面,真的是無話可說。

所以有人也把真實的後臺數據截圖貼出來了:

看看看看,說是1500W,其實只有70.5W,真實銷量佔吹牛逼銷量僅為4.7%。

就算頭部有10%的有效成交量,那麼萬億的GMV,去掉水分後可能實際只有千把億的成交量。

另外,2020年為啥直播電商發展起來了,還不是因為這倒黴催的疫情,大家沒法去線下逛,只能線上打發一下時間了,如果線下購物恢復到2019年的狀態,直播電商將面臨非常非常大的壓力。

我個人認為,直播電商的行業不會比中國寵物行業更大,中國寵物行業2019年差不多是2000億的市場規模。

就像一陣風

來看看這張圖:

這個行業的增長率跌得有多快。行業增長率下降得太快,也就意味著,瓶頸期馬上就要來了。

另外,就是金主爸爸好像也不是很看好這個行業,因為根據《2020年中國直播電商融資數據榜》,2020年中國直播電商領域共有23家平臺獲得融資,融資總額超11.7億人民幣。

看看2020年的社區團購,企查查數據顯示,2020年社區團購公開融資事件達19起,是歷年來的第二高,但2020年社區團購披露融資金額高達171.7億元,同比增長356.3%,創下了歷史新高。

都是賣貨,都是2020年的風口,但是從融資金額上來看,這就不是一個量級了。

因此從投資人的角度上來看,這個行業來的也快,去的也快。

另外,一個行業要發展,要靠自律和外部監管,比如說金融行業靠自律那是不行的,要靠強監管;現在的主流電商平臺,為啥能活這麼久,是因為他們自己有一套比較嚴格的規範買家和賣家行為的規則。從賣家角度上來說,如果賣家貨不對版、投訴過多、發貨太慢,都會被降權甚至封號,如果買家惡意糾紛,被判責了,也會被封號處理,這樣,由第三方進行監督,信任就產生了。

而直播電商現在還是在野蠻生長,傷害了消費者。不管是辛巴的假燕窩事件(被王海錘了,還嘴硬),還是說有消費者投訴2個月了還不發貨(因為2個月以後,直播電商視頻就下架了,你到時候想投訴都找不到人),還是說過度宣傳的問題……傷害消費者,最終只能自食惡果。

說白了,直播電商只拿到了一頭就是銷售端,傳統櫃檯導購的轉型,本質上沒有打通上下遊,這個行業也很難整合生產端和銷售端 這也就把這個行業的上限給框死了。

任何行業想要大發展,佔據5年左右的上升期,一定是要解決一點問題的,比如說馬爸爸開淘寶,是因為嗅到了線上購物這個時代級的機會,然後解決了信任問題,加入了金融這個大殺器,加上其他各種大大小小的創新和變革,成功改變了人們的消費方式和理念,那個年代的線上購物可以說是生活方式的一種革新。也就是說,要在技術層面進行一些大的革新和變革,引領時代的潮流,而直播電商,在我看來只是在應用層進行了一些小修小補,沒有脫離現有的商業模式自成一派。

而直播電商是電商導購平臺推出來的一種賣貨形式,是銷售方式的一種創新,是已有電商平臺的功能補充,沒有被賦予什麼高大上的含義。主播想要火,還得靠傳統電商平臺導流量,不給你推首頁位置,你就別想起來。

直播電商行業不會完蛋,只是會在較短的時間內,逐漸變得平庸,淡出人們的視線,對比過去,產生的變化是,在眾多線上購物的消費者中,有一部分消費者會被「分割」到直播間去購物而已。

參考資料:

1、《邁向萬億市場的直播電商》

2、董明珠直播帶貨創造7億銷售額 格力代理商:其實我們貢獻了不少!

3、直播帶貨真的是不賺錢,交個朋友

4、2016-2020:電商直播發展簡史

5、社畜轉行直播帶貨年薪百萬,靠譜嗎?

相關焦點

  • 深圳中盟電商:短視頻用戶規模為7.73億,直播電商火力全開
    同時,網絡支付與科技不斷加深融合,有效提升行業效能,並不斷催生、變革相關支付方式與形態。網絡視頻蓬勃發展 短視頻用戶迅猛增長深圳中盟電商通過資料了解到,據Quest Mobile報告,2019年短視頻用戶規模已經超8.2億。
  • 直播電商行業網絡關注度分析報告:2020年Q3版
    導讀:本文是直播電商行業網絡關注度的分析報告,文章從大數據視角出發,對Q3季度的直播電商行業市場規模及現狀、直播電商平臺及主播關注度、直播電商興趣用戶畫像等方面進行分析,與大家分享。
  • 國內大循環 消費新格局|直播帶貨走熱 國內酒企探索電商徵途
    值得關注的是,向來以傳統渠道為主的白酒企業,在今年也「走下神壇」,酒企高層、員工開啟了「直播生涯」。瀘州老窖天貓旗艦店自2019年開啟直播,直播次數僅有12場。但2020年以來直播次數直線上升,高達234次,下半年甚至每天安排兩場直播。同時,在重要節日期間,五糧液、洋河、汾酒等一線名酒也均開啟多場直播。
  • 2020直播電商行業發展及商業模式回顧
    消費主力群體年輕化  依據iiMedia Research數據顯示,80後、90後是直播電商用戶中的主力軍,兩者佔比一共達到65.4%。隨著00後的崛起,新一代消費者對網購模式的接受程度更高,網購用戶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網購社會接受程度提高成為直播電商發展的基礎。
  • 2021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預計達到12012億元
    直播帶貨 直播帶貨在2019年得到了快速增長,據預測,到2021年中國直播電商的市場規模可以達到12012億元。 通過觀看直播來購物、學習、獲得資訊等已經成為了網際網路時代人們熟悉且習慣的一種形式,尤其在2020年疫情期間,通過網際網路直播,人們不出門便知天下事。 「直播+」這樣的形式在2020年也得到了大範圍的實踐,直播+電商、直播+教育、直播+醫療、直播+旅遊...各個不同的領域都在嘗試直播這樣的形式,通過直播帶給更多人獲得信息的渠道。
  • 行業亟待規範 首部全國性直播電商標準7月發布執行
    行業亂象  虛假宣傳、偽劣產品、售後缺乏  「早就應該對直播帶貨進行監管了!我之前看直播買車釐子,貨到壞了一半。」郭小姐近兩年喜歡電商直播購物,認為這是體驗網紅產品的有效途徑,形式上也更生動直接。她今年通過直播電商入手了螺螄粉、海鴨蛋黃醬……不過直播帶貨也充斥著誇大其詞和產品質量問題。
  • 極光大數據:2018年電商行業研究報告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極光大數據(NASDAQ:JG)發布《2018年電商行業研究報告》,結合電商大數據以及電商用戶調研數據,從行業運營情況、用戶評價、用戶粘性、用戶價值、雙十一情況、用戶畫像等多個方面綜合分析電商行業的情況。
  • 電商行業專題報告:流量博弈中的電商成長路徑分析
    電商承載了全域流量的出口作用。對比各大網際網路公司 2019 年營收規模來看,兩大電商平臺阿里 巴巴與京東位列前兩名。綜合商城以不足 5%的用戶使用時間佔比,創造了極高的行業整體營收規 模,我們認為其背後展現清晰的用戶行為邏輯以及流量傳導路徑:流量從各種類型的移動 APP 端 接入,通過廣告等形式的消費者教育後流入電商平臺,最終完成交易變現。
  • 廣州打造電商直播之都 供應鏈是最大底氣
    從數據上看,廣州電商直播的成績單亮眼。在今年9月舉辦的2020電商直播產業年會上,廣州直播電商研究院聯合第三方數據公司發布了《開掘價值:直播電商產業趨勢觀察報告》(下簡稱「《報告》」),數據顯示,國內直播APP企業和MCN機構數量,廣東均排名第一。
  • 2019年上半年微視頻電商&直播行業投訴數據分析報告
    統計時間:2019.01.01-06.30摘要:本報告基於2019年投訴通平臺採集的消費投訴數據,針對視頻直播行業相關業務的平臺運營、平臺服務、主播問題等三大類,進行統計、歸納、分析、總結並提出建議。一、基本情況2019年1月1日至6月30日,投訴通平臺採集視頻直播行業相關投訴738例,涉及金額276.12萬元。
  • 明星主播+大數據 網易考拉攜手鬥魚玩直播電商升級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直播就是解說陪聊和打賞禮物?這已經是一種過時的偏見,尤其是直播電商在近一年來取得了高速發展,其在流量和內容方面的優勢也日趨被重視。近日,國內最大的跨境零售電商平臺網易考拉海購與國內最大的直播平臺鬥魚攜手展開了全新的嘗試:明星主播+大數據匹配。
  • 中盟電商提供營銷方案,手把書教你做電商直播
    直播成各平臺主陣地5月25日,阿里、京東和蘇寧同天發布618大促營銷策略,直播成各大電商平臺主推的營銷陣地和流量工具。在淘寶上線直播業務4年後,今年淘寶在年中大促中大規模採用直播帶貨。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胡偉雄表示,今年年初的很多主張將通過618大促進行驗證。
  • 2020年電商行業發展趨勢剖析
    在2019年的電商可謂是見證奇蹟的一年:港美網際網路企業(不含教育)年度漲幅十強榜中,中國電商股——唯品會、 美團、拼多多、京東、阿里全面上榜,而且排名靠前。展望2020年,電商行業將會有怎樣的發展趨勢呢?
  • 從直播電商的春秋戰國,看MCN的進階之道
    近日,前錘子科技CEO羅永浩在微博宣布進軍電商直播,將之作為自己「輸不起的最後一役」。 招商零售分析師寧浮潔在進門財經路演時認為,MCN大多數停留在概念和跑模型階段,盈利能力仍待觀察。直播電商今年有望加速滲透,推薦直播電商產業鏈相關受益標的。
  • 2020年直播行業發展現狀,未來走勢分析!
    隨著技術的發展,直播行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電商直播、「直播+」等新商業模式在2019年獲得快速發展。「直播+電商」備受行業關注,技術的革新,加上5G技術的加持,為直播行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機遇。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線上直播行業用戶規模達5.04億人,增長率為10.6%;2020年,用戶規模預計達5.26億人。由此可見,直播行業將繼續保持穩健發展,未來行業將進入精細化、專業化運營階段。
  • 回看2020直播行業:風很大,依然是一個大的趨勢!
    回顧直播行業今年發展,艾媒諮詢高級分析師劉傑豪認為,用兩個關鍵詞概括2020年直播行業:風起雲湧、穩中有進。 另一方面,短視頻紅利擴大了直播電商的用戶數量規模,艾媒諮詢的數據顯示,2017年~2018年期間中國短視頻用戶規模增長迅速,2019年中國短視頻用戶規模超過6億人。
  • 2020年黑貓投訴平臺直播電商投訴數據
    投訴請上黑貓:【點擊投訴】2020年直播帶貨火爆全網,而在火爆的背後消費者遇到的問題和由此產生的消費糾紛也越來越多。黑貓作為新浪旗下消費者服務平臺,2020年全年平臺共有涉及直播帶貨問題的有效投訴12000餘單。通過數據可以看出,直播帶貨上半年投訴情況相對平穩,而從全年首個消費熱點618電商節後,關於直播帶貨的投訴量呈明顯上漲趨勢。
  • 2021年做好直播電商的20個必須
    2021·直播論劍 有生之年系列的2020已過,那麼,2021年的直播電商將如何發展與變化? 為你揭示2021年直播電商行業的走向,讓你提前看到更多暗流湧動下的趨勢與商機,2021,這將是我們的時代。
  • 鬥魚做直播電商,能成嗎?
    但從電商行業來看,鬥魚刻意為之的商品類目,卻不及整個電商零售額的九牛一毛。所以,鬥魚想做好他經濟,很難。c、主播賣貨的持續性鬥魚在2018年又和京東合作了一把618,派出了618位人氣主播協助京東直播帶貨。但活動結束之後又再次熄火了,完全是為京東拉流量、做嫁衣。